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应掌握的33种学习方法(一)在生活中学习的方法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小学生的成长。如果能够引导小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知识,把自己在书本和师长那里学到的知识与自己身边的人与事结合起来,小学生才能够真正活学活用,学会学习与思考。

  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不会局限于书本或课堂上,只要留心我们就会发现,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小学生的学习场所。平时跟着父母去购物,在街上或者购物中心都可以见到汉字,这就是学习语言汉字的好时机。每种商品都有标价,每种商品的价格又是有区别的,在自己和爸爸妈妈的争相抢购下,购物车已经被填满了。到底花了多少钱呢?这不就是在学校里学的数学知识吗?思维快速旋转,片刻后一个数目就在脑子里形成了,会不会算错了呀?不用担心,售货员会在收银台打出一张购物清单,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照一下清单上的结果,以便检验自己的计算是不是正确。这就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星期天跟父母参观了一处名胜古迹,跋山涉水总算到达了终点。一路上感受着秀美的山水景色有说有笑,多开心呀!如何才能留住这美好的心情和五彩缤纷的画面呢,写一篇日记作为回忆吧。这不就是一次练习作文的机会吗?自然常识课上的实验多有意思呀,可惜老师没能给我们演示一下。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来验证课本上说的是不是正确。通过亲自实践,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巩固了我们对知识的记忆。

  其实,生活就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课堂,而且在生活中学习也比在书本或者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要多得多。生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能注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那么我们就会懂得利用每一次机会学习知识,学习就在你我的身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知识的存在。注意身边点点滴滴的事情,会让我们更快地走进学习的大环境中,并分享在生活中学习的最大乐趣以及对知识最大的理解。

1.生活学习法--在生活中发现知识

  生活学习法,就是在生活中发现知识,这是一种强调小学生所处学习环境的情境学习方法。它特别注意学习的生活背景,环境氛围等。

  在生活中学习知识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单就数学这一科目来说,小学数学其实与小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它强调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背景,是小学数学的一种学习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有很多形式,如游戏活动、情境教学和课外活动等。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要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发现和创造数学。"因此,小学生从生活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才能真正地接受数学知识。例如,在认识平行线这一点上,光靠老师的讲解显然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在生活中去发现和认识什么是平行线。我们来看看小学生乐乐是怎样认识平行线的。

  这一天,老师在课上讲了平行线就是两条永远不能相交的直线。乐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个体育场,在体育场内乐乐看到了双杠,他不禁眼前一亮:双杠不就是平行线吗?再仔细观察,体育场周围的栏杆、足球门框、操场跑道等等,这些熟识的事物都是平行线。回到家以后,正好是吃饭时间,全家围坐在方桌旁,这时乐乐又发现了平行线。他开心地说道:"爸爸,看,我们的桌子上有两条平行线呢!"一边说还一边站起来指给爸爸看。妈妈说:"不只是这两条呢,应该是两组才对。只要是长方形物体相对的两条都是平行线。"乐乐惊讶道:"没想到平行线不只是在操场上能看到,在家里也能看到。"爸爸借机说:"是呀,平行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除了你看到的这些还有很多呢。""那我要好好找一找了!"乐乐愉快地笑着。

  吃完饭后,乐乐还真的在自家屋子里找起来了。这一找还真找出了不少呢,像窗户的对边,卧室的门框、电视界面的对边、屋顶的两条相对沿线、书本的两条对边……好多呀!乐乐把自己的收获告诉了爸爸,爸爸又因势利导说:"那你从这些具有平行线的物体上发现了什么呢?"乐乐想了想摇头说不知道,爸爸让他再仔细观察一下。乐乐就逐一观察这些平行线所在的物体,终于发现了。原来,只要是正方形或者矩形的物体都含有平行线。这一次,乐乐总结出了一个学习的好办法:在生活中就可以发现很多知识,数学应用在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小学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小学生可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即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比如小数点这个知识点,可能老师讲半天,学生也搞不懂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一旦他们自己从生活中接触到,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讲有关小数点的作用,在小数点的移动过程中,数的大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是有的同学就是不知道怎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而且他们固执地认为可以去掉小数点。于是老师挂出小黑板,让同学们看例子。

  老师说这是五年级三位同学的身高,问同学们对不对。这时,课上最迷糊的丁丁站起来大声说:"不对。这怎么可能呢?姚明是球队最高的队员了,也不过两米多,李华怎么可能14.5米呢?如果那样的话,他可是比楼房还要高了!"说完非常气愤地看着老师,好像老师犯了错误似的。老师很高兴地让他坐下,然后解释说:"其实,小数点这个知识点我们在生活中就已经学会了,只不过同学们没注意到而已。像丁丁同学就知道人的身高不可能是十几米,那么人的身高应该是多少呢?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合适呢?""一般人就是一米多,到不了两米。所以李华的身高应该是1.45米才对。陆文刚的身高也不对,0.139米才这么一点儿呢!所以应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39米才对。"没等老师叫,丁丁就自己站起来回答了,而且还用手比划着0.139米的高度。

  这个案例也是生活中的数学的一个应用。比如在做作业时,如果小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从现实角度出发,好好考虑一下,如果与生活相悖,那肯定就是错误的了。同理,如果一个人的身高是0.139米,也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婴儿的身高也要比这个数大得多。因此,小数点的妙用就体现出来了。

  案例中的丁丁显然是从生活中学到了小数点的作用,因此他知道错误就在于小数点点错了位置,也因此学会了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并得出了左右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此时老师再加以正确引导,知识的灌输就不成为困难了。这种经历当然也是源于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分析,看来小学数学从生活中就可以略知皮毛了,只是自己还没注意到这就是数学知识而已。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值得每个小学生借鉴。可以说,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买东西付钱要用到数学,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不一样,计算差价或比较价格也会用到数学。小学生随时都能够接触到算数的机会,这也是学习的最好途径。

