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待「金庸武侠作品在我国大众中的影响力已经超越四大名著」的说法?

【张佳玮的回答(761票)】:

谢邀。

抱歉,先挂个幌子。

如果在知乎搜索金庸话题的话:

最佳回答者

张佳玮

微信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回答了 87 个问题

不是想摆资格,只是想表示:我大概算知乎对金庸话题最热衷的人了。

但是,回答问题:

我不认为“金庸武侠作品在我国大众中的影响力已经超越四大名著”

理由陈述:

在知乎,稍微翻一下金庸的问答就知道,充斥着大量“你去看看书就不会问出这类问题来了”的问题。恕我直言:大众了解的并非金庸的武侠作品,而是金庸武侠作品衍生的次生产品,比如TVB电视剧、游戏和各类笑话哏

许多完全改编跑题得乱七八糟的玩意,是否还能算金庸武侠作品,我持怀疑状态。

当然,同样,正经读完四大名著的读者也很少,大多数人了解四大名著,是通过电视剧和各类戏曲。但四大名著的衍生品比金庸的更多,而且历史更悠久,所以,潜移默化的也很多。

影响力这个词,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家长里短的细节来感受。大众是很宽泛的,不能局限在上网的小样本人群里。

比方说,人民大众都知道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知道大闹天宫,知道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和刘姥姥进大观园,知道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知道刘关张桃园结义诸葛亮神机妙算。

这些东西,是深入到文化深层了。

网上和相声里各类哏,比如“你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吗”,比如“关公总是戴绿帽子”,比如“鲁提辖拳打陈冠希”,都是一种“默认你已经了解了四大名著,能够立刻GET到笑点”的哏。

这种潜移默化的,不用解释就能明了的心知肚明,就是影响力。

而金庸的作品,实际上还没有到四大名著,这么深入人心、沁入文化背景、提一句哏都不用解释、许多典故已经的恐怖影响力。王朔当年批金庸时说他自己看了七卷本的《天龙八部》,被金庸一句话“《天龙八部》只有五卷”反杀,是为话柄,但事实上,大多数读者估计都未必清楚这哏。《鹿鼎记》多少回?《飞狐外传》多少回?至少人民是知道《红楼梦》有八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的。

这里说句不该说的:绝大多数读者对金庸,也就是知道段誉乔峰虚竹三兄弟和段正淳的几个女人、郭靖黄蓉五绝江南七怪全真七子、张无忌和他几个妹子、韦小宝有几个老婆、杨过和小龙女好痴情、令狐冲和他的小师妹、东方不败绣花这种地步。

这里有个对比:基本是人都能报出《三国演义》的五虎上将,但能一口气报出韦小宝几位老婆或者杨过那几位红颜知己或者江南七怪或者全真七子的,就少多了吧?

至于狄云李文秀是谁,石破天和石中玉哪个是哪个,《鸳鸯刀》女主角究竟该姓什么,大多数读者其实都不知道,也没兴趣了解,更加不用提去读书了。而这样的读者,已经算很了不起了,因为如上所述,更大多数接触金庸的,都是通过音像制品和游戏。

我对金庸的小说推崇至极,可以参看其他答案;但影响力这个事,是潜移默化和需要时间的。至少现阶段,也许大家更愿意谈论金庸,但四大名著的许多影响是融汇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我们随口说一句“他这次发财是借了某某企业上市的东风”,都是无意之间用了三国的哏。这种细微至极的影响力也许不显,但就是在那儿了。我也希望有一天金庸能够脍炙人口、让大家心知肚明到这地步,但暂时似乎还没到这地步。

末了还是忍不住吐一句槽:

大家其实还是低估了电视剧观众的数量,高估了读者的数量。无论是金庸还是四大名著。

【magasa的回答(131票)】:

在讨论影响力的时候,我们应当先界定什么是影响力。

下面我将从四个不同的层面来比较金庸著作和四大名著的影响力,以期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结论。

1、原著普及程度

金庸著作我取影响力最大的《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为样本,刚好也是四部,比较豆瓣上看过这四部的人数和看过四大名著的人数孰多孰少。但我事先声明,豆瓣只是一种并不全面的采样方法,它主要面向的是年轻读者群,使用豆瓣的中老年人比较少,而这部分人更多地读过四大名著而非金庸,因为金庸至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在大陆风行,吸引的主要是中年以下的读者。因此,豆瓣数据明显是对金庸有利的。另外,肯定有重复标记各种版本的同一个读者,但我们没必要排除这种情况。

