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叶壮的回答(267票)】:

大量干货预警,请自备笔记本小板凳。

咱们先界定一下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们的大概年龄范围吧。3~5岁是我认为比较合适的一个范围,国家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了6周岁就可以上小学了,“条件不具备的”可以推迟至7周岁。

很吻合地,发展心理学的分段方法中,3~5岁就被划归为“学前期(Pre School Years)”。

这个阶段的孩子怎样呢,他们的脑发育的速度与心理发育的速度依然很快,而身体同时也迎来了重大的转变:身体脂肪占比下降,四肢的发育速度超过了躯干,头部在身体中的占比也开始下降。

一言以蔽之——在这个阶段,咱家的孩子从一个baby变成了kid。

为了让大家有个感性直观的认识:

曹家Grace,2010年10月出生,录制节目的时候三岁吧:

曹家joe,2008年8月出生,录制节目的时候,五岁左右?

3岁跟5岁的直观差异,差不多就这样。不过今天,我们要更多讨论心理层面的发展重点。我认为,下面罗列的几项彼此之间存在递进关系,排名分先后。

  • 逻辑的初始与幻想的萌芽。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对客体存在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结有概念的。妈妈去上班,孩子哭天抢地;送幼儿园初期,孩子在幼儿园门口恍若生离死别。周一上班,公交车上看到一个母亲劝她三岁左右的孩子去幼儿园,劝了一路,孩子全程抽泣——妈妈不断安抚:“妈妈等你中午一吃完饭就去接你,妈妈只是去上班,妈妈怎么会不要你呢?”为什么分离焦虑在这个阶段成为了众多家庭需要力克的一个难题?因为孩子与家长的情感联结极为紧密,与此同时,虽然已经有了稳定的客体永久性方面的觉知,但对“未知”这件事情本身的担忧带来了强烈的分离焦虑——在他们眼中,妈妈消失在视线里,那妈妈很大程度上就不能与自己随时保持感官的连接与线索的交换,而信息的缺失,带来了焦虑和困扰。三岁过后,这种能力很快就能得到弥补。合理的想象与浅显的逻辑可以更好的平复孩子们的心情。客体永久性在一岁半得以建立,而逻辑思维在两三岁时产生萌芽,认知结构发生更迭,零散的信息可以在幼稚的逻辑的引领下产生新的嫁接,甚至发生化学变化般的融合,心理机能的发展带来认知的spark,孩子们迎来了他们学前期重要的朋友和长久的梦魇——想象(imagination)。对孩子而言,想象是在心理世界中对物理世界的改造,这种神奇的心里操作直接为孩子打开了一扇大门,那扇门里,有“过家家”这种社交探索,有“童言无忌”的奇思妙想,有对“虎阿婆”的深深恐惧,还有第一次对谎言的尝试。
    • Magical Thinking。孩子对于母亲的第一次真挚的祝福与关怀一般出现在3~5岁。因为祈祷、祝福、威胁都是想象与逻辑的组合才导致的行为。这时候的孩子们可以初步领会神话、童话故事里圣诞老人、仙子、精灵,世界在他们眼里是个充满“为什么”和浅显逻辑的存在。——“爸爸,门怎么自己关上了?”“是风吹的。”“哇,风哥哥好腻害!”

