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

一、杜甫生平(链接:万古云霄一美男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河南巩县,为晋代名将杜预之后。杜甫在长安时,曾住在城南少陵附近,所以他在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因他最后的官衔是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为“杜工部”。杜甫自幼生长在文学传统浓厚的家庭中,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很小便开始读书习字,七岁即能以凤凰为题作诗。“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十五岁时他的文采便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其家庭中“奉儒守官”的文化传统,对他后来的忠君报国、仁民爱物的思想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的生活从二十岁后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漫游时期(7317452034岁)。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起,青年杜甫曾进行了两次较长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从洛阳出发,渡江至江宁,游历了金陵、姑苏一带,领略了剡溪、天姥山的秀丽风光。开元二十三年(735),他回到洛阳投考进士,未中。第二年他又赴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这期间他还结识了不少有趣的朋友,如苏源明、高适等人。他们一起纵歌豪饮,结伴打猎谈诗。雄奇峻伟的山川,多元的吴越、齐赵文化,使青年杜甫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一时期,他写下了《望岳》等被后人称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的不同凡响的诗歌。 

开元二十九年(741),杜甫从山东回到洛阳,在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下,建了一座土窑,起名“陆浑山庄”。在这里杜甫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杨氏结婚,从此后二人患难与共,直至白头。天宝三载(744),杜甫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两颗千载一现的诗星在广阔的天宇奇迹般地相遇。他们结伴畅游,其间又恰逢高适,于是三位诗人一同访道寻友,谈诗论文,好不畅快。后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则打算重游江东,于是二人在兖州分手,此后再未会面,杜甫为此写下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这时的唐王朝,仓廪充实,国力强盛。但也隐伏着危机。唐玄宗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杜甫对此也有一些预感。但这一时期,他过得主要是游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这一时期他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多,可见的只有二十几首,多是五言律诗和五言古体。  (涉世不深)

第二阶段,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杜甫受自己家族中“奉儒守官”思想的影响,一直向往仕途,期望求得官职,能借此有所建树,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当时三十五岁的他于天宝五载(746)来到长安,在这里住了整整十年。对于杜甫来说,这是一生中思想、生活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的十年。 

天宝六载(747),杜甫在京都参加了玄宗诏选技艺之才的一次考试,但因“口蜜腹剑”的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破坏,应试者无一人入选。天宝十载(751),玄宗举行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的盛典,杜甫呈上“三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赏识,命宰相考他的文章,集贤院的学士们都来监考,一时间杜甫声名显赫。但考试结果,仅得到一个“参选列序”资格,这让杜甫大失所望。期间,杜甫生活拮据,父亲的去世更使他失去了经济来源,他只好靠采些草药出售以糊口。为了寻找出路,他不断地写诗投赠权贵,期望得到举荐,但都毫无结果。最后在安禄山叛乱的前夕,才侥幸得到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务。 

十年中杜甫目睹了权贵的贪婪骄横、边将的穷兵黩武,人民在租税与征役的盘剥下日益不堪重负、怨声载道。而当年曾励精图治的玄宗到了晚年竟变得昏庸淫佚,整日在宫中寻欢作乐。这一切都使怀着一腔报国壮志的杜甫灰心。长安虽大,却没有诗人的立足之地。为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含屈忍辱出入于贵族府邸,陪他们饮酒野游,以获得微薄的资助。“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他这一时期卑屈生活的真实写照。自身的遭际使他从思想感情到生活方式都更接近普通百姓,更能理解大众疾苦,这些后来都进入了他诗歌创作的题材。天宝十载(751)以后,他陆续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给当时的诗坛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天宝十四载(755)冬,杜甫前往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又写出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犀利名篇,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概括了当时社会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平现实。十载长安生活,杜甫亲眼看到了唐朝从盛世走向衰败,他用自己的笔,生动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过程。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杜诗约一百多首,其中优秀的诗篇大多是五七言古体诗。(忧国忧民)  

第三阶段,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7567594548岁)。就在杜甫前往奉先县看望妻子的时候,也就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向洛阳进发,“安史之乱”拉开了序幕。唐玄宗闻讯仓皇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这时正在鄜州,他将家属匆匆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赴灵武欲投奔肃宗。不料半路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在拘押长安的近半年中,杜甫看到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又听到唐军先后在陈陶、青坂两处全军覆没的噩耗,不禁满腔悲愤,和着泪水写出了《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篇。 

