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斑鱯
斑鱯

斑鱯(Mystus guttatus)属鲶形目鲿科鱯属

俗称:芝麻剑,梅花鲇。

英文名:Spotted longbarbel catfish 。

体长,侧扁。头平扁,吻宽而圆钝,略似犁头状。口宽大,下位,弧形。上、下颌齿带弧形,腭骨齿带略呈半环形,齿绒毛状。唇厚,下唇中间不连续。两鼻孔略近,前鼻孔管状,后鼻孔前缘有鼻须。须4对:上颌须最大,末端达腹鳍基;鼻须较短;颐须2对,外侧1对较长,可达鳃孔。眼中等大,眼睑游离。背鳍短,硬刺细短,后缘具细弱锯齿;胸鳍刺扁长,前缘锯齿细弱,埋于皮下,后缘锯齿粗大;腹鳍与臀鳍均短,无硬刺。脂鳍高,特别长,起点接近背鳍,末端靠近尾鳍,但不与尾鳍相连,后缘游离,圆形;尾鳍分叉,上叶略长。体呈棕色,腹部黄色;体侧具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圆形蓝色斑点(幼鱼无斑)。背鳍、脂鳍及尾鳍灰黑色,有褐色小斑点;胸鳍、腹鳍及臀鳍色淡,很少有斑点。

栖息于江河的底层,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如水生昆虫、小鱼、小虾等,也食少量的高等水生植物碎屑。每年4-6月繁殖,但在6-8月也发现有成熟个体。

分布于钱塘江九龙江韩江珠江元江等水系。

个体大,一般常见个体为1-2公斤,个体大者也有5-10公斤,最大者可达15公斤。肉质细嫩,味鲜美,数量也多,为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尤其在西江,被视为西江的名贵鱼类之一。

四大名鱼之一编辑本段回目录

“芝麻剑”(学名斑鱯),无鳞,体型似剑锋利,因身上有芝麻斑点而得名,栖息于江河底层,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主要分布于珠江和元江等水系,其肉质细嫩,味鲜美,为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它与鲈鱼(花鲈)、嘉鱼(卷口鱼)、鳜鱼(桂花鱼)一起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

珠江斑鱯的食性编辑本段回目录

根据对珠江斑鱯的资源调查结果,从饵料生物种类组成、出现频率、不同体长斑鱯的食物组成差异、食性的季节变化等方面研究了珠江斑鱯食性特点。表明天然水域中斑鱯主要以甲壳类、昆虫类、鱼类、环节动物、植物碎屑等为食,其中甲壳类的出现频率高达78.6%,水生昆虫的出现频率为45.8%。其食物类群的季节变化明显,但没有出现停止摄食的时期,斑鱯在春季的摄食强度最大,各类食物在春季出现的频率均高于其它季节,斑鱯摄食率和充塞度的季节变化是一致的。不同体长斑鱯的饵料有一定的转化或更替阶段,约170mm体长时为主要饵料转化的第一阶段,约240mm体长时为主要饵料转化的第二阶段,随着斑鱯体长的增长,其摄食饵料的个体变大,但种类减少。

珠江斑鱯的早期胚胎发育观察编辑本段回目录

斑鳠的成熟卵子呈圆形,黄色,卵子直径为3.1~3.8 mm,吸水后最大卵径为4.0~4.2 mm,受精卵黏性很小。珠江斑鳠胚胎发育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属于盘状卵裂。在水温(27.5±0.5)℃时,受精后约1h10 min进入胚盘形成期,受精2 h 15 min后进入卵裂期,受精后7 h 50 min进入囊胚期,再经约13 h 45 min 进入原肠期,受精后21 h 15 min胚孔封闭,当受精39 h 5 min后,心脏开始出现搏动,受精后55 h,仔鱼开始孵出。

人工养殖技术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天然水域中,斑鱯喜栖息于水较深的岩石洞里面,多在黄昏和夜间外出觅食,为底层、较温和的肉食性鱼类,食物范围较广,以底栖性的甲壳类和各类水生昆虫为佳,也吃些鲤科鱼类的幼鱼、环节动物、植物碎片、有机碎片、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等。

养殖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清塘消毒 一是清除塘底过多的淤泥,特别是那些已老化,有机物沉积过多的淤泥,塘底淤泥保持20厘米左右即可;二是药物消毒,在干水时每亩用新鲜生石灰20公斤全池泼洒,以杀死池底病原体,3天后灌水,每亩用茶麸20公斤泡水后全池泼洒,以杀死进水混入的野杂鱼及一些寄生虫,7天后再用0.5毫克/公斤强精全池泼洒,3天后即可放种苗。

