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的思辨(五题)

1. 大小之论

2.无用之用

3.关于“我”的哲学

4.养生之要义

5.庄子“视死如归”

大小之论

庄子认识的方法是相对论,试以其论大小来看看其认识论的方法特点。

一、好言其大与小

《庄子》第一篇“逍遥游”就提出了“此小大之辩也”的话题。大与小在客观世界里是无处不在的一对概念,在《庄子》里也是极常见的言词。

《庄子》言其大,开篇即谓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的世界极大,广大无边,导致其想象力更无穷无际。最广大无边的就是他预言说的道。

庄子其言小,常以“秋毫之末”为词,但这不是小的止境。庄子的小,最先见于第二篇“齐物论”篇首文字。

二、常以大小为对比

首篇“逍遥游”就有几组对比。“且夫水之积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大突出了,小则用暗含之法谓“水之积不厚”,此即小;又以鹏鸟与斥鴳作对比:“扶摇羊角而上者九百里”与“不过数仭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再如“小年不知大年”,而小年大年的意思是寿命短长,但庄子宁愿用大小来表示。

其他各篇里,这大小的对举实在太多。“大知闲闲,小知间间”(齐物论篇);“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壘空之在大泽”(壘空之蚁穴,均秋水篇)

庄子要借大小的对比,这一世间万物最常见的关系来说明事理。

三、说大小都是相对的

庄子在其著第二篇“齐物论”中就提出了“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的著名论断。但详实的论述在“秋水篇”,从河伯至东海看到自己的渺小乃是井底之蛙而望洋兴叹的寓言,比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大小观。

其一,大小的定义。“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这是说大小的定义是不能有一个具体的东西的,天下万物的大小量数是无有穷尽的。在世间万物的实际存在方面也确是如此。

其二,大小是没有标准的。标准是客观的,但更是主观的,是主观定出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在庄子那里。“细大之不可为倪”,即大小的标准无法准确地界定。这样又导致人的认识,“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其三,大小各有所宜。“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庄子说到一个观察事物的重要问题,从细小之处看大是看不全面的(如盲人摸象),从宏大之处看小时是看不真切的。物不相同各有所宜,这是事物发展的势态决定的,不能因小而否认大,也不能因大而否定小。而大小的差别,常常在于其所宜与所用,而不在事物大小的本身。

其四,大小的相对论。“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只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也。”(秋水篇)这一句话直接道明了大小的相对差别。这里有两个要点,其一,观察问题的角度,取其大则万物没有不是大的,取其小则万物没有不是小的,这是认识的相对论,但也是有唯心主义的立场;其二,认识的相对论,知天地之为大,但较之更大的东西它仍然是小如稗草,毫末固小但较之更小的东西它又可视为山一般大。这是庄子大小论的精华,因此也可能是糟粕,如果把它过度地相对化就会陷于相对主义的泥潭。

庄子以大小为视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是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之上他又生出许多的命题,比如“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类似的命题全书中散在多有,层出无穷。

无用之用

 事物的存在必然要体现其价值也就是有用与无用。《庄子》一书最先提出有用与无用问题的是第一篇“逍遥游”。有人拿了帽子到越国去卖,“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这里先提出了一个“无所用之”的问题。

在这一篇接下去的文字里,又有几个段落与惠子谈及无用和大小之用的话题。惠子说,他有一个大葫芦能容五担粮,用来盛水却不坚固,做瓢又太大派不上用场,只好“吾为其无用而掊之”,砸碎了。庄子认为惠子不懂其用,茅塞未通,“今子有五石之瓢,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瓢落无所容?”惠子又说,他还有棵大樗树,“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的回答在举例说了一遍大有大用小有小用的事理后,回到这棵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的意思是这棵大树虽然没有什么用处,但也不会有什么困苦。

