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进阶之道:资源思维(一)

第一话  资源的特性及进化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聊过“资源”的话题:
 真实世界的权斗不是爽剧
资源是人类社会博弈与争斗的焦点,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锚点。
让我们把视角聚焦到自己身上,聊聊我们作为普通人,如何认识资源、了解资源、获取资源,从而实现人生进阶。
关于“资源”,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资源型人才
去年,内蒙古一家小银行在公告中揭开了“资源型人才”羞答答的面纱,直接引进了5个“资源型人才”。所谓的“资源型人才”,是要带资进组,到银行上班得存款1000万。
当然,既然是资源型人才,那其他要求就不能太高,比如笔试成绩,及格不及格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入围者,基本都在六十分上下。

案例二:“子女项目”(Sons and Daughters Program)
在外资投行雇佣高层子女的计划之中,摩根大通的“子女项目”是鼎鼎有名的一个。
《纽约时报》于2013年就曾刊出多篇报道,指出摩根大通从2006年起成立了专门的“子女项目”——也有说法称早在2002年就已成立。这个子女项目涉及该行聘用30名关系深厚者,及将这种聘用关系转为商业交易。该项目中,包括了因涉贪腐落马的张曙光之女张某希,还有某位监管高层的“世交之女”等。
媒体上举了个例子,原华润宋林的情妇杨某娟曾任职于瑞士银行、瑞士信贷(就前阵子出事的那家)。Dealogic数据显示,在杨丽娟加盟瑞银之后,瑞银为华润处理交易总规模由不足8.5亿美元骤然膨胀到77亿美元。
 
案例三:去姥爷家拜年排队
九十年代,我姥爷是个小城市的教委主任。一点不夸张,大年初一,我们从天津去他家,他家住二楼,拜年的人都排队排到一楼门口,我爸我妈带着我往里挤,前面的人,还很不高兴的问我们“你们跟张主任什么关系?”我妈说我是他闺女,这才让我们上楼。
后来我姥爷因为癌症退休了,就一两年时间,一下子就没人来了,冷冷清清的,就这么现实。(来自网友@残荷余俞)

案例四:医生的社会地位,为什么比程序员高?
因为医生可以调用社会资源。
优质的医疗资源是极其稀缺的,你要挂一个三甲医院的号,往往都非常难,花钱找黄牛,都不一定能搞定。
如果自己是医生,就可以与同事互换“医疗资源”。有亲朋要看病挂不上号,可以请托相关科室的朋友帮忙咨询甚至加号。而其他科室的同事也可以找自己咨询或者加号。通过这种医疗资源的“互换”,一个综合性医院的医生,能解决亲友大部分看病需求。这种“利他属性”,自然让周围人愿意给予医生更高的社会地位
这是真的需要请托找医生看病的情况。
实际上,在平时的小病小灾中,医生朋友可以帮你节约很多时间精力。你有个医生朋友,身体不舒服,你可以告知他病史,他帮你找相应科室的同事咨询,然后帮你开检查单。拿着这个检查单,你可以去郊区设备先进人又少的分院去做检查,不用排队挂号,不用排期检查,去了就能做。回来后再说治疗方案。这比你苦心巴力的去抢号、排队、缴费、检查排期、拿结果复诊要高效多了。(本段源自@陈子杨Dr.outside)
而程序员能调用的,主要是自身的人力资本,和高薪带来的货币财富。但是,普通人又不需要你帮忙写代码,捧你你也不会分钱给人花,那程序员自然就不会有很多人追捧了。

当然,我听说新时代的黄牛,早就摆脱了医院挂号窗口排队的形象,已经开始从医院后台系统加号了。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没准以后看病要找程序员走系统后门了,程序员的社会地位提升,指日可待(手动狗头)。

 

从上面四个案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在社会上,要过得好,需要手中握有一定资源。
(2)拥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我们是否取得世俗成功的标准。
(3)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他能支配资源的多寡。
(4)人生进阶,是掌握的资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那么各位朋友们就说了:
懂了,这就去投胎,争取含着金汤匙出生。
我们就是普通出身的年轻人,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啥资源也没有,能咋办?
接下来,所长就要聊这个话题。
虽然不比那些开局王炸的自带资源的“资源型人才”,但我们普通人,也有办法,那就是——建立“资源思维”。
我们要有识别资源的眼光,开发资源的手段,有策略地参与到资源的交易和整合中,不断积累自身的资源。
不论最终是否能实现质变,当你的资源在不断增值时,你的生活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1.我们拥有什么资源
生物的生存与繁衍,依赖阳光、空气、水、食物、栖居地,这些都是自然资源。
而人类社会发展出分工协作体系后,我们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既需要自然资源,也需要社会资源。大部分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都需要在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拿自己的资源去交换得来。
我们在这个系列中聊的,是个体所能掌握的“资源”
什么是个体的资源呢?
我们自身能支配、而他人和社会又有需要,从而具备一定的价值,可以交易流通的东西,就是资源。
举几个例子。
劳动力。
有膀子力气,可以搬砖。认识字,可以码字,复制,粘贴。有基本的劳动技能,知道流水线上怎么装配,当流水线工人。
劳动力是大多数人都具备的一种资源,是劳动技能和时间的复合体,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的生命本身。
天赋。
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属性或能力,比如(有形的)美貌、体格,(无形的)智商、情商等。天赋的个体差异较大,也是一种资源。
专业技术。
专业技术不是社会可以大批量生产的劳动技能(可批量复制的,归入“劳动力”范畴),具备一定的壁垒,为少部分人所掌握。
专业技术,或者具备一定的原创性,能给原创者带来回报;或者具备一定的准入门槛,只有少量入门的人,才掌握该项技术,比如旧时代通过师徒制传承的技能,只有入室弟子才能获得传承;或者具备一定的认知门槛,虽然理论上人人都可学,但大部分人根本学不会。专业技术在经过权威认证或者市场认可后,方成为资源。

