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是我闻“易筋经”[曹英峰]4

四、易筋经三大核心之炼形篇 

   炼形,乃泛指导引、拳术等一切肢体动作的总称.静功属阴,动功属阳.行功必得动静相兼,阴阳才能调合.尤其静功,易生痰壅火滞的弊病,而辅以导引炼形,有病祛病,无病强身,舒导气脉,绝少流弊,见效既快,自然令学者产生无限兴趣,由此登堂入室.
  “性靠自悟,命赖师传”,此话是说性功的成败与个人的根器有很大关联,而命功是很精细的东西,要想取得效果,除了自己勤学苦炼,必须要有经验的明师口传心授,指出窍要才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形式.设想一个人如果赖在床上不动,用不到一年就会肌肉萎缩,成为废人.若区别于诸如生产劳动等日常活动,特定的炼形方法自然更符合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更能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和提高.这样一来,炼形也有了高低粗细的分别.低层次的功法一般多注重外在动作的变化转换,如导引术、外家拳法、瑜珈术等;层次较高的,则注重形与气合、形与力合、形与神合、形与意合、内外并重兼修,其核心的部分是呼吸的锻炼.
  我曾将十多种版本易筋经的炼形方法一一做过比对,有的繁复,有的精简,但归纳总结起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舒通经脉,和合气血,滋养五脏,一向为历代养生家和医家所推重,流行非常广泛.以《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为例,所传炼形之法计有正身、侧身、半身、屈身、折身、扭身、倒身、翻身、行身、定身、卧身,共224个动作.动作虽多,但是以韦驮献杵、倒拽九牛尾、青龙探爪、九鬼拔马刀等经典功架为主干,依据人体经络的走向、气血的运行、气息的升降,增加了身体的曲折旋转、手足的推挽开合,促进气血流通,关窍达利,阴平阳秘,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不过若论导引动作的繁多,恐怕无出其右者.数年前,我在刚开始研究易筋经的时候曾练过此功,全部功架做下来,要四个多小时.虽然用了这么长时间,非但不觉得累,反倒精神健旺,体力充沛,睡眠饮食均有改善,证明是有效果的.只是费时太多,较适合于时间充裕的人习练,但仍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养生功法.以我的练功体会,行功时排除杂念,全身放松,目含、耳凝、息匀、口缄,动作宜轻柔舒缓,不可有一丝拙力.每做完一部,即稍事休息,待调匀呼吸再接练下部.练功结束后,缓缓散步,活动肩背手足即可.若再行静功,动极而静,有妙不可言之境.但若求精简扼要,当以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为最佳(后文将详述其方法).
  另一类则是锻炼筋骨,专求内壮,激发技击神力.许多武术门派视其为不传之秘,作为辅助拳学的内功,兼行排打,可收金钟罩、铁布衫披坚抗锐之效果.较为著名的有熊氏大易筋经、韦驮劲、十二大劲、海字劲等.这种方法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呼吸配合动作的变化,使心、神、意、气、力合而为一,功深时敛气入骨,使髓实骨坚,激发人体的潜能.据讲,擅此功的人表面看起来骨瘦如柴,身上几乎没有肌肉,但力自骨出,可举千斤,饥寒不迫,以血肉之躯可摧金石.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又据《少林拳术秘诀》记载:昔有少林僧人亦行此术,积数年之功,两臂有千斤之力.
