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日照大旗——成欢之战

第一章      清军入朝

 

公元1894年6月5日(清光绪二十年五月初三),八百名清帝国芦台防军士兵登上了停泊在塘沽海口处的轮船招商局的“图南”号轮船,他们奉命作为先头部队,前往朝鲜,镇压该国全罗道东学党起义。

 

这次出兵是年仅36岁的清帝国驻韩商务总理特授浙江温处道观察袁世凯一力促成的,而他之所以这么干,就是因为他那颗梦想着当班定远扬威塞外的年轻心灵受到了蒙蔽。

 

1月10日,东学党人全奉准率领农民发动起义,并击败前来镇压的朝鲜政府军,攻占了全罗道的首府全州城,朝鲜国王紧急向自己宗主国的代表袁世凯提出请求:由清军出兵镇压东学党。

 

在袁世凯看来,那些拿着竹矛的农夫实在不堪一击,之所以朝军惨败那是因为这些人太无能了,如果清军来打,肯定是摧枯拉朽,那自己肯定可以捞到一笔“富贵资”。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日本人的态度。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曾经和日本政府达成《天津条约》,规定出兵朝鲜时必须通告日本,而且日本也可以同时出兵。

 

日本确实想乘机出兵,因为他们早就对朝鲜垂涎三尺了,不过前提是必须设法诱使清帝国出兵。于是,日本代理驻朝公使杉村便故意派中国血统的书记官郑永邦会晤袁世凯,向其透露日本国内对于出兵与否争议很大的消息,给袁世凯留下了“日本国内多事,顾不上出兵”的假象。

 

任何人都曾经年轻过,后来曾经把清帝国皇室和革命党人都耍得团团转的窃国大盗也不例外,他因为年轻而让垂朽的大清帝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李鸿章根据袁世凯的报告和同文馆收集到的日本报纸,认为日本执政党和在野党政争激烈,确实难以出兵,于是命令直隶提督叶志超,“率所部精锐二千人往援”。

 

叶志超,56岁,安徽肥西县花岗镇圣村人,出身贫农,专业是放牛。太平天国和捻军闹腾起来以后,他先是参加团练,后来投奔淮系树军,靠着不怕死再加运气好(曾经在战场上被土铳打飞,结果医生一检查,只打中了腰部的刀鞘)屡立战功,逐渐提升为直隶提督。说起来当年也是一位猛将兄,人送匪号叶大呆子,不管是打长毛、打捻子还是打金丹教,都是所向披靡,李鸿章派他去似乎也是有道理的。

 

接到命令后,叶志超不敢怠慢,立刻让芦台防军统领聂士成率领古北口练军右营五百人,并从武毅军副中营、老前营抽调步兵二百五十人、从古北口练军马队后营抽调骑兵五十人先赶往朝鲜牙山湾登陆,自己则从榆关(山海关)防军中抽出正定练军两个营,乘“海晏”、“海定”号轮船也随后出发。

 

聂士成率军援朝

 

与此同时,得到清帝国出兵消息的日本政府立即派向山海军少佐率400余名海军陆战队登陆,在新任驻朝公使大鸟圭介的指挥下迅速控制了汉城。10天以后,大岛义昌陆军少将指挥的第九混成旅团在仁川登陆,占领了汉城周围的各个要点,朝鲜的心脏已经完全被掌握了。第二章      烽烟骤起

 

深知整个帝国已经是病入膏肓、外强中干的北洋大臣李鸿章眼看战争黑云越来越近,由于内心深处的怯战心理,他仍然幻想着靠列强“调停”来避免战争,无非是再花点银子嘛,反正又不是花他李家的,于是,叶志超增兵的请求被拒绝了,只是又从山海关派了五百人去,这对于朝鲜前线无异于杯水车薪。而聂士成撤军以免战端的建议他也不敢接受,因为这必然会导致朝廷中一些不懂政治只会骂人的言官的攻击。于是,宝贵的时间被白白浪费掉了,日本政府内部的开战意见已经渐渐统一,战争再也无法避免。

 