小故事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正在高速发展时期。客户的订单快把福特公司销售部门的办公室塞满了。许多人排队等着购买刚刚下线的福特汽车。有一天,生产线上一台电机出了毛病,很快整个车间都几乎不能运转了,生产工作被迫停了下来。公司调来大批工人反复检修,又请了许多专家来检查,可怎么也找不到问题出在哪儿,更谈不上维修了。

福特公司的领导火冒三丈,别说停一天,就是停一分钟,对福特来讲也是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时有人提议去请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机专家斯坦门茨帮助,大家一听有理,急忙派专人把斯坦门茨请来。

斯坦门茨仔细检查了电机,然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画了一条线,对修理工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修理工立刻照办,令人惊异的是,故障竟然排除了,生产立刻恢复。

福特公司经理就问斯坦门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门茨说:“不多,1万美元。”

1万美元?就只简简单单画了一条线,就要1万美元!当时福特公司最著名的薪酬口号就是“月薪5美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待遇,以至全美国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优秀的工程师为了这5美元月薪从四面八方纷纷涌来。画1条线,1万美元,一个普通职员100多年的收入总和!

斯坦门茨看大家迷惑不解,转身开了个清单: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

福特公司经理看了之后,不仅照价付酬,还重金聘用了斯坦门茨。

5美元和9999美元,这就是“劳动力”和“专业技术”的差别。

才能。

才能与专业技术一样,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拥有。才能是在个人天赋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不断开发,在特殊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中形成的能力,比如创造力、企业家才能,有个体天赋的差异,但也需要后天的开发和历练。

知识和信息。
知识是一种资源。当你掌握了别人不知道的知识,他为了获取知识,就要跟你交换别的资源。
当你掌握了别人不掌握的信息(信息差),你就可以用这个信息做生意,或者在资本市场上投资、投机,甚至收取别人的咨询顾问费。信息也是一种资源。
IP(智力成果、个人品牌、知识产权)。
个体或群体基于自身的劳动、专业技术及创造力/创意而生产出来的作品,通常只有获得了认可、成体系之后,才具备价值,称为IP。IP要成为资源,需要依赖一个保护原创的商业环境。某种意义上,个人品牌/口碑也是一种IP。
金钱。
钱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本身并不具备实用价值,但作为一般等价物,它有交易媒介、价值储藏等功能,可以换来大多数资源。钱是资源的媒介,我们也将其看成一种资源。

不动产。
个人拥有使用和处置权的不动产,具备价值,可以自住,可以出售换取其他资源,也可以出租产生现金流。不动产是一种资源。
工业用地上建设的厂房、商业用地上建设的办公楼,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也是资源。
品牌。
品牌是在具体产品、作品或者专业技术上生发起来的更高级的资源,从根本上说是用户的信任。品牌可以转化为溢价,因而也是一种资源。当然品牌是商业用语,对于个体而言,品牌其实就是他人的口碑,与个人IP也有交集。
资本。
资本与金钱的不同是,金钱只是一般等价物,但资本具备自我增殖的特性。需要有相当体量的钱,并有一定的渠道,才能称为资本。
关系和人脉。
关系和人脉,本质上是社会资本的一种,是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在互惠性规范前提下能带来的资源。
本质上,无论是“关系”,还是“人脉”,都是一种认同、信任或连接。
直系血缘关系,是基于基因的认同,是连接最深的关系、最强的人脉;师承、朋友,是基于文化理念(模因)的认同,也是较强的关系。
除此之外,他人能跟你建立关系,一般是基于利益一致从而产生绑定,或者理念趋同从而产生信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顶级思考法则!在「吉德林法则」面前,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思维框架:达里奥的五步法——做成一切事情的底层思维方式
你懂个锤子?有些人确实不懂!
那个知道在电机哪里划线的牛人,后来怎么样了?
一顿饭一荤七素,五百多元,在特定的地方很正常
知识的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