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很多人迷迷糊糊以为这句话说的意思是,一阴,一阳,就构成了道。这是很不确切的。米鸿宾《大易识阶》中对这句话作了很认真的注解。

  “阴”字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中,原义表示山之阴面或云遮住了阳光。关于阴的注释有: 《说文》曰: “水之南,山之北也。”《太玄》谓:“幽无形,深不测之谓阴也。”《管子?心术上》:“阴者静。”《尚书今古文集解?洪范》:“阴,降也。”《礼记?曲礼上》孔疏:“阴,卑也。”《战国策?秦策》高注:“阴,小。”王逸注《楚辞》:“阴,臣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内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者,真藏也。” 《春秋繁露?基义》:“阴者,阳之合也。” 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下》:“阴为柔。” 王肃注《孔子家语?本命》:“阴,偶数。”等等。

  “阳”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原义表示高明。关于阳的注释有:《说文》:“阳,高明也。”《禹贡》:“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周礼?考工记?轮人》贾公彦疏: “向日为阳。”《礼记?曲礼上》注:“阳,尊也。” 《礼记?曾子问》郑玄注:“明者曰阳。”《左传?僖公十五年》:“外为阳。”《庄子》成玄英疏《达生》: “阳,显也。”;《人间世》:“阳,刚猛也。”《太玄经?玄告》:“阳动吐,阴静翕。”《玉篇?阜部》:“阳,清也。”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下》:“阳为刚。”王肃注《孔子家语?本命》:“阳数奇。”

  阴阳思想约萌芽于殷周之际,阴阳二字在文献中首见于《诗经》。《诗经?公刘》云:“相其阴阳。”即是指向日光的地方为阳,背日光的地方为阴。但,那时的阴阳还没有对立属性,用的都是原义。

  渐渐地,阴阳的概念开始增大,开始“互动”,开始成为了古代文化最基本的认知概念和方法。最简单的称法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但是,这句话很多人都没有闹清楚,主要是因为不知晓里边“一”字的真实含义。在这里, “一”并不是一个数词,其本意是“所以”。所以阴所以阳,构成的是一种互相交替循环的动态状况,这才称其为道。再说得直白点,阴阳不是道,阳了又阴阴了又阳的这个过程才是道,一如朱熹所说“所以循环者乃道也”。黎靖德在《朱子语类》卷六十六中的解析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气,不是道,所以为阴阳者乃道也。若只言阴阳之谓道,则阴阳是道。今曰‘一阴一阳’,则是所以循环者乃道也。”。

  阴阳是气,“通天地者一气耳”,而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阴阳学说,不仅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也是宇宙的总规律。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从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解析】

  本节主要阐述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阴阳是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普遍法则,是认识万物之纲领,是事物发生、发展和衰退、消亡的根本。疾病作为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现象之一,自然也遵循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故医生在认识人体、诊治疾病时,就必须寻求阴阳变化之本。

  《内经》对阴阳属性、作用及关系的认识,常借助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推论。通过对天地演化及静躁、寒热等自然现象的描述,以说明阴阳基本内容,其中包括阴阳的属性特征及其对立、互根、转化的关系。

  以阴阳清浊升降运动举例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在正常情况下阳气清轻主升,而阴气重浊主降;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阴阳升降运动反常,则会发生腹胀、飧泄等多种病变,治疗当用升清降浊之法。

  【解惑】

  1.为什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在哲学上用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道有体用,从道体看,它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万物发展变化的生机与动力;从道用看,它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又是无为无形的宇宙本初的自然节律。《内经》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初物质,阴阳乃是一气之消息,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决定了宇宙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或者说,宇宙万物中所包含的具体阴阳,犹如万川之月,均是宇宙生成之初元阴阳的投影。所以,阴阳既是宇宙万物之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动力,又是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普遍法则,故本篇开篇即鲜明地提出这一观点。