射雕英雄传:十三个版本,共57120人

天龙八部:十个版本,共77876人

笑傲江湖:十四个版本,共68833人

鹿鼎记:十五个版本,共51208人

结果出来了,金庸的四大名著豆瓣读过人数大约在5-8万之间。

再看古典四大名著,因为这几部的出版情况太过庞杂,实际上是很难统计的,豆瓣条目也是参差不齐,我尽量选出最多的那些。

西游记:十八个版本,共38661人

三国演义:二十九个版本,共82579人

水浒:十八个版本,共38069人

红楼梦:三十三个版本,共163954

结果一目了然,《红楼梦》遥遥领先,和其他都不在一个档次,其次是《三国》,大约为《红楼梦》的一半。然后是金庸四大名著,它们击败了「四大」中的《西游》《水浒》。

2、影视衍生作品普及程度

这里我不打算统计电影了,只统计电视剧,因为长篇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一般会更加忠实,也更具有代表性。

金庸名著:

射雕英雄传:四个版本,共50646人

天龙八部:四个版本,共83400人

笑傲江湖:六个版本,共57716人

鹿鼎记:六个版本,共83998人

再看四大名著:

西游记:六个版本,共77409人

三国演义:两个版本,共50493人

水浒:三个版本,共29771人

红楼梦:两个版本,共65349人

在电视剧的较量上,金庸扳回一城。这些数字反映了一些细节,金庸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力是差不多的,覆盖人数都大致相等。但对四大名著来说,可能是拍摄次数较少,电视剧影响力普遍不如原著,《西游记》例外,它的电视剧太过成功。

综合来说,在各自内部比较,金庸名著里综合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天龙八部》,然后《笑傲江湖》和《鹿鼎记》稍逊,《射雕》作为早期作品,更逊一点。

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影响力遥遥领先,《三国》次之,《西游记》凭借电视剧压过垫底的《水浒》。以上是基于文本(原著和影视剧)的比较,但如果是评价广泛的综合文化影响,那么《三国》应该是第一,这不仅是一部书了,它代表了中国人对历史上一个朝代的认知,甚至是对中华历史的总体认知。

3、互联网搜索热度

比较最近30天的平均百度指数:

金庸代表队:

射雕英雄传:10917

天龙八部:28226

笑傲江湖:22394

鹿鼎记:9930

再看四大名著:

西游记:29155

三国演义:37687

水浒:2085

红楼梦:16651

《水浒》惨遭垫底,和其他选手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金庸组还是以《天龙八部》领衔,但不敌「四大」组的《三国》。综合来看,「四大」组除了《水浒》太跌份,要领先金庸组一个身位。

在网络搜索上,《三国》和《西游记》超过《红楼梦》,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前两者在通俗文化中有巨大的影响力。

4、文化和历史影响力

这一项比较没有具体的数据能说明,但金庸组和「四大」组肯定不在一个重量级。四大名著拥有几百年的影响力,三国故事甚至挟上千年余威(今天很多人根本就不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那些人物和故事都广泛地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成各种比喻、成语,在生活中和我们每天打交道。这是八十年代才开始流行的金庸小说无法匹敌的。

但金庸小说同样也有进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趋势,甚至不限于中国人的范畴。之前有新闻报道,越南国会的议员吵架,有人因为野心勃勃被骂左冷禅,然后他反唇相讥,骂对方为岳不群,意思是阴险狡诈的伪君子。这同样是活生生的例子,但时间毕竟还短。

经过以上的比较,我的总体结论如下:

金庸小说在年轻一代中的普及率基本上已经不逊于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后三部了,但《红楼梦》是无法企及的。四大名著,仅从文本意义上,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任何人都会听说过,并且出于各种动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阅读它们。但金庸小说刚刚摆脱通俗类型小说的标签不久,事实上经常有人会因为对武侠不感兴趣而放弃进入金庸的世界,当然,我完全有信心,金庸小说的生命力会比武侠这种类型更长,就像《堂吉诃德》的生命力远远胜过一切骑士小说的总和。

如果加入影视剧的因素,金庸小说甚至可以稍微盖过四大名著,如果不是《西游记》挽回场子,这一阵「四大」会输得比较多。金庸电视剧虽然也有几部公认的杰作,但主要还是胜在翻拍频繁,每次翻拍都能吸引一批新的观众,而且金庸电视剧的代际认同趋势也慢慢体现出来了,七零后八零后更偏爱八十年代的TVB版本,八五后更接受九十年代的TVB翻拍版,九零后可能就更接受更当代一些的版本,这当然也是金庸著作生命力的体现。反过来看,四大名著电视剧拍的次数较少,《红楼梦》《三国演义》口碑上佳,影响力也不错,但可能更年轻的观众接受起来仍有距离。