7月14日,日本驻华临时代理公使小林寿太郎向总理衙门呈送了绝交书,整个大清帝国都紧张起来,鉴于二十年前日军曾经进攻过台湾,南洋水师派“南琛”、“威靖”二舰至台湾警戒,广东南澳镇总兵刘永福也奉命率广勇二营赴台守备。

 

相对于台湾,朝鲜的情势更为紧张,但是李鸿章手中可以动员的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虽然大清号称有百万大军,但大多数都是只能拿饷不能打仗的废物八旗和绿营,真正能称得上近代化军队(其实最多算半近代化军队)又调得动的就只有他嫡系的四万淮系各军了。本来这些军队驻守的都是整个渤海周围的要衢,拱卫京师,不可轻动,当年和法国开战的时候,这些军队也没有被抽调。但现在李鸿章实在是没辙了,天津小站的盛军、旅顺的毅军、奉天的奉军、靖边军、吉林练军共一万余人纷纷向九连城集中,他们将从那里渡过鸭绿江入朝。

 

鸭绿江离牙山实在是太遥远了,李鸿章见战事难免,本打算将驻扎在牙山的叶志超、聂士成所部由轮船送大同江与盛军等在平壤会合,但叶志超认为战事一触即发,商船渡兵太过冒险,于是李鸿章便决定直接向牙山增援。北塘防军统领吴吴育仁自告奋勇,派兵前往。7月21日,仁字军翼长、记名总兵江自康率正副营一千一百五十人人乘“爱仁”轮开往牙山;7月22日,义胜前营二百人、芦台防军二百人、马一百匹,也在塘沽乘英国轮船“飞鲸”号前往牙山。

 

前两批援军都顺利在牙山上岸,但7月23日出发的第三批援军出了问题。李鸿章当时不可能知道,7月17日,日本召开战时大本营第一次御前会议,明治天皇决定对中国开战。24日,日本联合舰队开到了朝鲜半岛南端的济州海峡,其中第一游击队三艘巡洋舰奉命到牙山湾海面搜索并攻击中国船只。

 

战争,终于来临了!

 

7月25日上午9时15分,满载清军的英国轮船“高升”号航行到了牙山湾口附近的丰岛海面,突然遭遇正在追杀北洋海军“济远”舰的日本“浪速”号巡洋舰。对世界海战史稍有了解的人,应该对东乡平八郎这个名字不陌生,就像看过电影《虎!虎!虎!》的人肯定会记得山本五十六一样。时任“浪速”号舰长的东乡海军大佐与大多数日本军人一样,是个漠视战争道德的狂人,就像十年后不宣而战,攻击沙俄海军一样,他不顾中日尚未宣战,悍然将拒不投降的“高升”号击沉,轮船上的清军义胜前营三百人(管带吴炳文副将),通永练军左营五百人(管带骆佩德副将),北塘水雷营三十五人(哨长张砚田),仁字军亲兵前营炮队一百人(哨长许天才,过山炮4门),仁字军营务处一百六十五人(帮办高善继),其他营哨官十六人,以及增援牙山清军的75毫米行营炮八门全部落入大海之中,并不断用枪炮射击救生艇和落水士兵。最后,除了法国、英国、德国海军的军舰救起的二百五十二人外,其他八百多人全部遇难。

 

牙山的叶志超失去了十分关键的一千名精锐援军和急需的大炮,他的处境岌岌可危了!第三章      大战在即

 

成欢之战清军总指挥聂士成

 

聂士成对开战早有预料,早在7月7日,他得到日军进驻汉城以南水原一带的情报后,就请求率部到汉城到牙山的必经之路成欢设防。叶志超心想日本人正愁找不着借口呢,你添什么乱啊,就没答应他。殊不知人家如果真要打你,还怕找不着借口么?如果当时叶志超听了聂士成的意见,后来的成欢之战也不至于那么被动。

 

