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是老中医》系列16
                        

4、肺开窍于鼻

  中医讲五窍中的鼻对应五脏中的肺,这个命题可以这样理解,首先从五行所属分类,鼻与肺同属金,所以中医将鼻子的一切问题归属五脏中的肺所管。这是个比较抽象的理解方式,需要动用我们中国人擅长的类比工夫。还有个解释就是手阳明大肠经循经路线经过鼻子,而大肠与肺相表里(相表里的意思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就是一种联系比较紧密的关系,存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所以肺间接与鼻子有关系。笔者认为,之所以肺开窍于鼻,是由于前面我们说的肺主呼吸的原因,大家知道呼吸主要是用鼻子进行的,鼻子吸进空气达到肺脏,再由鼻子将肺中污浊之气(二氧化碳)呼出体外,所以鼻子自然与肺直接相通,肺开窍与鼻也就很好理解了。我们在感受外界大阴之气(寒邪)后,会引起风寒感冒,表现为身体怕冷,鼻子流清鼻涕等,清鼻涕就是肺上过多的阴气聚成的痰,在肺阳的作用下上升到鼻子中。对于风寒感冒中医想到的治疗方法是发汗解表。所谓发汗解表呢?发汗解表就是吃一些性温热,入肺经的中药使人体发汗通过发汗来排出体内的大阴之气(寒邪)以到达祛除肺上多余的阴气,使肺阴阳平衡的目的。肺阴阳平衡了,风寒感冒自然就好了。中医讲,寒则热之,在治疗风寒感冒的时候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我们为了统一于先前讲的气阴阳论,笔者将“寒则热之”称作“阴则阳之”。我们由此很容易想到中医另一个经典的治疗方法“热则寒之”,“热则寒之”在笔者这称为“阳则阴之”。笔者之所以这样称呼的原因是笔者觉得中医科学的术语太多太复杂,笔者一向认为大道致简,中医就是一个大道,她不应该是复杂深奥,晦涩难懂的,而应该是一门很简单的人人都能学会的科学,基于这样一个信念,我才试图动笔写了上面的文字,希望大家通过阅读后,能引领大家进入中医这扇看似高不可攀其实人人都能进入的大门,希望有朝一日人人都是懂得养生调理的老中医。笔者认为中医的核心内容只有三个字——“气,阴,阳”。气,阴,阳是个无法分开的整体,气分为阴阳,阴阳合于气。所以笔者在所写的文章中很少用到中医专业术语,总是不断地提到“气”“阴”,“阳”三个字。试图用“气”“阴”“阳”来解释中医的全部内容。我们来回到“阳则阴之”的治疗方法上来,当我们得了风热感冒的时候,我们就该想到“阳则阴之”的治疗方法,风热感冒是人体感受外界大阳之气(中医称为“热邪”)后,造成肺上的阳气太过,根据阴阳消长原理,此时肺上的阴气必然不足。人体表现为鼻子干燥,周身发热等。此时根据“阳则阴之”的治疗原则,应该吃些性凉,寒,入肺经的中药来驱除肺上多余的阳气,多余的阳气驱除了,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阴气必然开始增加,阳气减少阴气增加,直到阴阳重新平衡,风热感冒就好了。在这里,我要将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病理现象,我们发现有些人在冬天感受了大阴之气后,开始表现为怕冷流清鼻涕等阴太过,阳不足的现象,到后来变成周身发热,鼻子干燥堵塞或流黄鼻涕等阳太过,阴不足的现象。或者发现有些人在夏天感受大阳之气后,开始表现为周身发热,鼻子干燥等阳太过,阴不足的现象,到后来变成极度怕冷等阳不足,阴太过的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在先前讲阴阳论的时候,讲过阴阳有三大属性,分别是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上述所举的奇怪现象,就是阴阳转化的体现。具体描述为当阳气太过,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阴气必然不足,但当阳气进一步增加达到极过时,本来不足的阴气,突然开始增加最后达到太过,此时阴阳同时达到太过状态,但由于阴气增加的趋势较阳气增加的趋势猛烈,人体表现为怕冷等一系列阴的表现。此时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不去管太过的阴气,而专攻太过的阳气,服用性寒,归肺经的中药,驱除肺上多余的阳气,阳气驱除了,阳气达不到极过状态,阴气自然开始减少直到阴阳重新达到平衡,此时病愈。而当肺上的阴气太过,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阳气必然不足,但当阴气继续增加达到极过状态,此时原本不足的阳气突然开始增加直到太过,此时肺上的阴阳同时达到太过状态。由于阳气增加的趋势较阴气增加的趋势猛烈,人体开始表现为发热口干鼻子燥热等一系列阳的现象。此时的治疗方法是不去管太过的阳气,而专攻太过的阴气,服用性温热,入肺经的中药,驱除肺上多余的阴气,阴气驱除了,阴气达不到极过的状态,多余阳气自然开始减少,直到阴阳重新达到平衡,病就好了。这就是为什么明明看到有些人发热却仍给吃性温热的中药,明明看到有些怕冷,却仍给吃性寒凉的中药的原理所在。上面只是讲了一下“阴则阳之”,“阳则阴之”的治疗原则,涉及到的服用中药的具体治疗办法,笔者会在后面的内容中与大家交流的。讲了这么多,让我们再总结一下阴阳的8种变动趋势及相应治疗原则:

 1、    阳气太过,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阴气必然不足;

治疗原则:吃性寒凉的中药,驱除多余的阳气。

2、    阳气极过,根据阴阳转化原理,阴气必然太过;

治疗原则:吃性寒的中药,驱除多余的阳气。 

3、    阳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阴气必然太过;

治疗原则:吃性温热的中药,补充阳气。

4、    阳气极不足,根据阴阳互根原理,阴气必然不足。

治疗原则:吃性热的中药,挽救阳气。

5、    阴气太过,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阳气必然不足;

治疗原则:吃性温热的中药,驱除多余的阴气。

6、    阴气极过,根据阴阳转化原理,阳气必然太过;

治疗原则:吃性热的中药,驱除多余的阴气。

7、    阴气不足,根据阴阳消长原理,阳气必然太过;

治疗原则:吃性凉寒的中药,补足阴气。

8、    阴气极不足,根据阴阳互根原理,阳气必然不足;

治疗原则:吃性寒的中药,挽救阴气。

上面8种阴阳变动趋势所对应的8种治疗原则其实就是“阴则阳之”,“阳则阴之”两大治疗原则的具体实现。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人都是老中医》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四讲(附语音和文字讲稿)
【引用】医易汇通
二、万变不离其中——40种基本病证
小柴胡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