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诟最重的红楼女性(3??-2)

蒙诟最重的红楼女性(3 -2)




对于人生,对于争强,禅宗六祖慧能禅师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此解读《红楼梦》女性的要强敢争如乎太玄远。其实禅理广泛深远,慧能禅师正因这首偈语,以盲童得以五祖弘忍衣钵,是为禅宗六祖。曹雪芹对"禅"理解深刻,虽然,他无法指明女性要强敢争的路在何方,但是,他以禅理喻世富有警示意义,告诉人们在竞争中要遵循游戏规则,坚持正当竞争。

"禅"告诉人们"佛在心中",在于"悟"字。尘世喧嚣,淤泥难隔,一念心清静,处处莲花开,心念清静,出淤泥而不染。"禅"绝非消极之说,它指导和鼓励人们参与竞争,它指导人们如何摆脱羁押,挣脱枷锁,乃获得人生自由之真谛。巿场经济离不开竞争,灯红酒绿最易污染人性,思"禅"能心念清静,能清醒人生,清正廉洁,出淤泥而不染。人生虽然不能没有竞争,但是你的要强敢争一定要把握适当的度。坚持心念清静,不应属于自己的,不可属于自己的,切莫强伸手,否则,枷锁套身,身系囹圄。现代社会中有些人原来多么逍遥自由,枕边有人,膝下有儿,袋里有钱,却硬是将枷锁套在自身上。有些人原来多么威风,前呼后拥,俨然是座上首席,却成了阶下囚徒。王熙凤和赵姨娘敢于竞争无可非议,《红楼梦》是说她两人因贪心太重,欲壑难填,在竞争中手段极不正当,酿成堕落于阿鼻地狱的悲剧。

袭人是否不择手段往上爬的心理极强?这个"强"在《红楼梦》中也很难解读到,读到的都是袭人处处委曲求全,以忍为本。他人的寻衅辱骂,她决不接受挑战。在奴才们面前,她不敢强出头而忍心吞气。在主子面前,唯唯诺诺,训服得毫无半点反抗之心。她以奴性的忍,坚持不要去惹火烧身,不要去惹事生非。她不愿意离开贾府去做自由平民,因为很满足贾府对她的宽待。她受贾母的指派去伺候宝玉中束缚宝玉,可是对宝玉的"牛心左性"只能无奈,至多是"霄花解语"和"姣嗔箴宝玉"。她的"强",只表现在强烈希望嫁给宝玉,强烈希望宝玉改邪归正,"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说她"强"实在不强而是软弱,她没有驾驭宝玉的水平,在这方面远不如晴雯,连麝月也不如,她仅仅要求做宝玉的妾就满足了。她与尤氏、平儿和香菱一样,认定了、满足了、忍受了,她们是保守落后的女性,所以袭人的凄凉结局是由一定的个性造成。当然,按她们的个性既不会去做巴尔狗,更不会去为虎作伥。

袭人和平儿、香菱及尤氏的奴性,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女性的解放不仅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先进,而且还取决于女性的个性解放。从现代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制度为妇女的翻身解放提供了根本条件,但是,在妇女解放的问题上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少问题,虽然更多的更重要的是属于社会问题,但是也有许多是属于妇女个性问题,表现出缺乏自立、自强、自重、自爱,自身素质修养不足。由此看来,妇女的解放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个性问题。

袭人对宝玉竭诚真心,对贾府竭尽忠诚,由于她的太痴,痴迷得身不由己地走上了不归路。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能采取极端,极端就是片面,极端就是偏激,极端最终必然失败。不要以为袭人个性温顺,其实她的个性很痴迷也很偏激,也是造成个人悲剧的重要原因,她对宝玉的爱,对贾府的忠走到了极端,由于固执和片面,结果使自己痴迷得不知路在何方。在第三十二回是说"诉肺心迷活宝玉",宝玉错将袭人视为黛玉。小说言道: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敢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心中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禍"。袭人如是陆游《钗头凤》所曰:"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情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小说是以"诉肺心迷活宝玉",揭示宝玉在面对黛玉、宝钗和湘云的三位美女,表明真正所爱的仅是林黛玉。对袭人来说,是考验也是机遇,她听到宝玉肺腑之言,却不以为幸却以为禍,"吓得魄消魂散,"惊恐思虑"如何处治方免此丑,"显示她对宝玉的爱,既痴迷也浅薄。因此,愈甚痴迷,南辕北辙,越走越远,最终分道扬镳。

