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学习”解读(之二)

生活即语文

世界即课程

 杭州师范大学  王崧舟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崔丽霞

二、目标与内容:

侧重于发展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素养

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在提升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增强语文学习知识的综合性、加大语文学习路径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2022年版课标对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有如下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1)围绕爱图书、爱文具、爱学习等主题,走进图书馆、阅览室、书店、文具店,在借用、购买、整理图书和文具的过程中,学习识字、说话、计算、设计、美化,学习与他人沟通、交流,养成爱书、爱文具的好习惯。

(2)在班级、学校或家庭养护一种绿植或者小动物。综合运用语文、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

(3)参与学校、社区举办的节日和风俗活动,留意身边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学段的跨学科学习内容根据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定,体现了以下特点:

1.语文学习与运用领域向生活扩展

第一学段的跨学科学习内容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堂大跨度地延伸到了学校、家庭、社区、图书馆、阅览室、书店、文具店等现实生活场所。任何课程都是生活的反映,离开了生活的知识、能力都是空洞乏味的。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从第一学段开始,就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语文学习与运用领域,扩展到学生日常的生活场所,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课程的内容与内涵,还能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2.尝试进行有意义的问题探究

在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表述中,2022年版课标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与形式,如以爱图书为主题的借用、购买、整理书籍活动,爱文具为主题的整理文具活动,爱生命为主题的绿植、小动物养护活动等,都是值得教师去规划安排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另外,还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社区举办的节日和风俗活动,感受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3.初步培养跨学科学习的意识

第一学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认知能力相对较弱,无法进行流畅的阅读与大篇幅的表达。结合2022年版课标关于第一学段学业质量的描述,本学段跨学科学习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观察、提问的兴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亲身实践与尝试,获得对动植物及周边生活的体察与了解,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并以自己喜欢且胜任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初步具备跨学科学习的基本意识和习惯。

第二学段(3~4年级)

(1)尝试运用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意地设计并主动参与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

(2)参观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传统节日节气、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和传说等;探寻日常生活中的龙凤、松竹梅兰等中华文化意象。积极参加学校、社区举办的文化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获得多样的文化体验。

(3)选择自己发现和关心的日常语言、行为、校园卫生、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讨,尝试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同学交流。

第二学段的跨学科学习内容更加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体现出以下特点:

1.语文学习与运用领域更加宽泛

第二学段明确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其它课程联系起来,如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等,通过各类校园活动的设计与举办,使语文成为沟通各学科的桥梁,在具体真实的活动情境中深化语文学习;同时,进一步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图腾意义、审美象征等中华文化意象的体验与探究纳入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在文化领域进行有效探究;另外,还将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直接关联,把语文课程的边界延展到生活领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建立社会责任感。

2.跨学科学习活动形式更加多样

学习内容包括“设计”“参与”“参观”“了解”“发现”“探寻”“参加”“体验”“调查”“研讨”等,为跨学科学习提示了广阔平台和丰富路径。如设计各种富有创意的校园活动,需要规划活动方案、设计宣传海报、绘制活动指南、撰写主持稿件等,学习由识字读文走向设计策划,由点状认知走向网状应用。学生分工合作,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这是单一语文学习无法产生的综合效益。“参观”则带给学生一个广阔天地,使语文学习有了源头活水。“了解”“发现”“探寻”等亦是如此,能创设有意义的读写思情境,拓宽学习领域,丰富学习内容,也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3.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能力

本学段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乐于观察、提问、交流,与他人合作完成策划、组织、成果呈现等一系列工作;能根据不同学习主题收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探寻、调查、研讨;能将学习成果制成照片、图表、视频、音频等作品,或尝试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展示与分享。

第三学段(5~6年级)

(1)积极参加校园文化社团,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篆刻、绘画、刺绣、泥塑、民乐等相关文化活动,体验、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

(2)综合运用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小组研讨,集体策划、设计参观考察活动方案,运用跨媒介形式分享研学成果。

(3)选取衣食住行、学校、地球、太空等某个方面,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生活,运用多样形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呈现与分享奇思妙想。

第三学段的跨学科学习内容在学生自主体验、感知、研讨、设计的基础上,强调多种形式的成果分享,特点如下: 

1.跨学科学习时空进一步拓展

一是将语文学习延伸到校园文化社团。校园文化社团是指学生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文化、艺术团体。第三学段鼓励学生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和参与书法、戏曲、刺绣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体验、传承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艺术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二是将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导入跨学科学习,并将参观考察活动作为学习载体。参观考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性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动力、思维力、学习力,强化团队意识,拓宽学习视野,敏化问题意识,提升综合素养。三是将学生置于无边界的空间与时间的奇思妙想中,无限扩大了语文学习与运用的领域,引导学生关注过去、现在与未来,使语文学习既与传统接轨,又与现代合拍,并为未来奠基。

2.跨学科学习指向真实的生活情境

虽然学习的领域更广阔,但学习活动更加聚焦于某个主题,活动形式也更接近于成人生活,如社团活动、参观考察、未来生活设计等,都更具有自主性、现实性、发展性。这一学段的跨学科学习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拓展,更是学生时代生活的引入与融合。教师可以从表述的学习内容中,开发出丰富的实践活动。如“戏曲汇演”“我是小小手艺人”“研学分享会”“未来生活狂想”等,都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从项目的确定、方案的拟制、过程的实施、成果的分享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深度学习、高阶思维的要求。第三学段的跨学科学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任务情境,面对较复杂的问题,借助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状态及进程,改进应对方式与策略,寻求优化解决的路径与方案。

3.在分享过程中提高多媒介运用能力

第三学段的跨学科学习,非常重视学习成果的“分享”,如“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运用跨媒介形式分享研学成果”“分享奇思妙想”等。这就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提炼与总结,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与表达,并进行个性化的展示与交流。因此,本学段跨学科学习应着重于问题探究过程与成果的多样化呈现,包括活动计划、实施方案、过程实录、研究报告、专题演讲等应用文体的写作、讨论、评析,做到条理清楚、语言明白、书写规范整洁。学习内容中还提出要运用跨媒介形式分享学习成果,促使学生文字材料的撰写还要符合不同媒介的表达要求,学习各种多媒介的实践操作,如模型、网页、小册子、公众号、海报等的制作,将学习成果的呈现过程变成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激发创造潜能,锻炼自身的跨学科思维和多元读写能力。

总之,三个学段的跨学科学习目标与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由简单交叉到多维交叉、由综合思维到跨界思维、由问题解决到创新突破,呈现出跨学科学习的层次性与发展性;同时,该任务群又紧紧依托项目式学习这一基本载体,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性语文素养。就知识运用的角度看,强调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介入与调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问题解决的角度看,注重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鼓励跨学科学习结果的有形化、物态化、产品化,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更好地促成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语文新课标任务群解读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过关考试复习题汇编(文末下载)
高中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2022(精选9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学习”解读(之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学习”解读(之四)
如何进行跨越学科主题学习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