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面世界很精彩――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有不少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一定的科目或专业产生浓厚兴趣,他就会想方设法去学习,而且一定会学习得很好。反之,一个人对那些科目或专业毫无兴趣,即使强迫他去学习,他也会千方百计地逃避。即使他学习了,也可能学习得不好。无怪乎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有了兴趣,就能使孩子主动去学习知识,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践证明,对学习产生了兴趣的学生,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致勃勃,学习积极主动而愉快,遇到困难也能以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它,竭力去追求知识,探索奥秘,始终保持着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如日本教育家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超强的入迷。”那么,兴趣是什么?兴趣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培养孩子的正当兴趣爱好?相信各位家长朋友读完本章之后,会对上述问题有一些了解和认识。

 

典型案例

案例一:

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伯特·安德罗·米利肯,小时候有一次看到伐木工人飞速跳上木排,把一条跃上水面的鱼轻巧地逮住了,这情景引起了米利肯的兴趣。以后,每逢父亲把船停在河岸边时,他就在船头和系船的码头之间跳来跳去。一次,他从船上纵身一跳,想跳回到岸上,由于船后退了,结果他摔到河里。父亲赶忙把他救起,给他擦干身上的水渍。米利肯就盯着父亲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我向前跳,而船却向后退呢?”“那是因为你纵身向前跳时,对船有一种反向推动作用,船在水中就向后移动,这种现象物理学上叫‘反冲现象’。由于船向后移,使你跳的速度变小了,所以,你就掉进水里了”。听了这番话,米利肯高兴得两眼眯成一条线。多么有趣的“反冲现象”,它竟能把人抛到河里去!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奇怪了,印象太深刻了。日后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他风趣地说:“这是我上的第一次‘反冲现象’课。”

米利肯8岁那年,父母把这个机灵的孩子带到了费城。对费城的一切,米利肯极感兴趣,而最能引起他兴趣的,就属电话了。当他从父亲那儿听说贝尔公司要举办一个展览会时,就打定主意自己也做个“电话装置”。父亲热情地支持他:“希望你成为一个小小的电话专家!”父亲的赞语,在米利肯的心坎上燃起了强烈的试验的烈焰。他立即做了两个纸筒,在底面糊上纸,然后由纱线代替导线串着,在100米的距离内和邻居的孩子通话。当然,他这部再简单不过的“电话装置”没能运到展览会去展览,但他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幼芽,由此便一点点萌生,伴随着米利肯从读书到科学研究,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兴趣成了米利肯成功的阶梯。

案例二:

我的邻居家有一个孩子叫小聪,小时候就酷爱足球,谈起足球来如数家珍。长到14岁时,身高已有1.80米,体重也达到了85千克,可谓五大三粗,虎背熊腰,是一块天生踢足球的料子。事实上,小聪的足球踢得真是不错,他还一直是年级业余足球队的队长呢。可是小聪的家长却不希望孩子将来去踢足球,而是希望孩子将来能考取大学,做个医生,或者是做个教师,所以就千方百计地阻止小聪去踢足球,让他丧失爱好足球的兴趣。每到节假日、星期天,父母亲轮流在家陪着(监视)小聪,让他在家学习文化课。长此以往,小聪和父母亲渐渐地产生了对立情绪,小聪也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直线下降。一次小聪所在的班级召开家长会,小聪的爸爸在家长会上与小聪的班主任谈了这件事,希望班主任能够配合家长帮助解决这一难题。班主任听说这件事情之后,考虑了一会,便对小聪的父亲说:“小聪对足球有一种爱好,并且球踢得也不错,作为家长,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对他横加干涉。这样做,非但不能搞好他的学习,反而容易使小聪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就更不利于孩子的学习。作为家长,应该掌握孩子的心理,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正确处理业余爱好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小聪的家长听了这一番话之后,茅塞顿开。班主任找来小聪,对他说:“踢足球也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巴西著名的足球明星苏格拉底还是一名医学博士呢。作为学生,要以学为主,即使将来你想考体育院校,做一名足球运动员,那么也应该有好的文化成绩。所以,你现在踢足球与学习要兼顾,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只有这样,将来才能实现你的理想。”从此,家长便转变了态度,对小聪采取了疏导的办法。在他完成作业之后,给他一定的时间去踢足球,还给他买了足球和运动服,每逢小聪参加比赛,家长只要是有时间,也总是前去观战。由于家长的正确处理,再加上班主任的疏导,小聪能正确处理好业余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了。高中毕业后,小聪被特招进入了上海体育学院,后来,还被甲B的一支球队招至麾下,参加全国足球甲B联赛,给家长、学校争了光。

案例三

一朵未及绽放的花朵为何过早凋零了?