7月26日,李鸿章给叶志超发去了电报:“和议决裂,速备战守”。如梦初醒的叶志超这才想起聂士成的建议来,但这个时候形势已经相当不利了,帝国在朝鲜的唯一兼职情报机构驻朝商务总理处已经被日军控制,电线全被破坏,清军变成了瞎子、聋子,只凭借传闻打听到日军约三万(实际上只有五千)这么一点可怜而又不正确的情报。而那位惹出了滔天大祸的袁世凯观察,这次倒是反应机敏,7月21日就在仁川乘船回国了。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句话也许最能体现叶志超此时的心情了。他当时肯定很想骂人,可骂谁好呢?骂袁世凯引狼入室?骂日本人狼子野心?还是骂李鸿章老朽昏庸呢?三十年前的叶志超确实是个天不怕地不怕、敢闯敢杀的愣头青,可现在他已经是个捞够了赚足了的半拉子政客,再不想把自己这条老命给拼掉。

 

于是,当聂士成提出了“海道已梗,援军断难飞渡,牙山绝地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天生形胜,宜驰往据之。战而胜,公为后援;不胜,犹可绕道而出。此间战事当率各营竭力防御,相机进止”的建议后,叶志超真想抱住这个属下亲一口,他立刻率正定练军叶玉标营退往牙山以南的公州城,把烂摊子甩给了善解人意的副手。

 

聂士成的方案是在日军有三万,也就是十倍于清军的情报下设计的。他想既然众寡悬殊,死守背山面海的牙山也就是找死,而退到公州以后,回旋余地就大得多了。但是不战而退怎么也说不过去,朝廷里那些清流实在是厉害得紧,一个个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用嘴杀人比咱用刀还厉害。而且和当时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他对日本也并不了解,所以仍然存了侥幸心理,冀望可以象当年打太平军那样,凭险固守而胜之。

 

不过相对于他的对手,聂士成手中的筹码实在少得可怜。除了他直属的芦台防军一千人外,叶志超又给他派来了正定练军的许兆贵营和江自康的仁字正营共一千人。令人奇怪的是,明明都打算放弃牙山了,却还把仁字副营、义胜营以及五百榆关防军留在牙山,大概是为了保护那里堆积如山的粮食弹药等物资吧。结果本来只有四千兵力,还分驻互不呼应的三处,实在是犯了分散兵力的兵家大忌。

 

就是现在集中在成欢的二千清军,其战斗力也是够瞧的,根据日军侦察,由于吃空额的“惯例”,清军一营五百人中只有三百五十人是真正的战斗兵,其他是带有工兵兼苦力性质的长夫、伙夫、马夫。当然不是每营如此,视指挥官贪心大小而定,聂士成治军较严,他的芦台防军空额少些,来自榆关防军的正定练军空额就多些。而且即使是战斗兵,也并不都是拿着步枪,仍有一些人是使用矛、戟、刀等冷兵器。

 

清军唯一的依靠大概就是指挥官聂士成了,和叶志超一样,这位52岁的太原镇总兵的战斗经历也主要是对付国内的农民起义。他是徽合肥北乡(今岗集乡聂祠堂)人,贫农出身,先后在湘军、淮系铭军、淮系庆军干过,还差点跟法国人在台湾干了一仗。与大多数清军将领相比,他最大的不同之处恐怕就是他并不以已取得的富贵为意,而是对当时中国被列强环伺的险境耿耿于怀。当然出于大环境的限制,他没有注意到近在肘腋的日本,而是对北方的强国沙俄十分警惕,为此常率轻骑,巡阅东三省边境,考察地形,并将中俄、中朝边境上的山川险要,邻国的要塞驻军分布绘制成地图,以便知己知彼。这次接到入朝命令前他还在边境考察。第四章      磨刀霍霍

 

成欢之战日军指挥官大岛义昌

 

