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腰椎CT阅片技巧速记手册,收藏随时对照查看!(针刀医生必备)
userphoto

2024.02.19 河南

关注

(一)腰  椎

L1-2至L4-5的椎间盘形态大致相似,呈肾形,后缘年轻人稍凹,凹陷部与后纵韧带走行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后缘可变得平直。正常L5-S1椎间盘的后缘较平直,并可轻微膨出。

椎间盘由髓核和纤维环组成,略高于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80~120HU,CT不能区分髓核和纤维环。椎间孔前为椎体,后为椎小关节,上下为椎弓根,内与侧隐窝相连,有脊神经根通过。

侧隐窝:向下外缘与椎间孔,有脊神经经过,前壁为椎体后外缘,后壁为上关节突前面与黄韧带,外界为椎弓根。

正常前后径为3-5mm,<3 mm侧隐窝狭窄,>5mm,不狭窄。

腰椎CT扫描及重建方式:

1)申请单部位选择:腰椎全景CT

2)扫描范围:L1-S1椎体

3)重建方式:轴位+MPR(冠状位、矢状位、斜位) VR

(二)腰椎解剖

腰段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上图示:经腰椎椎弓根的横断层面

上图示:经腰椎椎体下部的横断层面

上图示:经腰椎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上图示:经第1骶椎椎体的横断层面

上图示:经第2骶椎体的横断层面

(三)腰椎CT片所包含的内容

(1)椎间盘重建方式

上图示:冠状位重建方式

上图示:斜位重建方式


上图示:矢状位

(2)腰椎间盘CT断面解剖

上图示:正常腰椎间盘CT(L1/2)

上图示:正常腰椎间盘CT(L2/3)

上图示:正常腰椎间盘CT(L3/4)

上图示:正常腰椎间盘(L4/5)

上图示:正常腰椎间盘(L5/S1)

(四)椎间盘膨出

(一)定义

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髓核脱水,体积缩小,不能充盈纤维环,纤维环承受的压力增加,高度下降,纤维环周边膨出,椎间盘直径增大,边缘超过椎体边缘。

1)表现为椎体边缘对称、规则的软组织影。

2)轻度膨出时表现为椎间盘后缘正常肾形凹陷消失,圆隆饱满。

3)重度时弥漫膨出的椎间盘边缘明显向四周均匀一致增宽,超出上下椎体边缘,但椎间盘仍然对称,没有局部突出,外形保持椭圆形,可伴真空变性。严重时可造成硬膜囊受压狭窄,马尾神经受压。 

上图示:椎间盘膨出伴右后突出

(二)分度

Ⅰ度:膨出不超过2mm,硬膜囊前脂肪间隙存在或无明显改变,属正常范围。

Ⅱ度:膨出超过2mm,硬膜囊前脂肪间隙消失,硬膜囊无明显变化。

Ⅲ度:  膨出超过2mm,硬膜囊前脂肪间隙消失,硬膜囊受压,但神经根无明显改变。

Ⅳ度:膨出超过2mm,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

(五)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由透明软骨终板、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随年龄增长,出现髓核脱水、变性、弹性减低,纤维环出现裂隙,周围韧带松弛,为内因;急性或慢性损伤造成椎间盘内压增加,为外因。 髓核可经相邻上下椎体软骨板的薄弱区突入椎体松质骨内,形成椎体上下缘的压迹,称为Schmor结节。

上图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

椎间盘突出,又称为椎间盘疝;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如反复的损伤或一定量的冲击使压缩载荷的力度增大,髓核通过纤维环薄弱处疝出,腰部最多见(90%发生于L4/5、L5/S1) 。

按突出的组织类型分为:纤维环突出和髓核突出。

按突出部位分型分为:中央型、旁中央型、外侧型、远外侧型。

(一)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

(1)直接征象

1)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密度与相应椎间盘一致,形态不一;

2)突出的椎间盘可有大小、形态不一的钙化,多与椎间盘相连;

3)椎管内硬膜外可见髓核游离碎片,密度高于硬膜囊;

4)许莫结节表现为椎体上(下)缘边缘清楚的隐窝状压迹,多位于椎体中后1/3交界部,常上下对称出现。其中心密度低,为突出的髓核及软骨板,外周为反应性骨硬化带。 

(2)间接征象

1)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

2)硬膜囊前缘或侧方及神经根受压移位;

3)周围骨结构改变,突出髓核周围骨质硬化。

局部突出于椎体后缘的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突出缘与纤维环后缘呈钝角,多呈丘状、半月形、新月形,疝块密度高,偶可见钙化。

上图示:椎间盘突出示意图 

上图示:正常椎间盘CT图像

上图示:椎间盘突出图像

上图示:椎间盘突出(中央型) 

上图示:中央型

上图示:椎间盘突出右旁中央型

1.真空变性--“真空征”

真空变性原因:髓核脱水而变脆、碎裂,椎间盘内呈负压,周围组织内的气体进入椎间盘,90%以上为氮气。 

CT表现:椎间盘内不规则气体密度影。

2.许莫氏结节

病因:髓核脱水变硬,在垂直外力作用下通过终板进入椎体(有一定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是在含水充分的时候发生。 

CT表现:椎间隙平面相邻的椎体上下缘有边缘清楚的隐窝状切迹。

上图示:许莫氏结节

3.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是椎间盘组织经终板疝入椎体后缘松质骨内,使椎体后缘小骨块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或脊髓压迫症状。好发于L4椎体后下缘。

病理证实:骨块外均系透明软骨和退变的椎间盘组织。

CT表现:椎体后缘类圆形多囊状或不规则的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似,周围有反应性硬化,骨块后缘与突出的椎间盘后缘在CT扫描下一致。

