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伤寒,古人述之甚明,是皮毛感受风邪或寒邪,故脉浮紧或浮缓,头痛项强而 恶寒,或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方用辛温解表或解肌,以求其汗。因此,伤寒、中风与温病根本不同,用药亦异也。 ”

  那么这一段讲的,还是讲的,是温病跟伤寒的不同点。那么重点的也说明,尤其 是在临床,不能把温病跟伤寒看成一个东西。那么第一节讲了,温病是口鼻而入,也 讲了伤寒是寒邪从皮毛而侵入, 那么风邪也是从皮毛侵入。 不管风邪、 寒邪是要袪表, 是要发汗、解肌,可是温病是热为主,必须用清热的方法来清理。

  温病,那么它在这个清代康熙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当然是以叶香岩为主。那么汉代呢,那么也有温病,是不是?他讲的是温病嘛,那么他说是,就说是这个广义 的伤寒里头,也讲了有温病。那么在这个《素问·热论》篇呢,它也讲过:“今夫热 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说是凡是这些热病,都是伤寒一类的。在《难经》也讲, “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暑病” 。都是些个热病,广义的,也就是广义的伤寒。

  温病的卫分证与伤寒的表病不同。卫分证,它是发热、微恶风寒,是肺经的郁热病。温邪口鼻而入,鼻通于肺,从气管、喉头到肺。那么这个呢,是温邪,所以它也恶风,也有怕风呀、怕冷啊,有这些个卫分证。为什么说它叫卫分证呢?你为什么不说它是表证?古人不是说嘛, “有一分恶寒, 就有一分表证” ,应该解表啊。你为什么要说它卫分证?几次我也讲的很清楚,是不 是?温邪是热邪, 从口鼻吸进来的, 因为鼻经过咽喉, 经过气管, 通到肺。 肺主皮毛, 皮毛司开阖,所以在这个肺郁热,反映到皮毛,皮毛不和,这样怎么着呢?所以有寒 热,也有发烧、也有恶寒。这个恶寒,或者微恶寒,或者是憎寒,那么有一点怕冷, 这个不是表气闭,而是肺郁热之后皮毛不和,是这个现象。它主要的原因是肺经的郁热。

  肺主宣发、肃降。那么肺呢,是主皮毛。肺主宣发、主肃降,这是它本身的功能。 卫阳之气能够达到体表,所以嘛,这样是正常的。由于肺气不疏、表气不和,出现的微恶风寒,这个不是表病,不是表气受了风寒,不是。那么它的道理是什么呢?它的道理是个郁热。根据什么你说是郁热?

  第一个就是说,它从客观的检查看,脉象是个浮的,或者是数的,也可以说是浮 数。吴鞠通呢,说是 “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 ,说这个以 “数” 为主。 “浮” 代表了卫分, “数” 代表了热,是这个。

  再一个呢,它是喉咙痛、咳嗽、有汗,跟伤寒绝对不同。 “喉咙痛” 说明热郁于肺, “咳嗽” 是肺气郁热,所以他自个儿咳嗽。因为为什么 “有汗” 呢?它的有汗是肺气郁热,上迫、上蒸,所以吴鞠通讲的 “火克金也” ,就是热克了肺了,这样的咳嗽。与伤寒的寒邪从皮毛而入、寒邪(口误:寒毛)束表、肺气不宣的咳嗽,根本不同。

  我们再从客观上检查,舌头,伤寒是白的、 是滑的、是润的、是腻的,质是淡的。 温病,它舌质是红的, 舌面是干的,虽然是白,它是个糙白,是个老的,不是滑润的, 不是腻的。那么从客观的脉、舌、色呢?寒邪是面色白的,温邪热郁,一般说,还是面色不是那么惨白, 甚至于发红, 偏红一点。 那么同时嘴唇, 我们的口角, 我们看看, 口唇也是红的,也还有点渴,微渴。

  所以吴鞠通在 《温病条辨》 上讲的很清楚, 说 “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 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 名曰温病” 。所以温病是这么一个条文,跟伤寒是绝对不同。

  《内经》也说过,说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 肺为娇脏,受邪则郁闭,卫阳之气不能外达,所以嘛,发热、微恶风寒,并且发热比较重,恶寒比较轻,与伤寒的这些症状,从外观上看,也是不一样。

  那么伤寒呢,它是风邪或者寒邪,中受太阳之经。那么 “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 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 。所以它的头疼,是受的风邪、寒邪,受到太阳经,太阳经有病了,所以腰疼体痛,头痛恶寒,浑身疼,这是太阳经受了风寒的邪气。

