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知内容多 不想断舍离——《角的度量》之教学反思

于漪老师曾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教学了《角的度量》一课时之后,深有体会。虽然《角的度量》一直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板块,数学概念多,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任何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但我还是决定在专题教研课上挑战这一课时,尝试逐个击破难点,只是内容设计得比较多,导致没能在一节课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

想来如果不是上公开课,估计自己这节课要两节课才能完成:一节课主要突破对量角器的认识,一节课主要掌握如何使用量角器来量角。两个内容都很重要,但如果在公开课上只上其中一个内容,那这节课就显得不完整了,可是,舍弃哪些环节的内容呢?我一度陷入了“难以取舍”的窘状。

一、尝试引进了“动态的角”

教学之前,我们数学组在一起探讨时,就觉得教材中“角的定义”不够准确,不如初中教材的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所以,我特意上网查阅了一下,发现关于“角的定义”,小学定义的是“静态的角”,只能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而初中定义的是“动态的角”,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角。

因此,我决定采用扇面展开图来引入“动态的角”,尝试引导四年级的学生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去认识角的形成。当我问“扇面展开时,会形成什么图形”时,有学生回答的是“半圆”,这倒为后面认识量角器埋下了伏笔。很显然,学生只观察到了扇面展开后的形状,而没有发现扇面展开后形成了“动态的角”。虽说这一内容有些超纲,但我觉得让学生在“动态的角”中感受角的形成过程很有必要,评课老师在议课时也谈到这部分“从复习角开始,找到了知识的生长点”。

二、斟酌再三的“两个角”

在设计情景引入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华应龙老师设计的“三个不同角度的滑梯”,觉得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我不想在比较三个角的大小中浪费太多时间。所以,在复习了角的组成之后,借助扇面展开图的大小,从中抽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进行比较。

其实,我最初设计的两个角∠1和∠2,是大小很接近的两个角,学生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出来,需要小组合作想办法去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预设了两种比较方法:

1.我特意准备了透明纸,将其中一个角印在透明纸上,想让学生尝试利用重合的方法来比较∠1和∠2大小,在比的过程中,强调“起始位置要重合”,为后面使用量角器量角做铺垫。

2.用同一个三角板的同一个角去比,强调“标准要一样”,为后面认识度量单位的标准做铺垫。

只是一开始就设计这样一个“比较角”的课堂活动,至少需要10分钟,斟酌再三,决定将两个角1和∠2变成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之后,引出课题。

三、琢磨不透的“度量”

理解“度量”对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很抽象的词语。最初学习长度的度量,都是作为种子课来研究的,关键是要找到度量的标准。要找到角的度量标准,学生其实很难想到是1度。

为了引出“度量”,我搜了一些关于这节课的课例来学习。有借助∠1和∠2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量大长度用小长度来量”“量大面积用小面积来量”,推导出“量大角用小角来量”,然后让学生选择不同大小的小角作为“标准”去量∠1和∠2,继而得出要“统一度量单位”才能比较出角的大小,引出度量标准“1度”。看上去水到渠成,但需要准备那么多组不同大小的“小角”,不易操作。

借助“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通过“长度的度量”过渡到“角的度量”,倒是比较易于学生找到共鸣。找到直尺上“这1cm、这1cm、这1cm,它们的长度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标准”,我们的直尺就是由很多个这样的标准累加而形成的,触类旁通,通过找到角的度量标准也能为后面讲量角器的构造做好铺垫。

借鉴人教版教材的介绍,人们是这样规定的:把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作为角的度量单位。它的大小是1度(记作1°)。直接给出“1°就是角的度量单位”,倒是节省了不少时间。本来在这,我还设计了一个用手“比一比1°”的课堂活动:伸出你的双手,把两个手掌的根部作为角的顶点,大概感受1°有多大。什么感觉?(感觉1°非常的小)小到什么程度?(手掌快要比不出来了)很好,记住这个感觉!遗憾的是,却被我给忘了。

四、难以取舍的“量角器”