  如在与家人去商场买东西时,小学生会注意到甲、乙两家商场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一个标着九折优惠,而另一个却标着八折大酬宾,很显然我们会选择八折优惠的商品,可是小学生可比我们聪明多了,他们不只是看到优惠的比例,同时也会注意到原价位的高低。如果是本来价位低,打个九折后也许比价位高、打八折的要划算得多。所以不能单凭表面的数字就断定是否物美价廉,这其中深藏着数学知识的奥妙。作为最初接触数学知识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要敏感得多。当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家人的肯定后,他们就会更有兴趣投入到计算中。

  在这种情况下,做父母的不妨再追加一道练习题。比如在了解了"折扣"的好处后,妈妈就追问了一道附加题:"如果同学一起去郊游,现在派你去买饮料,全班共有学生76人,再加上你、我和爸爸。商店规定:单盒买每盒2元,买40盒装一箱9折优惠,买50盒装一箱8.8折优惠。问怎样购买才能既让每个人都能喝到一盒果汁,并且又最省钱?"这题的答案不是一下子能得出来的,但是这也是扩展孩子思维的一种方法。于小玲经过思考并与妈妈进行讨论,得出了有以下几种购买方法:

  (1)买单盒79盒:2×79=158(元)

  (2)买4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39盒:2×40×0.9+2×39=150(元)

  (3)买50盒装一箱,再买单盒29盒:2×50×0.88+2×29=146(元)

  (4)买40盒装两箱:2×40×0.9×2=144(元)

  比较决策,买40盒装两箱,正好可以让每个人喝1盒果汁还剩余1盒,又最省钱。这样既让小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让小学生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精打细算。

  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几乎是随处可见的。桌上有五个苹果,现在妈妈吃掉了一个,还剩几个;桌上有三个桔子,妈妈又带回来四个,现在有多少个……类似这样的加减法,如果在课堂上也许孩子并不愿意学,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想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用老师,不用家长,他们自己就能得到答案。对于小学生来说,逼迫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自己愿意学,乐意学,并能从中得到乐趣,这就是最好的入门方式了。

  事实也证明,这种在生活中发现知识的方法更能提高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当然,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要有一定的实际背景,这就要求数学学习内容应当具备小学生所感兴趣的实际场景──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等。小学生也可以积极创造机会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并且在现实的背景中,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问题解决等活动。

2.游戏学习法--一个游戏就是一次学习

  游戏学习法,是通过娱乐、益智性的游戏学习,把每一个游戏都当做一次学习,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和游戏同步进行。

  学习不只是在书桌边死记硬背,如果为了学习而把自己的脑子累坏了而且还没有什么效果,不仅是令学生痛苦的事,而且也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现代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在游戏中同样可以获得知识。

  在阳光小学一年级教室里,小学生们正开心地笑着,跑着,原来老师正带领同学们做游戏呢。这是一堂数学课,游戏的名字叫"找朋友"。老师讲课花去一半的时间,剩下的时间用来巩固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张老师发给每个小学生一张卡片,上面的数字是不同的。

  这时,由一个学生首先亮出自己的卡片:5+6,我的朋友在哪里?

  很快就会有一个小学生站起来:你的朋友在这里,8+3

  紧接着又一个学生站起来:你的朋友在这里,4+7

  短暂的停顿后,又有人站起来:我也是你的朋友,10+1

  我是不是只有三个朋友呢?看到没人再站起来,最初站起来的学生发问。

  张老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自己手中的卡片,看好结果是不是5+6的朋友。

  听到老师的话,有些同学受到了启发,原来要求的是结果。

  我也是你的朋友,16-5

  我也是你的朋友,20-9

  ……

  就这样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把5+6的朋友全部找出来为止。

  在下课之前,张老师说:15-7,我的朋友在哪里?

  全班同学互相看看手中的卡片,并没有发现结果相同的卡片。这时,张老师说:其实,张老师的朋友很多,只要你能说出得数是8的算式,你就是张老师的朋友。这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9-1,3+5,6+2,13-5……看学生们众说纷纭,张老师趁机说:好吧,大家回去把运算结果是8的算式都写出来,记住数字要限制在20以内,明天我要看同学们的战果如何。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休息一下。

  这个"找朋友"的游戏,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对于数字之间相加的掌握情况,还加速了同学们对于减法的练习。小学生们都喜欢这样的游戏,而不喜欢一个人干巴巴的在那里计算。

  在语文课上,杨老师也习惯用卡片来检查学生们对字词的掌握。她的游戏叫"排队组字"。由杨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卡片打乱,发给每人一张,让他们到讲台前来组成老师读出的生字,全体学生认读和评议。比如,"胡"可以分为"古"和"月"两个独体字,而"胳"可以分为"月"和"各",当持有卡片"月"的同学上台时,就会有两个同学去与他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两个字形、字义都各不相同的字。杨老师还经常做"抢卡片"的游戏,她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这样的游戏常常让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热情高涨地去争夺常胜将军的位置。每次同学们都是玩得不亦乐乎。

  某天下午,阳明路百汇小学刘老师进行学期汇报课。在两点钟时,刘老师把欢乐流动课堂带进了205班的教室。课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开始了,刘老师邀请小学生们参加他精心设计的小组比赛拼句子和找错误、YES OR NO问答、猜词等游戏,在游戏中渗透着各种语文知识,包括生字生词、词语搭配、形体表演等,小学生们都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和高度的配合热情。最后,课堂在一段轻快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受到教师"游戏"形式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在家里也开始跟自己的父母做这种游戏。他们自己制作精美的卡片,并涂上不同颜色的数字或汉字,然后分给爸爸妈妈,等到一声"开始"令下,全家人开始在桌子上找自己要的卡片,很多小学生的家长最后居然都是排在孩子的后面。这不仅提高了小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训练了自己的反应能力和肢体的灵活性。作为家长,不但亲自参与了孩子的游戏,也亲眼见识了孩子的成绩。