  温病不是这样。那么有人也许问,说温病有时候腿也疼,对了,有可能。那么我们在,为什么要叫临床家呢?我们经常看温病、热病,所以,尤其是小孩儿,常常出现腿疼。什么道理?说明郁热,郁热于内,经络不和,腿也疼。可是尿是红的,大便是秘结的,因为他阳明腑气不通,热郁于内,所以有时候出现。这种疼,跟受风寒是绝然不同的。

  那么下边我再讲,说温病卫分证,温病的卫分证,实在说呀,就是肺经郁热证。温病的卫分证, 就是说它是肺的郁热病。 因为它不是什么风寒, 所以不能再拿六经来, 拿这个伤寒这些个方法、这些个观点看它。 所以把它从卫气营血看。 因为它热郁于内, 肺主皮毛,发热、微恶寒、口干、口渴,突出的就是嗓子红、喉咙疼,甚至于扁桃体 肿大,再厉害还要扁桃体化脓,形成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它这都是些个炎症、热证。为什么说它是热呢?温病,第一个就是舌是红的,舌质是红的,舌苔是白的。那么,口渴、嘴干、嗓子疼、嗓子干、咳嗽,这些个都是由于肺热,肺气郁热而形成的,绝对不可能错误的看成是风寒咳嗽。我们一定要鉴别清楚脉、舌、色,甚至于大便、小便这些,一般的这些个客观的体征、客观的检查为准的。

  那么我们用 ... ,因为我们知道,是温邪,是个热邪。温邪从口鼻吸受而入。这种热邪,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必须用些个辛凉清解的方法。所以我这儿讲了,由于它,因为它这脉不是紧的,也不是缓的,也不是头项强痛而恶寒的,所以呢,这个伤寒用 “辛温解表或辛温解肌,以求其汗”。温病呢,它是热郁于内。热郁于内,郁热上蒸,虽然有一些个恶寒、发热,绝对不是表病,必须客观地看脉、看舌。怎么样? 必须用这些个辛凉清解的药物。所以他说 “用药亦异也” 。温病跟伤寒的治疗方法是绝然不同的。

  那么这个,在这个《温病条辨》里头,那么也讲得很清楚。是不是?那么在这个上焦篇,吴鞠通讲,适用于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 。那么在今天呢,很多的 人错误地解释成辛凉解表。这是,我自己认为,这些个都是,可能啊,可能在别处用辛凉解表可以。如用在温病,是辛凉清化、辛凉清解,重点在清。虽然是风温,虽然是在卫分证,它毕竟是热。热郁于内也好, 热再重了,接近气分,到了气分,也是热, 必须用清法。跟伤寒的太阳病绝不同。是不是?太阳病,所以体痛、呕逆,脉阴阳俱 紧的,这是受了寒邪,必须发汗。温病是热为主,是温邪,口鼻吸受的热,必须用清法。所以辛凉清解,那么辛凉的,或者叫做疏卫。假如恶寒,闭塞得重呢,我们疏通疏通卫分,辛凉宣化,可以真正是有一点儿表气闭的,用宣化的方法。

  那么, 自己通过临床, 也看到了很多的前辈老师, 用的都是这些方法, 辛凉清解、辛凉宣化、辛凉疏卫。辛凉清解,或者用苦甘泻热。那在《内经》上讲的也很清楚, 说 “风温上犯,治以辛凉,佐以苦甘” ,没说佐以什么什么发汗,没说什么什么解表, 没有。所以今天呢,我们要特别注意,治疗温病,绝不能写“解表” ,绝对不写、不许求汗!那么,这是在《温病头辨》里头,这个吴鞠通啊,那么重复又重复地讲得很清楚。

伤寒和温病的共同点,均为外感热病。
伤寒和温病的不同点,归纳综合如下:
病因学:
伤寒主要感受寒邪、风邪。
温病主要感受温热和湿热病邪。
病机学:
伤寒始于足太阳经,寒邪由肌肤毛孔而入,按六经传变,伤寒易伤阳。
温病始于手太阴经,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温病易耗阴。
症状学:
伤寒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尿清长,脉浮紧,舌质淡,舌苔薄白。
温病临床表现为发热重,微恶寒或者不恶寒,心烦,口渴,有汗或者无汗,尿微黄,脉数,舌尖赤,苔薄黄。
两者早期鉴别要点,根据本人临床经验有三:咽喉部充血、扁桃体炎症;舌尖赤;尿微黄者为温病。咽喉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舌质淡,尿清长者为伤寒。可供临床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彩绝伦的赵绍琴温病讲座(第三讲)
注意!中医的表证概念要厘清
《方剂学》学习笔记45
方剂君臣佐使分类详表
(6)伤寒辨误系列之二:温病初期不是表证
温病初期演变成“风热表证”的原因——源于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三位大师的错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