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文献反映的中华文明的演进

  最能清晰反映中华文明演进的古文献是三易,即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易经一直以来多被理解为占卜之书,越到近代越甚,直到视之为彻底的“迷信”。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另一方面,有一部分人虽然不遗余力地向人们推介易经,但是,除了一些故弄玄虚、卖弄学问的以外,更多的是骗人钱财的骗子。今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也有一些人将易经包装兜售,不过是披着科学外衣的骗子。

三易的本质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深度的认知,从连山、归藏到周易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三次飞跃。

连山易出现最早,时代应该属于夏之前。人类认识的对象主要还是直观的自然现象,首先认识了日月星辰、上下四方、风雨霜雪、四季变化以及天地变化的特征。最了不起的还是“太极”理论,《易经》名句:“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许多人把它理解为玄学,理解为精神。古人也曾经理解为自然现象,远古之时,天地浑然不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对,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人类思智开化的过程。最早时人类思智未开,对自然现象完全视而不见,既不知日月星辰,也不理解四季变化,自然也不理解自身与他人。阴阳鱼太极图非常贴切形象地表现了人类思智的逐渐开化过程,人类开始理解天地、日月、昼夜、寒暑,接着才认识四方方位、四季更替,并把这些自然现象的存在与变化系统地归纳为一个整体,阐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夏后期可能形成某种形式的文字作品,虽然至今仍然没有确认夏已经出现系统的文字,但我认为应该已经出现。因为与夏有关的一些描述,在许多地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误读也有高度一致性。说明商以后的人对夏时文字不完全理解。只是因为夏时可能只有极少数人使用,夏被商取代后,夏时的主要族群被迫迁离中原,从而导致夏文字的失传。现今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中可能有些就是古老夏部分族群的后裔。

归藏易可能形成于夏到夏后之间。归藏易与连山易的差别主要在于归藏易反映的是人类对外界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已经从关注独立自然现象演进到将不同的事物按其内在本质分类区分的新的认识阶段。金、木、水、火、土五行概念的形成,就是将世界纷纭无尽的表象统统归为五行。五行之间又有相克相生,相辅相成。但是,归藏易又没有完全抛弃连山易,而是在连山易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五行理论。归藏易的出现显示人类的观察和思维已经不再简单、直观,而是出现了归纳分析。这种归纳分析不仅有自然现象,还有不同物质的内在性质,甚至已经开始发展到对人体生命与健康、人类社会的观察与分析。当今有些人不懂中国历史,不了解中国远古文化,机械地从字面上理解阴阳五行,错误地把金、木、水、火、土理解为五种元素,当然这种自己给自己下的“套”无论如何也是解不开的。可能是因为《黄帝内经》中大量使用阴阳五行理论的缘故,一般都认为归藏易应属于黄帝时代。其实,黄帝时代与夏是同一时代,只是以前人们都讲黄帝,现在要把夏作为一个朝代提出来。我不认为夏是一个朝代,她是一个时代,那是一个原始群解体,逐步形成家庭和家族的时代。夏后从大禹开始,这时才真正形成以区域而不是以族群为单位管理社会的时代。

《周易》即一般所称的《易经》,由其名可知是出自于周,据说是姬昌被困于朝歌的牢房里时所演绎出来,后被在推翻商朝纣王时付诸实践,并成功推翻商朝。易经的最大变化在于将人性伦理以及社会群体力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加了进去。其实,三易都不是一个人的作品,都是历代许多人参与不断补充、完善起来的作品。所以一般成书的时间都晚于所反映的社会发展阶段。周易还有一个特点不同于前两易,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它没有象前两易那样尽可能去归纳不同的现象或事件,而是直接使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去记录并纳入其理论系统之中。直接以某一历史事件作为某种概念的代表,没有做进一步的抽象,因此,后人读起来感觉比较难以理解。还有就是易经是将历史事件依次记录,但前后由极强的逻辑关系维系,“数往者顺,知业者逆”,向回溯可知历史进程,向前看,可以预知即将发生的事情。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易经是一部算卦的书。实际上,其价值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记录,也是中国人类文明的记录。“群经易为首”,说明中国人对易经地位的高度重视,因为它是中国文明化的教科书。对于统治者它是教科书,对于一般老百姓也是。

说到易经,人们往往把它与河图与洛书联系在一起,或者干脆说八卦出自河图。河图出现的年代也许与归藏易的时间差不多,但是,二者没有关系。如果硬说二者有关系,又都那么重要,河图有什么理由失传呢?河图其实很简单,可以理解成诸河流域图。主要是夏时人们根据当时人群的分布所画的一幅图,因为当时人类均沿河流分布居住,图也就称“河图”了。按现今人们的理解,就是一幅人群沿河流的分布图。洛书是大禹时代的产物。实际上是有关“禹贡”的记录。记录了什么地方居住的什么人,那里有何物产,每年他们送什么礼(即后世的贡赋)、送多少、走什么路等。河图与洛书都说是失传了。其实,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的了解已经成了常识,河图就失去其重要性,自然也就失传了。洛书稍有不同,它是夏后的社会政策,商灭夏以后没有执行夏的政策,而是以武力掠夺各地财富,所以洛书也不适时宜了。再加上商对夏诸族的压迫,夏后裔都日益远迁,洛书也失去了其重要性。那些把河图和洛书都神话的传说,完全是荒诞无稽,没有任何根据。

另一方面,洛书的存在至少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至少夏后氏是有系统的、可以实用的文字存在的。它的失传是由于早期文字生命力的脆弱以及特殊的历史条件所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用一个字能串起来(本文需要慢慢看)
《周易》,不可不读的经典!
易学文化丨易经入门基础知识清单(干货必读)!
《易经》是天外文明的遗迹?
《易经》的秘密再探(一)
易经学堂第一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