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命与仁 天人合一 ——从《论语》捧读谈起

从春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清源学院发起人,终身志愿者,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委员。


2018年4月2日至8月29日,我牵头组织三十多人在微信群“清源学院日新路”开展《论语》捧读学习活动,每周一章,持续了21周,共计150天。学习过程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提出集体拜孔子为师,突出原典,以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为学习用书,不必过多参照其他解释;二是不立权威,强化《论语》精神与自我精神的契合度,以学习共同体方式进行,即每两人结对,负责一章的学习内容导读和每周一次的线上讨论,自助助人;三是心得分享,每周线上集中学习三天,每人每周都要围绕学习内容提交三篇心得体会,并每天承诺诚于己,不抱怨,尽己责;四是倡导学习重在心上用功,事上磨炼,反身而诚,知行合一。学习经典,捧读经典,目的不是学文字而是修身,修心,尽责,我们的目的是透过文字与经典中圣人之心进行心心相印,在心灵深处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最终落实在事上,在自己遇到、处理的每一件事情上都要以圣人心为心,做好每一件事,修好自己每时每刻的心。

学习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团队不仅形成了十多万字的心得体会,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生命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美好的变化,“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人生的幸福指数和生活的定力和底气普遍得以提升。每一个投身其中的学习者都收获了很多,特别是在做人,反省、处世方面都有普遍的顿悟与提升,涵养了正能量,激发了上进心。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收获也是巨大的。其中最大的一个收获是对“命”有了全新的感悟。我在8月27日提交的心得作业中写道:


《论语》最后一篇,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做为全篇结语。回顾150天的捧读过程,最大的感悟与心得,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是命。这是以前没有想过的。《论语》中这个命,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去认识。知命,是一门大学问。知命,其知天乎?


围绕着“命”这一概念,很多问题引发了我的兴趣,如,《论语》中“命”的内涵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里的“命”与“仁”又是什么关系?一系列问题让我欲罢不能。为此,我结合“清源学院日新路”学习体会和很多同学的启发砥砺,我做如下梳理作为学习心得,供学者专家批评指正。


一、人之“命”


在《论语》中,“命”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以“天命”概念出现,次数并不是很多,但是总体上,孔子谈“命”,谈“天命”,重点强调的是“人”之“命”,是人对命的态度,立场和观点,而非远离人独立存在的“命”或者“天”。正如孔子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根据朱熹解释,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而我更愿意直接理解为,所谓天命,是天道之流行而赋于人者,乃人所以当然之故也。因此,《论语》中的“命”围绕着人基本上有三种内涵,一种是人有死生寿夭,此乃性命之命,物理之命,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种是人有穷达福祸,命运之命,运势之命,是人的外在际遇,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雍也》篇中言:“亡之,命矣夫!”;还有一种是指人有使命之命,命数之命,命定之命。


《宪问》中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这种内涵的“命”是孔子特别重视和强调的。他提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五十而知天命”以及“君子有三畏,畏大人,畏天命,畏圣人之言”,都是在强调“命”有本源,应然的意义,事物本来就有的样子,是秉承于“天”或者“道”而在人文社会、个人成长发展过程的规律,规则或者是使命,责任。这种“命”不是纯客观外在于人,而是与人主观的选择、道德境界,心灵品质,思想认识、行为活动彼此融合,互相作用与反作用,“《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就是强调人之“命”是人道德实践主动选择的结果,而非客观外在与人的定数。《论语》中孔子特别重视和强调的“命”,是人秉承的应然责任与使命,也是人的本性,“天命之谓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中庸》曰:“《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论语.尧曰》首章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可见,人的行为,人的“大德”、“道善”与“命”建立起了密切而直接的关系,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君子知“命”


《论语》是为己之学,我把它看做是人生自我修炼的说明书,修炼的目标即成为君子。在《论语》1.1开篇,就提出人生自我修炼的三个基本功夫,其一是“学而时习之”,孔子一生孜孜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始终高度自觉自愿修炼,并且乐在其中,获得无限喜悦。这是功夫之首,也可以称之为慎独、诚意的功夫。其二是“有朋自远方来”,是朋友,师生、同学,同修之间砥砺夹持的功夫,是“责善”之功,古语云“独行快,众行远”。修炼是人一辈子功夫,如果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互相砥砺夹持,时相警发,彼此成就,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善始善终,跑完人生的“马拉松”。其三是“人不知而不愠”,儒家的君子修炼是入世修炼,是“事上磨练”,不是隐居静修,要在事功上自强不息,积极有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人在世俗中立身,难免遭遇各种困难险阻,尔虞我诈,误解诬陷中伤报复,等等,这些皆为“进德之资”,只有经历这些,超越这些,达到“变化气质”,如王阳明所说,修炼之功,“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遭屈辱,经变故,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与王纯甫书其一(1512年)》,即“养得此心不动”,不为外在毁誉得丧所动心,“不亦君子乎”,是为君子。孔子一生坚持如此修炼,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14.37。


坚持君子修炼三部曲,上达知天,是否标志着君子人格的形成?在《论语》20.3最后一章,孔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终身修炼以成君子,君子人格形成的标志是知言,知礼,最根本的是知命。这里的“君子知命”,至少包含着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长时间自觉修炼,达致君子境界,就应该能够做到对外洞彻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看清事物发展的趋势,即在智慧层面获得非常高的成就,有大智慧,能够做到“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王阳明寄杨邃庵阁老书其二(1523年));其二是对内已然明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或者说洞彻和把握自己生而为人的本性,本心,所以能够一往无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主动担当,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正如曾子体悟到的那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有多远,有多重?睿智勤奋笃行如孔子,从十五开始立志而学,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经历了三十五年,基本上是一辈子,才达到“五十而知天命”的境界。可见,知天命, 意味着君子修炼正果已成。