  如今观所有已披露的此类易筋经功法,一般也只讲了身体动作的外在变化,至于如何配合呼吸,都一语带过,秘而不宣.难道呼吸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不止易筋经注重呼吸的锻炼,内家诸拳也是如此.我今年有幸被唐传形意传人唐风华老师纳为入室弟子,得窥原传形意拳的暗劲练法,其五行功架亦是在一呼一吸之间体味.本门前辈如唐维禄先生的轻功,薛颠先生疾如鬼魅的身法,傅剑秋先生走圈而盆水自转,皆出功于此,足以证明形气合一之妙,鬼神莫测.但有关形气合一、顺逆呼吸的转换以及其中的细微火候运用,必须要在有经验的明师指导下方能操作,古人不轻传即是此意.所以在此不便全盘披露,以免画虎不成,反类成犬.若有习者一知半解,盲目操作,祸及身体,岂非笔者之过!
  在易筋经炼形中,下部行功是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易筋经是武道合一的技术,它的下部行功明显与道家学术异水同源.有关练功与性的调合关系历来都是修炼者关注的焦点.而易筋经的下部行功算得上是另辟蹊径,是开源节流的典范.
  所谓下部行功,指的是对下身进行特殊锻炼,除了不畏击打、用于格斗外,还能治疗性机能障碍性疾病,增强性功能,促进内肾健康,巩固先天之本源.世传武术中的铁裆功几乎都不出此范畴.大家都知道“食色性也”这句话,然而对于练功者来说,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自然鱼与熊掌兼得;运用不当,家庭不睦,行功不进,的确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受儒家礼教的束缚,历来对“性”讳莫如深,不是语焉不详,就是避而不谈.这种功夫的传承又是“传男不传女”,只限于师徒或父子之间口口相授,从不立文字,因此极具神秘色彩.在《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和《真传易筋经》等一些版本中也只简单概述其方法名称,谈到操作皆以一句“当以师传”含糊揭过,让人根本无从下手.
  据师传秘要,下部行功一般分为两部十法,行功时必须正念清心,由轻至重,循循而进,严禁操之过猛,反致受伤.实际上这种下部行功是一种顿法,据《古本易筋经》载,百日即可见奇效,当不是虚言.
  但下部行功有两个要点是需要值得注意的:其一是开源节流.道学大师陈撄宁先生曾做过非常生动的比喻,这就好比世俗治家之道,既要开源,指贫困之家要能赚钱,丰富家藏,以此比喻身体衰败、肾亏气虚者要通过练功,强壮身体,补足亏损;又要节流,指赚了钱成为富贵之家,要重保守,若挥霍无度,人不敷出,终归于贫,以此比喻身体通过练功强壮之后,要知节制,切不可夭损寿命.其二是温养固本.下部行功时由于意、气、力都集中在下部,用药物烫洗也仅是舒活皮肤气血,而由练功产生的虚火必然旺盛,需要滋阴祛火,培固本元,才不致虚阳亢进.《古本易筋经·下部行功法》说:“养者,功成物壮,固能惯战.然不养之,难免无虞.故又宜安闲温养,切无驰骋多战.”这是易筋经下部行功中真正秘不示人的关键所在.
  易筋经下部行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济世良方,是整个易筋经技术体系中最具普遍现实意义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它,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挖掘整理,使之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善莫大焉.
  后文将介绍两种我所收藏的易筋经功法.其中一种是流传较为广泛的《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选择了峨嵋医师周潜川大夫整理的版本.周潜川大夫修习峨嵋正宗十二庄法,尤精于导引按跷、丹药服饵、气脉流注等峨嵋医术,生前一直从事中医中药和气功的研究,留下了约两百多万字的珍贵资料.另一种是清代蒋觐园先生得自少林老僧秘传的易筋经,该法首见于《少林内功秘传》.这套易筋经共分两个部分,前十二段为动功,后十二段为静功,较为精奥,原本称后十二段为成功之秘要.两部功法可分可合,与俗传之法相比,独见天地,是非常珍贵的法本.今略为点校,全文披露.