二、种苗的选择 对于斑的高产、高效来说,这是关键的一步,目前种苗基本上来源于江河捕捞或半人工孵化。由于人工孵化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使得斑种苗价格居高不下,正宗北江斑鱯、西江斑鱯的种苗,5-8厘米售价2-3元/尾,往年售价高达5-6元/尾。现在种苗市场缺乏有效监督,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小规格斑鱯难以识别真假的特点以假充真。因此,农户应从价格及种苗具体特征来选取正宗北江斑鱯或西江斑鱯。

三、养殖环境的设置 池塘主养,选择面积4-6亩,长方形,底质以沙壤土为好,水深2米左右,要求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水体未受污染,并配备增氧机。

四、放养密度 以5-8厘米的种苗下塘,成活率普遍较高,可达90%左右。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以1500尾/亩左右为宜。经过18个月的养殖,基本可达0.5-1公斤/尾,此时即可上市。若再经过一年的养殖,普遍可达到1.5-2公斤/尾,养足3年,普遍可达1.5-2.5公斤,极个别个体高达5公斤/尾。

五、投喂技术 在人工养殖中,斑鱯主要以海产小杂鱼为食,要专设食台,每亩池塘食台面积为2平方米左右,长方形为好。食台离塘边2米左右,离水面70-100厘米,刚下塘的种苗,在第一个月内,把冰鲜鱼用绞肉机将鱼绞成鱼浆。1个月后把冰鲜鱼切成适口的小块,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冬天水温低时,中午投喂一次即可,投喂时上午投喂量占当日总量的40%,当日投喂总量以前一天投喂量为基数,结合当日天气、鱼体活动情况等因素适当增加或减少,如果投喂过多,第二天食物必浮出水面。

六、日常管理 加强巡塘工作,着重观察塘水的变化,观察鱼体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弄清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

七、防病技术 斑鱯病害主要有由塘水恶化引起的系列病及由细菌引起的出血病。对此,应加强水质管理、防止水质中氨氮含量过高,管理过程中适时进行排灌水,再辅以生石灰、光合细菌等水质保护剂进行调节,对于细菌性出血病,主要采取内服及外消相结合的办法。外消以生石灰强氯精二氧化氯季胺盐类红霉素小苏打合剂等。内服主要以环丙沙星磺胺类、痢特类氯霉素等平时拌料投喂,另外还应时常拌喂一些多维及矿物质等微量元素。

美食烹饪编辑本段回目录

酸汤芝麻剑

文化内涵:“芝麻剑”(学名斑鱯),极其珍贵的淡水鱼,仅产于罗甸境内河流及红水河流经罗甸几十公里的河段内,为何仅产于罗甸,此谜至今未解。此鱼无鳞,形似剑鳍锋利,因身上有芝麻状斑点而得名。

罗甸境内名鱼多,如大名鼎鼎的鳜鱼,美味可口的猪嘴鱼(学名铜鱼),赫赫有名的中华侧制鲤鱼,肉多刺少的扁嘴鱼(学名云斑鱼),水中游动可见内脏的银鱼,生 活在山洞暗河里终年不见天日的岩鲤鱼等。这些鱼虽有名气,但却没有芝麻剑名气大,何故,这是因为芝麻剑不仅肉质鲜嫩,肉多刺少,营养丰富,它含有多种人类生存必须之微量无素,常食可美容、壮体、延年益寿,更因其有别于其它鱼类,烹饪特点而大受美食家青睐——名煎不散、久煮弥嫩,吃进嘴里,有淡淡的神奇的香味溢出,令食者心旷神怡,过口难忘。俗言世上美食当数“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一种似鼠的小动物),水中的芝麻剑”,的确不假。

芝麻剑仅产于罗甸,量少,难捕(它生活于深水中),故愈发珍贵(在两广餐桌上其价格令人咋舌),它是罗甸人招待贵客的最佳菜肴。“不吃芝麻剑,枉自到罗甸”,外乡人到罗甸,未品尝到芝麻剑,那真是人生莫大的遗憾。

配方:芝麻剑500克,西红柿50克,盐、味精5克,料酒3克,湖椒3克,葱、姜各5克。

工艺:

1、芝麻剑宰杀,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
2、泡椒切成2厘米长的段。
锅内盛酸汤上火,汤开下芝麻剑,取锅前撒葱、味精、盐等配料后即食。

特色:鱼肉细嫩、汤汁鲜美。

备注:酸汤的制作:香茄5千克,老姜500克,蒜米250克,小米椒1千克,盐500克,米酒250克,甜酒250克,放入坛子中盖上盖子,坛沿上水,15天后即可用,食用时用刀剁碎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鳜鱼的特性
芝麻剑鱼,曾是广西人餐桌上常客,如今不能买卖不能吃,钓到请放生
1池鳜鱼4池饵料鱼,想养名贵的鳜鱼就必须准备足够活饵料
斑鳠
剑尾鱼
这种是我国最贵的淡水鱼品种之一,很多人即使钓到都舍不得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