上海市××区××学校有一个名叫张玉的女学生,天真烂漫,非常喜欢读书。上小学时参加区里组织的作文比赛,荣获一等奖。所以,小玉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作家。升入中学后,家长受社会时尚的影响较重,全然不顾小玉的兴趣爱好,买来一大摞音乐磁带、CD唱片等,让小玉在课外时间用来练唱,要让孩子将来做一名歌唱家。社会上兴起钢琴热,家长不惜万元,从商店买来钢琴,让小玉利用业余时间来练琴。就这样,小玉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便坐在家里,跟着录音机学唱歌,练完唱歌学弹琴,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一次,小玉拿起心爱的文学读物刚想读上一会儿,母亲发现后,就不分青红皂白,将小玉手中的书夺下撕得粉碎,接着又将书橱中小玉精心搜集、借同学的中外名著也撕得一干二净,嘴里还念念有词:叫你看,叫你看,撕了以后,看你还看不看。小玉看着自己心爱的书籍被撕得粉碎,心里难过极了,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文学读物,家长一点不让我看。而我不感兴趣的唱歌、钢琴,父母让我去练!练!练!我活得怎么那样累,那么无意义呢?再加上平时家长硬逼着她练自己毫无兴趣的唱歌、弹钢琴,心里越想越感到苦闷,最后竟从四楼纵身一跳,落到地面,幸亏落到花园里,但脊椎骨还是被摔断,造成下身瘫痪。

 

交流研讨

了上面的三个案例,请家长思考、讨论下面的几个问题:

1.米利肯为何能够成功?他的家长起到了什么作用?

2.小聪的家长开始时对小聪的管理、教育为何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3.小聪的家长后来的做法,为何收到了效果?

4.在小玉自杀这件事中,家长有什么责任?

家长A说:米利肯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兴趣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孩子有了兴趣,就能变“要他学”为“他要学”,就能使孩子主动获取知识。而米利肯的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在米利肯对大自然有一点好奇时(不慎掉到河里时),就及时进行疏导,顺水推舟,进而逐步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且,米利肯的家长还为孩子创造条件,热情地支持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而使米利肯对大自然的兴趣与日俱增,兴趣又推动米利肯不断地努力,因此,米利肯取得了成功。再比如18世纪德国有位伟大的数学家高斯,他的成功也是得益于舅舅对他数学天赋的肯定、启蒙和引导。那是高斯在上小学时,曾因为出色地解决了老师出的难题:“123+……+100=?”而震惊了老师和舅舅。从此以后,为了开发高斯数学天赋,让高斯更快地成长,他省吃俭用,买了不少有关数学方面的有趣的书。这一本本有趣的书,使高斯爱不释手。后来,高斯10岁时就与当时任校长助理的德国数学约翰马丁结为挚友,切磋学问。19岁时就以批判的眼光拜读数学大师的著作。这时的小高斯就像一只勇敢的雏鹰,展翅高飞了。

家长B接着说:小聪的家长对小聪的希望是合理的,但是,家长将他的业余时间控制起来,全部用来学习,甚至是监视小聪学习,这种做法就过分了。一是孩子的业余时间应当是合理安排复习功课、开展体育、读书、休闲娱乐等活动,而不能一味地学习文化课;二是扼杀小聪踢足球的兴趣,不给孩子一点自由。于是,小聪便产生了逆反心理,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所以说,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时,应当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家长不能不考虑孩子的现实情况,一味强求孩子都去挤高考这个“独木桥”。事实上,小聪由于爱好踢足球的兴趣得到了发挥,最后不是也被大学特招去了吗?