 

五、易筋经三大核心之器具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严格来讲,在易筋经的器具中,除了器械以外,还有同类阴阳助修和内服外洗的药物.对于易筋经所能达到的武学境界,器具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外壮神勇在易筋经的整体技术结构中尚属“末技”,但那是指修道的终极境界而言.这种“末技”实际代表了克敌制胜、内壮外坚的武学最高成就.在易筋经中,没有任何招式,因为有强大的功力基础作后盾,拳脚到处,摧枯拉朽,碎金裂玉,中者立仆,根本无需与敌周旋.精妙的招式固然可以弥补功力的不足,但终究无法替代功力.而易筋经由内而外,炼养相兼,且功成不退,老而弥壮,绝不像世俗流传的靠蛮力而成的所谓“硬功”,一旦年老气衰,不但功力丧失殆尽,且损害人的健康.
  现代医学证明,任何外力的打击都会造成人体毛细血管的破裂和损伤.如果只是一次打击或极轻微的损伤,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自然可以恢复.但长期不断的损伤,势必会产生大量的淤血,形成微小的血栓,在血管中沉积,在人体来不及修复的情况下造成心脏栓塞而猝死,或慢慢侵蚀肌体的健康.那种超越人体生理极限的剧烈活动,表面上肌肉虬结,拳脚生风,但内里所受到的损伤往往是致命的.这种严重违背人体正常生理规律的运动,简直就是在“透支”生命,无论用多么有营养的膳食和保健品都无法弥补这种伤害.许多格斗高手、拳王因此猝死沙场,而侥幸没死的,也大多留下一身伤痛伴随终生.近几年中国武术界内家拳的空前火热情况,足以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习武追求的应该是什么?简单地说,就一个字——养.练养相兼,才能厚积而薄发.
  现在,有些人认为桩功至上,笔者不敢苟同.纵观桩功的要领,不出《黄帝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之总旨.要领做对了,至简至易,养生效果一流.但若以桩功代替招式、器械等直接进入实战,那简直是望梅止渴.已故格斗家赵道新先生就曾经讥讽桩功“五花大绑躲在角落里独享精神激战”,真可谓入木三分!如我所习练的河北形意拳,除了配合呼吸走五形拳架外,独特的大枪(杆)练法依然是功力训练的核心.还有太极拳,杨露禅先生平端小车过门槛,武派宗师郝为真先生能将八十斤的铁棍连抖两百多下,恐怕靠盘架子是盘不出来的.一力降十会,没有“百炼钢”,哪来的“绕指柔”?其实,各门各派对于器械的运用都十分重视,且秘不示人.
  既然使用器械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可习武又离不开器械的使用,这岂不是矛盾?不,器械的使用是有前提的,除了量体裁衣、循序渐进、严格掌控火候外,内功的证量标准是成败的关键.那么内功要达到什么境界才能使用器械呢?《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内壮神勇后行说》中说:“不如内功行至病去身强,内充气积,任督交通,导引路熟,河车运劲,存想意纯,过后择一闲暇处,循其规矩,按其部位,一其心志,运炼一周,外壮成而内壮愈至,最为良法.”《真传易筋经·九易筋骨成神勇》也指明:操功之前,内功已臻气透三田、河车自转、马阴藏相之境地,方可进行推揉,且为惟一之证量标准.在坊间诸多版本之中,上述两派所言可谓直指要害.但是内功达到如此境界的确不易,得内功真传都可能会皓首穷经,余者更难望其项背,这是易筋经修炼的一道铁门槛.世人往往贪图外壮见效神速,不肯积年累月从内功人手,越级而进,这就和世俗流传的蛮力拍打的硬功没有区别,与易筋经内壮外坚之境界宵壤立判.
  上面提到的《真传易筋经》是四川忠县张义尚先生得自涪陵人黄克刚先生家传的方法,相传为道家东派异士授与黄氏先人.正因为此渊源,清代道家东派学者傅金铨先生曾为其题词:“舆公秘传易筋经,仙佛妙谛道难名,择人而授先圣德,世守勿替衣钵存.”在世传诸多的易筋经版本中,《真传易筋经》最为完整,层次清晰,其中辅助内功的降魔杵、玉关锁、顶心剑为别于他家的独特法器,尤其披露了内壮外坚之炼气核心——“九转呼吸”,称之为“真传”,果然名符其实!《真传易筋经》流传地域处于康藏一带,故其功法中多有藏密修法的痕迹,这是学者必须知道的.
  易筋经中的内服药物在各流派中差异很大,但都是建立在中医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之上.但由于各人体质之间差异很大,不宜轻试,当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辨证服用,方为稳妥.或以一些滋养五脏、补益气血的中成药替代,不失为方便之道,大可不必拘泥.中国古代道家原有服饵一派,用之于武功修炼,的确能事半功倍,不可轻视.外洗之“汤方”只有地骨皮、食盐两味,易购价廉,效果绝佳.我在练掌功时曾用过,活血逐淤,缓解疼痛,且拍打后双手皮肤细腻白润,绝无粗糙淤滞之弊病.
  这里重点说一下同类阴阳的助修.《古本易筋经》曾指出:炼气至意到气注的时侯,气还流布于筋肉五脏之间,必须要敛气入骨,使骨髓充盈,只有这样气血才能源源生发,髓壮骨坚自然会生出神力来.但是骨骼和筋肉之间隔着一层膜,必须以气将膜腾起才可接着进行下一步,而炼膜比炼筋难得多,这是易筋经修炼的又一个铁门槛.事实上,许多内家拳最后都要通过炼膜而做到敛气入骨,这也是外家拳和内家拳的真正界限.但易筋经炼膜的方法极具特色,只要条件具备,完全可以很快见效,这是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我们不能视其为迷信.关于这个问题,我曾请教过有经验的老中医,确定是有理论根据和物质基础的.在有的版本中,那些试图以自己推揉的方法来代替的方法,除了舒筋活血之效等同于按摩以外,对炼膜毫无用处.
  “揉法”的要点在于“积气”,“积气”的关键在于“守中”.练功的时候,行功者双目神光内敛,诸缘放下,凝神调息,慢慢做到万念俱空,即为“守中”.当真正做到一丝杂念都没有的时侯,就可以进行“揉法”了.因为人体内的精、血、神、气都是由意识来驱使的,意行则行,意止则止,如此精神内守,气自然会贯注于推揉之处,继而充于骨与膜之间,这样膜自然会腾起,接下来利用木杵、木槌密密捣炼,逼气入骨,方为正途.因为膜已腾起,捣炼捶打时自然就不会伤及骨骼.而自己进行推揉,心已二用,神气一散,当然没有效果.按照阴阳生克的原理,根据行功者体质的阴阳属性,还要选择同类阴阳的属性与之匹配,诸如女子外阴而内阳,可借其阳而制其衰;男子外阳而内阴,可借其阴而制其盛等,都是取阴和阳畅之效果.而推揉的顺序也要由右至左来进行,因为根据中医理论,肺藏于右而肝藏于左,右肺主气,左肝主血,由右至左是推气人血,方能令血气相融,而不致生滞碍之弊.若想自力更生,用炼气或拳术的方法来炼膜敛气入骨的话,耗日持久,如果方法不善抑或行持不当,流弊甚多,不若易筋经神妙如斯.