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奔赴肃宗的临时驻地凤翔,受任为左拾遗。这虽然只是个从八品上的小官,但却能常在皇帝身边进谏,杜甫深知责任重大。但好景不长,不久即因直言上疏为房琯说情而触怒了肃宗,竟遭审讯。幸有宰相张镐相救,才免其罪。八月,他回到鄜州探视妻子,写下了一生中的第一长篇、一百四十句的长诗《北征》,此诗不仅宏观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动乱的现实,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情态,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这年九月和十月,唐军相继收复了长安和洛阳,肃宗于十月底返京,杜甫也回到长安。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因朝中新贵与旧臣的矛盾,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从此与长安永别。乾元二年(759)春,杜甫回河南旧居探望亲朋故旧,一路目睹了乱离时代百姓们在官吏的残酷压榨下蒙受的血泪苦难,写出了无愧于“诗史”称号的著名组诗“三吏”、“三别”。这年秋天,杜甫远去秦州,初冬又赴同谷,继而踏上艰难的蜀道,于年底到达成都。他将沿途的经历写成了催人泪下的纪行诗。 

在这短短的四年中,杜甫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和唐王朝的由盛而衰,由一个皇帝身边的官员,变成了流离在荒凉蜀道上的贫病交加的寒士,不幸的生活折磨着诗人也成就了诗人,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歌多达200馀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第四阶段,漂泊西南时期(7607704959岁)。这一阶段是杜甫生命中的最后十一年,其中在蜀中八年,在荆、湘三年。应该说他在成都最初度过的五年,生活还是相对安定的。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筑了草堂,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结束了四年流离的生活。刚刚经历过哀鸿遍野的中原战乱,杜甫对眼前的田园美景尤其珍惜,他满怀爱意写下了不少歌咏自然风光和感时忆弟的美丽诗篇。诗人虽自己有了栖身之所,但始终未忘记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人诗句。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安史叛军被灭,消息传到梓州,杜甫惊喜欲狂,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篇充满快乐昂扬基调的诗歌。但没多久吐蕃便又大举入侵,一度攻陷长安,杜甫又陷入了深切的忧虑之中。广德二年(764)春,杜甫的好友严武重返成都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这短暂的官场生涯并未给杜甫带来愉快,他难以忍受年轻同僚的嘲笑和排斥,数月后,辞官离开幕府重回草堂。永泰元年(765)四月,年仅四十岁的严武突然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五月率家人乘舟东下,离开了成都。  

九月,杜甫一家到达云安,因病在这里滞留了半年后又迁往夔州。在夔州客居的不到两年时间,是杜甫创作的高产期,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歌,约占到他现存诗作的三分之一。这些诗既有记述日常琐事的,也有写当地的风物古迹的,更多是写忧时伤民的惨痛现实的。这部分诗歌为研究杜诗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夔州恶劣的气候和贫穷拮据的生活使杜甫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疟疾、肺病、风痹等病痛在不断折磨和缠绕着他。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起程出峡,本想北归洛阳,但因兵乱所阻,只得在江陵住了半年。后移居公安数月,于年底到达岳阳,《岁晏行》这首沉痛的诗歌就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生命中的最后两年,诗人居无定所,在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漂泊往来。大历五年(770)冬,贫病交加的诗人伏在湘江之上的一只小舟中,写下了生平的绝笔之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诗中还在叹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在寒风冷雨中,一颗巨星就这样悄然陨落了。四十多年后,他的孙子才将其灵柩迁回河南的首阳山下,诗人生前曾念念不忘的归乡之愿才得以实现。(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张志烈先生在纪念杜甫诞辰1290周年的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杜甫精神是指全部杜甫诗文及其立身行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思想感情,简略地说,就是他那以民本思想为基础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各种美德的仁民爱物精神。在这个精神体系中,有三个情结最为重要而突出:其一,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其二,是自觉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其三,是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讲解《秋兴八首(其一)》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

秋兴(xìng):因感秋而寄兴。

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萧森:萧瑟阴森。

江:长江。

兼天涌:波浪滔天。

塞:关隘险要之地,此指夔州。

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译文】

寒露凋伤了枫树林,巫山巫峡的气象萧瑟阴森。

江间的波浪连天涌起,塞上的风云接地阴沉。

丛菊两度开放忆往昔感伤落泪,孤舟系在江岸像系在我思念故园之心。

赶制寒衣家家在动用刀尺,白帝城高处听到夜晚捣衣的砧音。

(一)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二)层次结构

题目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诗人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三)思想内容: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四)分析诗歌的意象及其特点。【提示:意象分析法】

意象

特点

寓意

玉露

生命极短

叹人生之秋悄然而至

枫树林

暗红,缺乏生命气息

唐由盛而衰

巫山巫峡

萧瑟阴森

衰败气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不平静

家国不宁

丛菊

孤舟

时令

漂泊

长久羁旅

悲伤

羁旅之愁,国事之忧

寒衣

刀尺

暮砧

裁衣声

捣衣声

思乡

(五)艺术特色:

戏为六绝句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他在夔州时所作的《登高》《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篇章,向来被认为是律诗中的杰作。而《秋兴》则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大致说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

②情景无间

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

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

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

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

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

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③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三、讲解《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指王昭君。

去:离开。

紫台:汉宫,紫宫,宫廷。

朔漠:北方大沙漠。

省:略。一说意为曾经。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环佩:妇女戴的装饰物。佩:通“佩”。

胡语:胡音。

怨恨曲中论(lún):乐曲中诉说着昭君的哀怨。

【译文】

穿过千山万壑一直奔向荆门,这是美丽的昭君生长的村庄。

她离开汉宫踏入渺远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凉的黄昏。

糊涂的君王依据画像辨美丑,昭君的灵魂能在月夜中归来。

千百年来琵琶声回荡在空中,那是昭君无穷的怨恨和诉说。

(一)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二)整体感知

本首诗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首联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归,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

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仿佛,或可听到环佩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三)问题探究: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3.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思乡——怨恨

6.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刘献廷 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7.“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8.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9.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

【明确】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高标自持,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对王昭君,历代不乏歌咏,就连北宋王安石这样的“硬汉”也写了《明妃曲》,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因为女人貌美入宫被冷落,和男人怀才入朝不得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小结】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      入题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铺垫

颈联——揭示昭君悲剧根源  铺垫

尾联——点明昭君之怨      高潮

10.咏史怀古诗常用手法。

对比、反衬、用典、借古讽今

四、讲解《登高》。

杨伦称赞此诗为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杜诗镜铨》),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

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译文】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飘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一)背景

《登高》也是杜甫在夔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二)整体感知

诗的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是一个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急风猎猎、秋高气爽、啼猿悲秋等特点,格调高亢,气势恢弘,境界阔大,读之令人振奋。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加以飞鸟盘旋其中,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接着,诗人视通万里,凝神谛听,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中来感受秋天的气息:萧萧落叶,仿佛是在为秋的脚步伴奏;滚滚长江,好像是在为秋的来临壮大声势。落叶,江水,无边无尽,合奏出一首三峡秋日最为强劲的交响乐。诗人被这大自然的声音震撼了,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生命的旋律。本来,55岁可能正是人生的金秋,是“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可是对于长期漂零在外、体弱多病的杜甫来说,他深切地感到自己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将过早地结束人生的旅程。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于是,诗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独自登高,以切实的体验感受这“风急天高”“长江滚滚”“落木萧萧”的秋天!至此,诗情达到顶点,似乎无以为继。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之愁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迟暮也;

多病,衰疾也;

登台,倍思亲也;

独,孑然孤“独”也 。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急管繁弦的紧张气氛中挣脱出来,又归于和缓的理性思索:“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种自我反思、自我劝勉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留恋。然而,三年之后的秋天,诗人58岁时,却再也不能登高赋诗了。那年冬天,他病逝于漂泊湘江的船上。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

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三)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 孤独

颔联——沉郁 高昂

颈联——愁苦 沉痛

尾联——忧愤 无奈

(四)问题探究

1.前两联描述了怎样的自然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飞鸟,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寻找失散的鸟群。诗人借六种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气氛。 

颔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很宏大的气势逼显出个人的渺小。

2.怎样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怀?

【明确】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

3.此诗与《秋兴八首》(其一)有哪些相似点?

1)《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

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但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4.杜甫晚年的律诗有什么特点?

本课所选三首诗都作于夔州,都是律诗。这些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音律、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即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这样联章的七律,犹如咏发情感的“捆绑火箭”,皆为精心制作而成,为前此创作所无。唯其早年有太多作品关注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赫赫在前,故晚年不再重复,独存精神,厚积所发,铸成更为深沉的诗情。

五、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1.看题目,如标题“秋兴八首(其一)”,揭示是写景诗,写作手法触景生情;“咏怀古迹(其三)”,揭示题材是咏史怀古诗,往往涉及对比、反衬、用典、借古讽今等手法;“登高”这个标题类似“秋兴”。

2.看作者,知人论世。(见杜甫生平)

3.看结构,如律诗的起承转合,如《秋兴八首(其一)》《登高》先景后情,看诗歌写了几层意思,抒发了几种情感,情感有什么微妙的变化。

4.看情语,如《秋兴八首(其一)》里的“凋伤”“萧森”“他日泪”“故园心”;《咏怀古迹(其三)》里的“独”“空”“怨恨”;《登高》“哀”“悲”“苦恨”“潦倒”等。

5.看意象(见诗歌分析)。

6.看手法(见诗歌分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解读与探究
(1)《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欣赏(下)
高一《杜甫诗三首》教案
【竹韵格律学堂】早读(99-13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