袭人在第三十三回的宝玉挨打后,也在心里忐忑不安担忧不少,在感情上是为了宝玉,但也有避嫌的私心,在第三十四回,王夫人叫她留下,"袭人答应着,方要走时,王夫人又叫:"站着,我想起一句话来问你。"袭人忙又回来。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这就发生了《红楼梦》中篇幅少有的长长对话,也挫伤了宝玉对她的感情。王夫人却连称袭人三个"我的儿"。袭人在对话中,一是说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不知将来做出什么事来呢?"这说明她坚持管教宝玉。二是说"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个变法儿,以后竞还叫二爷搬出园外住就好了。"这是个重要警告,引起了王夫人的惊震,意思是强调宝玉搬出大观园以避嫌疑。这在第二十四回宝玉要吃鸳鸯胭脂时,袭人不无担忧的说过此话,当时说:"你再这么着,这个地方就难住了"。这话使王夫人"大吃一惊","宝玉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说那到没有。三是说"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大家子的事......"这话很入情入理,她担忧宝玉出轨,也担忧给贾府带来不利,更担心损害宝钗和黛玉这两位贵族小姐名声。因此,袭人的话用心善良,动机良好,聪明的宝钗在抄检大观园后的第二天就搬回家去住了。贾府的上层也加强了对大观园的管理。袭人对主子死心塌地的忠心,却对大观园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害。

袭人的话,其实王夫人也早已想到,只是没有觉得如此严重而已。"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的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以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金钏儿是王夫人的丫环,原是本文的丫环,可是在宝玉的挑逗下,有次她拉着宝玉的手取笑说:"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可吃不吃了?"谁知禍由此始。在第三十二回,宝玉去王夫人处,他以为母亲睡去,便和金钏说起了调情的话,金钏的话刚落音,王夫人翻身起来打了她个嘴巴,金钏被领回家后就愤而投井自尽,贾政骂宝玉是"淫辱母婢"被狠狠揍了一顿。王夫人触想此事,当然惊恐不已,宝玉竟敢在母亲的眼被底下竟敢引逗母婢,那么在其他场合则难以设想,经点醒后在心里着实感谢袭人不尽。因而"心笑道:"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不想到这里,只是这有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名声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只有一句话:你今日既说了这样的话,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袭人连连答应着去了。"她在王夫人心目中的地位又提高了许多。

袭人的话极大刺激了王夫人,促使加强了对大观园的管理,加强了对宝玉的约束。实事求是地分析袭人的这番对话,一是不能给袭人扣上谗言的帽子。她对宝玉、对贾府是个忠心训服的奴婢,反映的问题都是事实,更重要的是没有谗言任何人,绝没有出卖人格。二是袭人的分析也比较客观,宝玉的平素胡闹不加以节制人,就免不了影响自己和损害他人。三是袭人在主子询问时忠实反映情况,建议也没错。四是对贾府极为必要,宝玉为琪官的事已经得罪了忠顺亲王,再不采取措施,将来朝廷责怪下来顶不住。五是强调了防范的必要性,对宝玉、黛玉和宝钗都有益处。袭人的话,话不是坏话,心不是坏心,却给自己种下了苦果,遭人忌猜怀疑,影响自己名声。

袭人的话挫伤了宝玉的感情。第三十四回,叛逆的宝玉挨打后对黛玉的感情日益增深,心下只记挂着黛玉,满心里要打发人去,却忌讳袭人,于是便设法支走袭人,吩咐晴雯去赠帕黛玉,宝玉对袭人的感情趋于淡化,信任度远不如过去。在第七十七回,宝玉为晴雯被撵,与袭人对话,语言含酸,颇有猜疑,最后竟杜撰出文采夺人的《芙蓉诔》,袭人面对痴公子只能哀叹道:"天知道罢了"。

袭人在第三十三回的宝玉挨打后,可解读到她不是个什么很有心机的人。当时,宝钗随即来探望宝玉,询问袭人为何遭打的原因,袭人便把焙茗的话直说出来,不顾忌讳地扯上薛蟠,还是宝玉聪明,想到牵扯薛蟠会当面让宝钗难堪,可是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可见,袭人不是城府很深、极有心机的女子。因此,她在第三十四回中,毫无遮拦的向王夫人说了长长的一番话,讲话的目的是明确的,语言的层次是分明的,对话的重点是突出的,可是心思却痴迷不悟的。

袭人的结局其实没有《红楼梦》中众多女性那般悲惨,虽也凄凉可悲,却也在凄迷中带来了幸运,她比薛宝钗真是万幸,亏得没有明媒嫁给宝玉为妾,也亏得薛姨妈对她好,进言王夫人通情达理地帮了她。高鄂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对袭人的结局写得恰如其分,入情入理,基本符合前八十回本的意图。第一百二十回是说探春省亲回家,在交谈中言明了宝玉出家的事,冷美人薛宝钗真了不起,想得开放得下,气度恢弘,镇静自若,一派大家之气,小说言道:"宝钗听了不言语,袭人那里忍得住,心里一疼,头上一晕,便栽倒了。王夫人见了可怜,命人扶他回去。"