 

 

吴主编您好:

  能在车祸中大难不死,才有此文章发表,恍若隔世,不禁感慨万千!

  此法我自己习练两年有余,获益很大,一向珍惜!从未向武林同道传授过,只在同窗挚友以及富商巨贾中择其一二分授,都不同承度上受益!

  稿件尽量不要做改动,以确保内容之完整。另,我的联系方式不要告诉任何人,这段除练功恢复身体外,其它事情也多。读者若有疑问,可集中答复。

  最后顺祝工作顺利,功夫精进!

                                                            曹英峰

                                                             2008/3/15

 

 

  六、易筋经下部行功全揭秘

 

   自笔者发表《如是我闻一一一易筋经奥义探秘》一文以来,接到大量来自全国各地武友的信电,纷纷探讨易筋经理法实修的有关问题,由此足见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

 

   但是,限于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种种制约,易筋经中大部分古代适用的方法在今天除了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外,太多的境界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殊为憾事!就一般意义来说,炼气揉打最为艰深,若非大智大勇一心向道之上士而不可为之,否则缘木求鱼,徒糜光阴;若论老少咸宜,强身祛病而无流弊,当属导引吐纳最为妥当。其实,易筋经中还有一种易于操做的方法,这就是今天要披露的“易筋经下部行功”。

 

   易筋经下部行功和世传的铁裆功相同,这种方法在武林中各门派多有传授,笔者就曾和唐老师学过燕青门的铁裆功。因为是男子专练的功法,故素有“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之清规,又有妄传“绝育”之患,令在俗练家更是望而却步,加上传承隐秘,由此给易筋经下部行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食色,性也”,尽管这是个敏感的话题,但家庭的和谐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且也标志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我们不是社会学家,不想喋喋不休的去讨论这个复杂的问题,至于讳疾忌医,我想不过是封建道德观念和国人有缺陷的心理在做怪,单从健康上讲,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回避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