家长C又说:“小玉的自杀,她的父母负有很大的责任,他们不顾小玉的实际情况,紧跟社会时尚,自己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安排小玉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而小玉却没有一点机会和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作为一个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孩子来说,没有这么强的心理调节能力来调节自己,所以,最后小玉只有选择逃避现实、牺牲生命这一极端的举动来抗争。我有个同事,他的孩子在初中时,兴趣可谓广泛,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所不会,但样样也仅仅是略知一二,谈不上精通。由于兴趣爱好太广泛,因而影响了学习成绩。原本非常聪明的他,最后与重点高中擦肩而过,上了一所普通高中。进入高中后,他的家长因势利导,帮助他分析中考失误的原因,告诉他一个人精力、时间只是有限的,兴趣爱好广泛不是一件坏事,但也要有侧重,这样才能兼顾兴趣和学习两者的关系。接着家长又对孩子的实际进行分析,自我淘汰、自我选择,帮助他确立了一个中心兴趣,其它的兴趣只作为补充。后来,聪明的他如愿以偿地考取了理想中的大学。我觉得这位同事在处理孩子的兴趣这个问题上,所采取的方法是科学的,是可取的。

家长D这时接过了话题:我认为,对孩子进行教育,应该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安排。但在孩子的兴趣上,家长不能由着孩子,应该由家长做主。为什么这样说呢?孩子毕竟很小,他们不懂事,而在当今社会,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所以,我认为,孩子在学习阶段,只能去认真、刻苦、利用一切时间去学习,不能有其它兴趣,所谓“一心不能二用”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家长A又说:D家长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绝对化。孩子是一名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学习是多方面的,我听孩子的班主任讲,现在学校开展课程改革,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而研究性学习最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孩子选择的课题很多,五花八门,但一般选的课题都是平时自己感兴趣的。所以,家长也要培养孩子学习之外的兴趣。

专家点评

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同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心理倾向。人对有兴趣的事物,总是说起来津津有味,做起来其乐无穷。

兴趣在孩子学习中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大量的观察事实证明,凡是对某门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一定能够学好该门功课;反之,他就不大可能在该门功课上取得好成绩。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能唤起他的废寝忘食的钻研劲头,从而成为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浓厚的兴趣对学习的推动力量是任何强制力量所无法比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之间,有下面两种循环模式:

学习兴趣浓→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需要的满足→加深学习兴趣。

无学习兴趣→消极地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情绪低落→学习兴趣淡薄。

孩子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家长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兴趣。

一.兴趣的产生首先来自于孩子本身,因而培养兴趣要尊重并支持孩子的个人喜好,在此基础上再采用适宜方法。家长切莫将个人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像前面案例三中小玉的家长,就是这样的典型。他们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时,也不要追时尚,赶时髦。比如前一阶段社会上掀起的电子琴热、钢琴热、书法热等,其中确实不乏有兴趣爱好者,但赶时髦者也不少。结果有些家长不惜用昂贵的金钱买来钢琴,为孩子请家教,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然而孩子只是最初几天有点好奇,事后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不论家长如何苦口婆心,如何训斥打骂,均无济于事。案例三中的小玉就是这种做法的牺牲品。

二.兴趣的培养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在培养孩子的某种兴趣时,家长要有耐心和毅力,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尤其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它需要家长做大量的工作,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反复。所以家长切莫因为难度大、时间长,使兴趣培养半途而废。

三.帮助孩子进行兴趣的自我淘汰,强化中心兴趣。

一些孩子兴趣广泛,这并非是坏事。但如果众多兴趣之中没有中心兴趣,将来难有志趣。而中心兴趣的形成,一般来说要经过孩子的自我淘汰,自我净化的过程。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明智的家长总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最终让孩子自我选择。

像家长C单位同事的孩子,原来兴趣广泛,但已发展到影响学习的程度了。在孩子考取高中之后,他的家长在转化孩子兴趣方面做得就比较科学。家长和孩子共同分析中考失误的原因,耐心地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对他讲清道理,从而使孩子在兴趣上做了自我淘汰、自我选择。可以说避免了出现小玉的结局。

人们通常走这样一条成才之路:兴趣→爱好→钻研→成功。在这条道路上,兴趣是起点。中心兴趣形成后,需要强化,即兴趣的巩固。家长在平时要注意不断强化孩子的中心兴趣,促使兴趣向爱好转化。

还有一点,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正当的爱好。如果发现孩子的兴趣转移到如打麻将、玩电子游戏机,迷恋上网、看低级趣味的书刊时,要及时加以干涉、管教。             (点评人:孙   中学高级教师)

 

