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改变」看见不同的自己
别走上一事无成的路途,从「改变」看见不同的自己
勇敢面对自己和未来的定义是--你有多害怕改变,就有多大的力量去实践改变!
小时候我是个容易紧张、害羞的男孩。在学校里,我有过两次在戏剧和表演上的惨痛初体验。有一年班上表演耶诞颂歌时,我幸运获选,担任〈昔日在大卫城中〉(Once in Royal David's City)第一段开场的独唱。就在表演当天的重大时刻来临时,我张开嘴,喉咙发干,除了闷闷的粗嘎声之外,完全唱不出声音来。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同感受到我当时的尴尬和羞愧。
奇怪的是,尽管那一刻内心受创,我却从此爱上了表演。我喜欢扮演另一个人,在演出时放胆地跳脱笨拙的自己。我有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师,在背后支持与鼓励我。他帮助我从一次次挫折中再站起来。我被分配到的角色愈来愈好,以前偶尔会有的轻微结巴也不见了,这让我的信心大增。这些表演经验全都与克服恐惧有关,这样的过程也让我体悟到,我有能力办得到,我可以改变自己。
你很可能也遇过类似的情况,被恐惧逼得寸步难行。但是,对改变的恐惧,有太多时候是想象下的产物,并非实情。现在我要告诉你,如何拥抱改变,释放自己,大步迈向未来。
窍门就在于,重回生命的起点。
当你呱呱落地时,就等于来到一个不断改变的世界,进入一个对我们来说全然陌生、一无所知的地方。我们一开始根本不晓得需要哪些能力,才能认知身处的时空环境,可是每个人就这样长大,而且鲜少会有人在那段混乱懵懂的日子里,发疯或是精神崩溃。
其实我们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要比日后所有的岁月,学习得更多,适应得更多。我们学习走路、讲话、了解肢体语言、解读脸部和语调的细微差异,这些全部从零开始。但是,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却失去了这种拥抱改变、与改变打交道的本能?
我在教育界工作多年,先后担任教师和校长。我从中领悟到「人需要被教导如何学习」是个很荒谬的观念,因为我们是天生的学习者。我们带着好奇心来到这个世界,而且在正式入学前,已经学得太多、太多。人在婴儿时期的学习速度实在令人赞叹。之后是教育人员扰乱了自然的学习过程,是我们大人把这些天资聪颖、才华出众、适应力强的「学习机器」,也就是「儿童」,放进我们大人所要的有所节制的环境里,并且教导他们应该这么做。
在成长、求学、然后进入职场的过程中,到了某个时间点,改变就不再是发乎内在的本能,而是来自外在的力量,至少我们的想法是如此。我们认为,「改变」只会发生在当别人提出要求,或我们被迫不得不变时,这个时间点也许是失业,也许是上司提出了「改变策略」。
其实,我们从未停止改变。
但是如何回应改变,左右了我们对它的好恶。如果相信改变操之在我,并认为对自身有益,我们多半就会处之泰然。反之,假使认定改变对自身不利,它也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或者无法掌控,我们就会心生憎恶,甚至是强烈的痛恨。
分析个人对改变的反应,有一个切入点,就是了解这种反应是直接从个人经验发展出来的;而且人生遭逢重大变局时的转折点,也会影响我们对改变的反应。
找到热情,更专注
我出身于伦敦北区的中产家庭,也是犹太裔家庭,这一点一定要提,因为一九六○年代,仍是我祖父母辈刚移民来此不久的时代。他们对未来的愿景是希望家人融入英国社会,子女接受一流教育,然后从事专门职业。我的父亲在家族木材事业工作,做得很不错;母亲的娘家也很成功。所以他们把我送上他们心目中的坦途:就读私立学校。
我很喜欢刚上学那几年的日子,因为可以自由自在和发挥创意,这很适合我,因为我不是一般观念里的典型男孩:我喜欢写作、戏剧、艺术。在十三岁以前一切都很好,但是十三岁时,我被送往密尔希尔中学(Mill Hill)。那所学校特别重视运动,尤其是橄榄球。突然间,我无法适应。我的学业成绩既不出色,又不特别擅长运动,当然也没有打橄榄球的天分(尽管我很喜欢看)。我对这种改变的反应方式是,变得有点调皮捣蛋,企图打破现状。
不过这个时期从一般观念看来,我应该是因为父母在我十岁时离婚,所以一直在寻求安全和联系感。父母离婚后,我跟着母亲,也多亏了她和外祖父母,我在学校令人头痛的地方,才不会和一些类似遭遇的孩子一样,表现在顽劣的行为上,我只是在思想上比较搞怪,常常问:为什么这是惯例?为什么做事情要一成不变?
我在密尔希尔中学第一年就发现,这里基本上是高年级当家。假如有人带新奇的甜食或点心来学校,无论那是什么,第一个尝鲜的一定是他们。年方十三的我,大剌剌的走进校长室,质问他「为什么这种行径如此理所当然?」校长回答:「因为你也会熬出头,你会再增加两条杠,等你升上高年级,你也会这么做。」
我说:「这太可笑了。我觉得这不道德,我不想这么做。」我不打算接受现状。同样的,在写作文时,我常常不照老师规定的题目写,因为我不要别人告诉我该思考什么。我身上有一种想要反抗体制的因子;当然这在那种年纪并不稀奇;可是当我通过中学高级程度(A level)的考试后,心中的忿恨不平,已经高涨到极为强烈的地步。我十八岁毕业时,对于再与教育有任何瓜葛毫无兴趣,对照我日后的事业发展,可谓十分讽刺。
当时我一心一意只想当演员,可是我鄙视既定的成规,所以没有去修任何大学课程,我决意不靠任何训练,在演艺路上闯出一番事业。周遭的每个人都认定我疯了,只有母亲例外。她告诉我,应该聆听自己的内心,追随梦想。我想她势必鼓足了勇气,沉住气看着我犯下所有的错误,走过一事无成的路途;我也相信在某些时刻,她对于我即将沦落到的下场心惊胆颤。当时我所做过的某些决定确实很糟,但这些当然是无比宝贵的学习经验。
改变或许辛苦,但不改变可能过得更痛苦。摘自 理查.吉维《改变,可以无所畏 - 10个跨越恐惧、抓住转机的人生信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瑞喜校长谈读书,观念形成,及时“反刍”,何有痛苦之言?
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
校长之言:小升初 谁来掌握孩子的命运----厦门网上家长学校
贵州孝子刘秀祥:13年前背疯娘求学,现今骑烂8辆摩托又是为何?
被你爱着的感觉,真好
【经开追梦】写在第25个教师节:念师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