知天命,必然会畏天命,在天地之间始终保有一颗敬畏之心,成为谦谦君子。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对天命的体会和感悟越深入,其为人越谦虚谨慎,对天命的敬畏之心越加醇厚笃定。天命是什么?《中庸》首句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本性来自天命,故,作为人,生于天地间,作为天地之心,承担着修道之责任,以履行天命,体现天命。知天命所在,知畏天命,自然畏大人,因为大人者,天命领承者。在其位,谋其政。我们敬畏上位者,敬畏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位置,实质上是这个位置所承载的天命。所以上位者,如曾子言,在位一天,确实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谦恭与敬业态度,正是对天命的敬畏;畏圣人之言,同样是对天命的敬畏。因为圣人之言,言大道,言天命。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基本上都是圣人之言,体现的均是古圣先贤,有史以来我们这个民族最有智慧仁德之人对天命的感悟,体验和传授。因此,我个人体悟,畏天命,可以说,是立人之基,是为学之基,是处事之基,更是人生幸福的基石。


知天命,还意味着行天命,立天命,“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素位而行,主动担当,“见危致命”、“安身立命”。行天命,才是真知天命。儒家的精神实质是道德实践,而非坐而论道,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张曰:“执道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张说过,坚守道德而不去推广,发扬光大,信仰道义却不能忠实,坚定去实践,这样的人,真是有他不多,无他不少,说明他没有对世界做出实质性贡献。我们经常说,大道理谁都懂,却很少有人把人生过得通透明白,舒展简易,这是为什么?因为大道理的价值不能停留在“懂”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行”,即“弘”与“笃”,知行合一,才是真懂,才能够让大道理指导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才有价值,有意义。否则,“焉能为有,焉能为无”。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又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尽心上》


孟子平生“乃所愿,则学孔子”,对孔子“天命”观有着最本质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君子知命,就是要一生走在修行自我本心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亲身实践,承担起生而为人的使命和责任 ,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福祸夭寿,顺受其正,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死得其所。修身以俟,安身立命,乃为君子。


在儒家看来,人的存在,成长、修炼、终身学而时习之,实际上就是知天命、畏天命,行天命,达天命的过程。儒者通过积极入世,尽人事,听天命,努力完善自我,完善社会,“克己复礼”,恢复社会原本应有的秩序,实现理想的社会,是谓“大同”!


三、与命与仁,天人合一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深刻把握整部《论语》要旨和孔子的“天命观”,这句话就不会再有歧义了。“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可见,孔子“罕言利”,而是高度赞许 “命” 与“仁”。而“命”与“仁”是什么关系呢?是不相关的两件事,还是“吾道一以贯之”?我个人的体悟是,“仁”是人的“命”,“命”与“仁”是“吾道一以贯之”,在孔子的思想深处,与命与仁,一以贯之,由此而实现天人合一,而这是在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实现的。

我们知道,“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孔子之学又被称之为“仁”学。而何谓“仁”,孔子没有总的概括和表达,而只是依据不同的情境,给弟子们作出了具体的“行仁”指导。根据孔子的指导,我们大体知道,行仁,是人的正确行走姿势,而如何行仁,则包括:一是要自己主动选择,行仁主动权完全在我们自己手里,为仁由己,不由人;“我欲仁,斯仁至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二是身处社会,要把别人放在心上。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己安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三是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心中有人,从孝亲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仁之方是从近处着手,当下尽责履职,素其位而行,知行合一,始终不渝,直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在所不辞,“义之与比”。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过,一个人,拥有坚定的志向,并为此能够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学习,围绕着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事业,所处的时代与生活积极有为,深入思考,尽己责,积极推动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生活的和谐幸福,这样的人生,就是有仁德的人生,这样的人,就是在“行仁”。可见,仁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内心深处,生而为人,其使命就是“行仁”,把“仁”行出来,不是在某方面,不是在某一阶段,而是在一个人为人处世各方面,在人生的全过程。孔子赞扬颜渊,能“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日月至焉而已矣”,可见,终身“行仁”难度之大,而可以践行的是,活在当下,能做一点是一点,点点滴滴的积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我个人体悟到,行仁是人的正命,是正道,是人对“天命”的觉醒和主动承担,也是人立于天地之间,厚德载物,民胞物与,乃至成就“天地万物一体为仁”大我的基础,前提和基本要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正是孔子一生行仁的写照,也是他对“天命”的自觉践履。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论语.子罕九》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外物者误也”,也正是对天命的体认,内化,从而实现了内外“一以贯之”之道。天地万物何以一体?何以归仁?天人如何合一?对于这些根本性问题,我们从《论语》捧读的过程中,似乎找到了答案。“与命与仁”,孔子树立了中国儒家文化“以人为本”的传统,人来自于大自然,本身就是天命力量的一部分,但是人作为万物之灵长,天地之心,万物的尺度,大地的代治者,承载着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即以仁为己任,弘毅大道天命,用上天赋予的纯粹的良知之心,链接万事万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让人性的光辉普照大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直至“从心所欲不逾矩”,内外圆润,物我一体,此为天人合一。


【封面图片:陈李翔;正文插图:从春侠;排版编辑:吉晶】

国庆节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期班论语精讲】打卡35- 季氏篇-了凡 - 副本
孔子对利、命、仁三者持什么态度?
学习心得分享1:《论语》季氏篇第八、子罕篇第一
田英章楷书孔子《论语》
君子有三畏|《论语》没有那么难
易经智慧:天命是什么?孔子为何强调要“畏天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