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年席卷文艺圈的热词:抄袭
userphoto

2023.12.29 北京

关注
湖北美院裸女雕塑剽窃事件涉事作品对比(图片转自羊城派)
天下文章一大抄,自古而然。

古人也喜欢抄袭,与今天的文艺圈不同,古人不但喜欢抄袭,而且更喜欢超越,美其名曰“用典”。

文人之间的抄袭本不是个事,但前提是一定要有新意。

就如同孔乙己的那句名言:“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在读书人眼里,连“窃书”都不算偷,何况“窃文”呢。
但如今的文艺圈却越来越喜欢复制粘贴了,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以至于搜索“2023年 抄袭”关键词,相关新闻便随处可见。

如此看来,抄袭本就是痼疾,只是越来越不讲究吃相了。


2023年的诗坛是最热闹的“抄袭圈”之一,如今的诗人越来越多,可千古绝句却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无非就是那么几句经典,谁先想到就是谁的。

所以要想出名,抄袭就成了“弯道超车”的法宝。

913日,中国作协发公示,公布了新发展的千余名会员的名单

14有自媒体发文举报广西贺州市作协副主席王忠民涉嫌抄袭,详细列举了发表在《山东文学》上涉嫌抄袭四篇诗作原诗作对比

当天《山东文学》发布声明,该刊刊登的王忠民诗歌《水果》《父亲年轻时吹笛》《春来处,你明媚如故》《睡梦的长廊》等,有“套改他人诗作现象

声明向原作者道歉,并宣布今后不再刊发其诗

与此同时,网友又陆续曝出发表在《诗歌月刊》的《雷声》《月光落地》《鸭绿江》的《神奇》《长桌宴》,及《星星诗刊上的部分作品也有抄袭之作

《星星》诗刊声明(图片转自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此外,他还曝出在散文和诗歌评论等领域也有“数量多”的抄袭。

事发翌日,贺州市作协发布通告,认定其抄袭属实,决定撤销其作协副主席职务,取消作协会员资格。

19日,平桂区人大发布人事信息,接受王忠民辞去平桂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请求。

……

与这位副主席相比,2023年诗坛发生的另一起抄袭事件可谓是惊心动魄了。

4月开始,高级工程师、诗人冯书辉抄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24日《西湖》发声明,冯书辉首诗作涉嫌抄袭,并宣布永不刊发冯的作品

与此同时,《作品》、《文学港》、《雨花》等相继发声明与冯“割席”确认其在本刊刊登的诗作涉嫌抄袭。

此后更一发不可收拾,有网友统计,在两年时间里,几乎全国知名的文学刊物都刊登过冯的作品30余家文学刊物无一幸免。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转述网友历数涉事刊物的名单令人触目惊心。

《诗刊》《四川文学》《北极光》《山花》《北京文学》《钟山》《飞天》《雨花》《作品》《天津文学》……”

《作家》《西湖》《星星》《扬子江诗刊》《诗潮》《诗林》《绿风》《诗选刊》《青年作家》《诗歌月刊》《鸭绿江》《湛江文学》《中国文艺家》……”

据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报道,除网络爆出的作品外,冯书辉还抄袭了刘楷强、陈美桥等的作品,数量惊人

三个月后,冯书辉妻子发讣告称冯“与世长辞”,这迅速引发了网络各种猜测,有媒体称其遭“构陷”,也有称其遭网暴,事件以此结局却留下了诸多疑云。

疑似冯妻发的讣告(图片转自网络)

……

另一起诗坛抄袭事件是女作家吴子璇被指抄袭诗作,与众不同的是,涉事人竟是一位90后女作家。

1128日,一自媒体发指责惠州青年诗人吴子璇抄袭,称其刊登在《诗词》杂志上的两篇诗作涉嫌抄袭她人作品。

《诗词》编辑部随即发声明确认吴“已构成抄袭”,并宣布今后不再刊发作品。

此后该自媒体又陆续曝出吴发表在《作品》《草堂》诗刊等刊物上的诗歌也涉嫌抄袭

“紫牛新闻”报道,该诗歌“疑将两位作者不同的诗歌进行了拼接,组合成了一首新的作品

30《作品》编辑部也发声明确认吴的诗《大雨如瀑》中的17诗句挪用诗人尹红远2诗人芒克7诗句超过其作品的52%”。

此前,广州文艺也发声明确认,诗歌《红薯地》《流年》涉嫌抄袭他人诗歌作品。

惠州作协“吴子璇抄袭事件”情况汇报(图片转自网络)

面对愈演愈烈的“拿来主义”,就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这一天忍无可忍的中国诗歌学会发布声明,表示将对抄袭行为零容忍

中国诗歌学会发声明对抄袭零容忍(图片转自青瞳视角)


还是在2023年,在诗坛以外被抄袭搅得昏天黑地的,是画坛。

也是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这一天,中国美术学院发文称,该校教师徐跋骋作品涉嫌抄袭,其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决定与其终止聘用关系