顺带一说,四大名著内部本身参差不齐,《红楼梦》是以高雅带动大众,学术和文学上的评价非任何中国小说能及。而《三国演艺》的大众影响力又是其他所有小说加起来也比不过的,试问中国历史上有哪个朝代,能让普通老百姓一口气说出二十个文官武将的名字?三国凭借一部小说做到了,所以《三国演义》不是正史胜过正史。《水浒》样样评比都落后,这倒不令人不意外,一般人对这部小说的非议也最多。四大名著地位的形成也有多种历史因素,和小说本身体现出的技术水平其实并不完全相关。后世小说也许永远无法取得四大名著一样的影响力和地位,但水平超过并非不可能的事。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金庸著作在当代年轻受众中的影响力,已经具备了和四大名著叫板的资格,但论及综合影响力的深度和厚度,那还无法与四大名著相提并论。

【宝藏多多的回答(53票)】:

声明:

1、这个统计是金庸(作者名)和四大名著(书名)比较,我看待问题的姿势比较奇特,大家随意批评。

2、金庸-完整话题结构,拉到底可以看见话题「金庸」的子节点包括了他的小说。

回答问题:

一、知乎:

话题金庸 816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9840人;

话题金庸小说 532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2436人。

话题三国演义 254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2214人;

话题三国演义(电视剧) 5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22人。

话题红楼梦 280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7573人;

话题红楼梦(电视剧)17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186人。

话题西游记 291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2144人;

话题西游·降魔篇(电影) 23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86人;

话题西游记(1986 电视剧) 14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17人。

话题水浒传 105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895人;

话题水浒传(2011 年电视剧)4个精华问答,关注人数23人。

二、搜索引擎关键词

三、万方数据库

期刊论文关键字搜索所列数据,横轴为年份,纵轴为篇目。例如:

【褚盟的回答(16票)】:

我四大名著都读过不止一遍,金庸的话每部都读过三遍,所以忍不住来写几句。

摆明自己观点:我觉得是这样。

首先说两个问题。

1、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待金庸,那种“金庸凭什么能和四大名著比”的论调要不得。都是小说,都是通俗文学,为什么不能比?之所以今天我们觉得四大名著很高,那是经过了时间的验证,须知作为小说,四大名著在诞生之后很长时间都是被视为“小道”,甚至在某个时刻是禁书。金庸是当代的,四大名著是经典,所以我们很多人觉得比一下就是大逆不道,实际上不是这样。

2、摆正第一个问题,我还是要承认,两者都是经典,这个毋庸置疑。

好,都是经典,所以我们不是讨论两者优劣的问题,不是抬高一个贬低一个,只是说谁在现在这个时间内,影响力更大、受众面更广。

所以,我觉得是金庸作品更胜一筹。道理十分简单,四大名著已经渐渐不适合大众的阅读节奏和口味。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质,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是要符合这个特质才能不断升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京剧、舞台剧、电影、电视、卡拉OK、游戏机……每一种新的文化,无不是因为符合了那个时代大众的特质,才大鸣大放的。我自己很喜欢京剧,但我也承认,京剧的节奏注定他无法在2014年这个时代征服大多数受众。

所以,四大名著也是如此,东西绝对是优质东西,比如《水浒》和《红楼梦》语言,至今我依然觉得是汉语巅峰,没有其他作品可以超越。但很明显,相比于金庸,四大名著不太适合这个时代了,影响力下降也就在所难免。其实这个问题也不必太在意,它们已经是经典,在某个时代略有变化不能动摇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在金庸作品上也是如此。实际上,现在也不是金庸以及武侠小说最风光的时刻,比起上世纪90年代要差很多,金庸也是要面对时代特质变化的,所以这也不是问题。

【孔鲤的回答(22票)】:

@万海藏邀,这个问题的结果已经说了很多了,我说说部分原因。

金庸小说的成就很高,甚至影响了华人文化圈,这一点不能否认。但是金庸小说里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很多的地方过于粗糙,虽然金庸先生后来修订数次,却因为框架已在,不好再有大变化了。而四大名著则是几易其稿才刊发问世的。

另一方面,金庸小说影响力大到使得武侠的路子更狭窄了,这有什么后果呢?