 

   古传易筋经下部行功一般分为两部十法,两部为睾丸和玉茎,在睾丸为攒,挣,搓,拍四法,在玉茎为咽,摔,握,洗,束,养六法。行功时必须正念清心,由轻至重,循循而进,严禁操之过猛,反致受伤。实际上这种下部行功是一种顿法,据《古本易筋经》载:百日即可见奇效。《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积气至三百余日,前后任督二脉悉皆充满。再行此下部功夫令其通贯”。也就是说,内功必得有相当的根基,补足亏损回复乾男之体,才能操作下部行功,这样效果方能显著,称之为顿法才有根据。观功法内容,下部行功与世传铁裆功虽有相似,但就层次而言,貌合神离,是有根本差别的,这一点必需注意!我们常人多不具备此条件,但仍可操作下部行功,至于效验也有,不可同日而语,自当别论。

 

   现在根据笔者自己修练和传授经验,结合燕青门铁裆功的操做要点,对功法做了适当的增减,现全盘介绍如下:

 

一 预备式(兜肾摩腹)

习者平卧于床,以左手掌心覆于小腹之上,右手拇指和食指环握玉茎,其余三指托住睾丸,然后左手逆时针绕脐摩动81次,同时右手逆时针揉动睾丸亦81次。再左右换手,顺时针摩腹揉睾丸各81次。

要点解析:道家内丹学派称外肾为外鼎,丹田为气海,生精生气皆赖于此,故此式又称“吕祖煮海诀”,是内丹修炼者终身不离的按摩导引要术,《内功图说》云:一擦一兜,左右换手,九九数之,真阳不走。学者不可因其简单而轻视之!

 

二 捻精索

习者平卧于床,以双手之拇指,食指和中指,在肾囊根部捏住精索,如捻线般捻动精索81次。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精索是一条柔软的条索,从腹股沟管腹环起,延至睾丸上端,由输精管,精索内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淋巴管腹膜鞘突韧带等组成,是精子输送的重要通道。捻动精索可以积极预防其病变,如精索炎,精索曲张等。我们观察婴儿及少年肾囊紧缩,而年老体弱的人则肾囊松弛低垂,皆精索强弱之作用。

 

三 捻睾丸

习者平卧于床,用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托住两个睾丸,然后用两手的拇指配合其它三指捻动两个睾丸,次数不限,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睾丸是精子形成和分泌的基地,也是决定男子第二性征的重要器官。睾丸所分泌的睾丸素等激素对于人体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成年男子的这种内分泌可以增强身体的活力,精神上的主动性和能力以及性欲等,这种作用在性成熟的最初几年内尤其明显。但到了一定年龄之后,睾丸开始萎缩,内部和外部分泌物逐渐减少,这就是衰老的征兆之一,睾丸的内部激素对生殖器官的刺激作用就不那么强大,性功能也随之降低,进一步加重了全身各系统的虚弱以及精神的老化。尽管近年来临床使用人造激素等方法来改善这种情况,但都不如下部行功以自我按摩睾丸来恢复和提高功能,延缓衰老更具现实意义。

 

四 揉睾丸

习者平卧于床,先用左手握住肾囊和玉茎的根部,使两个睾丸露于左手虎口处,然后以右手掌心按压在睾丸上,顺时针揉动81次,再左右换手,逆时针揉动81次,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同于“捻睾丸”一式,兹不赘述。

 

五 搓玉茎

习者平卧于床,两手掌相对夹住玉茎,如搓绳子状来回搓动玉茎,次数不限,以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玉茎由一条尿道海绵体和二条阴茎海绵体组成,海绵体外包有有力量的肌肉纤维和筋膜。对于玉茎的锻炼,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降低玉茎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预防功能性障碍和器质性疾病的发生。

 

