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资本的养老困局

  民间资本的养老困局

  文/《新财经》记者 赖智慧

  “民办养老院盈利太难了,现在想来,当时创办养老院或许是个错误的决定。”曹明推开养老院办公室的玻璃窗,看着对面滔滔北去的湘江水,一脸无奈地说。楼下,有10多名老年人坐在院子中央的葡萄架下打牌。

  曹明是长沙一家养老院的创始人,早年靠做贸易起家,也开过小餐馆。5年前,因看好中国养老产业的前景,便雄心勃勃地在长沙开办了一家养老院。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老年人这么多,养老需求这么大,而现在能提供的养老床位这么少,但经营养老院却这么难赚?钱”。

  在公办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的背景下,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一直被看好,但许多投资人和曹明一样,带着梦想进入,却在亏损边缘挣扎。

  民营养老院举步维艰

  曹明创办养老院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因为中国的养老产业有很大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养老产业的市场到底有多大?中国老龄研究中心主任党俊武提到了两个数字,第一个是老龄委此前公布的未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到2053年是4.87亿,近5亿的数量;第二个数字是失能老年人以及半失能老年人,目前这一数字有3300万。

  世联地产(002285,股吧)战略顾问事业部副总经理杨文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2025?2040年,我国约有5000万老年人需要通过专门的养老机构来养老。按照目前每人每年5万元的养老费用计算,整个市场产值有2万多亿元。

  北京太阳城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凤泊认为,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形成了一批“421”家庭,上面有四个老人,中间一代两个人,下面一个孩子。朱凤泊认为,“421”家庭出现以后,对家庭养老形成冲击,也就为未来机构养老带来了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一方面,数量极其有限的养老机构很难满足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另一方面,养老院等福利性质的养老机构普遍面临床位紧缺、人手不足,而以行政区划分的社区养老,又往往缺乏专门为老人服务的资?源。

  因此,曹明坚定地认为,创办一家养老院并提供尽可能好的养老服务,一定是个有着美好前景的生意,但事与愿违。

  租房费用是经营养老院的主要成本。据曹明介绍,在养老院运营过程中,主要成本是租房费和员工成本费,大约要占一半以上。目前,曹明养老院约有100个床位,收费一般在1000?1500元/月,该院每年花在租房方面的钱就有60万元,这60万摊在每一张床位上,就是每张床每年6000元的租房成本。按月折算,每张床的成本就达500多元。

  在养老院的收费名目里边,几乎都有“床位费”这一项收费,“床位费”往往占据着收费的大头。而对公办养老院来说,“床位费”这一项收费几乎是净赚的,因为公办养老院拿到了免费的资源。

  养老院入住率不高也是盈利难的重要原因。据曹明介绍,养老院开办前两年,入住率不到六成,最近3年虽然有所好转,但也很少能住满。

  入住率低与养老院的知名度不高和价格偏高有关。“民办养老院要么靠租房,要么就是以市场价格拿地,在房租这几年大涨和拿地成本畸高的形势下,经营成本自然要高,所以民办养老院收费要比公办的养老院高。”曹明说。

  为了知名度,一些民办养老机构还要不断投入一些广告费用。因此,在养老院的运营成本高和入住率低的双重压力下,曹明的养老院一直负债经营,尽管其间也有过盈利的时候,但总体来说,目前一直没有真正盈?利。

  据了解,目前北京等大城市的民营养老院大部分都需要租房,这个比例约占90%,要是买地建养老院,显然就更难挣回成本。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阎青春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指出:“政府建养老院,又盖房子、又搭屋,又添设备、又雇人,甚至提供运行经费。而民办一切都要靠自己,他怎么能竞争得过你呢?你是零成本,挣一分钱都是挣;他挣10块钱都不够补偿的。长此以往,民办养老机构必然举步维艰。”

  扶持政策很难享受

  表面上看,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有着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事实上很难享受到。

  国务院2011年就印发了《中国老龄实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产业。今年年中,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级政府积极探索,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财政性资金重点要向农村养老服务倾斜,并发挥好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在万博资讯产业研究院、资本研究小组分析师朱翔看来,由于政府医疗养老的压力,基础服务设施很不健全,所以在立法上给予了很大的倾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意味着商机和市场发展空间。

  近年来,尽管扶持政策不断出台,但为什么民营养老机构却总是发展不起来呢?

  多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首先,一个重要原因是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政策难以落实。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民办养老机构在经办工程中可以享受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调查数据显示,政策不落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其次是部分民办养老机构为了维持运营,以降低质量来挤压成本,某些介入的资金来得快,也去得快,服务质量很差,民办养老机构即使具备成熟的运营经验,也多因资金不足、硬件落后等惨遭淘汰。

  另外,公共养老服务机构存在两极现象,一方面是床位不够、规模小、设备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新建养老机构开始出现“高档化”趋势。由于可以不计土地、建设成本甚至零成本运营,导致出现高档次、偏低价位出售的现象。这不仅扭曲了养老机构的价格体系,还造成养老市场不公平竞争,挤压了民办养老机构。

  北京的一些民办养老机构也很难享受到资金扶持政策。事实上,早在2005年,北京市民政局制定的《北京市民政局资助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实施细则(试行)》就明确规定,凡属资助范围内、符合资助条件的,由法人(非政府机构)、自然人及其他组织举办的,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经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入住满一个月的托养人员实际占用床位数,每月每张床位补助100元。4年之后,北京市民政局与财政局又联合出台了《关于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运营资助办法》,将原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标准从50?100元提高至100?200元。

  上述《办法》还提到,要享受以上政策,申请人要具备这样的资格条件:经市或区(县)民政部门批准设置的,由法人(非政府机构)、自然人及其他组织采用自有土地或房屋、土地使用权人和投资人合作建设、租用现有设施等方式新建、改建、扩建或装修改造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项目。

  据北京一位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照这样的条件,北京市没有几个民办养老院能够享受到这个政策,因为有个门槛摆在他们面前:“土地必须自有”。而除了几个地产公司办的养老院能够满足“土地自有”的条件之外,其他民办养老院基本上都不满足这一条件,因为大多数土地都是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办养老院,鸡肋还是机会(民生三问)
民办养老院:尚待成熟的投资蓝海
养老服务业:突围之路
“老有所养”,如何养?
74个老人“争”一个床位 民办养老院却一半亏损
中国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院行业快速发展 国营养老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