  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三年级的于思佳就经常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做猜谜游戏。每次学习了新的生字,她就回到家和爸爸妈妈猜字谜。如,"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思)","日"字加一笔是什么,这个答案就很多了,像甲、白、目、田、申……这也是对所学生字的一个回忆记忆。在识字过程中,如果原原本本地记忆和练习,小学生都没有多大兴趣,而采用猜字谜的形式就不一样了,这本身就是一次智力展示机会,小学生年纪小,好胜心强,以此可以锻炼思考能力。

  在承继学校,小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就是跟游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六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玩卡片、猜谜语、"词语接龙"、"抽大奖"、"争当小老师"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在生活实践中开放学数学,教师把知识点设计成解决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小商店"、"小银行"、"量身高"等教学设计,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物,在社会上作一些简单的"调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年级的语文课以课文为兴趣点,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的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拓宽知识面,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与同学交流知识,发表个人见解。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评,学生学得轻松,有成就感。一年级的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一年内就轻松地认识了2000个生字,开始进行大量的阅读,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随着这个习惯的养成,小学生的作文已经上升了一个很高的层次,甚至超越了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

  除了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互动游戏外,现代科技的发展还给我们带来了网络游戏。其实网络作为一个高科技的产物,对我们的学习帮助是很大的。比如,字母大战,测试我们的反映能力。如:火箭上有对应的字母,只要在键盘上按一下火箭上的字母,火箭就会爆炸。小鸭子敲字母,如:鼠标点击让小鸭子敲地,地上会长出字母来,同时小鸭子要躲开炸弹哦。连连看,就是把英文单词和实物联系起来,也就是考验单词的记忆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小学生自己可以在家里做的游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增加我们小学生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小学生结伴买东西时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张丽、刘洋在小区附近的超市买东西时,总是比赛看谁先找到诸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这些字他们还没有学过,可是在生活中他们已经认识了。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新生字而自己认识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兴奋啊!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小学生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课下我们还可以拿出来跟同学比较一下,互相考一考,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的方法不但使我们学会了认字,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我们稚嫩的心灵真实地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不但确立了我们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我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让我们在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游戏中,天性爱玩的小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在愉快合作的气氛中,学习的重点、难点不知不觉就被突破了,既巩固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快速掌握了新学习的知识,同时还可引发小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发展小学生积极的个性。

3.时刻观察--身边的数学让你发现价值

  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只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可以说,数学知识的运用遍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身边的数学又会让我们发现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尽管我们还是小学生,但是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数学课本中的许多概念、原理、现象都可以在身边的生活中找到其原型。比如,对于刚刚接触数字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我们会在生活中找到很多数字。我们吃的数字饼干上印有1、2、3、4、5、6、7、8、9、0的字样,还有的印着英文字母,这不就是数学的生活化吗!再比如一些小游戏(连连看3+4=7,2+4=6,3+5=8……)也是通过简单计算来达到游戏的输赢结果。上升到三四年级后,像一些身边发生的关于数字的计算就更加普遍了。而在这一系列的数学现象中,我们也会发现数学正以它独具的魅力和价值浸染我们的生活。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忽略了学数学的过程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认为上数学就是做题,时间长了,便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其实,只要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将我们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数学学习当中,我们就能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唤起我们对数学价值的新发现,也更能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身边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从身边的生活出发,把学习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们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可以消除我们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1.从身边的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

  我们中的一些小学生因为刚刚接触数学,所以对数学概念认识模糊。比如数学中的"几个和第几个"概念,就不是很容易分得清楚。单纯靠老师言语上的讲解,可能使我们越来越糊涂,这时只要把身边的现象引进数学课堂,我们就会立刻分清楚了。陈东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几个和第几个"的概念,可是她还是没能搞清楚。星期天的时候,妈妈带她去动物园看动物们演出,当看到一队5只小鸡排列整齐地走出来后,陈东马上就告诉妈妈一共有5只小鸡,而且它们身上的毛都是不同的。陈东看到第1只是黄色的,第2只是粉红色的,第2只是淡紫色的,第4只是浅蓝色的,第5只是草绿色的(见图1), <img src="images/b54002.jpg" alt="图片" border="0" />以前只是见过黑色和白色的,今天能见到五颜六色的小鸡雏,真是很兴奋。经过仔细观察,陈东发现最后一只最尖头,第三只最讨人喜欢,于是她脱口而出:"妈妈,我最喜欢第3只小鸡。"妈妈问:"哪只是第3只?"陈东:"就是第三个出场表演的,淡紫色的那只。"说完之后,陈东自己先惊讶起来了,原来"第几"的概念就是这样被归结出来的,一共是5只,我最喜欢的是第3只,淡紫色的那只就是第3只。自己竟然在身边的生活中学会了这一知识点,而且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学会了。

  于是在回家的路上,陈东继续仔细观察:有几个人排队上公共汽车?自己排在第几个?妈妈排在第几个?排在队伍第6个的是男士还是女士?穿红衣服的排在第几个等等。陈东就是在身边的生活中发现了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郑毅有一天跟着爸爸去厂里玩,正好赶上爸爸单位评先进,于是在爸爸的厂里他发现了一个数学概念"工作总量"。一般情况下评先进总是要跟"工作总量"挂钩的,把这个问题放到数学中,就是"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现在郑毅知道了"工作总量"就是工人一天的工作总和。比如,工人老师傅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每小时做12个零件,他一天共做几个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评优表上的空格上就填写如下:

  12×(3+4)=12×7=84(个),老师傅的一天工作总量就是84个。

  刚刚上岗的年轻的小师傅上午也是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不同的是他每小时只能做10个零件,那他一天的工作总量就是:

  10×(3+4)=10×7=70(个),小师傅的一天工作总量就是70个。

  郑毅不仅明白了什么叫工作总量,同时还知道了"12"和"10"就是老师傅和小师傅的工作效率。没想到跟着爸爸玩,竟然还学会了两个数学概念,这可真是在身边的现象中就能学习数学。

  2.从生活现象中发现数学价值,一步步地得出结论。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时,王硕跟其他两个小同学在家中用长度不等的若干根小棍中的三只组成了不同大小的各种各样的三角形,通过这样的操作,他们发现任意三根木棍或许能组成三角形,或许不能。三个小家伙研究来研究去,终于得出了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必定大于第三边。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他们从这个发现中找到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把这个知识点用于数学学习中。他们还发现三角形最牢固,比如四边形或者五边形等多边形都很容易发生变形,而只有三角形不会。由此,他们观察到屋顶上的房架是三角形的,正是应用了三角形的这一作用原理。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他们更喜欢学数学了。

  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后,生活在城郊的霍小曼马上把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她跟着承包责任田的叔叔来到乡间地垄上,利用面积计算公式跟叔叔一起把责任田的面积算出来,并在叔叔的指导下,学会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如果同样形状的两个图形,可以通过眼睛比较大小得出哪个大哪个小,如果看不出来的就要通过面积计算公式来得出结论,不同形状的图形也可以通过计算结果比较出哪个大哪个小。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我们小学生还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检查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自己可以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可以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水车形状改成多边形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想办法找出饭盒、瓶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自己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例如,学习"矩形的周长"时,我们很多小学生会想:直线图形的周长可以测量,计算,用什么方法来得到曲线图形的周长呢,圆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应该是什么呢?想到了不妨就亲自动手做一做,测一测1元硬币、瓶盖、玩具飞碟等的直径与相应的圆周长分别是多少?并把得到的结果记入下。

  测量曲线图形的周长,我们还是第一次,可是借助对图形周长概念的理解,首先还是想出了用测量的办法求圆的周长:我们可以用线绕测量物一周,再拉直放在直尺上量得其周长;也可以直接将测量物在直尺上滚一圈测得其周长。得出一组结果后我们对测量的结果势必会进行思维活动:从所填的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在这种心理影响下,教师再稍加点拨,圆的周长公式就很快进入到我们脑海中了。

  立足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将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学习数学的切入点,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比如,进商场买东西。如果可以的话,不妨帮着售货员同志算一算价钱,商场同类商品打折,不妨比较一下哪个更划算一些。好伦哥的套餐打折了,算一算吃哪个更便宜。当好伦哥第一天贴出如下广告时:

  套餐1(原价18.60元,现价10.00元)

  套餐2(原价18.60元,现价11.00元)

  套餐3(原价18.60元,现价12.00元)

  聪明的朱小小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套餐1,因为它下降得最多。但是当他第二天再次光临时,发现牌子变了:

  套餐1(原价18.60元,现价12.00元)

  套餐2(原价14.60元,现价9.20元)

  套餐3(原价17.40元,现价11.50元)

  这一下朱小小不知道吃哪种了,在同学的全力配合下,他们一起利用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折扣"百分比知识,计算出了三个结果,再经过对比,终于得出了哪一种最划算。如果没有学过这个数学知识,肯定会被套餐1的假象给迷惑。因为我们小学生们一般认为,套餐1价格下调了6.60元,下降的钱数最多,所以选择套餐1。看来,只有真正了解了数学知识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利益。

  总之,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应用随时随处可见,学习的数学知识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数学的价值可不是用"一斑"能形容的。

4.情景学习法--有故事的知识

  情景学习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在充满故事的情景中增加学习的态度体验。其核心在于激发我们的情感。

  情景学习法在教育史上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被老师或家长引导在适当的情境中。在我国和西方教育学习史上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设置了"断机"这样强烈的刺激情景,达到了说教所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又如,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也有情景学习的形式:一次,老师为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森林中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又找不到路。这时,老师便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了回家的路。这些都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或现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和思索。其实,这些实例所反映的情景教学,并不是我们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情景学习法。