——导致武侠的发展后继无力,我们评价一个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的价值,还要看它对后世的意义

比如《天龙八部》的乔峰写了一半,但另一半却不见了,因为作者的价值观反对造反,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是高于其他价值观的,所以《水浒传》里的“造反有理”就被摒弃了。——于是金庸小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同时,也把“金庸武侠”推广到了“武侠”范畴,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遏制了武侠的发展,少数作品譬如《城邦暴力团》、《英雄志》(算安利不? @李虾皮→_→)等能杀出金庸武侠的框架,其余大都是死胡同,难以超越金庸的格局。

所以,金庸小说对后世的意义(武侠的发展)可以说价值很低,在未来更久远的日子里,如果不能有更多的新作品跳出框架,金庸小说在这方面的评价不会太高。

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在其他通俗小说题材领域中并没出现金庸式的人物,所以它们的发展空间极大,而武侠出了一个耀眼的金庸,恰恰在金庸小说本身获得巨大成功时遏制了武侠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四大名著的书籍阅读量在人群中确实很低,非常低,但是看一部作品的影响力是高还是低不应当只看当时的阅读量,而应该横向纵向一起看——

四大名著的阅读量很低,但是几乎持平。不管何时,都会有固定的人次去阅读这些书,虽然很低,但是如果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那就能证明这是经典了,经典相比于畅销书必然是经久却衰的,但它这个“”是一个死值,一个不会变化的值了,畅销书则会突变成0。

再看金庸小说,不可否认,金庸小说现在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而在这个下坡路的过程中,它已经不及四大名著了,这一点从 @张佳玮的答案里可以看出,我就不细说了。

两条曲线相结合,最后金庸小说会成为经典(一条几乎平行于x轴的直线),却超越不了四大名著(一条也几乎平行于x轴却比金庸小说的y投影大的直线)。

————————————————————

统一回复一下。

我在答案中已经说了,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是高于其他价值观的,但是由于金庸影响力越来越大,导致“金庸武侠”推广到了“武侠”范畴,在思想上遏制了武侠的发展,比如“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错,但是在金庸之后,这句话就成为武侠的金科玉律,武侠版还以此作为标语。

至于 @晓涵深处 同学说的四大名著框死了其他题材,其实是不一样的,因为

【框】这个不属于题材的不同,而在于思想认知上的不同——金庸对于武侠的贡献很大,但金庸对于武侠的思想也成为了武侠创作的金科玉律,于是金庸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框死了武侠的发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欢迎 @晓涵深处 这样的来讨论,不欢迎 @西门官人 这样秀优越的嘲讽形式过来,但是我不会删,只是不回复。

【姚泽云的回答(10票)】:

影响力不能用多少人看过来衡量,现在活着的人里面,看过郭敬明作品原著的人肯定比看过论语原著的人多,但是你可以以此得出郭敬明的影响超过孔子吗??

至于四大名著的影响,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比如形容一个聪明我们是不是会说他像诸葛亮?形容冒名顶替的人我们是不是都会说他是李鬼?形容女孩子弱不禁风是不是都说她像林黛玉?形容一个人懒或者丑是不是都说像猪八戒一样??

有听过笨得像郭靖,聪明得像黄蓉这种说法吗??

【野合菌的回答(11票)】:

虽然金学研究者这么认为,但红学研究者还是持反对态度的。

这主要还是因为家里装饰书柜上放一套金庸全集占用空间太大。

【董沐的回答(7票)】:

谢邀!

一句话回答先,恐怕不能这么说。

个人不是很同意题主定义影响力的方式,原因如下:

1.看完四大名著才算,而金庸却是读一部分作品就算;

2.取样在身边的人,样本太小;

3.没调查清楚对金庸和四大名著的了解究竟是基于影视剧还是原著;

4.四大名著流传的时间远远长于金书,这么算的话,恐怕四大的影响力远在金书之上;

另外,很多人都是通过影视剧,而不是原著去了解的金书和四大。拍摄四大需要的成本远远高于武侠小说,因此四大也就那么两三次拍摄,而金庸的热门小说可以几年就拍摄一次。

相比于读书,更多读者通过影视剧去了解,而金庸题材的影视剧(尤其是优秀,或者至少不瞎扯的电视剧)至少在近年来是远多过四大名著的。

而比较原著读起来的话,四大和我们相差太久,再怎么说白话小说读起来也是有障碍的。比如水浒的大虫,红楼的谁谁家的,这些都不是现代人习惯的说法。

金书读起来古色古香,却不失美感,情节又紧凑。里面有亲情友情爱情,有真英雄也有假仁假义,有国仇家恨也有相忘江湖。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就是说,不见得金庸的每本小说都被所有人喜欢,但似乎总有一两本书是能触动你心弦的。

这些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无疑比四大更容易喜欢上,至少更容易读完。

但是,谁会不知道孙猴子猪八戒?谁会不知道武松鲁智深?谁会不知道贾宝玉林黛玉?谁会不知道诸葛亮刘关张?

