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史之乱中的张巡被历代名士赞颂,又为何总被诟病“人相食”呢?

张巡的功绩不仅仅体现在雍丘、宁陵、睢阳三地一线的防守作战,以6800人的军民队伍,二十个月的时间,顶住数万至十几万部队近400轮冲锋,斩杀敌方战将三百、士卒十万余。

更大的意义在于江淮、江汉地区是大唐王朝的重要钱粮来源,正是因为他的顽强抵抗为江淮地区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令南方大部地区的官民免受战火涂炭,同时看住了大唐的钱粮袋子。

张巡的顽强抵抗还为唐军收复失地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睢阳城破的三日后,援军到达,十日后收复洛阳,几乎就是严丝合缝的防线加上严丝合缝的时间点,非常完美的抵御了外敌,为大唐王朝和百姓做出巨大的贡献。

做为安史之乱中的大唐功臣,张巡殉国后被皇帝和历代名士所赞颂,明代、清代的皇帝更是把张巡列入国家祀典,再加上民间口碑的推波助澜,一时间张巡被塑造为有求必应的神灵角色。

张巡的英雄一面备受推崇,而他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近乎灭绝人性的一面,一千多年来却也饱受争议,这还要从当年的那场战事说起:

玄宗李隆基即位后,锐意进取任用贤明,大唐王朝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但晚年的李隆基也陷于昏聩,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当道,政治清明不在,官员腐败至极,他们所鱼肉的最终还是百姓,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因破产流离失所成为流民。

此消彼长,在大唐陷于虚弱之际,边镇军事力量却在不断壮大,再加上杨国忠作死一样的打压、陷害安禄山,最终让本就不怎么忠心的安禄山在范阳誓师反唐,虽然是以清君侧讨国忠为名,但下手毫不含糊,都是奔着李隆基的老命招呼。

安禄山的作战目的非常明确,单独分出一路人马直奔江淮,为的就是切断大唐的钱粮来源并收为己用,以此充当战争资本,为长期作战夯实基础。

在这一路战争中,鲁炅扼守南阳、襄阳,张巡拒敌死守睢阳等地,最终让安禄山的美梦落空。

据史料记载,张巡年少时就聪明异常,那时候可没有什么八股,他得以饱览群书,尤喜战阵兵书,什么样的典籍最多看三遍便能熟记于心,性高洁厌攀附爱民如子,他所历任的所有地方的方志、县志中都对他的治理能力褒扬有加。

安禄山天宝十四年叛乱,十五年正月兵近睢阳,太守杨万石投降叛国并安排下属张巡迎接安禄山大军充当带路党,张巡口中称是,其实一出门就一溜烟的跑回了真源,这是他工作的地方,也是他起兵御敌的起点,他趁着祭祀典礼向军民诉说叛军的种种恶行,自发自愿的组织了一支义军,保家勤王。

正月,张巡与贾贲不期而遇合军一路保卫雍丘,而地方父母官雍丘县令令狐潮却投降叛军,带着数万部队与张巡等人展开争夺战,张巡主张避其兵锋据城而战,贾贲却主张出城野战身先士卒,最终求仁得仁没有能够活着回来,眼见战友丧命,张巡出城突击,打败了令狐潮,并被推举为主将。

三月,令狐潮率四万人再次攻打雍丘,当时雍丘仅2000士卒,张巡兵分两路,守城、应敌各1000人,并以千人大破令狐潮四万人众,你来我往300余战,杀得不亦乐乎,不但守住了雍丘,还俘虏了2000叛军。

令狐潮被吓破了胆,不再攻打雍丘,但张巡可没想要放过他,你不来,我就主动出击,把令狐潮打了个人仰马翻。

张巡最大的短板在于,他所率领的队伍是一支“杂牌军”,肃宗灵武继位就给了节度使的虚名,钱粮兵源不见任何补充,这种厚此薄彼的区别对待,致使张巡最终以身殉国。

叛军在全国范围的关键战场中,把张巡的睢阳是重要突破口,原因极其简单,关中有郭子仪,河北有李光弼,江汉有大将鲁炅,只有江淮的张巡是人数稀少的“民兵”组织,所以十几万精兵良将奔袭而来。

面对十几万精兵,张巡毫无惧色,与叛军你来我往交战四个多月,最终叛军无奈,只能将雍丘周边地区占领,并断了雍丘粮道。

三点一线,雍丘、宁陵、睢阳,宁陵和睢阳是咋回事呢?在粮道已断的被动态势下,叛军杨朝宗率2万人为完成最终合围直奔宁陵杀去,张巡受到消息后先人一步到达宁陵,并在城外迎击杨朝宗,杨仅领残兵万人败退。