    • Nightmare。想象力和初步逻辑在另一个方向的集合造成了梦魇。四岁左右分房睡的历程对很多家长来说几乎是炼狱般的存在,在西方就有“monsters in in the closet”的传说,在东方又有“张辽止夜啼”的故事。年龄特小的孩子一般不会表现出对黑暗、鬼怪的巨大恐惧,而3~5岁的孩子,开始怕分房睡,黑漆漆的走廊,怕晚上莫名的异响,进而发展到怕做错了事情妈妈责备,怕爸爸妈妈因为某些琐碎的生活小事开始吵架。一个吓人的故事,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逼真的,他们太爱想象,而在想象中也倾注了太多的情感。他们心中关于逻辑的定义太过模糊,世间万物可能发生的变化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太多太多——那里,狼真的会吃掉外婆;蛇,真的能咬死农夫;衣橱里藏着的鬼怪,真的能让自己再也见不到妈妈。
    • 说这些,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有些年龄特性的事情,是有心理规律可循的。发展的任何阶段,给个体带来的心理改变,都有正面或负面的区别。作为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你孩子的这一部分改变发生没有;如果发生的话,是不是在一个社会氛围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发展的波动很大,或者倾向略极端,有没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 你我有别。我十五岁的时候,我二姑的女儿三岁。我还清晰地记得彼时我们兄妹的一次对话。我指着我二姑说:“这是我二姑。”小家伙急了,忙说:“不!这是我妈妈!”我平淡地继续重复:“不,这是我二姑。”她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妈妈的腿,几乎哭了出来:“不!不!这是我的妈妈!”三岁到五岁间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发现了你我有别。我二哥两岁八个月的女儿有一个很有趣的爱好,就是拿着零食逼着别人吃,别人如果不吃,就拿着零食伸到人家面前一直举着,伴以呆萌的凝视。如果你出于礼貌接过来,把零食放到了一边,小姑娘会再拿起来,继续伸到你的面前,总之,不吃不行。造成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你我无别”的心理发展阶段——“我是想吃也爱吃零食的,所以你也是想吃也爱吃零食的,那你要吃哦。”——至于当事人到底是不是这么想的,在孩子们的心中,不重要也不明白。在这个阶段,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完成“你”、“我”、“他”三者的割裂,了解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鲜明感受,每个人都应当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并赢得该有的尊重。有的孩子虐待小动物,就是不能很好地看待“他者”,没法对其他的生命个体感同身受,更谈不上向外界辐散关爱,长大了就更可能变成了拿浓硫酸泼熊的人。而一些到了别人家就乱翻东西,毫无礼节的熊孩子,也是不能很好割裂自身与环境,在意识中仍然认为我即环境,环境即我——怎样主宰都可以。

  • 语言的质变发展。曹家的grace,说话很爱“姐姐(姐姐是她的小名)如何如何”,而他哥Joe就不会这么说,因为Joe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该阶段的语言质变。拥有逻辑、充满想象、发现我与别人不是一回事儿之后,就面对着一个新的问题:怎么表达你的逻辑、想象,以及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关联词语、递进性质的话语开始出现在这一阶段的孩子的语言中。“为什么?”这个烦死了无数老爸老妈的万能问题的出现频率也开始增多。这都意味着,组织语言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期。我四岁的时候的一段话为我外婆津津乐道至今:“姥姥,你快问我救护车怎么叫!”“救护车怎么叫啊?”“#¥@¥&,姥姥,你再问我警车怎么叫!”“那警车怎么叫啊?”“#¥@¥&,姥姥,你再问我救护车怎么叫!”“……”这个阶段,由于对主体和客体的心理区分已经形成,自然而然的就对语法产生了近乎直觉的理解,讲出来的句子,终于能够称之为句子了。