四大这些经典角色历经几百年,早已在国人的心中潜移默化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以为,能与之相比的,恐怕也只有太祖诗词及语录了……

如果论文学成就而言,我是无法评价的。尤其是武侠小说和四大的类型不尽相同,也很难比较吧。

我个人认为,比较类型相近的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金庸优秀作品和水浒传的话,我觉得这三本金书是远远超过水浒传的。

但这也并不能说明金庸比施耐庵罗贯中更伟大,只能说明他站在了更多巨人的肩膀上。

【晓涵深处的回答(7票)】:

金庸小说几本好书(天、射、鹿、笑、神、倚)读过上百遍,其余也有阅读,四大名著均读过。尝试提供一种角度。

金庸小说的影响力并未超过四大名著,因为四大名著这个词汇本身具有不可超越性。

但金庸部分小说的影响力赶上了《水浒传》《红楼梦》。(注意是赶上,不是超越。)

四大名著,这个词汇本身就是夸赞,放到现在就是广告。而且通过大家自发地不断提及,不断强化,成功达到了攻心洗脑的营销效果。但实际上,你真正读下来,这四本书高矮胖瘦,并不都在一个档次。

四大名著的影响力

影响力:西游记 >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 红楼梦

这个影响力主要是民间流传度上,我看到上面的答案认为西游记影响力不高,可能是针对《西游记》原书而言的。但想想就知道,当年奥运会做吉祥物,大家起初呼声最高的几个形象里面,除了龙、大熊猫就是孙悟空了。更进一步讲,当我们讨论西游记的影响力时,其实是在讨论孙悟空的影响力。面对孙猴子的群众基础,林妹妹、三国人物、水浒好汉是被完全辗压的。

接下来的《三国演义》自然不用说,孔明之智、关羽之义,形象深入人心,甚至得到民间膜拜。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都是耳熟能详故事。

《水浒传》的影响力最大的是“逼上梁山”“官逼民反”,这也是全书主旨,至于三碗不过岗、武松打虎、武大郎等的影响力跟《三国演义》就没法比了。

《红楼梦》自然是公认的影响力最弱的,就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没法跟“逼上梁山”这种即深刻又流传深远的话相比的。

可以看到,我在谈影响力的时候,并没有提到成语。因为影响力更多的是深入市井乡里,成语是在影响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沉淀后提炼的东西。影响力更多的是需要人物和故事去支持,想一想,就算我们不知不觉使用了其中的成语,但不知道出处,影响力照样是也是没有。而且四大名著贡献的成语数量,几乎是差不多的。

在我看来,影响力这东西,得从娃娃抓起,这样才能深入骨髓。《西游记》不仅故事奇幻、人物也有趣,在孩提时期的影响力如同烙印,是任何一本书都没法超越的。而《三国演义》妙在故事够玄机,人物够鲜明,改编成儿童读物,也能大受好评。而《水浒传》的故事就差强人意了,《红楼梦》更是平淡无奇。你连故事都忘了,人物也记不清了,还说有影响力?成语那是融到文化里的东西,已经为我所用了,没有谁会在意最早是出自何处。

四大名著的文学性

文学性:西游记 <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 红楼梦

能看到,名著的影响力和文学性是成反比的。越文学的东西,离民众距离越远,达到极致时只能是小众的玩物。就算是通俗小说,也脱不了这种规律。这跟中国社会的基础有关,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与泥土分不开,正如《乡土中国》说的,土到骨子里,这种“土”是中性词。

《红楼梦》得益于它非凡的文学性,一直能够在文学圈子里保持生命力,而仅次于它的《水浒传》就悲剧多了,故事不够精彩,比不上《西游》《三国》,失去了民间基础;文学性又比不上《红楼梦》,文人一窝蜂研究《红楼梦》,甚少研究《水浒传》。致使《水浒传》已经到了只能挂个“四大名著”的招牌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地步。