战事陷于胶着,眼看着“弱鸡”一般的张巡部始终不曾被击溃,叛军派大将尹子奇率兵13万进攻,当时的张巡已经声名远扬,尹子奇绕过宁陵直奔睢阳,睢阳太守许远求援张巡,张巡便带着3000人驰援而至,16天歼敌2万,许远自愧不如主动让贤,而尹子奇寸功未建反倒被张巡手下部将射伤一目。

尹子奇无计可施,最终只能围城以逸待劳,城中守军弹尽粮绝,茶叶、纸张、树皮搅在一起煮了吃,然后满城的射鸟捕鼠充饥,致使士卒无力抵抗,大多数人都因为饥饿、疾病、伤痛而死,城中仅剩六百余人。

周围的唐军没有一支队伍相助,有的是因为不敢面对十几万叛军的兵锋,有的则是嫉贤妒能恨不得张巡早死,只有早先的据点宁陵抽调出2000人进城支援,而在断粮的情况下,这些人的吃食也很快无以为继。

尹子奇率部十三万人,已有十万人被张巡所杀,以张巡的正常实力,正常出击即可大获全胜,但是在坚守睢阳的十个月中,周边无一支唐军驰援,自己的粮草也早已耗尽,在大军日夜进攻下死伤惨重。

最后关头,张巡没有听取他人建议,不同意弃守睢阳,因为军队一旦撤出,江淮地区将会饱受叛军涂炭,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等到叛军冲上城头的时候他们发现,张巡部在城头上仅剩几百人,完全没有力气再爬起来继续作战,犹如空城一般叛军轻易占领了睢阳,张巡被处死,许远被送洛阳邀功,不久也以身殉国。

睢阳城破仅仅三天,河南节度使张镐才堪堪赶到,大败叛军,夺取睢阳,唉~也是够无耻的。

历史上的名士颂扬张巡的大有人在,而张巡在战斗期间却也有些行为瑕疵颇具争议。

在军队粮绝之时,士卒们先是以茶叶、纸张、树皮充饥,后又抓鸟捕鼠为食,什么都吃完了,张巡叫出了自己的爱妾,杀死后充当吃食,许远也把自己的家奴贡献出来杀而食之,城中的百姓也是易子而食,慢慢的开始向老人、妇女、男子下手,绥阳失守,城中仅剩六百余人。

虽然众臣都说张巡“天下不亡,其功也。”但也有人说张巡在守城期间人人相食三万口众,他是有污点的,或是怒其残忍,或是妒其功绩,这不得而知,反正这一笔是被史家忠实的记录下来。

对于张巡的功绩存在一些争议,很多人认为当时的睢阳一线并非最重要的战场,这是肯肯定的,睢阳的作用连鲁炅扼守的南阳、襄阳都不如,但有一点,这里确是敌军看来最薄弱的突破口,可以获取大量的战争资源,战场上没有哪个点是不重要的。

至于易子而食,至人人相食,自大清殒灭回溯1700年,正史共有118段时期有“人相食”的记录,如果把县志算上,那······天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人相食事件了,大多因为自然灾害、兵荒马乱、暴政酷吏等等原因。

比如明代辽东总兵官,现“旅居”加拿大的华侨祖大寿,两次降清都是因为锦州城粮食耗尽“人相食”才无奈投降的,这个叛徒挨骂比外甥吴三桂少了几十万倍吧^_^,证明大家相对来说对这种不降而降的行为还是有那么一丁点包容的,更何况张巡了。

有些事物,确实不能混在一起说,张巡的功劳和气节堪受万世称颂,他发起的“人相食”也难怪被人诟病,毕竟太过残忍,而且很多人并不觉得睢阳当时有那么重要,白白牺牲了众多百姓,但反过来说他能扼守住睢阳,江淮地区受惠的百姓可不止几万几十万人呐,只能说有功有过难两全,如果自己有亲人在当时的睢阳,又该如何判断如何评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史之乱中最能打的人,带领拼凑的业余军队,歼灭叛军十二万人
生前吃人,死后封神
专升本阅读,说一说睢阳保卫战的张巡,不得不说,真有天赋这回事
【历史故事】 中原魂 ——1 、前言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29
他用7000人斩杀12万人,没他安史之乱不可能被平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