  • 站在别的角度看世界。区别了你我他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技能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观察世界:“爸爸很困了实在不能再陪你玩了”;“妈妈找了半天没找到你,你知道妈妈有多着急吗”;“你不能欺负别的小朋友,你看,你都把人家打哭了”。3~5岁的孩子,只有学会了站在别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真正领会上面这些苦口婆心的话。我们把孩子们带到实验室,实验室的桌子上摆着两个盒子,一个盒子上面画着红十字,一个盒子没有画任何东西。我们问了小朋友这样一个问题:“叔叔现在要找个创可贴,小朋友,叔叔应该在哪个盒子里找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指向了画了红十字的那个盒子。我们当着孩子们的面打开了桌上的两个盒子——有红十字的那个空空如也,什么都没画的那个里面放着一打创可贴。我们合上两个盒子,换了一个人来问:“阿姨现在要找个创可贴,小朋友,可不可以告诉阿姨在哪个盒子里找啊。”如你所料,孩子们纷纷指向了没有标识的盒子。而后,由第三个实验者带着一个玩具熊走进实验室,把玩具熊放在小朋友旁边的椅子上面向两个盒子,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你好,这是我的朋友胖胖熊,他是来找创可贴的,你猜猜,他现在认为创可贴在哪个盒子里?”绝大多数三岁的孩子会指向没有标识的盒子,但是四岁末期的孩子基本上都会指向那个画着红十字的盒子。这个实验很典型地说明了,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学会了站在别的角度看待世界与问题,而这,恰恰就是社交功能与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过家家的时候,就是最典型的角色扮演,即站在另一个角度展现角色与约束行为。上个月,我陪着我老婆去产检,碰到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要抽血,他的爷爷奶奶死死地把孩子摁在护士面前,孩子一个劲儿地因为恐惧而哭闹——也许是因为急中生智,他扯开嗓子带着哭腔在抽血大厅里大喊了一句:“我还是个孩子!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人们哄堂大笑,我跟我老婆也不禁笑出了声。我跟我老婆说,这孩子聪明,小小年纪,已经知道了可以要求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了。

  • 自控。我们终于聊到了自控,本题的众多其他答案都有探讨以“延迟满足”为首的自控能力。这个能力号称是绝无仅有的可以在统计学意义上预测孩子未来成功与否的心理能力。这个能力,3岁以下的孩子就不要多奢望了,基本上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什么表现的——但是一过了3岁,这个能力在人群中会出现了像身高一般的极为分散的增长。有的人自控能力在短短两年内提升到了非常高的层次,有的人却长进平平。不同的孩子们选择的自控策略不同,有的会刻意转移注意力,有的会到房间的其他角落高声唱歌,有的会进入自言自语的状态自己给自己打气。自控,归根结底还是对情绪的把握和对逻辑的觉知,它只是一个对孩子而言具体的困难情景,面对这种情景,自控的表现好坏,的确算得上是对我们上面提到过的多个方面的一种综合考量
  • 身为家长,我们能做什么。
    • 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刺激源之一。有你没你,或者不管你注重或者不注重培养,一般情况下,孩子依然都能学会语言,发展出抽象思维,形成更多更全的主客体概念。但是,只要有你,进一步说,只要你正确关注,就能发展地更快、更好、更健全。在绝大多数家庭里,父母双亲对孩子来说是重要的刺激源,是导致孩子生活多样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由。大城市里的父母,最典型的跟孩子的问题之一就是有效陪伴不足。年初我给北京地铁四号线的讲课,一个员工递上来一张小纸条,里面写了自己天天上班多少时间、通勤多少时间、睡觉多少时间、吃饭多少时间,这儿减减,那儿扣扣——最后就剩一个小时陪伴老婆孩子,最后的问题是:“就一个小时,你让我怎么陪好孩子。”我说:“我从来没说过陪伴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陪伴在更大程度上是情感共鸣的效率问题。”你跟孩子在一起跟没在一起的时候表现一样,爹跟儿子各玩儿各的ipad,你这种社交效率就十分低下。你要给孩子刺激,不是你要刺激孩子。你要致力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窗口,孩子可以透过你看到更多的鲜活元素,而非满世界雾霾。

    • 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反馈源,没有之一。你家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得到了小红花,找谁去报喜?——找你。他/她不会大马路上随便找个人跟人家炫耀去。问题是,父母对孩子的反馈很成问题。妈妈的反馈主动而不积极:“你考了99?那一分哪去了?是不是又粗心了!你看我们单位王阿姨的儿子,次次就考100,人家怎么就从来不粗心!”爸爸的反馈积极而不主动:“嗯,挺好的,玩儿去吧。”UCLA的心理学副教授Shelly在三年前提出来,高效的反馈,是针对于孩子的积极事件(考得好,被表扬,成功登台演出)的形式主动而内容积极的回应。咱们小时候天天净被逼着和别人家孩子比来比去,咱们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过这样的日子。