在第三篇“人间世”一篇,庄子又深化了“无所用之”的话题,正式提出了“无用之用”的命题。庄子还是通过他的寓言来讲这番道理。

有一个姓石的木匠,见到一棵很大的栎树,众人围观而木匠不把它放在眼里,只管前去不曾停步,并从许多方面对弟子说这是棵无用的树。夜晚这棵树托梦给石木匠,指责木匠为何用那么多语言来丑化它,而它正是依凭木匠说的那些无用才得以保全性命成长和活了这么久,才得以成长为一棵大树,而不像其他有用的树早被砍伐派作用场。这棵大树还表述衷肠:“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大栎树责备木匠是个散人(无用之人),又岂止会识得无用之用的散木。

从庄子有关有用无用尤其是无用之用的言论里,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几个要点:

其一有用无用是个认识问题,有用无用体现的是事物的价值属性,但这个价值是一个认识问题,既是认识的角度问题也是方法问题。“逍遥游”惠施说那棵大樗树无所可用,但庄子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的意思,何不将这棵大树移植于旷野,然后躺卧其下乐得逍遥。这也是其用啊。是故,价值既有显性的,也有潜在的,只是有待发现与发掘,从无用中发现有用,发掘有用。

其二无用之用是极为普通的。庄子例举了许多事例说明,从大自然到人类社会,无用之用无处不有。甚至于这种无用之用还贯穿于时空,近代大书画篆刻家邓散木,以“散木”为号,大约也是以这种普遍性的无用之用为喻义的。

其三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树木不成材而得享天年,支离疏因形残而得身全,国家征兵征税都得免除而避免了战祸的牵连,都具有生命意义上的大用。而被木匠认为无用的大栎树也懂得自己生命的奥秘在于:“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人间世)

其四无用之用是顺乎自然之用。无用之用之所以最终能体现为大用,是因为它顺应自然,循乎天理。以庄子的思维来看,这是从根本上肯定了无用之用。

庄子提倡无用之用的意图与意义有二,一是他的现实目的在于阐发身处战国这样的乱世的处世方法。有用有为则有害,无用无为可免祸,无用无为是现实的处世方法。所以庄子寓言里的大栎树就说:“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因为自己要显露才能而招来世俗人们的打击,万物都是如此,而我寻求自身没有用处的境地已经很久了,无用之用是我的主动意图和自处之道。所以庄子通过楚狂接與讽喻孔子的话来直接指责孔子,“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无伤吾足。”庄子指责孔子正处乱世不懂得顺世而为,硬要强出头去挽救颓世。二是他的哲学思辨的精华。庄子的哲学思考倡导一切都要顺应自然,无为而为。庄子观察事物是否有用的方法充满辩证思维。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是人间世篇的结句,也是庄子对无用之用思想的最凝炼的表述。

关于“我”的哲学

庄子的哲学是关于“我”的哲学,这也是道家比儒家更深刻的地方。他对“我”的存在与消失,我与人及物的关系,进行过多方面的哲学思考。

一、人有两“我”。“齐物论”篇首有一段话:“今者吾丧我,汝知之否?”句意表面上是今天我到了忘我的境地。深究之,这句话里有两个我,一个是“吾”,一个是“我”,都是我,但却是两个我:一个是真我(吾)得道的我,一个是自我(我)偏执的我;一个是形体的我,是身体的我,一个是精神的我,是生命的灵魂。人生的目标是,要忘掉偏执的自我而达于真我。

二、“至人无己”。“逍遥游”篇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能够到达忘掉自己,超脱功业和不追求声名的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最关键的是无己,也就是摆脱对于外物的依赖和束缚,在精神上使自我回归于大道,做到物我两忘,既忘掉自己,也忘掉一切,超脱于现实,超越我与人、我与物的各种限制,实现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三、天人合一。“齐物论”是关于“我”的论述最多的一篇,又有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于我为一。”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于我与浑然一体。这就是“天人合一”,是道家追求的境界。有学者认为,庄子主张“齐物论”,万物齐一。天地与我为一,听起来像是豪言壮语,其实并不是要把“我”的精神扩大到天地万物中去,而是要把“我”下降为天地之间的自然之物,要剥夺“我”的一切精神属性,贬低为“非我”。(邓晓芒《世纪之风》,第322页,湖北人民出版社)这是有见解的,符合庄子的本义。