很多人觉得,影响力这东西要靠原著,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原著更多比的是文学性,要知道能真去看原著的人,真心不多。尤其是《红楼梦》,很多人连红楼梦到底写了些什么故事都说不上来,但还是知道有“林妹妹”,这就是得益于越剧《红楼梦》的著名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我看到许多原著党觉得只看电视剧、动画的人没法体会到原著的精髓,于是充满优越感,加以讽刺,其实这也不对。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如果要有好的影响力,必然需要改编再创造成其他不同的作品,这样才能有群众基础,否则都会局限于小众圈子。要知道,为何各种不读书没文化的老大爷老大妈,照样知道孙悟空、知道关羽?因为京剧等戏曲大量的唱段都是改编自四大名著的。

所以,原著能改编成其他适合各阶层阅读的内容,并且照样很精彩,这才是原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金庸小说的影响力

提金庸小说是一个大的概念,既然我上面已经把四大名著拆开来讨论,那这里也得把金庸小说拆开:《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合为“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一部,《笑傲江湖》一部,《鹿鼎记》一部。其他的书影响力和文学性均差了些。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射雕三部曲”,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张无忌赵敏张三丰,得益于原著也好、影视作品也罢,已经成了耳熟能详的人物。尤其是《射雕英雄传》,郭靖之愚钝,黄蓉之聪慧,人物性格简单明快,故事脉络清晰,更易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妈妈级的经常拿郭靖教育小孩:郭靖那么愚钝,只要不懈努力,也能获得成功。这个例子符合大家的普遍期望,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还有“华山论剑”的广泛使用(用于学术争鸣)、“东邪西毒”的各种调侃(用于群明星吸毒)、“打狗棒”的讥讽(用于讽刺对方是狗)、“桃花岛”的世外天地(虽然现实中有,但赋予了新内容,跟西游记的花果山一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等等。

《天龙八部》会深邃些,讲众生皆苦。主旨虽然并不明显,但得益于故事更偏奇幻,流传也甚广,而且里面于经脉论述甚多,弈棋也颇为精彩,人物也有声有色有情有义。

沉淀下来的有:“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靠不住)、“塞上牛羊空许约”(形容无法完成的约定)、“生死符”(生死不能)、“天山童姥”(形容老了还是年轻,或者老了还装嫩)等等。

《笑傲江湖》是一部奇书,讲权力的斗争。懂的自然懂,而且越来越多人开始拿其中的段子说事了。“笑傲江湖”“东方不败”、“葵花宝典”、“伪君子”、“岳不群”、“左冷禅”、“独孤求败”等等

金庸的影响力不仅已经很大了,“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武侠小说”这话不是随口说说的,而且里面的词汇,还开始约定俗成,这是沉淀下来的表现。随着时间的久远,相信能沉淀下更多东西。

为什么前面讲四大名著我不提成语,这里又在说金庸小说的成语或者专有名词呢。因为金庸小说离我们很近,近到我一提这些词汇,你就知道是出自金庸故事里的,所以这能够证明金庸小说在现在的影响力。

但是,你知道“七上八下”出自水浒传吗,“无缘无故”出自红楼梦吗,“一望无际”出自西游记吗,“手无寸铁”出自三国演义吗?我相信,除了老学究,或者翻字典,很少有人知道。这能证明四大名著对文化的影响力,但不能证明对现在还有影响力。因为这些成语被提炼出来,大家淡忘了本来的出处了。

如果很久以后,后人看到“天山童姥”,他本能觉得这是形容老了还装嫩的成语,而想不起是出自金庸小说时,那时候就得看后人记不记得里面的情节,知不知道里面的人物,如果不记得了,那就是没影响力了。

要知道四大名著的成书经过几个朝代,这是多少年才攒下的口碑,影响力怎么可能被一下子超越?尤其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成书基础,原本就是在民间传说戏剧的基础上整理成书的。事实上,早在三国水浒西游成书之前,其中的人物故事在民间就已经很有影响力了,而且是流传了几个朝代,再加上出书之后,影响力得到了统一和叠加。

金庸小说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赶上《水浒传》《红楼梦》,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历练,金庸小说逐渐沉淀,通俗小说将不再是四大名著独占山头,势必会由金庸小说异峰突起。

【刚健兔子的回答(5票)】:

J.K.罗琳在英国大众中的影响力是否已经超过莎士比亚?