    • 前面两个,需要在充满爱意的大前提下有机结合。讲别的没用,我说两个真事。
      • 1996年,我八岁。我父母给我买了这套书:中华少年奇才:彩色卡通画(上下) (精装) (豆瓣)。我很喜欢这本书,然后我进一步思考了一个问题“哪个省的所谓少年奇才多呢?”我找到了我爸,提出了我的想法。我爸很好地同时成为刺激源和反馈源:他找了一张当时的我能当毯子用的大纸,然后发扬宣传干部的优势,纯手绘了一张画了省界的大号中国地图,然后由我用圆规和尺子在各个省的旁边做出标注,比照着书把奇才们放在了老家旁边的圆形标示内。——我只知道,每每回忆和父亲共度的美好时光,这个快乐的下午绝对名列三甲。
      • 1998年,我十岁。我家买了电脑,预装office97。这一年被我称之为我的培训事业元年。当时的我看上了牛津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下编) (豆瓣)这套书的精装版,全套九本售价大概在六百元左右,以至于我们那个小城市的书店就进货了两套。当时我的父母收入也不高,对身为孩子的我来说,600大洋也算得上准天文级别的数字了。我的父母只提了一个要求,用office里面的PowerPoint‘97做个presentation,说明白买什么,为什么买,买了有什么好处,用十五分钟时间表达清楚,如果能说服他们,就给我买这套书。那时候,我没上过网,我只能依靠office97自带的剪贴画图库、艺术字和模板做了一个我当时觉得帅到不行的PPT。在我忐忑而不连贯地用一个14寸的显示器给两个成年人展示完后(那时候我和我的父母甚至不知道“幻灯片放映”这个功能,就是在编辑模式下翻页表达的),我妈从床底下搬出了她前一天用年终奖买回来的书。没想到,PowerPoint这个软件,都快陪着我走过了20年了,从office97用到office13,想想也挺唏嘘。以前为了买书而做ppt的小毛孩,也已经变成了靠给人放ppt为生的准爸爸了。

“一天一个样儿。”这是不少人对自己家或别人家孩子的评价。

“一天一个样儿”的背后,是孩子生理与心理的急速发育,这种发育的方面,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甲乙丙丁或ABCD,它们有彼此的相关与潜在的逻辑。从家长,到心理专家,试图探讨这些改变的时候,不能光看这个改变该如何应对,那个改变该如何调控,更要看改变与改变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尽己所能地为我们的孩子做些什么。

有一天,你的孩子功成名就,他来谢谢你,你不要说“你真棒。”

你要说“你成长到今天所走的每一步,爸爸妈妈都看到了你的脚印。”

【张英锋的回答(95票)】:

同意@maggie 关于专注力的观点,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阅读、游戏、绘画等活动来增强。

但是分散注意力也同样重要,特别是当很多诱惑摆在孩子面前时,孩子要会分散注意力来抵制诱惑。

在这里不能不提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孩子未来能否成功,其实只需要一颗棉花糖。请看下面的视频:

TED演讲集: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v.youku.com/v_show/id_XMjYyNjMzMzg0.html

棉花糖实验揭示了一个有趣而残酷的现实,孩子的抵御诱惑的自制力、耐力越强,长大后成功的概率越高。差的孩子,则前途堪忧。而抵御诱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学会分散注意力,如果你仔细看下面的录像,就会发现挺过来的孩子都是在努力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让本能控制自己。

可爱小孩-棉花糖实验-[心理] [别急著吃棉花糖] //v.youku.com/v_show/id_XMTc2ODQ2NjQ0.html

如果像下边的小女孩一样,眼睛死盯着棉花糖,就很难控制住。

好的教育应该尽可能的让有益的本能发挥到极致,例如好奇心促进兴趣和探索。同时,也要建立很多习惯来控制坏的本能,阻止它让你做错的事情,例如因为恐惧而不愿意探险、因为诱惑而放弃正确的事情。需要老师对心理学甚至神经科学有相当的了解,才能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来增强自控力。

个人认为:训练专注力+自控力,这就是幼儿园最应该做的。

关于“棉花糖实验”的详细介绍:http://news.163.com/09/0524/08/5A2M36NP000120GR.html

科学松鼠会:《自制力也是一种力量》

书籍《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

【知乎用户的回答(81票)】:

我个人体会是学会专注,或者说培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孩子在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他;

孩子在表达的时候,请放下手里的事,专注地倾听;

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因为把家弄得乱七八糟给我们带来麻烦,而制止他;

投入、倾听、创造力、这对孩子的未来是多么重要啊!