  2.如何理解“阳化气,阴成形”本节原文认为阴阳的作用可体现为阳主气化,阴主构成形体。气与形也可以看做是物质的连续性质和不连续性质的辩证统一和相互转化,类似于现代物理学中“场”和“基本粒子”的辩证统一和相互转化。“阳化气,阴成形”的对立统一,即构成了“场”和“基本粒子”的对立统一。

  以“阳化气,阴成形”的关系认识人体生理,如阳气温煦,具有推动人体的功能的作用;阴气柔静,能生成人体的形质。人体就是在阴阳的这种相反相成的运动作用下,共同维持体内的生理功能。正如张介宾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

【智海踏浪】

   出自《易传"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指万物有形象之前而言,“恒道”在形之上;“形而下”则是指万物有形象之后而言,“可道之道”在形之下。“有生于无”(或“自无极而为太极”)则是指“有形生于无形”而言,所谓的“无”是指“无有”,并非“无无”。《系辞》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说似有多重涵义。合一阴一阳而言(或谓“无阴无阳”),则为“形而上之道”,合二为一,则为“大一”(大一则是“形而上之道”的别名);分一阴、一阳而言则为“形而下之道”(器之道),阳为“乾道”;阴为“坤道”,又本“立天之道曰阴与阳”之说,则一阴一阳又为“天之道”。万物皆有阴阳,故亦有万物之道。

    我国古代作为哲学概念的“道”,是对“阴阳”、“五行”这些哲学对象在性质上有所断定的逻辑概括。“道”论,是有关宇宙论的学问,而这一学问是由逆向归纳而得来的。人们以所能见到的万物向上推断:万物的本源出于“五行”(“五行”是地处北温带的中国古代独有的哲学概念, “分土王四季”,春木、夏火、秋金、冬水,而土为“中和之气”),“五行”出于“阴阳”,而“阴阳”则出于“道”。 “道”为一,“阴阳”为二,“五行”为三,“万物”为万,于是就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这一学说的本质不同于三代以前的“天命论”。“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论的提出是建立在自然界自组织运动之上的,以自组织运动为宇宙发生乃至万物化生的根本动力。这种自组织的动力完全来自于“道”。从宇宙万有的构成上说,“道”为“有物混成”的实体;从宇宙万有的发生上说,“道”为最高本源;从宇宙万有的变化上说,“道”为总的法则。

【知心小语】

从词源学上来理解,"形而上学"名称来自于西方的"metaphysics",源自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所著的一本书——《形而上学》。这个词的原文是 “ta meta ta Physica”,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因为这个词是亚历士多德的一本书的名字,是在他写完《物理学》之后的著作, meta表示“在……之后”,所以,“形而上学”的最初的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也就是“后物理学”。因为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实在的,具体的,是有形的实体,也就是“形”,而在“形”之上的,就是抽象的东西,是脱离实体的意识方面的范畴。所以,“形而上学”就是脱离实物而学问。那么,抽象的,脱离实物的学问,只有一个,那就是 “哲学”。所以,“形而上学”最原始的本意就是“哲学”。

    通常认为, “形而上” 即指无形之道(抽象道理、规律),“形而下”即指有形之器(具体器具、事物)。例如孔颖达《周易正义》讲:“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这样说来,科学研究的是有形的东西,而哲学研究的则是无形的东西。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科学同样要研究无形的东西,哲学同样要研究有形的东西。这种理解,就是把 “形而上” 理解为“形之上”, 把“形而下”理解为“形之下”。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而”字没有“之”字的意思,而是 “然而”(这样、而后)的意思.这个“而”字是个关键。这里“形”是中介,形上、形下都要从“形”开始,由有形而至于无形,亦即由具体(事物)而至于抽象(道理),科学、哲学莫不如此。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评析

提要:本文首先在《系辞》文本语境中分析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词语含义;然后,梳理比对了历代学者对这句话的解释;进而,在对“形”加以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形”、“道”、“器”的关系,论证了三者作为中国古代基本哲学术语的总体含义。最后,本文就这一基本哲学术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共性与差别做出了评析。