聂士成将要面临的对手是44岁的日本第九混成旅团旅团长大岛义昌陆军少将。当时日本陆军高级将领多出身长州藩,海军多出身萨摩藩,大岛就是长州人,现在的日本山口县。他出身于武士家庭,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20岁时毕业于大阪青年学校(实际上是军事院校)后从军。1877年,他作为步兵第八联队的一名少佐大队长参加了日本近代的唯一一场内战:西南战争。战争的双方都使用了大量购买的西洋枪炮,近代化程度在整个东亚都是空前的,当清帝国还在为自己的军队能够走整齐的德式操法而洋洋自得的时候,日本军队的战争手段已经跨越了一大步,跑到前面去了。经过了近代战法的洗礼,大岛的指挥水平不可低估。

 

与清军耳聋目盲不同,日军一心备战,间谍到处出没,消息灵通,他们把牙山清军的兵力、番号、指挥官摸了个八九不离十。曾经有一名间谍被朝鲜老百姓发现,捆绑到清帝国驻朝电报局,结果被怕事的电报局官员拒之门外。

 

7月25日,在日本海军袭击“高升”号的同一天,驻扎在龙山的大岛旅团开始向牙山出发了,他们的目标是“驱逐妨碍朝鲜独立之清军”,这也许就是典型的贼喊捉贼吧。这次日军只留下了两个中队守卫临津江,以防备正在向平壤开进的清军南下汉城,旅团主力三千余人全部参加对牙山的进攻。由于对清军的窘况非常了解,日军估计这次战役来回四天,战斗一天,最多花费五天时间,不会造成汉城的空虚。

 

对大岛来说最困扰的与其说是与清军交战,不如说他是为缺乏军需物资而犯愁。虽然被亲日派控制的朝鲜政府下达了让各地提供补给的公文,但一向仇视警惕日本人的朝鲜地方官民阳奉阴违,拒绝供应食物和牲畜。大鸟公使便和大岛商议,派士兵和警察到各地进城的要道,扣押所有路过的牛马,终于暂时保证了军用物资的供应。不过路上仍然不断发生强征的朝鲜苦力带着牲畜逃跑的事情,结果逼得负责征集物资的第21联队第3大队长古志正纲陆军少佐内疚自杀。朝鲜人民用他们特殊的抵抗方式消灭了这场战争中的第一个日本侵略者。

 

清军并未觉察到日军的动向,聂士成是在27日才率领芦台防军赶到成欢修筑工事的,这时候日军已经挺进到与成欢只有三十华里的振威了。

 

从成欢的地理位置来看,聂士成选这里阻击是有其道理的,这个小镇北距汉城70公里,西南距牙山20公里,汉城到牙山的大道就从这里通过。北面5公里是安城川河,向西流入牙山湾。河上有安城渡桥,两岸多是水田,桥南是佳龙里,通过这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子,有一条小路直接通往成欢。成欢的西南、东北都有山,只是地势并不高,坡度也较缓,主要的屏障还是靠广阔的水田、河川、沼泽,日本人也认为这是要害之地。

 

7月28日晚,正在吃饭的聂士成得到了尽先千总于光炘的侦察报告:日军将乘夜兵分两路来犯!

 

聂士成手头兵力有限,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在控制成欢西面的汉城-牙山大路上。28日刚赶到的江自康营被首当其冲地分配到这个位置,“堵截振威来路”。既设阵地是成欢西北2公里处的牛歇里,这里有山丘,视野开阔,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路。

 

成欢西南有高山,可以望见通往振威的道路,聂士成便把自己所有的炮兵力量:四门金陵(南京)制造局生产的2磅黄铜山炮部署在这里。这种炮的口径只有60毫米,威力小,年代又早,是一种已经过时的武器。当初出兵时只想到是对付农民起义军,所以带上了这种轻炮,结果当发现对手是日本军队时再运炮已经不可能了,日本海军控制了朝鲜海面,增援的75毫米克虏伯行营炮已随“高升”号葬身大海。而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榆关防军带来的八门老式的85毫米臼炮却又放在牙山大营里,没有拉到成欢来。

 

安城渡的东面有一座小山,草深林密,武毅军老前营的帮带(副营长)冯义和带着三百人埋伏在树林里,准备伏击渡河的日军,哨官(连长)徐照德带一百人埋伏在山边,并负责瞭望,用悬灯指示敌人来袭的方向;东南还有一座小山,紧靠佳龙里,有小路通往公州,聂士成为防万一,派于光炘率领几十名精兵埋伏在这里警戒。

