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名师总结的中学生5个学习方法(精华版:从预习、笔记到复习)
学霸的秘籍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学习内容增多,良好的学习方法将会为孩子的学习增色不少,反之,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孩子在学习时会感觉事倍功半,也就家长平日里常说的,感觉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并没有提高,学习没有效果。为此,小乐收集了多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此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1、批注预习法:
在课前预习时,把所要预习的内容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等,随手批写在课文中的天头地角空白处。批注笔记的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内容之后。批注笔记可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第一,注释。在预习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资料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内容附近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第二,提要。在预习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内容的中心思想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角上,这样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将来在复习浏览时,便一目了然。
第三,批语。在预习中,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这时可以顺手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很可能难以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第四,警语。在读书时,发现重要段落或主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这样常常可以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并为以后重点阅读打好基础。
2、自我讲授法
自我讲授就是把自己定位为老师,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内容,调动自己全部的知识储备预先进行一次“授课”,或讲给同学听,或讲给父母听,征求他们“听讲”后的意见;如果身边没有任何人,也可以讲给课桌上的文具盒、操场边的大树听。
在自我讲授前,一定要确定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列出讲授提纲,规定讲授范围。一次讲授结束后,要对预习内容再做一次全面通读。通读过程中,要把自己不理解或讲得不清楚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编制一张精炼的“授课目录表”。根据这张表再进行第二次自我讲授,这次讲授着重要弄懂第一次自讲时不理解的内容,讲完后再进行第二次通读。这样,课本中内容的难易程度,经过自我讲授后,就清晰可见、心中有数了。
自我讲授有些像演讲,但它与演讲有着明显的区别:演讲面对的是广大的听众,是与他人交换信息,而自我讲授面对的是知识面差不多的同学,是知识也许超过你也许不如你的父母,甚至可能是无需与之交流的僻静的一隅。因此,自我讲授不一定像演讲那样要有丰富的表情,也不一定像老师上课那样详尽讲解,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必须记住的内容和掌握的知识自己讲授出来,反复多次,直至全部掌握。自己无法掌握的内容,通过请教老师便可迎刃而解。可以说,运用自我讲授法,学习更主动。
3、前松后紧法
所谓“前松后紧”,是说听课时前几分钟不妨松弛一点,后头再紧张起来。一节课45分钟,一天好几节课,要想每节课自始至终紧张、专注地听讲,实际上很难做到。有的同学上课时一开始还能集中精力,可上到半截就开始走神,而老师上课时往往一开始是回顾以前所讲内容并引入新内容,这些往往比较简单,接下来才是较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可偏偏此时不少同学已经是心不在焉了。
为此,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同学认为,听课时不妨前松后紧,“那些在预习时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地方,老师讲到时则不必全神贯注,而是让脑子放松一下,往后翻翻课本,或许会有新的收获。整整一堂课让脑子紧绷着一根弦,对一般人来说是受不了的。”因此,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刚上课时先放松一点,后半节课再紧张起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续20~2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会下降。有学者对高一100名学生(男女生各50名)就听课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一节课45分钟太长,45%的学生认为30~40分钟比较合适,37%的学生认为20~30分钟最好,有13%的学生甚至主张一节课在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与一节课45分钟的支持教学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如果听课是“前紧后松”,前半节课尚能保持注意力,到了后半节课往往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松劲,而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恰恰相反,后半节才是重头戏。所以,听课不妨前松后紧。
4、康奈尔笔记法
这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总结出的一种有效的笔记方法。该笔记分为主栏、回忆栏和思考栏三部分。样式如下图:
课程名称:教师:章节:
听课时间:
回忆栏:
主栏:
思考栏:
其具体方法是:
一记录:在听课过程中,将教师的讲授与板书内容,记在主栏里。
二简化:下课之后,及时简化主栏内容,以摘要形式将听课笔记整理概括出来,提纲挈领地写在回忆栏里。
三背诵: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的摘记作提示,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复述上课内容,然后敞开主栏,对照检查。
四思考:在思考栏里,记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五复习:每周花10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这种笔记要求选用比较大的活页纸,以便有足够的空间来记笔记,写例子,画图解。每张活页纸只能写一面,为的是方便整理、装订、修改、增删和不断插入讲义、作业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仅方便上课记录,而且便于下课整理、记忆和复习。
5、整理笔记七步法
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往往比较杂乱,课后觉得不太好用。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积累复习资料,我们非常有必要学会整理课堂笔记,使之成为有条理、清晰、好用的学习资料。“整理笔记七步法”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第一步,忆。“趁热打铁”,课后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实在忆不起来,可以借同学的笔记参看。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确保笔记的“可整性”。
第二步,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由于要跟着老师的讲课速度进行,而讲课速度一般要比记录速度快,所以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替文字等情况。因此,我们要在忆的基础上,及时对笔记进行修补,使之具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保证笔记的“准确性”。
第四步,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排列,注明号码,使笔记具有“条理性”。
第五步,分。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以语文为例,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是课文分析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第六步,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第七步,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一本笔记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整理后的笔记,纲目清晰,便捷好用,提高了笔记的“资料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0%的同学都错了!揭秘状元的课堂笔记秘诀,给孩子留着!
从预习、笔记到复习,有家长从小学就培养孩子如何学习
小学生读书方法指导
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系列
黄冈中学学生学习方法
女学霸揭秘:一样是预习/听课/做笔记,我为什么能考出好成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