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通感在诗词中的美学效果


浅谈通感在诗词中的美学效果

萧本农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把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相互转换。这种修辞手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意无意地用到,如“你笑得很甜”,就把视觉和听觉的笑,转化成了味觉。又如“望梅止渴”,就把视觉的“梅”,转化成了味觉的“酸”。这种修辞手法在在诗词创作中经常出现,它的运用有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我个人认为,通感在诗词中的美学效果可以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  形象美

  一般而言,形象指人或物的面貌形状,是有形的。而运用通感手法,即便是无形的事物也可变为有形,且真切感人,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变平实为生动的效果。  唐代边塞诗人李颀《听董大弹胡茄》一诗写到:“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这是作者描摹音乐的句子。这句诗作者把听觉的音乐描绘成视觉中的形象,从而把本来十分抽象的音乐写得鲜明、生动、形象、具体,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又如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诗情起伏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层见迭出,变化无穷。使虚幻无形的琴声,成为可观可玩,可触可摸的视觉形象。

  二、  意境美

  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也是诗人在艺术实践中创造的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明朱承爵 《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要达到“意境融彻”,必须运用通感手法,方可以突破人的思维定势和语言局限,从而创造出美妙隽永、情趣盎然的意境。这是视觉、触觉等感观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虚幻似真的感觉。如王维的《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上无雨,怎么会“湿人衣”呢,大诗人兼画家的王维,是深谙此道的。原来绘画里的红黄为暖色,青翠为寒色,这里诗人就把视觉上的“翠”与触觉的“湿”偷换了,从而有湿衣的感觉,有一句成语叫“青翠欲滴”,就是这个意思。又如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飘落春风香。”雪本无香,诗人借助通感,把雪花和春花偷换,再与春风联系,此时雪花仿佛就是春风中飘散的花朵,自然就有香的感觉了。

  三、语言美

  语言是诗的元素,语言的雅俗决定诗的优劣。而通感是打开语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运用通感手法可以打破常规,充分发挥想象去扩展外延,从不同角度去描摹事物,因而不落俗套,显得新颖、别致和生动。

  如清代严遂成《满城道中》:“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声明明是听觉,绿为视觉,怎么声会变绿呢?因为风拂柳絮,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宛如一道绿帘散开,从这柳丝发出的声音似乎也染了绿色。又如王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用冷形容日色,岂不谬哉!然而细细体味,想象中夕阳西下,黄昏的余辉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此情此景,就会给人冷的感受。再如杜甫“钟声云外湿,”以“湿”形容钟声,想象钟声穿云而来,破雾而去,故有“湿”的感觉。

四、情感美

  情感是诗的血肉和灵魂,而情感又是捉摸不透的无形的东西。怎样把情感写得绘声绘色,细腻而感人,使那些不易言谈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这就要靠通感手法,为抽象的情感寻找具体的形象。

  佛学有一种至高的境界叫做“禅”,禅即视有为无,四大皆空。而通感是变无为有,把无法用手触摸的、抽象而虚幻的,化为视觉形象,使之具体可感。比如“愁”作为一种只能意会的情绪,不可目睹,但古来写愁的名句,都打破了这种界律,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给愁以长度;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有数量且能流动;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几多愁”,愁有了重量。

  笔者在诗词创作中也尝试运用通感手法。如“高枝露滴蝉声湿,南岭云声雁阵长”(《续宋人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仿宋黄庚“花怯晓风寒蝶梦,柳愁春雨湿莺声”;再如《扯竹笋》“怜它出土苗儿嫩,扯起犹闻拔节声。”学今人刘庆霖“提篮慢步林间觅,拾起蘑菇破土声”(《夏日捡蘑菇》)。不过,我觉得通感手法也不能滥用,第一要恰切,第二要有个度,适可而止,不然就会有画蛇添足之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诗与画的美学意境
极简中式,越少越美
《诗词中的通感手法》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浅谈如何注重古诗词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赋 比 兴和通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