六 拔玉茎

习者平卧于床,先以左手心贴于脐心,以右手握住玉茎进行提拉,每一提拉便握紧一次,然后左右换手,各行81次。以玉茎根部酸胀微热为度,不可有痛感。

要点解析:同于“搓玉茎”一式,兹不赘述。另有“摔”法,有时间的习者可以加练。

 

七 吞阴术

习者平卧于床或取坐式,冥心静气,意注肾囊使气沉于肾囊之中,然后十指交叉并拢,掌心向内,覆于丹田之上,吸气,意念将睾丸提缩入腹中,闭气,牙齿咬紧,略停,然后呼气,意念睾丸降于肾囊中,全身随之放松。如此一吸一提,一呼一降为一次,初行9次,渐以9的倍数增加,但不可超过81次。

要点解析:吞阴术是易筋经下部行功中最重要的一部功法!包括世传的铁裆功在内,无论多高明的方法也不可能把睾丸练的如钢似铁,只有建立在吞阴术修之有成,把睾丸缩入腹中,才可以达到“虽曰隐处,亦不畏椎梃”的如此骇人的武学境界!世传“闭锁阳关功”,“鹿功”以及道家最著名的“十六锭金功”,皆以此为修炼主干,只是后者并不要求把睾丸缩入腹中,而诀曰:“把握春汛,不放龙飞”,也几乎概括了道家南宗丹派和房中养生术的修炼主线。但吞阴术未破身之童男易于练成,故此下部行功和铁裆功古称“童子功”,道理即在此处。有家室之成人,若非断欲而绝难成功!但对于有家室的人来说,吞阴术却另有妙处,如我一友人,患早泄多年,苦恼不已,我单教其吞阴术,只练了十多日,痼疾即愈!“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俗传敛阴之法多以循经走脉,意守搬运为能事,繁琐无当,绝不如下部行功之简洁而效宏!

 

   可能读者会怀疑睾丸缩入腹中的真实性,其实中医古代文献早有记载:婴儿在母腹时睾丸是在腹中的,出生时随着“哇”的一声啼哭,睾丸即落入肾囊,从此先天一断而入后天。人类学家经过研究也发现:最初人类的睾丸在腹腔内,在进化到相当近的阶段以后,睾丸才下降到阴囊中,在许多动物中,睾丸都置于腹腔中,只有在发情的季节,睾丸才下降到阴囊中,可以从体表看出来。由于疾病或特殊的身体构造,有一些男性仍然会出现这种返祖现象(即“隐睾”)。现代西医虽然对睾丸自主缩入腹中表示无法理解,但对于“绝育”一说却有着科学的解释。原来,睾丸及肾囊垂挂在体外,温度要比人体的正常体温要低2--3度左右,这样才能保证精子的成活率和活动力,而据易筋经原文记载,吞阴术习之有成,稍一用意睾丸即缩入腹中,甚至一直缩在腹中。睾丸与体温相同,造成死精或精子活动能力降低而导致不育。因此提醒青少年及未成家者慎练此功,切记,切记!

 

八 束阴法

功前准备软纱布,制作成一条环形布带,一端做一活扣,一端系一砂袋(初习重约3----5斤,以后可以逐渐增加重量)。习者两脚分开站立,略比肩宽,然后将布带活扣一端捆住玉茎和肾囊的根部,挂好后的砂袋距地面约15----20公分。然后两个膝关节运动,使砂袋前后摆动,摆动幅度不得超过90度。初练次数50次左右。操做后以玉茎和睾丸充血微胀,沉坠牵扯无痛感为佳境。如有不适,立即调整砂袋重量,摆动幅度,练习次数以及活扣捆绑松紧等。

要点解析:束阴法是易筋经下部行功中与“吞阴术”并列的最重要的两部方法,其于按摩方法都是为这两部方法服务的。精于此道的习者甚至可以挂百余斤的重物,更有拉动汽车者,令人叹为观止!但是“束阴法”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之过猛会造成损伤,因此习者一定要循序渐进。以健身祛病为主,所挂重物不必过重。

 

