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有度:教育的艺术
说话做事有礼有节、有尺有度,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的艺术。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性格、天赋、思想各不相同的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因人而异、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其实就是教师对教育尺度把握的艺术。

  教育有度,既是教育工作的一个目标、一种理想状态,也是教师在其教育历程中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更是评价一位教师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

  言有度——教育学生语言要适度。语言是教育艺术的直接反映。教师一句温暖的话语,可以让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可以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可以让学生记住一辈子。但教师一句不恰当的话,可能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使学生失去尊严,甚至会记恨老师一辈子。这就要求教师教育学生时,语言要有度,即表扬要适度,批评也要适度。俗话说,过头饭不吃,过头话不说,不要让舌头跑在脑袋的前面。

  赏识教育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也要把握好“赏识”的度。一味赏识学生、表扬学生,甚至学生做错了事仍从赏识的角度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只会使学生的虚荣心日益膨胀,受不得半点委屈,使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影响甚至扭曲,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以后漫长生活道路中可能遇到的挫折。

  批评学生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在学生犯错时,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切不可劈头盖脸地一味指责和批评,更不可侮辱学生,否则会引发师生间的冲突。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和学生发生冲突,往往会使教师颜面尽失。要知道,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教过程,而是通过开启人的心灵使主体接受教育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人格,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在此基础上再指出学生行为不当之处和给集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教育语言的艺术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二是注意说话的分寸,三是注重心灵的交流,这样即使教师的语言艺术暂时有所欠缺,但是教师的良苦用心也会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行有度——教师教育行为要适度。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当在学生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动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指责某个学生,或擅自停学生的课,或当堂将学生赶出教室,或经常把学生的家长叫到学校,虽然可以消解教师恨铁不成钢之气,但却可能会引发教师自己都预想不到的后果。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角色首先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最起码的做人的尊严。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的尊严一旦受到了侵犯,就会产生悲伤、愤怒等情绪,给人造成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个性强的学生还可能会出现自残或攻击等过激行为。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父母长辈将其视为掌上明珠,长期的溺爱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少数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心理发育不够健全,所有这些因素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家庭生活环境,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学生心灵深处播撒希望的种子,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只有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激发学生生命的巨大潜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当众表扬、个别批评,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处有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适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每天和学生相处,师生之间的相处之道构成了教育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时代强调师生平等、以人为本,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与学生平等交流,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体现。但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有与教师身份相适应的角色定位,与学生的距离既不可太近,也不可太远,不能过分亲昵,更不能冷漠无情,教师要与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

  如果教师与学生距离过远,教师就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也就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会认为教师不关心他们,从而对教师敬而远之,这样教师就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学生也不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教师分享,这就会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困难,也与“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不符。

  如果教师过分地与学生打成一片,甚至和学生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则会丧失作为一个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有的威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曾经有位教师问自己的学生为何敢在老师眼皮底下做违反纪律的事,学生回答:老师,我们不怕你,你跟我们太接近了,就像一个学生。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有做教师的威严,有父母亲人般的爱,再加上渊博的知识,才能形成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

  本着教育学生、爱护学生的良好愿望,在奖赏、责罚的过程中,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把握好教育的尺度,教师就可以掌握主动权,教育就可以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林伟民,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现任丹阳市第五中学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健美操教学中教师的艺术感染力
于漪老师的教学与追求——一辈子学做教师
教学之道
朱自清的语文教育观
以“对话”理念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90岁于漪获“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她是中国教师的偶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