认识量角器,不仅是一个重点,也是一大亮点。我参考了很多课例对量角器的介绍,若想偷懒,直接出示一个量角器让学生认识即可,虽然量角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却未必会使用。听上了这一节课的老师说,很多学生不会使用量角器量角。有不知道用角的顶点去对量角器的中心点,居然对到外圈0°刻度线上去了;有量好了角之后不知道如何读度数的,混淆了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甚至还有分不清量角器正反的,居然反起拿量角器来量角。

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量角器没有认识到位,比如,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刻度线、外圈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需要厘清。所以,我决定将量角器制作成1801°的标准角组合而成的半圆工具,逐步展示量角器的构造,完成这一系列精细的PPT动画,我差不多用了一天的时间。更恼火的是,我在家做的ppt拿到学校大屏幕播放时,很多动画居然错了位,所以前一晚还在学校加班修改了好久。

为了让学生能够把量角器认识到位,课堂上差不多花了20分钟,导致后面用量角器量角没能顺利完成。评课老师在议课时也谈到这部分内容的确很重要,讲得也很细,但认识量角器花的时间太长了,看看能不能采用教师适当放手,抛出问题“你想知道量角器的哪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去认识量角器。这倒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建议,小组合作一起观察认识量角器,互相说一说、指一指、问一问,然后老师再提问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提炼出来。不过,学生探索交流汇报和教师答疑解惑的这一过程,估计还是很耗时,或许再借助我制作的量角器动画,会事半功倍。

有老师在议课时还谈到,每认识一个量角器上的名称之后,可以马上让学生在手里的量角器上找到相应的地方;在认识了30°、60°之后,可以马上让学生用手比一比这个角有多大。这也是个很好的建议,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五、被我遗忘的“估一估”

在认识了量角器之后,运用量角器量角之前,我本来还设计了一个“估一估∠1有多大”的环节,让学生借助刚才用两只手比角的大小的感觉来估一估角的大小,然后再用量角器来测量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量感。

可由于时间关系,我一紧张就直接开始提要求:请大家拿出学习单,看到∠1,请听要求:1.拿出量角器,独立尝试量一量∠1有多大;2.小组合作,讨论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观课老师不知我这一环节,议课时还表扬我这部分内容处理得很好,直接让学生自主用量角器探索量角的步骤。毕竟,本节课最终就是要落实到:学会用量角器来量角。我自认为前面对量角器的认识比较透彻,这就放手让学生尝试先自主量角,然后找到量角的步骤。我当时转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孩子都能根据提示的量角步骤进行操作,当然也有不知所措的孩子,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才得以学会。所以,我重点让学生注意量角的时候:角的起始边是与内圈0°刻度线重合,还是与外圈0°刻度线重合,应该读哪一圈的刻度。

六、没有讲完的“量一量”

这节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去量出角的大小。我设计的∠1和∠2是在课前引入时出示的,特意一个张口向右,一个张口向左,强调:“0°在内,读内圈;0°在外,读外圈。” 我设计的∠3和∠4是一组旋转之后的角,也就是将∠3旋转180°之后得到∠4,强调“角的大小只与张口的大小有关”。可是,这两个角学生还没有量出结果,这节课就下课了,本来想着直接得出结果就下课,可谁知有学生居然把两个角量出了不同的度数,我只好硬着头皮请学生到展台上用量角器现场展示量出正确的度数。末了,本来还设计了一个∠5——一个两条边都很短的角。我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后挑战用量角器去量一量的,只是时间一紧直接就忽略了。

想象着在这节课的“自我总结”阶段,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自己的收获或疑惑。但因为自己内容设计得比较多,又不想断舍离,所以变成了我以梳理板书的形式进行了总结,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定还是一节有遗憾的课。评课老师们在议课时也谈到,时间分配上存在问题,虽然认识量角器这个知识点很重要,但后面用量角器量角也是一个难点,前面花的时间太长导致后面处理得很仓促,没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题六:课堂观察和如何评价一堂课 第一讲(上)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
(精品)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第二课时》教案1810101
《角的度量》强震球 课堂实录与评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