九 捶会阴

习者半卧于床,手握成空拳,以拳心轻轻捶打会阴穴及两侧,左右交替各81次。以酸胀微热有舒服感为度,力量由轻至重,渐渐增加。

要点解析:世传伪法教人捶打睾丸,这是非常危险的。捶打会阴穴时对前列腺产生震动,会有一种类似触电的微麻感觉,对于前列腺的保健和疾病预防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十 收式(提肛摩肾)

习者取散坐或盘坐,全身放松,双目闭合,微微提肛,然后搓热双手,反手以手心由上至下,摩命门两侧之肾俞穴,以皮肤有热感为度,切不可操之过猛,伤及皮肤。如此一上一下为一次,36次或81次止。然后活动四肢,散步收功。

要点解析:周潜川医生曾指出:摩擦肾俞穴,长年坚持下去,能获益于无形,逐渐使肾功能加强,诸症消失,而且没有一点流弊。遍查中国古代养生典籍,此法更不鲜见,望习者珍之!

 

   上述功法每日早起时,晚睡前各练习一次,不可急于求成,务必循序渐进,量力行之。但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练功期间一定要节欲,有功能性障碍的习者要禁欲直至病愈。二是有精索炎,精索曲张,睾丸炎以及附睾炎等器质性疾病的习者不宜练本功。三是练功中出现严重不适者必需停止练功,查找原因,求教有经验的习者,切不可盲目操做。

 

   有条件者可以用地骨皮,食盐煎汤坐浴,能和血润肤,杀菌消炎,坚实筋骨。原文所说的“泥水探珠”之法,另有它用,已超出保健范畴,非常人所能企及,故不详介。至于辅助功法,《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中提到“养”法,但涉及道家房中养生奥秘,不宜推广,无法弥补操作中产生“虚火”的流弊(按古传次序,内功有基础者则无此虞!),故推荐它法代之,根据实际经验,峨嵋派周潜川医生传授的“虎步功”和河北形意拳的“劈拳”最为妥切,“虎步功”专练腰腿以及肾肝,对于阴虚火逆,肝肾双虚,以及上重下轻等下元虚损诸症都有显著的效果;而“劈拳”属金,在五行主肺,中医家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又“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上之源”,“劈拳”练肺气加强了水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促进了肾的代谢功能,临床上用补肾阴的“六味地黄汤”治疗肺结核效果显著,就是利用了这个辨证关系。

 

   其实易筋经下部行功最主要是做为对肾功能自我康复的一种手段,要比“虽曰隐处,亦不畏椎梃”的武学境界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古代多为内丹家和养生家所利用。中医所说的“肾”,和西医所说的“肾”不同,它包括西医所讲的泌尿,生殖,内分泌以及神经中枢系统的功能和疾病。中医认为,肾为水火之脏,内藏元阴元阳,即肾阴肾阳。肾的主要功能在于藏精,因此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人体生,长,病,衰,死全部生命过程,尤其和性功能密切相关。肾所藏之精有二:一是先天之精,即人的生殖之精;一是后天之精,也被称为五脏六腑之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的生化,又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二者相辅相成。因此肾的藏精功能失常,可引起肾气虚,肾阴虚,阴阳俱虚,脾肾双虚或心肾不交等一系列病变,这些病变是导致性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理基础。《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实际上也是指肾中精气主骨生髓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肾精有余则动作轻劲多力,自过其度;若肾精不足,则胫酸眩冒,懈怠安卧,健康也就无就从谈起;云南名医彭承祖说:“人于四十后善保肾家,左脉充足,皆能有八十以上之寿”。而易筋经下部行功壮腰强肾,预防疾病,保健长寿,增强性功能的作用能将中医补肾之功发挥的淋漓尽致,是药石不能及的!

 

   笔者练习易筋经下部行功两年余,年近不惑,但精力壮旺不逊年轻人,完全得益于此法,并以此法授人,对于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等疾患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故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将此功之理法完整披露,希望得之者从中获益,那才是笔者济世的功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兜肾囊功_hilter1977魏
完整披露==绝密铁裆功法[好网角文章收藏]
中老年男性强身秘诀——常练兜肾囊功 杨建华 --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兜肾囊—古代秘而不传的男性强肾秘法
易筋洗髓经三套内功功法介绍
古传壮体固精之法 兜肾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