  真正地运用和创设情景问题是在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得到发展的,他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学习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景。在现代学习方法中,情景学习法的形式得到较系统地反映。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十分注重自然情景的辅助作用。小学生们会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经常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之美,从而使自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发展自己的想像力和审美能力。情景学习法作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利用形象,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从而引导学生自己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八岁的小学生灵灵最喜欢读故事了,每次去书店都要缠着妈妈买故事书。在故事的氛围中,她有了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情景学习法。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灵灵就有一套卡通连环画,那是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全套20册用一只精致的礼品袋子装着,礼品袋那鲜艳的色彩和有趣和动物形象无疑是吸引灵灵的闪光点。把书买回家后,灵灵不等妈妈跟她一起阅读,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本看了起来。妈妈笑着要她读给自己听,灵灵刚刚看完一页,就发现在那些故事下面还有些小问题呢。在翻看故事的同时,每一页都有一个"看看想想"的小环节,里面是对当页叙述的故事提出的问题,这下好了,灵灵妈妈可以利用现成的问题考灵灵了。看《勇敢的小海豹丢丢》这本书时,妈妈指着第四页的问题问灵灵:"渔夫怀里抱的是谁?"灵灵犹豫了一下才说:"小海豹",原来,这一页里讲述的是渔夫从海滩抱回来一只小海豹,但没想到当渔夫妻子打开包裹一看时,小海豹变成了小男孩。怪不得灵灵要犹豫了。后来,灵灵自己一边看故事一边回答问题,问题涉及的范围也随之增大了,有针对字的读音的,有让分辨画面的,有让自己说出故事发展的,也有考验眼力的,简单的问句里,竟包含了这么多的功能。最主要的是,灵灵的兴趣一直很高,仿佛自己参与了故事,阅读得特别投入。看完之后,她还给妈妈讲续集呢。把个小海豹说得神通广大,还得到了玉皇大帝的接见呢。为了让灵灵的思维更活跃,妈妈还有意识地设置问题障碍:"渔夫在海上遇到危险,丢丢是怎么做的?"灵灵说:"跳下海救他。"回答完之后,还给妈妈出了个难题:"妈妈,为什么丢丢一跳进海里就变成了海豹啊?"这可是让她发挥想像力的好机会啊,于是妈妈不仅没回答她的问题,还反问了一个问题:"那么你说为什么丢丢小时候会从海豹变成了小男孩呢?"灵灵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经过一阵思索大声说:"因为丢丢身上有一种魔法,这种魔法可以让丢丢离开海水后变成小男孩!回到了海里魔法就把他变回了海豹了!"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使得灵灵的想象思维空间增大,想象也更大胆,锻炼了自己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我们小学生爱看故事书,不只是因为它的故事性,更因为它自身的趣味性。如果现在老师说"请同学们找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角星等图形",我们大部分小朋友都觉得是被老师驱使去做这件事情的。但是如果换成情景问答,那我们就会觉得很具有挑战性,也就高兴地去做了。小学生华蕾看故事书,最喜欢故事结束后,书中还有一个"迪斯尼游戏园地"的栏目,她从小就很喜欢做一些考验眼力的小游戏,看到书上的那句"小朋友,你能在左图中找出三角形、菱形、矩形、五边形四种图形吗?"她就高兴了,当然,故事园地中的问题考验不算难,华蕾能很快就把隐藏的图形找出来,关键是她的这种学习状态让父母很放心。一般进书店,只要华蕾看到书本封面上有"读故事、做游戏、学知识、练眼力"等字样,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这种书一般都非常具有针对性,能让小学生们在具体的情景下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学英语是用来进行交际的,因此实践很重要。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小学生必须为自己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往实践的机会,从实践中加深理解、熟悉运用、牢固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王琳学习英语最好的办法就是模拟表演,情景对话。对话当然要在一定情景下才能进行,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英语学习中,王琳当然不可能将真实生活情景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也是有利于自己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的。例如,每次她进教师办公室交作业本,都要抓紧机会模拟表演对话情景。她总是一边敲课桌模拟敲门声,一边说:"May I come in?"然后双手递上作业本说"Here is my exercisebook。"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王琳学习兴趣很浓,表演时全身心投入,神态惟妙惟肖,对内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难。又如在学习同学间的互相介绍时,王琳总是让同桌扮演从外地转学来的新同学,自己代表班里的同学向同桌表示欢迎、问候并询问一些有关于他的问题。如What i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让同桌一一加以回答。这些对话表演,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对话内容,逼真地再现对话情境,使自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激发了自己内在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加深了对对话内容的理解。

  都说情景学习方法只适合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可是张帅小同学在家里照样可以。在英语练习中,他利用现代电子设备,调动视听感官,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电化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在自己和英语之间搭建一座情景桥梁,将要学的对话融于其中,不仅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帮助自己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同时也调动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使自己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例如:下雨的情景很难创造出来,张帅就在下雨的时候先录下雨声,等到用的时候先听录音,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模拟有关下雨的英语对话内容,不但声情并茂,而且能投入其中,非常有意思,在这样的情景中,他学到了生活中的片断故事,也练习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情景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更是被老师们运用得恰到好处。由上海彭浦一小的吴叔君老师设计的关于人民军队一课的教学,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首先是观看多媒体投影播放国庆阅兵的情景,显出"人民军队"这一主题;然后是明确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为什么称之为人民军队?它是如何从不同时期发展过来的?)和介绍网上资源线索;并且在老师鼓励下亲自上网寻找资源,同学之间共享找到的资料并交流看法,通过观看解放军抗洪救灾和老百姓含泪送别解放军的情节,体会思考"人民子弟兵"的含义。

  在学习英语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歌曲的形式表达英文内容,这有助于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分散英语学习难点。因此,很多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自己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跟同学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纪芳课上学习了英文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后,回家就组织小伙伴们上演了一幕一家团聚互相祝贺生日的游戏,整个游戏中,她跟小伙伴们说着,笑着,显得形象、生动、有趣。小伙伴们在游戏情景中也深入角色、踊跃表演。这样的情景学习,使得小学生们在玩中复习巩固了知识,既符合小学生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在学习中巧设情景,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既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又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新的年龄特点,不失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5.夏令营式英语学习法--学并快乐着

  夏令营式英语学习是一种身心放松的学习方法。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美景+学习"玩的是"风情"。它侧重的是在学习的同时,能有一个快乐的氛围。

  我们年轻,爱玩是我们的天性,我们有志向,我们要在玩中快乐地学习。

  夏令营的形式我们并不陌生,小小年纪的我们已经参加过不少内容的夏令营了。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去山上夏令营,跟同学参加暑期夏令营,全体师生到海边夏令营……每年暑假,都会有各种主题的夏令营在我们面前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暑期快到了,我们要给自己准备一个怎样的假期?是彻底甩开繁重的课业负担,纵情于山水间任由心绪自由飞翔?还是应该把自己落下的课程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进行补习?这种两难选择不但成为家长们面临的难题,也成为我们自己最揪心的困惑。不可否认,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利用假期出去走走,但同时又担心"彻底"地放松会使孩子玩"疯"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心都收不回来。迎合了家长学生的这种暑期心理,不少的培训机构开始瞄上了城市里各个风景胜地,推出了各种"风情"的主题夏令营,并将课堂搬到户外,蓝天下,碧水边,有外教陪你练口语……