 

武毅军副中营帮带聂鹏程带着四哨(连)埋伏在汉城-全州大路西边的沟里,古北口练军右营负责接应。同时因为于光炘报告说日军有一路是前往截断自己往公州的退路,聂士成便把剩下的许兆贵营四百人放在成欢东边的月峰山,保护侧翼。

 

于光炘的情报是准确的,就在清军紧急布置防线的时候,日军也在距成欢十余华里的素沙驿露营,准备进行夜袭,现在双方的砝码都已经放到了命运女神的天平上,谁才是最后的胜者呢? 第五章      安城渡伏击战

 

7月29日凌晨,由第21联队长武田秀山中佐率领的一支日军悄悄地来到了安城渡口,桥已经被清军破坏了,日军只得泅渡。河还不到10米宽,但深可及肩,河底淤泥很厚,吃了不少苦头才渡过河去。接着又是一片被清军挖河淹没的水田,积水也可没肩,过了水田就是佳龙里。因为夜深林密,周围一片漆黑,咫尺难辨,日军在这里迷路了。

 

正在瞎转的时候,清军侦察兵发现了日军,大喊起来,埋伏在村中的清军立即从窗边门缝里猛烈射击,日军猝不及防,只得退入水田散开卧倒,并一齐开枪还击。后续的日军各分队也在军官的指挥下散开,开枪支援。

 

双方对射了一阵,人多势众的日军火力渐渐压倒清军,冯义和命令古北口练军后营的五十名骑兵出击,但只冲到离日军五十米的地方,马匹就被枪声所惊不敢前进(足见平时缺乏训练),日军前卫队的第12中队长松崎直臣大尉乘机率部冲锋,结果正好暴露于弹雨之中,大腿先中一弹,接着又被子弹击中头部,当场毙命,小队长山田四郎中尉也被击伤,士兵死伤很多。武田中佐立刻命令全军冲锋,四个步兵中队的日军全部端着刺刀冲向清军马队,刺死二十余人,其他的清军慌忙涉过村南的水田,向阵地逃去,战斗从三时零八分开始,持续了三十多分钟。

 

日本版画《安城渡》,图片的主人公就是被击毙的松崎大尉。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日军军官着黑色军服、士兵着白色军服,而担任伏击的武毅军则为绿色军服。

 

虽然日军在地形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遭到伏击,但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缺乏战斗意志的清军被充满武士道狂热精神的日军所发动的白刃冲锋吓倒,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击败,可见两军素质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同时,清军的指挥也很问题,日军避于水田之中,又不是暴露于旷野之上,用马队猛冲又能有何成效呢?

 

不过这次伏击战毕竟是出其不意,给日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战斗开始时,位于第二梯队的小队长时山龚造中尉刚准备率部渡过水田。由于急于前往参加战斗,时山率部跳入水中,结果二十余人全被陷在淤泥中淹死。

 

第一个回合,大岛拳大力沉,聂士成重在技巧,双方打平,损失差不多。但是清军除了伏击的策略正确外,在技战术和临场指挥、战斗意志方面乏善可陈,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第六章      左右夹攻

 

其实,大岛并没有象聂士成猜测的那样沿大路进军,理由很简单,成欢东西皆山,西山(牛歇里)地势开阔,虽然方便进军,但无法隐蔽接近,势必遭到清军的炮火杀伤;东山(月峰山)前有一片松林,而且山势比较连绵,可以提供掩护。所以,他决定武田中佐率领四个步兵中队、一个工兵中队佯攻西山,自己率九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大队(欠一个小队)、一个骑兵中队从安城川上游迂回,进攻东山。

 

果然,西面的战斗先打响了,尽管有点出乎日军意料(因为没想到这么快),但客观上把清军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当安城渡的枪声传来时,大岛所部已经赶到了月峰山附近的松林,布下了炮兵阵地。

 