  关键词:形 道 器 抽象 存在
  
  中国古代哲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承认并且推崇世界万物的变化。《易经》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的“易”就是变化的意思,可以把《易经》直译为《变化的学说》。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事物林林总总、变幻莫测,其中的奥秘对于古代的先民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但是,对于农耕收获和战争输赢这样重大的事情,人们总是希望预知未来、并且期盼未来,为此求助于上天、求助于神灵和祖先,于是就出现了占卜。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易经》就是集古代中国千年占卜经验之大成的著作,人们也称之为《周易》。从这本书中可以知道,古代先民们主要是靠占卜和观察天象来预测未来、推测凶吉。在本质上,这是一种对因果关系的探寻,只是探寻的方法过于原始,很难说有什么科学性。
  但是,在古代先民的这种探寻中渗透出一种思想方法,这就是,认为一件事物是否发生、发生的程度是可知的;他们确信,未来某件事物是否发生、发生到什么程度,与某些现在已经存在了的事物有关。基于这个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迷信”来讥笑古代先民的思考形式,而应当通过“理解”来研究古代先民的思考过程。相传为孔子所著的解释《周易》的《系辞》就是一部极富哲理、博大精深的传世之作。毋庸置疑,近三千年来,《周易》和《系辞》对中国的影响是深刻的,甚至可以认为: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源头。
  因为专业知识所限,我没有能力对《系辞》的通篇进行哲学的分析和评价,只是想对其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进行尝试性分析,供学者们参考。这句话出自《系辞上》的最后一章,前后文是这样叙述的:
  乾坤其易之緼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先基于上面的话语背景,分析“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的直接含义,然后回顾历代学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后给出我们的分析。  
  一、语境下的词义分析   
  在上面那段话语中,首先应当关注的词是“是故”。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词,就不能很好地分析上下文,也就不能理解孔子为什么要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可能是因为学识有限,我只是见到清朝人李道平对这个词有过解释,他说:“疏经言‘是故’,故云‘此结上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是故”是一个接续词。
  分析那段话语可以看到,在“是故”之前讨论的问题是:乾坤与易之间关系。因此,作为接续词出现的“是故”只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表示“所以”,即由  “乾坤与易之间关系”推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个结论;二是表示“因为”,即“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得到“乾坤与易之间关系”的根据。我们必须认可,在中国古代,表示逻辑接续的词汇并不丰富,因此应当允许:在不同的场合“是故”的含义有所不同。从现代汉语理解,我们似乎应当采纳前一种解释,即采纳“所以”。但从那段话的语境分析,我认为应当是后者。在春秋战国时代,“故”更多的是表示“原因”。比如《墨经》开篇就是:“故,所得而后成也。”然后就在《说》中提到“小故”和“大故”。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小故”说的是必要条件,“大故”说的是充分条件。因此,可以把《墨经》中所说的“故”理解为:得到结果所需要的条件。《墨经·小取》中也说道:“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其中的“以说出故”可以理解为:通过论证(说)得到问题的原因(故)。如果这个分析是正确的,那么“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是包含“乾坤与易之间关系”在内的、比“乾坤与易之间关系”这个命题更为一般的命题。事实上,也只有采纳这样的解释,我们以及历代学者特殊地分析“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才有实际意义。
  乾、坤是六十四卦的开始两卦,也是构成六十四卦的基础。因为《系辞下》第四章中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而在《易经》的符号中,用一个长横线表示“阳”、用两个短横线表示“阴”,《易经》中的所有六十四卦就是这些长短横线的组合,这也就是所谓的“阴阳合德”,因此,六十四卦是乾坤发展变化的结果。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现代语言把“是故”之前的话语表示为:
  易蕴含于乾坤之中。由乾坤开始了六十四卦,易也就存在于其中了。如果乾坤没有了,那么易也就没有了。如果见不到易,乾坤的变化或许也就停息了。
  我们必须注意到,上面那段话是出自《系辞上》的最后一章,因此那段话是对六十四卦分析的总结。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上面话语的后两句是针对第六十三卦“既济”和第六十四卦“未济”的说明。《杂卦传》说:既济,定也。这说明“既济”是乾坤发展变化一个周期的终结。这样,“未济”似乎就孕育着一个新的周期的开始:因为易是永恒的,所以乾坤变化没有终止。
  现在我们就可以在上述语境下分析“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的直接含义了:六十四卦是有形的东西,其中蕴含着无形的易,这就像有形的器蕴含着无形的道一样;道之所以无形是因为道是形而上的,器之所以有形是因为器是形而下的。我想,这句话更深刻的含义是:器是表现形式因此是可能终结的,但其中蕴含的无形的道是永恒的,是没有终结的;正因为道是没有终结的,因此其表现形式的器一定还会以其他形式出现。这样,认定“是故”的本意是“因为”就有道理了,因为孔子是用“道与器”的关系来论证“易与乾坤”的关系,于是在上文中就可以用“这就像”来替代“因为”。如果我们认定“是故”的本意是“所以”,那么,整段话的意境就会完全不同了。