  参加过英语夏令营的张双、张雪两姐妹深有体会。去年夏天,两姐妹一起参加了英语夏令营,该培训学校合理安排了"美景+学习"的时间。在上午他们采用"Join in"剑桥小学生英语最新的权威教材,旨在开发学生多元智能。下午则安排英语趣味活动--户外体育、社团表演、才艺活动。丰富的营地活动分别包括:消防讲座、与乡村学校手拉手、夏都广场游玩、英文电影欣赏、跟民间艺人学剪纸、学习中国功夫、八达岭温泉度假村游泳、农家采摘、英语晨读。这种形式的学习方法不仅磨砺了两姐妹的性格,而且让两姐妹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集体活动培养了自己的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英语在纵情山水间的同时得到了提高。也许是因为身心愉悦的缘故,也许是因为大自然的陶冶,以前最讨厌英语的她们竟然对英语有了些许的喜欢,这从她们回到学校后每天英语课上那专注的眼神中可以看得出来。

  这样看来,具"时间短、选择多、价格便宜、边学边玩"等诸多优势的夏令营,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小学生"度暑"的最佳选择。在这样的夏令营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重新找回自己的自信。在"三原之夏"夏令营当中,除了全程情景英语学习、强化口语训练外,再辅以文体活动、陶艺手工、厨艺比拼等知识、技能培养;其户外活动更是全面创新,探密古羌东方古堡、佳山山寨生存体验、拓展训练与民族儿童篝火歌舞晚会等。

  参加完英语夏令营的王楠小朋友,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简单美式英语,甚至还能用英语来解释某个单词的意思。在夏令营期间,他还写了十几篇英语心得,记录了在山水之间那悠然自乐的美好情景。这无形中又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写作开了个好头。"美景+学习"已经成为时下夏令营的特色主题。另外,各培训机构为参加夏令营的孩子购买保险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众多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顾虑一扫而去,放心选择。

  很多同龄小学生天生对英语有种畏惧感,不一定是他们自己的外语学习能力多么差劲,而是先从心理上产生排斥情绪。小田浩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可是对于英语的恐惧感非但没有减少,相反还随着年级的增高日益加剧。每次上英语课田浩都低着头,害怕老师提问,更怕老师点到他的名字,一旦不幸被提问上,也是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作答。每次都是羞愧难当,这样的次数多了,老师也对他不抱什么希望了,他自己更是自暴自弃。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英语夏令营,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暑假的时候,妈妈为了让他散散心,就给他报了个星华外国语培训学校的夏令营活动。田浩答应的目的就是要到桂林这个旅游景点去观光一下,因为他很喜欢那篇《桂林山水甲天下》,总想找机会去云游一番。他也不想什么学习不学习的,只是一心想发泄心中的郁闷,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空间。令他没想到的是,在整个夏令营活动中,美景自是不在话下,英语居然也变得格外有意思。一个外教竟然要他教自己汉语,然后作为交换条件,他每天给田浩讲英语小故事,田浩的每个问题他都尽力回答。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田浩又找回了自信心,他跟外教约定每天早晨比赛,比赛的内容就是自己背一篇英语小幽默,外教则背一首唐诗,如果谁没有完成任务就罚他买好吃的。在整个过程中,小田浩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变化,可是外教却把他的进步都看在眼里。夏令营结束了,小田浩的口语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外教偷偷给他录音,然后放给他听,听到自己的口语,小田浩竟然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声音了。回到学校后,老师也是大为惊讶,在一次英语比赛中,他的口语竟然获得了二等奖,这在以前的他看来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小田浩知道自己已经接受并爱上了英语。他还鼓励同班同学下次跟他一起参加英语夏令营,他自豪地说:"英语夏令营,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快乐着!"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暑假既可以学习,又可以游览美景本来就是件高兴的事,真是一箭双雕。对于英语差的小学生来说,参加英语夏令营就是让我们有两种收获的活动。英语夏令营这种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和欢迎。一位家长说:"参加这样的夏令营活动,即让孩子的身心得到了足够的放松,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而且还能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培养起自己对英语的兴趣。我们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有信心。"一个抱着足球的小男孩面对记者的采访,自信地回答说:"我从来都没有发现英语这么可爱过,可是夏令营活动给了我这样的感觉。"

  更多的小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参加这种夏令营的好处,这种活动不仅能让我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得到空前的提高,还锻炼了我们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等,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好处。

  一边学习,一边领略山水风光,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在美景中增加自己的学习热情,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学习方法!小学生们赶紧行动起来吧,到风光旖旎的大自然中体会一把学习瘾吧!轻松学英语,快乐度假期!

6.试验学习法--实践出真知

 试验学习法,就是通过亲自试验得到事实的真相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我们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养成"实践出真知"的好习惯。

  在我们小学生的自然常识课上,试验活动是很多的。其实,很多试验结果我们从老师的嘴里知道了,但是我们却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所以,虽然知识很简单,但是因为琐碎繁杂,我们年轻的小脑袋会很快就把许多知识点忘掉。用什么办法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并牢记于心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我们干脆就亲自实验一把好了。通过试验,我们不但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且能得到最大的收益。

  在老师讲到《乌鸦喝水》一课中"乌鸦"后来是如何喝着水的办法时,阎小波看到老师为了让全班同学看到乌鸦喝水的全过程,就利用手套做成乌鸦嘴的样子,运用了实验的方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去,展示水位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的全过程。回到家后,阎小波找来一个养鱼的小水缸,把它冲洗干净,然后放半缸水。现在的情况是小水缸的口太小,阎小波的头不能伸进缸里喝水。为了能喝到水,他利用老师上课讲到的"乌鸦喝水"的方法,把几块大个彩色鱼石和一袋子小石子逐个放进小水缸里,随着石子越放越多,水位一点点增高,终于水位上升到了瓶口,阎小波顺利喝到了小水缸里的水,从水里抬起头来,他嘿嘿地笑了。原来作试验这么有意思,而且他比其他同学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很快地理解了《乌鸦喝水》的课文内容。他甚至把自己的试验过程做了记录,写成了一篇试验报告。这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与语文相比,学习自然常识需要更多的动手实践。在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上,只靠老师干巴巴地讲解是不能让我们的好奇心理得到满足的。虽然年幼但是脑子里却满是问号的小学生迫切地要求亲自动手得到最真实的、最正确的试验结果。

