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最“烧脑”的一幅画,同时穿越三个空间,千年来无人能解

提起中国古代名画,很多人也许会想到十大传世名画,想起《清明上河图》。而在故宫博物馆里珍藏的众多珍宝中,有一幅神秘的画中画,犹如穿越的梦中梦,谍中谍,这巨作便是南唐大画家周文钜的《重屏会棋图》,更令人惊奇的是就连现在故宫珍藏的这幅竟然是临摹的并非真迹,一幅临摹的画在艺术历史上独占一角,媲美《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1100年,至今人们依然无法破解他的秘密,堪称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五代十国的动乱时代,南唐中主李璟943年嗣位到961年去世,《重屏会棋图》就是一幅描写南唐中主李璟在位时期的宫廷生活场景的奇作,不仅让人惊奇画家的奇妙构思,匠心独运,不仅体现了高超绘画技巧,而且为人们研究五代十国历史文化、艺术、生活等提供了有力原始材料。画屏上又设小画屏称重屏,画面和画面之间又构成重叠,重叠空间又可分割,令人称奇。

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画面看到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爸爸李璟在和他的三位兄弟正在下棋博弈,旁边是女侍卫和铺好的小床。南唐时各方割据势力、政权频繁更替,李璟也是压力山大。据说李璟最常用的解压方式就是下棋,一家兄弟一起下棋解解压,就像今天一家人聚在一起搓搓麻将,看似其乐融融。画面上帽子最高最大的那个就是李璟,旁边是他的三弟,对面分别是四弟,五弟。

而我们知道作为一国之主,都是高高在上,没有人敢和他并驾,除非他不想要自己的脑袋了。那为什画里面会这样安排呢?937年李煜的爷爷还叫徐知诰的时候定都南京称“齐”, 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二年改名李昪,国号改为“唐”。943年李璟继承帝位,而到958年时李璟自降“帝”为“主”。

这肯定不是主动自降职位的,其实是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压力”。李璟也是一代明主,深深明白光靠自己单打独斗是很难抵抗外部势力的,深知“攘外必先安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他颁布了“兄终弟及”的法令,把他的兄弟们的力量仅仅团结在自己身边,一起维护、建设、共享南唐的美好生活。李璟的三弟当时作为实力雄厚的“一字并肩王”和李璟并驾齐驱。

由此可见,对于李璟来说,当时真的是内忧外患,压力山大。四兄弟下棋,而他们的棋盘在10倍放大镜下显示整个棋盘只有黑子没有白字,七颗黑棋割据一方排立起来像北斗七星,与七颗黑棋遥遥相望的还有一颗黑棋,难道这黑棋代表北极星?看来兄弟们下棋,并非真的下棋。他们究竟在干什么,恐怕只有画家自己周文钜知道了。

在李璟的励精图治下,南唐也成为了五代十国的版图最广的一个小国。不过很快,稳定政局被打破,三弟也最终没能“兄终弟及”,被毒死了。961年中主李璟将“帝位”传给了儿子李煜。也许《重屏会棋图》描绘的就是南唐风平浪静下的风起云涌吧。第二个画面时间应该在第一个画面前,李璟和兄弟们刚刚投完壶。这样画,也许就是为了体现画家的高超的绘画技术、巧妙的结构、奇特的构思。

第三幅画是他们身后的屏风,屏风上的画根据唐朝的白居易的《偶眠》所作,描绘了白居易的日常生活,白居易卧躺显得怡然自得,有酒有书,旁边戴着道教发冠的妻子托着白居易刚刚摘下的官帽,白居易应该刚刚从外面回来,屏风画山又画小屏风画,这就是重屏。这样归隐山林的闲适悠然的生活不知道是周文矩向往的还是李璟向往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这幅古画,千年来无人能看懂,放大10倍让人害怕:有个大阴谋
五代十国之不知所谓的巧思与風華
故宫有一幅《重屏会棋图》,创作手法特殊,竟被称为三重时空之作
故宫有幅千年古画,画出了三重时空!
下一盘大棋。
名画赏析之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