家教名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中国)

孔子,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两句话,从心理的角度把学习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知学,即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第一个层次;二是好学,即爱好学习,对学习有兴趣,这是第二个层次;三是乐学,即乐于学习,对学习有热情,这是第三个层次。并明确指出,知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可见他对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视的。

 

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       --皮亚杰(瑞士)

让·皮亚杰(18961980),著名的心理学家。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重视,对现代发展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对西方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有着很大的影响。

答疑解难

一.怎样培养学业成绩不良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家长愁眉不展,坐立不安,唠叨不停,甚至大打出手,这些做法不仅不能使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还会将孩子的学习兴趣赶跑。正确的方法是:

1.帮助孩子找出学习不好的原因。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由于某知识点没弄懂,又没有及时补上,使得后来的知识衔接不上,形成夹生饭,成绩越来越差,孩子想上进、想努力,可由于知识漏洞太多,他们已无从下手。有的由于家长不顾孩子实际,加班加点,孩子被迫学习,学得好累好苦,以致于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厌恶感,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2.帮助孩子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目标不要订得太高,以孩子经过努力就能达到为佳。为什么有的孩子考了班级第二名还不满意,因为他有实力去争第一。为什么有的孩子考了班级第十名就高兴不已,因为这个分数已是他刻苦努力的结果。订出可行性计划,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平时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不能是几句叮嘱的话语,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中。要经常了解(而不是偶然一次)孩子的作业情况,及时帮助孩子查漏补缺。

4.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表扬,少指责、少打骂。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当他们的点滴进步被大家认可,他们会倍感自豪。“你行,妈妈相信你”、“这次虽然还是没能进入班级前二十名,但妈妈高兴地发现你确实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这是你努力的结果。来,坐下来,妈妈帮你看看这次主要问题在哪?”这种温和的态度和鼓励才能激起孩子的自信心,不影响学习兴趣。

5.一定要记住,学业成绩与孩子的智力因素关系不大,主要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况且你的孩子智力发育是正常的(据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智力低下和智力超常的孩子只占总数的很小部分,大约是百分之几左右),所以,家长一定要树立你的孩子学业成绩能够提高的自信心。

二.怎样正确处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知识是形成兴趣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养料,兴趣的花朵就不会开放,人们往往热衷于采撷艳丽的兴趣花朵,而不去着意提供足量的知识养料,而真正喜欢兴趣花朵的人那一定是切实提供知识养料的人。当今,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孩子整天埋首题海中,知识面越来越窄,哪有兴趣形成的养料可言。所以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为孩子创造条件,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孩子在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中丰富知识,逐步形成兴趣。当然,家长应注意帮助孩子选择学习项目,要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相吻合,另外兴趣数量应量力而行,做到既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训练,又有利于孩子的课堂学习,而不能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

家庭自测

你一招:

培养学习兴趣一法――绘制兴趣图法。

经常有同学说总是对学习提不起劲来,偶尔有一点兴趣,也不能持久,好像学习的兴趣与他无关。其实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青少年时期正是萌发兴趣和培养兴趣的重要时期,是无所谓兴趣空白的。通过绘制兴趣图的方法,就可以使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增强信心和决心,兴趣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以下为绘制兴趣图的方法:

对照学习兴趣水平自测表,判断学习兴趣水平的等级。

⑵按照确定的兴趣水平等级绘制兴趣发展曲线图。开始时兴趣的水平可能比较低或不稳定,一定要认真坚持几天,那时就会出现兴趣水平升级的现象,之后,兴趣就会与日俱增,达到很高的稳定水平。若能把兴趣发展曲线图置于自己能经常看到的地方,有更多的机会观察思考自己兴趣变化的历程,效果就更佳了。

⑶要坚持每天都绘制兴趣发展曲线图。至少在一定时间内是如此,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学习兴趣水平自测表

 

兴趣水

平等级

     

   

5

什么也做不成,什么也不愿做。

遇到不幸、生病或受重大挫折时的情况。

4

什么也学不进,总在寻找更有趣的事。

身体健康但懒惰的人有此情况。

3

尽管坐下来,但学不进去

课堂学得吃力的表现。

2

做功课时,脑子里常出现无关想法。

是内心不情感的学习。

1

靠意志的努力才能坐下来学习。

学习兴趣仍未出现。

0

对功课的态度淡泊。

兴趣的转折时期。

1

不需要强迫自己做功课。

学习的兴趣开始出现。

2

做功课专心,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兴趣越来越浓。

3

总想把功课做得更好些。

体验到脑力劳动的愉快。

4

总想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学习成为一种愿意长久坚持下去的享受。

5

产生想把功课学得更好的想法。

出现改进学习方法的想法,创造力开始发展。

 