【知乎用户的回答(6票)】:

大家都在从网上弄数据说明,那我来说说更能代表实际的图书馆吧。

从我现在所在的市图书馆和大学、中学图书馆来看。

在市图书馆,金庸完败,四大名著每本有十本,金庸的小说只有射雕三部曲和笑傲天龙鹿鼎记,每样一本。借书量,四大名著借出的在一半以上,金庸的六本书一般只借出一两本。

在大学图书馆,金庸依然完败,四大名著每本有七本,金庸的书除了以上六本,还有书剑和雪山飞狐。借出量,四大名著在三分之一,金庸的八本书只借出了三四本。

中学图书馆,金庸败得彻底,四大名著每样两本,金庸的书无。借出量,四大名著常年全部被借出。

在图书馆,四大名著一直是文学类很热门的书籍,而金庸,比持续性比不过四大名著,比热门性比不过盗墓笔记,明朝的那些事和韩寒郭敬明等人畅销书籍。就算在武侠类的一些时候也比不过凤歌等人。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金庸会越来越冷,而四大名著会一直这么热下去。

网络上关注度和讨论度,那也要看看比的是不是书,一般都是游戏和影视,就算讨论原著,也是郭靖和杨过谁厉害,乔峰和段誉谁厉害,全真七子和武当七子谁厉害。

在书店,四大名著的销量也是稳定的很高,金庸的书不是到一个大点的书店根本找不到或者找到一两本。

真不知道金庸的书凭什么和四大名著比?首先格局就不一样,四大名著有历史演义,有魔幻,有现实,金庸的只有武侠。其次文学性,就拿入选教材来说吧,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四大名著的选段,金庸的天龙八部入选语文读本都能成为新闻,如果你认为入选教材都说明不了文学性那我也无话可说。说畅销,就目前来说金庸的书也不到四大名著,更别提明清时期四大名著火的一塌糊涂。说衍生品,电视剧西游记年年播那可都是收拾率决定的,易中天的《品三国》那可是年度畅销书,入选作家富豪榜。笔下人物吧,水浒传一本书描绘了多少形形色色的人物给人留下印象,金庸的每本小说留下印象的就是那几个主角。

看过四大名著,看过金庸的七部,目前专业金庸黑。金庸如果不封笔接着写,写个四五十本,绝对是唐家三少那样的,金庸做的最正确的两件事就是,一是及时封笔,没什么太有失水准的作品,二是当年低价卖电视剧版权,扩大影响力。

【蒋伟宁的回答(4票)】:

作为一只机智的文科生,我很不好意思的说,四大名著我只读过《西游记》《红楼梦》,(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一男生对三国水浒没兴趣好么),对于金庸的小说,我本人则全读完了,最少的一本《鸳鸯刀》我也读过了五遍以上,射雕神雕什么的我读过了七八遍吧,也不算多,但是还是很想回答这个问题。我国在明代时期出现了至今广为流传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在那个时候这所谓的四大奇书仍然是作为通俗的民间小说出现的,为什么他们被流传至今呢?那是因为他们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你肯定没见过说书的在上面把扶尺一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那为什么会有民众基础呢?因为容易理解啊,要知道,明清时期我国生产力非常高,所以民众在闲暇之余也受够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间表,大家都希望有新的娱乐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的人们不可能这样