凌晨5时,日军永田炮兵联队的八门75毫米炮开始炮击月峰山角的清军堡垒,这里驻守的许兆贵营没有火炮,只能用手中的步枪漫无目的地还击着,这些对日军丝毫无法构成威胁,而日军的炮弹却不断击中堡垒,泥土四散纷飞,黑烟腾起。由于时间仓促,清军的堡垒胸墙修得很薄,厚不过五六寸,根本无法阻挡炮弹,以至于守军伤亡惨重。成欢西南炮台上的哨官尹得胜也指挥炮兵轰击日军阵地,但一来距离较远,二来训练较差,所以炮弹都落在离日军很远的地方,未伤一兵一卒。

 

乘着硝烟弥漫的时候,日军步兵端着刺刀冲进了没有沟壕环绕的清军堡垒,基本上不进行白刃战训练的清军士兵本来在炮击下本来已经士气低落到了极点,这时更是丢下伤员,一哄而散,日军接连攻克三个堡垒。

 

日本人描绘的成欢之战,可见清练军为红色军服

 

这时,武田所部也开始进攻牛歇里的两个清军堡垒。这里驻守的仁字正营管带(营长)江自康也是清军宿将,他是湘系霆军出身,霆军和聂士成隶属的铭军在镇压捻军时因争功结下旧怨,所以聂士成不顾江自康刚从牙山赶来,士卒疲惫,把他顶到第一线上,江自康早有怨气,再加上部队平时很少训练,虽然使用比日军先进的哈乞开斯六连发步枪(日军使用单发步枪),但不熟悉使用方法,远距离上频频连射,当日军冲到跟前时,弹夹已经打光。在装子弹的时候,日军已经冲进堡垒,于是两个堡垒很快被占领。

 

现在日军东西两路都已经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一齐攻打聂士成所在的主堡垒。这里都是参加了安城渡伏击战而撤回来休整的武毅军士兵,早饭才吃了一半,没想到日军主力从东攻来,仓促迎战。

 

虽然在聂士成亲自指挥下奋力抵抗,但日军炮火猛烈,人数众多,还是很快借着硝烟的掩护冲入堡垒中。经过一番激烈的白刃战,清军苦战不支,聂士成不得已率部溃围而出,向东南撤往天安。战斗结束时7时30分,二千清军只坚持了两个半小时,就把全部六个堡垒丢给了敌人,大败而逃了。

 

成欢一战,清军损失惨重,哨官就阵亡了六个:武毅军的游击(相当于欧美陆军中校)吴添培、王治国、守备(上尉)阎起隆(龙)、千总(中尉)许义友、李玉祥以及仁字军的副将(准将)李大本,其他阵亡军官还有仁字军的记名总兵(临时少将)秦成亮、尽先都司(优先候补少校)王占元、武毅军的补用千总许得胜、补用把总(候补少尉)杨光照、芦榆防军的尽先把总王尚华、李树坤、把总陈恩泰、娄振奎、蔡庆奎、经制外委(候补军官或士官)刘庆祥,士兵死伤数百人。日军则战死松崎直臣大尉、时山龚造中尉以下33人,负伤桥本昌世少佐、守田利贞中尉、山口陈中尉、山口四郎少尉以下49人(伤员中有5人伤重死亡)。

 

日军也没有想到获胜如此容易,还以为清军会把所有部队集中到牙山决一死战(这是典型的日本人思维),于是大岛派武田联队进攻牙山,自己和第11联队向天安方向追击。

 

再次出乎日本人意料之外,牙山的上千名清军不战而逃,武田联队轻易地占领了这个据点,缴获八门火炮和大量物资。大岛追了一程没有追上,也回师牙山,希望在这里能捞到战斗的机会,当然,他们又失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平洋战争(插图版)--- 7平壤战役---青梅煮酒1970
老照片,甲午战争时期的朝鲜,那时清朝和日本正在这里激战
甲午战争逃跑将军叶志超 一路狂奔500里 为何能够安享晚年
图说甲午战争07
甲午 甲午:平壤战役
中日甲午战争之牙山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