袭人苦苦思念宝玉,谁知宝玉竟如此不负责任,出家做了和尚。袭人那般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千辛万苦,千想万念,谁知竟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王夫人对袭人的感情一如既往,宝玉出家做和尚后,袭人成为荣国府上下人等中最难安排的尴尬人物。王夫人从宝钗想到袭人甚为难,觉得"若说别的丫头呢,没有什么难处的,大的配了出去,小的伏待二奶奶就是了。独有袭人可怎么处呢?"薛姨妈也是看重袭人,可惜和体谅袭人的人,她觉得道:"我见袭人近来瘦的了不得,他是一心想着宝哥儿。但是正配呢理应守的,屋里人愿守也是有的。惟有这袭人,虽说是算个屋里人,到底他和宝哥儿并没有过明路儿的。"王夫人觉得放他出去,恐怕袭人不愿意,更怕她寻死觅活;若要留着她,现在家境困难,又恐贾政不依。薛姨妈显有见解地说道:"我看姨老爷是再不肯叫守着的。再者姨老爷并不知道袭人的事,想不过来是个丫环,那有留呢?只要姊姊叫他本家的人来,狠狠的吩咐他,叫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东西。"薛姨妈的一番话才解脱了袭人,指明了她的路何方。

袭人在贾府,不知内情的人只知是个大丫环罢了,知道内情的人也认为无非是个准姨太太罢了,于礼于法于情至多是个"二奶"。王夫人对袭人真是留着不成体统,出嫁于心不忍,心里也着实尴尬。如是唐婉答陆游的《钗头凤》词曰: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袭人也在苦苦地左思右想,泪痕满面,深深觉得自己的处境实在尴尬。她为人本来老实,不是伶牙俐齿的人,只能薛姨妈说一句,她答一句,只能认定"我是做下的人,姨太太瞧得起我,才和我说话,我是从不敢违拗太太的,"便凄怆地答应了王夫人的安排。她想起宝玉那年到他家去,回到贾府后说的死也不回去的话,这是在第十九回她对宝玉说的:"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袭人回忆起当年宝玉对她表白的一番信誓旦旦的话,"我只一心留你,不怕老太太和你母亲说"。"只见宝玉泪痕满面"。"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灰还不好,灰还有形迹。还有知识。"宝玉这些情意切切的话仍萦绕在脑际,袭人痛苦万分。

袭人的心致死也在维护主子,心里还是想着宝玉,处在进退维谷,想道:"如今太太硬作主张。我若守着,又叫人说我不害臊;若是去了,实不是我的心愿。"袭人当时想到了死,却又千难万难,想道:"我若死在这里,倒把太太的好心弄坏了,我该死在家里才是。"情之不弃,死岂容易?袭人回家后又细细思考了两天,觉得"哥哥办事不错,若死在哥哥家里,岂不害了哥哥呢。"千思万想,左右为难。一缕柔肠,几乎牵断。她才觉得当年的鸳鸯何等聪慧,勇敢的选择了死,她死得何等壮烈,何等荣耀,我现在却又如何呢?真是:"千夫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袭人的结局凄凉,却也幸运。作者对袭人格外有情,她比宝钗、迎春等其他众多红楼女性幸运多了。"堪美优伶有福,"那位优伶蒋玉菡原是宝玉亲密无间的朋友,婚后方知袭人是国公府公子宝玉的大丫环,地位决不低于小家碧玉出身,于是对她深为叹服,不敢勉强,越发温柔体贴,弄得袭人真是无死所在。袭人的命运比较幸运,做了正妻,又有人爱她、疼她和敬服她。

借引苏东坡的《水龙呤·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以喻袭人,似乎不妥,却也无妨,词曰:"似花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袭人毕竟是小说中的虚拟人物,好在于既不需要人们去为她去平反昭雪,也不需要人们给她颁发荣誉证书,更不怕有人诟议她,她无非是曹雪芹笔下的子虚乌有人物。现在,人们评击袭人也好,为袭人辩说也好,赞誉袭人也好,都是在解读《红楼梦》中各抒己见,都难免戴着时代眼镜,即使说得荒诞不经也无妨,只要大帽子不满天飞,即使吵翻了大观园,也对社会也影响不大,说实在话是在读玩品尝《红楼梦》。从道德意义上说,实事求是评价袭人,对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到也非无意义。

修改于二OO八年三月十八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哪个女人活得最通透我从15岁到25岁,读了近50遍《红楼梦》,时过境迁,如今50岁的我,看红楼...
贾宝玉为什么要遣开袭人,让晴雯给林黛玉送手帕?此事并不简单
《红楼梦》为啥这么多人生日相同?
说说《吴氏红楼》的真伪
抄检大观园,林黛玉太淡定了?王熙凤进了潇湘馆,给了她暗示
《风语红楼》评论集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