  自然课本上有一个"黄豆挣破玻璃瓶"的试验。把晒干的黄豆装入一只薄壁的玻璃瓶中,约占全瓶容积的四分之三,加满水,并用软木塞塞紧。如果水被吸完了,拔出塞子,需要继续加满水,再把软木塞塞紧。过几天,玻璃瓶突然破裂了,吸足水的黄豆撒了一地。原因是,豆子吸水后,体积不断膨胀,产生很大的压力,终于使玻璃瓶破裂。

  同学们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对此半信半疑。吴乐回到家后决定亲自做一做这个试验。他的试验分以下几个步骤:

  材料用具:

  一个薄壁的玻璃瓶。一个软木塞。黄豆若干。满缸的清水。

  实验步骤:

  (1)把黄豆晒干;

  (2)把薄壁玻璃瓶刷洗干净,取晒干黄豆若干放入瓶中,直到占据瓶子的四分之三左右;

  (3)把装有黄豆的瓶子加满水,并用软木塞塞紧;

  (4)瓶中的水被吸干了,拔出软木塞,继续加满水,把软木塞塞紧。

  吴乐一天天给瓶子加满水,每天都对瓶子中的变化作一个记录。直到有一天,黄豆吸足水分,玻璃瓶突然破裂。总结试验结果,豆子因为吸足水分,体积不断膨胀,产生很大的压力,把瓶子挣破。通过亲自动手试验,吴乐掌握了一种学习自然知识的方法--试验法。以后每次自然课上的试验,只要条件具备,吴乐都会回家做一做,既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试验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在试验中找到了学习自然知识的乐趣。

  在讲到种子萌芽知识点的时候,吴乐又在爸爸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下面这个试验。

  材料用具:

  取饱满健壮的红皮小麦种子和白皮小麦种子若干粒,刀片一个,镊子一个,培养皿(玻璃瓶)四个,卫生纸若干张、清水、标签、胶水等。

  实验步骤:

  (1)浸种,使小麦种子萌动;

  (2)将萌动的红皮小麦200粒和白皮小麦200粒分别放在标有1号和2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3)将萌动的红皮小麦20粒和白皮小麦20粒,分别切下它们的胚,分别放置胚和胚乳部分;

  (4)将切下的10粒红皮麦种和10粒白皮麦种的胚,分两部分放在标有3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5)将切下的10粒红皮麦种和10粒白皮麦种的胚乳部分,分两块放在标有4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在爸爸的启发和帮助下,吴乐一起解决了书上提出的小问题:

  (1)3号培养皿中的两种小麦胚能不能长成幼苗?

  (2)4号培养皿中的两种小麦胚乳能不能长成幼苗?

  (3)设置1号和2号培养皿的意义是什么?

  (4)试根据探究性实验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胚和胚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5)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

  (6)爸爸还将红皮小麦的胚"嫁接"在白皮小麦的胚乳上,把白皮小麦的胚"嫁接"在红皮小麦的胚乳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让吴乐观察结果,对结果进行研究。

  这样的试验,让吴乐真正懂得了种子的萌芽是需要条件的,种子的发芽率因为外在和内在诸多条件的限制,会有所不同。

  从小好动的展鹏总是利用各种小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小东西。下面就是他利用白色垃圾巧做手电筒的过程。

  制作方法:

  (1)他把刚刚喝完饮料的一只废弃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

  (2)用厚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

  (3)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

  (4)取一段电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

  (5)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

  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易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利用废易拉罐和废塑料盖可以制作一次性手电筒。

  展鹏这个独具匠心的制作既利用了"白色垃圾",做到废物回收利用,又给家人带来了方便。当学习了"外婆家的太阳灶"后,他居然回家要做一个太阳灶。他找来废旧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硬质泡沫塑料一块、木料一块、铁丝若干、细竹签一支。具体步骤如下:

  (1)把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

  (2)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

  (3)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

  (4)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展鹏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

  没过多久,土豆就被太阳光烤得外焦里嫩,热气腾腾,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小展鹏把烤熟的土豆拿下来,连带"自制太阳灶"一起给厨房里的妈妈看,妈妈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小展鹏则为自己的得意之作喜笑颜开。展鹏已经有了很多这样的小成就,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亲自动手制作带来的乐趣"。因为制作带来的好处太多了,小小年龄的展鹏已经被同学们公认为"小爱迪生"。在小学生科技表演大赛上,他的作品还得了一等奖呢。这不仅仅使幼小年龄的他体味了成功的快乐,也让他从中学到了更多的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动手试验,更有利于我们小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使知识真正变成我们记忆存储中的篇章。而且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也会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作为小学生的你如果还没有亲自动手做过试验,建议你今天就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做完之后你一定会喜欢上这个学习方法的。

7.发现式学习法--捕获身边的知识

  所谓发现学习法,就是通过学习主体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发现学习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论专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大力提倡的。他认为实现教学任务的一个可靠方法是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他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头脑去探索,"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我们所谓的发现式学习,其对象并不单指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譬如,在课外朗读过程中,我们可能"发现"一个早已熟悉的成语,它经常挂在同学们的嘴边,但是我们并没有从书中接触到它,老师也没有讲过它的意思,现在我们看到了它的应用语境,经过查字典或者其他方法明白了它的真正意思,这就是我们的发现,是真正的发现。再如,在自然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发现"一条早已熟知的原理,但由于事先没有人告诉过我们,也没有从自己手头的书看到(尽管它早已写在有关的书上),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发现,是千真万确的发现。这一条我们自己发现的原理,要比我们通过学习别人的发现理解深刻得多,记忆牢固得多。当然了,发现也需要外在的刺激和引发,它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联想发现法