上图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六)退行性变

多为生理性老化过程,一般不引起明显症状。遗传性、自身免疫性、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等原因,也可促使脊椎发生退行性变。

(一)椎间盘退行性变

1)纤维环退变:多发生于20岁以后,出现网状、玻璃样变及裂隙样改变,并向周围膨出,退变处可有钙盐沉着;

2)软骨终板退行性变:表现为软骨细胞坏死、囊变、钙化和裂隙;

3)髓核退变:晚于纤维环退变,主要表现为脱水、碎裂,有时出现气体和钙化。 

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增生、硬化,边缘骨赘形成,关节囊松弛,关节脱位。 

韧带退行性变:纤维增生、硬化、钙化或骨化。 

脊椎骨骼改变:骨髓水肿、脂肪沉积和骨质增生。 

继发性改变: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的继发性狭窄。

(二)退行性变的CT表现

1)椎间盘向四周均匀膨出于椎体边缘,其后缘正中仍保持前凹的形态;

2)硬膜囊前缘及椎间孔可受压;

3)膨出的椎间盘外周可有弧形钙化,有时可显示椎间盘“真空”征和髓核钙化; 

4)骨结构改变:多表现为椎体边缘部唇样骨增生、硬化;

5)黄韧带肥厚、钙化:表现为椎板内侧高密度影,硬膜囊侧后缘受压、移位; 

6)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骨化:表现为椎体后缘的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楚。

(七)脊柱滑脱

分真性滑脱和退变性滑脱(假性滑脱),滑脱影像描述是以下一个椎体为参考。

(一)滑脱分度

I :滑移<25% 

II:25%<滑移<50% 

III:50%<滑移<75% 

IV:75%<滑移<100% 

V:滑移>100% 

(1)真性滑脱

真性滑脱:合并椎弓峡部裂 

1)多认为先天因素起主要作用;

2)病变处骨质缺损,内有纤维软骨连接,可形成假关节;

3)分型:双侧峡部裂、单侧峡部裂、不完全性峡部裂;

4)L4约占30%,L5约占60%。

上图示:真性滑脱

(2)退变性滑脱

病因:小关节退变、关节面角度增大接近矢状位、脊柱稳定性下降、椎间盘病变、腰骶角加大、L5骶化或全身疾病。

上图示:退变性滑脱

(3)小关节退变

包括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增生肥大、软骨下硬化、软骨下骨破坏囊变、关节囊钙化、软骨真空变性、半脱位。

(八)后纵韧带骨化

1)增厚不严重时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可造成椎管狭窄;

2)与椎体后缘骨赘鉴别要点:骨化病灶与椎体间可见线状透亮影分隔;

3)与椎间盘后缘钙化鉴别要点:后纵韧带钙化是椎管前缘中间的条状纵形钙化,可致相应节段椎管狭窄且上下层面可连续,椎间盘钙化多位于椎间盘断面,纤维环钙化多呈弧条状。

上图示:后纵韧带骨化

(九)黄韧带骨化

黄韧带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生,出现透明变性,韧带弹性下降,脊柱后伸时,韧带出现折叠并突入椎管,造成微小损伤,在此基础上出现增厚,骨化,从而压迫脊髓。

CT:黄韧带增厚,可见骨样致密斑,邻近硬膜囊可受压。

上图示:黄韧带骨化

(十)椎管狭窄

(一)可分为先天发育性和后天获得性 

(1)先天发育性

又称为短椎弓综合征,椎弓根粗,前后长度变短,椎管狭窄,横断面呈左右长的椭圆形。

(2)后天获得性

由于椎间盘突出、椎体增生、椎体滑脱以及后纵韧带、黄韧带增生肥厚、钙化或骨化等刺激脊髓神经及周围血管,造成神经血管发生炎症粘连、充血、水肿,从而导致椎管狭窄的发生。

椎管测量:1)椎管前后径 ;2)椎弓根间距 ;3)椎管 ;4)侧隐窝(椎弓根高度) ;5)椎板间径 ;6)下关节突 ;7)椎板 ;8)棘突 ;9)关节间径 ;10)上关节突 ;11)椎弓根。

(十一)侧隐窝

侧隐窝又名神经根管,是指椎管向侧方延伸的狭窄间隙,容纳神经根的通道,其背顶部为黄韧带、小关节囊、关节软骨内侧缘及部分椎板,腹侧为椎体后缘和椎间盘,外侧为椎弓根的内侧壁,内侧为硬膜囊及硬膜外结缔组织,是硬膜囊侧壁至椎间孔内的间隙。

当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尤其向侧方突出时,可直接压迫神经根,产生临床症状。

侧隐窝的正确测量:

1)侧隐窝的测量方法是上关节突的前内侧缘与椎体后部的连线的长度 ;

2)两个条件:骨窗,测量层面必须是完整的椎体层面。

上图示:侧隐窝的错误测量

(十二)诊断的几个数据

(1)腰椎椎管中央矢状径:正常15-25mm,10-12mm可疑狭窄,<10mm狭窄;

(2)侧隐窝:正常>3mm,2-3mm可疑狭窄,<2mm绝对狭窄;

(3)黄韧带:正常约2-4mm,>5mm为肥厚;

(4)小关节:正常时表面光滑,对位良好,间隙为2-4mm;

(5)椎弓根间距:平均值20-21mm,<13mm狭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腰椎CT诊断
腰椎影像解剖及常见病变
骨科精读 | 腰椎间盘病变的MRI诊断,你都掌握了吗?
腰椎L3-L4膨出,L4-L5突出,L5-S1脱出是什么意思?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鉴别诊断方法大全(下)
脊柱相关疾病 | 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