【HowieTsui的回答(13票)】:

基本生活的能力,与同伴合适相处的能力,分享的精神,基本的社会认知,学会玩乐

【张僧的回答(16票)】:

刚好看到微博上:

@历史袁老师归来:

在德国,孩子一般3岁上幼儿园,为期3年。3年中,他们会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和躲避火灾;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他如何为市民服务;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3年后,他们具备初步的生存能力。

【木唐的回答(8票)】:

本人对幼教了解有限,但关注立法动态:

教育部在12年10月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档地址: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7/201210/xxgk_143254.html)p.s.与@吴艳 提到的不是同一份文件。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其中,对于《指南》的实施,其提到的四个方面能较好的回答本问题:
  1.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2.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3.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4.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相比国外的及较为专业的文献,个人认为从这篇文档起步还是不错的。

只看标题有些官样文章,但《指南》内容还是很详实的,提供了相关数据和判断标准,有两万多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以下为目录:

一、健康

(一)身心状况

(二)动作发展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二、语言

(一)倾听与表达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三、社会

(一)人际交往

(二)社会适应

四、科学

(一)科学探究

(二)数学认知

五、艺术

(一)感受与欣赏

(二)表现与创造

【刘朵的回答(7票)】:

谢谢你的邀请,我孩子还小,还没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但我对幼儿园的教育还是有期待的。我觉得在幼儿园,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是一个小小的社交圈,在这里,孩子能学会如何和他人相处,逐步找到与人相处的规律并愉快的执行者。学会玩具轮流玩,学会一起玩和分享。我觉得早期情商的培养是比较关键的,其他的什么数数啊,认字啊什么的,都是迟早就会的,不着急。反倒对于自然的兴趣,探索的欲望是应该鼓励的。

【董欣的回答(6票)】:

谢谢邀请。

孩子在幼儿园最应该学到的是品格的塑造,简言之,就是遇到问题能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处理每个问题时脑子里都有一个标竿指导着自己。父母和老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教养孩子走当行的路,到老不偏离。

很抽象也很难做到,需要老师和父母极大的努力才行。

【知乎用户的回答(9票)】: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想说,不要在幼儿园时期给孩子报过多的课外班。幼儿期孩子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重要,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在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变化。掌握能力,专注力都会有所提升。在幼儿园最重要的是心态和习惯的培养。

例如

面对挫折孩子应该有合理的反应,可以尝试解决,也可以主动寻求帮助,切勿让孩子遇困难就烦躁就哭闹。习惯也很重要,这些都是为以后成长打好基础。

很多家长很喜欢给孩子报美术班,但却不知道,很多老师在教授美术课时候,喜欢固化形象,扼杀孩子想象力,这不可取,若想让孩子有所成长,应该带他观察,然后分析形象特点,引导孩子自己绘画,鼓励他大胆表现。启示任何一个游戏只要孩子有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就会从多方面获益。

【肖阳的回答(8票)】:

根据发展心理学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

(1)婴儿前期(半岁前):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3岁前):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意志品质;

(3)幼儿期(3岁到6、7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目标品质;

(4)童年期(6、7岁到12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能力品质。

幼儿园的孩子主要处在幼儿期,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通过游戏,主导着幼儿的认真和社会性发展,是教育幼儿的最佳途径。此阶段主要是象征性游戏,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主题游戏为主;

(2)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3)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景;