四,我的外显。“齐物论”在列举了人的一系列行为之后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有种种心态情绪和表现,这些都是“我”的外在表现,“我”一定会将这些表现出来,没有“我”的存在便没有这些外化的表现。庄子说有这样的认识即认识到我与外里的相互依存,也就接近道了,“是亦近矣”。但是认识不能停留于此,还要“知其所为使”,是谁指使的,要探寻那个“真宰”,即身心的主宰者,也就是人的天然本性。这个“真宰”是确实存在的,只是我们看不见它的行迹。

五、我与真人。“大宗师”篇里,庄子提出了“古之真人”的概念,并用几大段文字阐说了什么是“古之真人”。归结起来简言之,真人就是不计生死、天人合一、达于无欲、无物、无人、无我之境的人,也就是达于大道的人。而“我”的归依,应该是“真人”。我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遭,“夫大块载我以行,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而我的目标就是,像“真人”那样成为超乎生死的人。

庄子关于“我”的哲学,最终是要教导人们达于“无我”。“无我”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他的最高追求。

养生之要义

在先秦的思想家中,庄子是最重视养生的一个,甚至于说是他提出养生这个概念也不为过。《庄子》一书有两篇的主题是养生,这两篇的篇名也是以义为篇的,内篇《养生主》,外篇《达生》。

养生主的意思就是养生的宗者要领,正因为只是宗者要领,所以《庄子》意犹未尽,在外篇再来一篇《达生》。达生就是明白生命的涵义。

庄子养生的中心意思是“全神”,而这两篇文字又各有侧重。《养生主》一篇重点是“缘都以为经”,即顺应自然,循乎天理,通过“全神”而达到养生。《达生》一篇则重在“纯气之守,”以“守气”为“全神”的前提。

因此说,庄子养生是从大处着眼的观念养生。综其言,庄子养生的重点是:

其一,顺乎自然,循乎天理的总原则。“缘都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篇)这一句话即指明了养生要顺正中自然之道的常法,又指出了养生的重点不仅在“保身”,也在“全生”和“养亲”,“全生”指人的天性,“养亲”指人的精神,要全天性养精神。

其二,通达生命的精义。庄子提出“达生”和“达命”的概念,是要通达“生之所以为生”的内涵,“命之所以为命”的缘由,这样就可以“不无声之所误以为”,“不务知之所无奈何”。(达生篇)即不去做本性所不到以及智力所无能为力的事。

其三,养生不仅仅是“养形”。庄子提出了养生要注意养形的概念,养形就是养护人的形体即身体。而“养形必先之以物” “有生必先无离形”(达生篇)。养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养生必须“养形”,不要让生命离开身体而独存,“养形”又要先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庄子说得多好啊。但更重要的是,庄子要告诉人们:“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养形虽不足以保全生命但又不得不做,所以就要操劳了。

其四,抛却世事的烦恼。庄子既认“养形”不足以保身保生,便进而提出“夫欲免为形,莫为弃世”。弃世就是抛却世间的俗事与烦恼,“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达生篇)实际上这就是养神,这就接近所要达到的养生目标了,“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从以上几点来看,庄子的养生,不只是甚至于不是养护形体,主要是保养精神,即修养大道。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观念养生法。庄子的这两篇养生文字,还通过庖丁解牛等许多寓言,进一步阐述了养生的上述道理和一些具体问题,如饮食色欲要谨慎,甚至要看破生死等。而在其他篇章也有涉及养生的言语,如“常因自然而不益生”,“无以好恶内伤其身”(均德充符篇)前句的意思是不要用非自然的方法去增寿,后句的意思是不要以外在的好恶来损伤自己的本性。又如“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在宥篇)这句的意思是人不要大喜大怒,以免伤害自己身体的阴阳平衡。