图片转自网络

这个声明缘于此前英国艺术家Seana Gavin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一个帖子,称徐跋骋剽窃了其作品,相关作品的售价达10万美元。

……

2023年另一个震动画坛的抄袭(剽窃)事件,是“湖北美院退休教师被指抄袭学生雕塑作品”事件。

20232月,湖北美院学生陈亮在社交平台上公开举报,其毕业作品被自己的老师黄勇抄袭,事件随即在网上发酵。

事发后,已退休涉事教师黄勇在公开回应时称,陈亮的雕塑作品是在其指导下完成的,此后他在原作基础上二次创作出新作品《春》

“哪怕只动了一刀也是新作品”,他辩解说。

情急之下,陈亮将老师黄勇告上法庭。

9个月后,一审判决认定教师黄勇侵权,责成他赔偿10万元。

图片转自羊城派

记者注意到,学校方面曾发布情况说明称,进行调查核实,但此后记者一直未检索美院官方的进一步通报。

文艺圈的这波“抄袭潮”还波及到了摄影圈。

11月,一位博主发现,自己发表的视频被拥有2874万粉丝的网红“痞幼”盗用,随即向有关平台投诉。

这位博主丁亦然长期在冰岛拍摄,并在自媒体上发表作品,此次发现的“盗版视频”就是他在冰岛拍摄的。


27日,“痞幼”发声明道歉,称“丁亦然老师以及创作者,对不起”。随后丁亦然表示接受“痞幼”的道歉。


也是在2023年,“文艺抄袭圈”终于有了好消息。

一桩沸沸扬扬持续了4年的“抄袭官司”,在今年9月终于告一段落,中国艺术家叶永青被一审法院认定抄袭。

令人惊诧的是,该案原告比利时艺术家认为,这个抄袭行为一直延续了30年之久。

20192月,比利时艺术家西尔万通过当地媒体称,画家叶永青抄袭其画作,“并从中获利5000万以上”。

叶永青随后发布公开信,否认靠“抄袭谋取暴利”的指控。

当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了西尔万提起的诉讼,原告索赔人民币6255.95万元。

20238月,审理法庭最终认定,被诉的122幅侵权画作“满足侵害著作权认定的接触要件”,判决被告支付人民币500万元赔偿金。


事实上,抄袭古已有之,这一文化现象也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鄙视。

作为儒家推崇的“五经”之一,《礼记》中便有“毋剿说,毋雷同”之警告,郑玄解释说剿,犹掣也。取人之说为己说。

“剿说”便是今天所说的抄袭、剽窃。

秉持着这一传统的价值观,即便是著写了《汉书》的班固,也因著书“取人之说”而成了鄙视对象,被钉上了“抄袭耻辱柱”。

宋·郑樵的《通志》因此称之为“班固者,浮华之士也,全无学术,专事剽窃。”

而柳宗元《辩文子》也质疑《文子》“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

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孟子和管子,也遭遇侵权。

凭心而论,古代文人对于抄袭还有着一层更高境界的理解,那就是“用典”,既然“窃书不能算偷”,那么用典也不能算抄。

用典是古人写文章时使用的一种技巧,即借用前人的典故甚至名句,在写作时把其中的道理融会贯通,化为自己体会出的更精美的句子。

但前提一定是有所超越,也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叫作“让你模仿,可没让你超越。”古人用典的原则则是,让你超越,没让你模仿。

古人用典有着严格的原则,《论作文法》说:“经句不全两,史举不全三。不用古人句,只用古人意。但用古人语,不用古人句。”

引用经史中的句子不要超过三两句,而且不要抄用原句,只取原意。

著名文学理论专著陆机的《文赋》也说:“必所拟之不殊,乃暗合乎曩篇。虽杼轴于予怀,怵他人之我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雷同于先贤的文章句子,即便写得心潮澎湃,如果有伤品誉,虽爱不释手也最好删了吧。

这就是古人写文章的原则。

由此可见,古代文人用典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己之言去更出色地表述先贤的思想,而不是复制原句。

参考资料:
澎湃网/出版社北京大学 《“天下文章一大抄”?别再说连古人都抄袭了,这里面有些误会》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两年抄遍全国文学刊物!《西湖》杂志认定诗人冯书辉作品抄袭,追回稿费并永不刊用》

长江日报/紫牛新闻 《中作协新会员被认定诗歌抄袭后续:拟取消资格》

环球网/九派新闻 《盗用他人视频被举报,千万粉丝网红痞幼道歉》

红星深度 《叶永青被认定抄袭案细节曝光:提四点抗辩意见,称7幅画系“合理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夫《因为风的缘故》
争鸣|小李飞刀:给诗坛泼点冷水……
虞山诗派
环绕地球的思念
吴高增:清代诗坛的玉亭才子!
冯唐算不算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