(4)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5)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在幼儿时期,个性开始初步形成,显示出比较明显的气质特点,有的活泼,有的安静;有的敏感,有的迟缓;同时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也和其他小朋友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差异,初步形成了对己、对人、对事物的一些比较稳定的态度。在自我情绪体验上,自尊感迅速发展,而父母和同伴是最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父母要注意对待孩子温暖、关爱、严格要求、民主、以身作则,同时要培养孩子积极建立同伴友谊关系,要被集体所接纳。

此时幼儿已经开始对富有”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对象产生强烈认同和效仿,主要是对父母产生认同,对教师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喜欢的叔叔、阿姨一级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

要注意:3、4岁是幼儿第一逆反期出现的时期,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进行教育。

补充一点:李开复曾经在微博上翻译了英国圣公会学校时的十条行为规范,针对幼儿和小学生的,转载如下:1.使用慈爱言语 2.尽量帮忙 3.分享和轮流 4.聆听别人的话语 5.做诚实诚恳的人 6. 行动以前先思考 7.记得你的礼仪 8.HOLD 你的脾气 9.考虑别人的感受 10. 公平公正的工作和玩耍。个人认为很有参考学习价值,供借鉴。

【洪洁洲的回答(5票)】:

与其考虑,孩子最应该学什么?不如换个角度来看,幼儿园能给孩子什么样的成长促进因素?

1. 幼儿园要求孩子按照一定的行为习惯照顾自己。

为什么是3岁而不是4-6岁任意一年上幼儿园?这是因为3岁开始,孩子面临着一个成长的分水岭。孩子要懂得照顾自己,建立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不能再像在家里那样吃喝拉撒睡只靠哭笑就有父母来服务。这种转变是非常具有社会意义的。因为孩子能否走出这种“自我概念”(觉得世界是围绕着自己转的),决定了其社会化的水平。而且,社会化的过程,正是许多心理品质培养的关键。比如,角色取替能力(我能猜测别人的想法)、同理心(我能感受你的感受)、合作(我可以和别人一起完成)、分享(我需要向别人敞开自己的世界)…………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那在家也一样有行为习惯的培养啊。只能说环境和角色不合适。有个幼儿园一位很优秀的老师在处理一个小班孩子乱丢玩具的行为问题时,孩子还没等老师发问就自己哭着承认错误了。这个现象其实是很了不起的。说明这个孩子的角色取替能力发展得很好,而且懂得诚信,知错就改。这些品质,是比学习任何具体的知识都要珍贵的。

2. 幼儿园能让孩子玩

这里有几层意思。孩子玩的内容扩大了,毕竟是一大堆孩子在一起。孩子玩的方式是按照游戏的发展阶段,由平行游戏一直到高水平的合作游戏进展。而这些不是自然就会的,得在互动中完成。孩子成长的方式就是通过玩,这个观点并不是很多人都能认识到的。在玩的过程中

3. 幼儿园能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这点不再赘述。科学、社会、艺术、阅读、语言……,每个学科的划分都是有其必然的科学依据的。一个再牛逼的家长,也不能代替一个水平一般的幼儿园。因为在知识的合理性和学习过程上,家长肯定不如老师专业吧。

4. 幼儿园能让孩子吃点苦头

这些的苦头不是说惩罚之类,而是让孩子的诉求并不能马上得到满足。往往想做什么不是就能做什么的,想要什么也不是就能想要什么的。往往很多时候,父母肯定做不到这点,但老师可以哦。甚至乎,有的老师很擅长运用这种“整人”的策略,让孩子接触到“人性丰富的社会”(你懂的)。有人可能质疑,那幼儿园这样做不是违反职业道德吗? 话说,在孩子这个水平,也就只是让他(她)经历一些心理感受的过程而已。真正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毕竟是少数。但你能否认,人长大的过程不就是要学会处理和极品人渣的相处吗?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其实适当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接触这些,也是成长的任务之一。因此,很多幼儿园的很多水平很差的老师,在这点上算是做到了锻炼孩子的挫折感。长大后他就知道,“人生难免遇到几个人渣,眼前这点算不了什么”。