庄子“视死如归”

庄子重视生命之生,故有“养生主”“达生”篇。而死亡又是不可避免的,故《庄子》里又多死亡的话题。其第二篇“齐物论”就最早提出了死亡的感受,“予恶乎知恶死非弱丧而不知归者矣!”又说:“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这两句话不是太好理解,有解人也是各解其是,其实都是叙述对于死亡的主体感受。

“死生亦大矣”(德充符篇),死和生都是人生的大事,庄子如是说。综读《庄子》一书,在有关生命之死问题上,表述了这样一些观点:

其一,生死是自然规律。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大宗师篇)生死如同日夜交替一样都是天道即自然的规律。庄子又说:“生之来不可却,其去不能止。”(达生篇)生死是不可抗拒的。“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非是也,且孰为之宗!”(田子方篇)万物之生都有所自,其死也有归处,这是始与终相互循环而无边际也无尽头的往复。这是万物之宗,也就是根本,也就是自然天道。

其二,死亡顺乎自然。“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养生主篇)这是有关老子之死的一段话,说老子应时而生,顺时而死,也就没有什么哀与乐的感受了。这一段话语与前引一段意思相关联,只是更突出了人面对死亡应有的态度。

其三,死是快乐的事情。庄子从两个方面说明死是一件快乐的事。一方面,“夫大块载我以行,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篇)如果以生为快乐,那就应该以死为善。另一方面,死甚至比生更为快活,庄子说了一段寓言:“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頞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庄子到南面楚国见到一个骷髅,与之有这一段关于死后快乐的对话。庄子说要给髑髅恢复形体生命和社会所有的一切,但髑髅说:我怎么能抛弃比国王还快乐的生活而再到人间遭受劳苦。这一段寓言告诉人们,死并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

其四,生死并无区别。庄子又杜撰了子贡与孔子有关生死的对话。孔子说:“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疣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大宗师篇)这段话表达了与老子之死一段相同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表达了生死并无差别的观点,方外之人把生命看作多余的肉瘤,把死亡看作脓疮溃破,他们根本不知道死生后的分别,生与死都是一样的。寓言化的孔子都向往这样境界,“吾与汝共之”。

其五,抛弃功名远离现实便是不死之道。庄子的寓言人物对孔子说:“予尝言不死之道。”(山木篇)请让我为你说说不死的办法。接下来庄子以东海之鸟为喻:“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飞,迫胁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不前不后,既不受同类排斥,又免遭人们的伤害。这一段后面的文字也是一系列比喻,让孔子明白抛弃功名、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才可以免祸。庄子通过不死之道来说明人的处世方法。

其六,死亡的原因在于有为。“生有为,死也。劝公以其私,死也,有自也。”(寓言篇)还是通过寓言人物表达的观点,人生在世如果有为,必然走向死亡,以他个人的作为来帮助天道,这作为便是他死亡的原因。道家讲求无为,连死亡的观点也贯彻了这一思想通则。这还不是过劳死,而是根本不要作为,一切都要顺其自然。

其七,反对厚葬。庄子不惧死,他在寓言里谈到自己死后的安葬:“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庄子反对厚葬,弟子又说:“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又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为自己反对厚葬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公平。

庄子说死的最好结局是,“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大宗师)。世界上不生不死的只有“道”。“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大宗师篇)“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秋水篇)明乎坦涂,就是通晓大道,在生死问题上就是要“明乎坦涂”。“道无始终,物有死生,不恃其成。”(秋水篇)。庄子持有这样的死亡哲学观和人生观,但还寄希望于同道,“熟知生死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大宗师)千载而下,相信庄子会有同道的。正确地面对死亡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生命文化,庄子“视死如归”的人生态度,或有可取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庄子』寓理于事言大道 ——读《庄子·寓言》
万物的起源与生死
庄子:等生死,齐万物
我们与老庄哲学
陈鼓应:道家思想与现代生活
大用无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