  联想发现,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事联想发现,即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二是概念联想发现,即由于某概念而想起其他的概念。这两种联想发现可以通过下面两个小故事来理解。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据说少年的李白曾一度厌学。有一天,他见到一位老人手拿一根铁杵不停地在磨石上磨着,李白不解,上前问道:"老人家,你磨这铁杵干啥?"老人回答:"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大笑:"这么粗长的铁杵要磨成绣花针?这怎么可能呢?"老人坚定地说:"只要每天磨下去,一定能!"李白觉得好笑,晚上睡觉前还在想这件事。想着想着,突然醒悟了:铁杵磨针的过程不就是坚持不懈的过程吗?自己的学习不正是需要这种精神和毅力吗!李白从铁杵磨针联想到自己的学习,从此发愤读书了。

  中国古代的名诗佳句流传下来的很多,有很多好的诗句是在人们对诗过程中发现的,也因此这些诗句流传得更久远。一位朋友对王安石说:"古人有'风定花犹落'的佳句,没有谁可以与它对上。"王安石心想,这是一句以静写动的诗,由此而联想到王维的以动写静的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于是脱口而出:"我用'鸟鸣山更幽'来对。这位朋友拍手称赞:"'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一以静写动,一以动写静,好!"

  这两个小故事,前一个由磨杵之事联想到学习之事,当属第一种联想发现;后一个由"以静写动"联想到"以动写静",尽管这是诗句,但却包含着哲理。静--动,动--静,这就是概念联想。尽管王安石的对句是借用,但是借句在原诗中与前一句同表以动写静之意,换到此位置之后,则同"风定花犹落"这个以静写动句互为补充,诗意翻新,确实是王安石的一个联想发现。

  联想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应用非常普遍,可能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发现,但是它确实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作用。如我们学习古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诗句。因为这两者有共同点,就是都不畏惧严寒的侵蚀,坚强地傲立在风雪中。再如,刘畅小朋友看到农民伯伯面对累累硕果喜笑颜开,联想到在春天时他们辛苦劳作的情景:"到处是人们紧张忙碌的身影","虽然肩上的重担已经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了,可是他的热情还是那么高,干劲还是那么足"。刘畅通过联想,把秋景和春景都展示在面前,从而发现秋色和春色之间的必然的联系: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没有人们在春天洒下劳动的汗水,不可能换来秋天的累累果实。也因为这样的联想,她明白了"春华"--"秋实"的意思。眼前的农民伯伯丰收了,刘畅的精神也丰收了:"发现也是一种丰收,是一种学习上的丰收。"

  通过联想,我们不但能丰富自己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能活跃自己的头脑,锻炼自己的想像力。

  讨论发现法

  讨论发现法是经过双方或多方的讨论,最终得出发现的学习方法。一般发生在无意识的谈论过程中。

  郝伟伟和林芊芊在同一个班级读书,两家住得很近。所以周末总能一起做作业、做游戏、外出游玩。这天,两个人一起做数学题。郝伟伟忘了矩形的面积公式,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翻书查找。林芊芊随口说道:"哎呀,巨(矩)形的面积不就是长乘以宽吗!"很显然,林芊芊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语音上的错误--她把"矩形"读成了"巨形"(上声读成了去声)。郝伟伟立刻给她纠正,林芊芊不承认自己错了,因为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这样读的,怎么会有错误呢?说服不了她,郝伟伟请出了字典,翻开字典中"矩形"的读音,林芊芊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错误了这么多年。原来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也不一定是正确的,这次发现对她的意义重大呀。

  通过讨论,林芊芊纠正了自己的读音,掌握了正确的读法。不仅仅是在语文上,即便是在数学学习中,通过两个人一起讨论也会发现新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对于自己和好朋友林芊芊的每一次发现,郝伟伟都会说:"两个臭皮匠也能顶个诸葛亮!"两人哈哈大笑。

  通过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纠正别人的错误,而且还能集思广益,找到最佳学习方法。讨论发现法真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呀!

  质疑发现法

  要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一个勇于发现的精神。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但至少这种精神是可贵的。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会开花结果"这一问题,有一大部分小学生回答是的。那究竟是不是呢?答案还是要经由自己的观察和查找资料才能得出。饶小培回到家后,上网查资料,翻阅有关书籍,最后发现居然有很多植物只开花不结果,像象牙红、观赏石榴这些只供观赏性植物。还有很多植物是不开花不结果的,像冬青、洒金榕之类的。饶小培脑子中的空白被这些新发现的知识填充了。如果不是查找资料,或许她至今还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奇异植物呢。而知识的获得,都源于发现。

  发现式学习法有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发现本身包含着对已认知事物的重新认识,这种再认识可以使已知观念与新学得的知识更好地联系起来;或者说使正在吸收的新知识同早已熟知的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起到更准确认知的目的。

  运用发现式学习方法,要求小学生要像科学定理、定义的创始人一样去认真思考,去演算,去实验,去经历失败,去尝试成功,就是说,不要指望坐享其成。崔征听了自然课上的合力试验后,回家亲自做了一遍,这才知道原来两个力合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还要看两个力的方向。如果方向不对,那合力就不是两个力的和;方向一致,合力才是二力之和。通过自己的亲自试验,崔征对力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层,而且因为是自己得出的结论,记忆起来毫不费力。发现式学习法,有助于小学生对所学材料的牢固记忆。

  发现式学习法能帮助小学生培养一种思维习惯,并学会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独自捕获所需要的知识,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一点,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是最为重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应知道、小学生应掌握的六大生活学习法
小学英语该如何上
情景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讨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