也没法这样也没法这样

而且到了北方的冬天,猴子都不愿意在街上卖,那么大家最好的放松手段就是去听书了。在金庸名著《鹿鼎记》中韦小宝同学就是依靠在扬州书院听说书的讲的一些故事来恭维小康熙“鸟生鱼汤”(尧舜禹汤)。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民众们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并不是来源于《史记》,下酒的读物也估计不太可能是《汉书》,究竟项羽在乌江是上吊还是抹脖子,曹操是枭雄还是奸雄,可能跟他们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民众基础。但是你说他们是不是都读过四大名著?那我问你,你知道杨过小龙女,那你看没看过书的《神雕侠侣》?没有?好吧,您的答案对我来说很有参考价值。哦?你看过,那你还不赶紧去下面回答问题,在这瞎晃悠什么。作为菜鸟级的金庸迷,我本人十分迫切的希望金庸老先生能再写出一两部武侠小说,每一本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包括结尾恶心人要命的《雪山飞狐》,这本书真心噩梦,我看完以后,一直到晚上两点多睡不着,主要是结尾太折磨人了。(我不是处女座,你才是处女座!!!)至于有人会觉得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能够在影响力上超越四大名著,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人四大名著有着五百余年的历史,在中国民众乃至世界都已经深入人心了,这是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可是金老先生武侠小说真正喜闻乐见有多少年历史?当初我看《神雕侠侣》看到小龙女又一次中毒的时候,我哭了,那会我高二,而我看《红楼梦》看到结尾我也哭了,那会我高三,(天呐,这样想想我高中都干了什么?)可是你问我这两本书哪个好看?我的回答是,都好看。当一本书,能够完全把读它的人带进书里,它哭,你跟着哭,它笑,你跟着笑,那么不用管别人怎么去评价这本书,它在你那,就是一本好书。当然,我本人作为金庸迷,我也很希望金老先生的武侠小说能够在在中国乃至世界也像四大名著一样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同时,我也很希望大家(包括我)放下手机,去看一遍四大名著,像一个安静的美男子那样。而且到了北方的冬天,猴子都不愿意在街上卖,那么大家最好的放松手段就是去听书了。在金庸名著《鹿鼎记》中韦小宝同学就是依靠在扬州书院听说书的讲的一些故事来恭维小康熙“鸟生鱼汤”(尧舜禹汤)。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民众们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并不是来源于《史记》,下酒的读物也估计不太可能是《汉书》,究竟项羽在乌江是上吊还是抹脖子,曹操是枭雄还是奸雄,可能跟他们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民众基础。但是你说他们是不是都读过四大名著?那我问你,你知道杨过小龙女,那你看没看过书的《神雕侠侣》?没有?好吧,您的答案对我来说很有参考价值。哦?你看过,那你还不赶紧去下面回答问题,在这瞎晃悠什么。作为菜鸟级的金庸迷,我本人十分迫切的希望金庸老先生能再写出一两部武侠小说,每一本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包括结尾恶心人要命的《雪山飞狐》,这本书真心噩梦,我看完以后,一直到晚上两点多睡不着,主要是结尾太折磨人了。(我不是处女座,你才是处女座!!!)至于有人会觉得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能够在影响力上超越四大名著,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人四大名著有着五百余年的历史,在中国民众乃至世界都已经深入人心了,这是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可是金老先生武侠小说真正喜闻乐见有多少年历史?当初我看《神雕侠侣》看到小龙女又一次中毒的时候,我哭了,那会我高二,而我看《红楼梦》看到结尾我也哭了,那会我高三,(天呐,这样想想我高中都干了什么?)可是你问我这两本书哪个好看?我的回答是,都好看。当一本书,能够完全把读它的人带进书里,它哭,你跟着哭,它笑,你跟着笑,那么不用管别人怎么去评价这本书,它在你那,就是一本好书。当然,我本人作为金庸迷,我也很希望金老先生的武侠小说能够在在中国乃至世界也像四大名著一样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同时,我也很希望大家(包括我)放下手机,去看一遍四大名著,像一个安静的美男子那样。

这是我在知乎上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地方写的不尽如人意,我以后一定会改进的。最后谢谢你们能够把它看完这是我在知乎上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地方写的不尽如人意,我以后一定会改进的。最后谢谢你们能够把它看完

【arju的回答(3票)】:

影响力不能单纯用这些表现现象来衡量。

多少典故多少成语是从四大里出来被大众经常用着觉得理所当然,浑然不觉其实是四大名著里出来的。

这个理所当然就是最大的影响,深入了每个人的生活成为中国文化的骨血的东西。

【知乎用户的回答(3票)】:

金庸武侠作品?你说的是天龙八部、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鹿鼎记,还是越女剑、白马啸西风、连城诀?

一种“库克和科比合砍83分”的错觉……

【敬灿文的回答(2票)】:

拿金庸和四大名著比就不合适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基本上是屌丝逆袭的节奏,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基本上有十分耀眼的光环,这样就不能和四大名著相提并论了。但是金庸的小说却总能给我们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四大名著,说说红楼梦吧,四大名著之首也有他的道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之首,看红楼梦的时候,看了前三四回就看到了百年孤独的影子了,越往后看越觉得是百科全书,一张药方都能写得明明白白,建筑也描绘的富丽堂皇,人物刻画的更是完美无缺,但是金庸是对主角刻画得完美无缺。

金庸的作品是粗茶淡饭,但是我就是喜欢他这种口味,我看到了我屌丝的影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评选出武侠小说中的四大名著,你觉得哪四本可以入选?
四大名著里的俗语,却看破了人生!
一句话妙说四大名著
与另外三本名著相比,红楼梦有什么不同?
四大名著排名次!三方面综合评比,五星制打分,第一名花落谁家?
为何是四大名著而不是五大名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