但是,分析到这里问题并没有完结。正像我们上面讨论过的,因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包含“乾坤与易之间关系”在内的更一般的命题,因此,我们还可以抛开具体语境来分析这句话的更深刻的含义。事实上,历代的学者也都是这样分析的。  
  二、历代学者的分析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现代学者对这句话的解释都相当简洁。我随手得到的两个解释是这样的:“道是抽象的,无形的,不能用感官来认识;器是具体的,有形的,可以用感官来认识。”“形而上者如思想学术理论方法制度等是也。形而下者如天地动物植物器械等是也。此将天地间之一切分为道器两类,其义尚简单。”
  我想,要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分析清楚,首先要分析清楚其中的“形”的含义,然后要分析清楚道、形、器之间的关系。我惊奇地发现,我们的先哲们对这两个问题都有论述,并且阐述观点不尽相同。唐人孔颖达说:
  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

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为器用,故云形而下谓之器也。
  这段解释的思路非常清楚。“形”是一种存在的东西,由道产生了形,由形拓展到器。之所以这样推断的理由就是:“有”是从“无”中产生出来的,这完全秉承了老子的思想。后来,这种思想又拓展到:“凡事先有物的理,后有物的实体”的更为一般的论述。比如,宋人朱熹在《答刘叔文》的信中写道:“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与这种思想对立,清人王夫之认为:
  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器而后有形,形而后有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统之乎一形,非以相致,而何容相舍乎?
  与传统观念不同,王夫之强调:无器则无道,是先有器然后有形,有了形才能有形而上。这样分析的理由是:“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最后他感叹说:“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由此可见,王夫之的判断准则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自然推理。事实上,类似的想法在先前的历史上也是有的,比如,唐代人崔觐和李鼎祚说过:“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当然,他们没有像王夫之说得那样透彻。
  下面,我们分析历代学者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的整体解释。虽然历代学者的解释很多,但他们希望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在这些述说中,解释得比较详细和清晰的是朱熹,我们摘录一段如下:
  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离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个形迹。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形而上者指理而言,形而下者指事物而言。事事物物,皆有其理;事物可见,而其理难知。即事即物,便要见得此理,只是如此看,但要真实于事物上见得这个道理……大学之道不曰“穷理”而谓之“格物”,只是使人就实处穷竟。事事物物上有许多道理,穷之不可不尽也。
  很显然,朱熹的这段话描述了事物的两种表现形态,即道理和形迹,这对应于原文中的道与器。朱熹还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最后,朱熹论述了认识问题的过程:“但要真实于事物上见得这个道理。”于是,朱熹就得到了他的一贯主张:格物致知。
  在下一节,我们将简单地评论上面的论述,然后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给出评析。   
  三、道、形、器是基本哲学术语   
  我们先分析“形”的具体含义,这是进一步分析问题的基础。孔颖达认为“形是有质之称,形在器不在道”是有一定道理的。与道和器相比,形确实和器更近一些。关于这一点,王夫之说得就更确切了:“器而后有形,形而后有上。”可是,应当如何明确地定义“形”呢?
  我想,这里所说的“形”是一种存在了的东西,因为《系辞上》中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又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由此可见,孔子在叙述“形”的时候头脑中大概就有 “器”的影子。因此,孔子在创造“形而上”和“形而下”这样的词句时,头脑中应当有一种存在,这种存在是进一步论述的尺度。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这大概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所谓抽象的存在,是指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的事物的概念、图形、符号这样的一些东西。比如,我们看到足球,看到乒乓球,感悟到了圆,但离开了具体的背景,圆这个东西仍然存在于大脑中,我们甚至可以在纸上画出圆来。显然,我们画出的圆绝对不是背景的简单复制,因为背景是三维空间的,而纸张是二维空间的。因此,我们画出的圆依赖的不是单纯的记忆,更多的是依赖在大脑中存在了的那个圆。我们姑且称这样的存在为“抽象的存在”。
  那么,在这样的抽象了的存在之上的东西是什么呢?大概可以是事物的名称、事物的性质,甚至还可以是事物的规律。孔颖达说:“道是物体之名”就含有这样的思想。比如,刚才谈到的圆,在头脑中存在了的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这样一类事物统称为“圆”,这便是命名:进一步,根据这样一类事物的共性,可以清晰地描述这类事物的性质:到一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更进一步,还可以利用圆来描述自然界的规律:受引力的作用,行星环绕恒星运动的轨迹近似为圆。所以,这里所说的名称、性质和规律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所说的“道”其表现形式是“形而上”。