最后陈词:

我们一直以为孩子需要接受最好的教育,我们应该呵护,爱,blabla……

其实,是我们低估了孩子的心理,低估了人类的适应能力。只要有命在,孩子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哪怕环境再恶劣。

所以,教什么,学什么,真的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他能不能在生命经历的不美好中,能不能找到点美好。

【苏濛沐的回答(1票)】:

我翻了一下教育心理学。。。

上幼儿园大多是三至五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孩子应该主要培养他们的主动感,这是的主要心理问题是主动感对内疚感。

还只一生受用的好性格,很大程度上都是这几年培养出来的,这个时候的孩子会主动去尝试 很多事情,当然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会做得很糟糕,但却是培养他们主动性的一个黄金时期,如果老师因为做不好而受到批评的话,他们一生都会活在自己我怀疑与内疚的阴影下。

另外要培养孩子们对各种工作的认识与对各种知识的态度,益智培养也是很必要的,大脑就想肌肉一样,是可以从小练出来。还有小时候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会很容易就潜移默化的学习好的多种语言。。。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为人善良,懂得敬畏,懂得尊重,懂得生存。

【鲁ayako的回答(2票)】:

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

1.自信心——喜欢自己的样子、性格、能力。

2.独立性——学会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

3.人际交往能力——不伤害、不妨碍别人;和别人相处时快乐、融洽;和自己相处时,也自得其乐。

4.挫折抵抗能力——失败是很正常的事,做的不好是因为缺少练习。我相信我有能力越做越好的。

5.自律—— 我相信我有能力管理好自己,我也可以做到。

6.情绪管理——高兴时,我乐于和大家分享;有不舒服的情绪时,我知道有很多方法来排遣,不是只有摔东西和骂人这些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方式。

【张重亮的回答(1票)】:

好好玩,沟通,分享,诚实

【秦大炜的回答(1票)】:

我觉得是社交能力,其他的能力都可以在家里教他,但处理外界关系的能力只能实践中学习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谢邀。最好什么都会,哈哈调侃一下。(家长与教师不都这么想么)

深刻的答一句:最该学会自我保护,其他都是浮云。

有很多答友搬出各种理论与数据来证明孩子最该学到什么。很充分,不实际。

尤其在农村或二线城市,幼儿机构多不够成熟,对幼教的概念模糊甚至扭曲。有些家长居然主动要求幼师对孩子进行棍棒式教育,注意是在幼儿园。幼师虐童事件也不在少数。孩子安全完全没有保障,学到什么都无法满足大人的"欲望",那他最该学什么?家长与教师把教育与学习当作信仰,会忘记孩子的年纪与承受能力。所以需要学习的是家长与教师,最该学会身份调换。

【邹唯的回答(1票)】:

1、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安静并专心用餐;如厕后冲厕所洗手;节约用水;垃圾扔到垃圾桶……

2、健康的品性

如:自尊(不自卑不自负);爱人(尊敬长辈,帮助别人)……

【JueJupiter的回答(1票)】:

其实学了学前教育5年,以及结合自己的经历。

幼儿园最需要的和现在纲要、指南里说的最多的,以及现下浙江省幼儿园教师培训时最重视的是——幼儿习惯的养成。用完就放回原来地方的习惯,活动后会整理玩具的习惯。

在美术教育而言,现在中班下开始,老师就会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先想在做,先构思在实践的习惯,有这种习惯的幼儿,一开始虽然看不出什么大差别,但是,到了小学三年级以后,这种孩子就会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优势,思维也会比一般孩子考虑的更全面以及更愿意思考。

【小笨猴的回答(1票)】:

再聪明可爱的幼儿也会被后来的应试教育扼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阶段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哪些行为习惯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的巧妙运用
幼儿园亲子游戏大集锦(下)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
幼儿入园生活提前适应
被质疑孩子在幼儿园什么都学不到?园长的回应令家长瞬间沉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