 

      5     兴趣水平

      4

      3

      2

      1

      0

                                     星期

      -1

      -2

      -3

      -4

      -5

                      兴趣水平发展曲线图

 

说明:

1.此表每周使用一张,也可以设计为一个月使用一张,此时,只要将“星期”变为“天”即可。

2.每天家长和孩子配合,得出当天的兴趣水平,然后在图中找出对应的点。

3.每周末将七天以来得到的七个点用折线连结起来,便得到了本周兴趣发展曲线。对曲线进行分析,就可得到孩子本周兴趣水平的变化(处于何种水平,或提高,或下降)。

 

供您参考

一.兴趣发展的规律

子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学习也是如此。兴趣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律,对于培养兴趣十分重要。

1.兴趣发展逐步深化

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等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兴趣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在这时,孩子往往会被外界的新异、新颖现象所吸引,而对它产生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的。在这时,孩子的兴趣会向专一的、深入的方向发展,即对某一方面产生了某种特殊的爱好。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志趣则是乐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其特点是: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

2.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相互转化

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称为间接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间接兴趣,间接兴趣也可转化为直接兴趣。学生遇到简单、容易、生动有趣的知识时,便会产生直接兴趣;一旦遇到复杂、困难、枯燥乏味的知识时,便需要有间接兴趣来维持学习。当学生对掌握某种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时,就会对它产生间接兴趣,从而激励自己去学习那些本无兴趣的东西。当学生通过顽强学习,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便又会对这种知识产生直接兴趣。总起来看,就构成的了由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直接兴趣的循环交替和转化的过程。

3.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相互促进

中心兴趣是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有着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广阔兴趣是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现代科学的发展,首先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兴趣,多方面地去摄取知识,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然后再要求在某一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钻研,培养起中心兴趣。几乎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见多识多的人。“见多”才能“识广”,“识多”就能具有广阔的兴趣。广阔兴趣是中心兴趣的基础。基础扎实了,中心兴趣才会牢固可靠,而中心兴趣突出了,广阔兴趣才有实际价值。

4.兴趣与努力不可分割

在学习中,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兴趣时,便可以此来激励自己,津津有味地去进行学习,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某一学科毫无兴趣时,却也可加强努力,孜孜不倦地进行学习。所以,不论凭兴趣还是靠努力学习,都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但是,根据心理学研究和教育观察表明,兴趣与努力并非对立,而是不应分割的。就是说,在学习中,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便可相互促进,即通过兴趣学习,提高努力程度,通过努力学习,形成新的兴趣或巩固已有兴趣。因此,孩子的学习活动既离不开学习兴趣,又离不开努力,兴趣与努力不断互相促进,方能使学习达到最佳境地。

二.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的成效,不仅需要孩子的智力因素积极参与活动,也需要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具体地说,兴趣有下面的作用:

1.兴趣可以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兴趣可以扩展一个人的眼界,丰富人的心理生活内容,并推动人去积极活动,表现出人的个性积极性。

人有多方面的兴趣可以使人善于应付多变的环境。如由于工作需要而变换工作性质的时候,他能很快地熟悉新的工作,并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

2.兴趣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有重要意义

孩子的早期兴趣对他的未来活动可以起准备作用。这在儿童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指向性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

兴趣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也证明,孩子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有人曾做过兴趣与学习成绩关系的教育实验,结果发现:学生虽然有较高的智能,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只是一般;学生智能虽然一般,但由于内在的学习兴趣的推动,经过努力,也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起巨大作用的,兴趣比智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应该如何培训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为了自己曾经的理想,就打碎孩子的梦,这不是父母该做的事情
她,是南开大学的一名新生,也是校男足球队队长,还是校足协裁判
父亲:孩子,我为什么不准你考第一?
【育儿】谁说成绩不好的孩子才踢足球?踢球这么多好处你竟不知道
孩子一生养不出这几个好习惯,真的很难出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