   那么,在这样的抽象了的存在之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比如,刚才所说的足球、乒乓球等等。这一个个的具体东西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所说的“器”,其表现形式是“形而下”。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得到“器、形、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了:通过对“器”的观察总结,在头脑中抽象成“形”,在“形”的基础上得到“道”。这很可能就是王夫之所说的:“器而后有形,形而后有上。”
  如果上面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古代的先哲们就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认识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同时,在描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器”、“形”、“道”就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术语;与此对应,“形而下”、“形”、“形而上,’就构成了那些哲学术语的直观说明。虽然先哲们并没有对这些概念给出明确的界定,但我们从他们论述的字里行间能够感悟出这种思想。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所研究问题性质的不同,把“道”和“器”用现代语言理解为:理念和经验、抽象和具象、一般和特殊:如果进一步引申的话,还可以蕴含: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我们从朱熹的论述中可以感悟到这些思想。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哲学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很有道理的,并且,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古代哲学之间是有差异的。西方哲学强调的是对立的双方,强调的是理念和经验、抽象和具象、一般和特殊之间的区别。而中国古代哲学,除了注意到了对立双方之外,还注意到存在于对立双方之间的一些东西,这便是存在于“道”和“器”之间的“形”。我想,至少有两个原因,使得中国古代哲学注意到了“形”。一个原因是中国古代的认识论强调“分类”,分类不仅要关注类中事物的共相,也要关注类之间的异相,而所谓的异相就与上面所说的形有关:形则构成了分类的基准.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古代对是非的判断强调“中”做事要恰到好处而不偏激,《易经》崇尚“九五”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中国古代不推崇严格的对立,甚至用象征着变化融合的阴阳鱼来表现对立的阴和阳。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形就是位于道和器之间的中:道太遥远而不可及,器太具体而不可信。这样,孑L子就用接续词“是故”为我们引发了一个“形”,引发了一个“道器合一”的理念。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古代先哲们的所有论述只是凭借想象,所有结论的得到只是凭借悟性。这样得到的结论只能是认识问题的开始,而不能成为认识问题的终结。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是很难形成理论的,因为还缺少下述两个环节之一。一个环节是“向上”的,即形成明确的概念并且基于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理;另一个环节是“向下”的,即构建清晰的假说并且通过事实来验证这些假说。即便如此,我们的先哲们单纯凭借悟性就能够得到如此深刻的结论,是不能不令人敬佩的。

---------------------------

 

摘要:本文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形」是天象地形的总体概括称。形而上,指在天象地形上存在的抽象原,其名曰「道」;形而下,指天地变化、阴阳交感所生的具体事物,其名曰「器」。并析「道先器后」「道器」「器先道后」诸,而作评议。以为道器皆以形为中弓;形指乾天坤地之形象;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化裁推举措已属通变事业,则道器各有先后。结中将《周》「形而上」与西方「形上学」作比较。

  关键词: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形上学

一、前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周系辞传上》的话,为避免断章取义,我先把相关的上下文摘下:

 乾坤其之 邪?乾坤成,而乎其中矣!乾坤毁,则 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这段文字,首先表明乾坤是道精义蕴藏的处所,认为乾坤相对排,交感化育, 批注 Compaq2:而道蕴藏的精义就建在这中间。再以假设语气强调乾坤相对交感化育的作用如果 批注 Compaq3:毁坏,就无法发现道的精义;道的精义能发现,那麼天健而资始、地势坤而资生的功能,也许会几乎停止。於是由形上、形下推道、器的关系:由天象地形向上归纳紬绎,得到阴阳和合这种宇宙终极的抽象原,叫作「道」;由此天象地形向下实,阴阳交感,化育成具体的事物,叫作「器」。并且引申明:道通过天地化育、裁成万物,称之为「变」;推广化育,使万物顺运作,称之为「通」;执持阳健阴顺、交感变通的道安顿天下百姓,称之为「事业」。

   形,是天象地形的称。《系辞传上》一开始,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本节先言「乾坤其之縕」,接言「形上形下」形即乾坤天地之形象,道即道,所以「乾坤其之縕」和「形上形下」间才能用「是故」系之。形而上,指在天地形象上存在的抽象原;道,是乾坤之合德,犹阴阳仪之於太极。所以「形而上者谓之道」与「一阴一阳之谓道」涵义实同。形而下,是天地变化向下实到现象界;器,是阴阳交感所生的具体事物。《朱子语》卷七十五记周谟所:「形而上者,指而言;形而下者,指事物而言。事事物物,皆有其。事物可,而其难知。即事即物,要得此,只是如此看。但要真实於事物上得这个道,然后於己有益。为人君止於仁;为人子止於孝。必须就君臣父子上得此。大学之道,曰穷,而谓之格物,只是使人就实处穷竟事事物物上有许多道,穷之不可不尽也。」对因器明道、格物穷以至於事业,有十分简明的述。

关於道、器的关系,孰先孰后,约有三,析於后,并作评议。

二、析

(一)道先器后:

  1.《子》的观点

  《子》第四十二章已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话。道是原,一是材质,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交感之初生,於是衍生万物。这是道先器后说之滥觞。

  2. 《淮南子》的观点

  后世阐扬《子》此者以《淮南子》为代表。:《淮南子原道》「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有,成化像而弗宰。」又云:「道者一,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施四海,一之解(解,通达也)际天地。」认为道能生万物,化育万物成就同的形象,却拥为己有,作其主宰。道,是一也是,施於四海之内,达於天地之际。所以《淮南子》亦主先有道,后有天地万物。

  3. 孔颖达《周正义》的观点

  说《易》者亦有主先道后形者,如孔颖达《周正义》云:「道是 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以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其受《子》观点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同时也合乎《周系辞传》太极生两仪的说法。

  4.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的观点

  邵雍亦每如此说。《皇极经世观物.内篇之九》「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形;人由道而行。天地人物则异矣,其於道一也。」又《外篇之一》「道生天地万物而自也;天地万物亦取法乎道矣。」「生者性,天也;成者形,地也。生而成,成而生,《易》之道也。以天地生万物,则以万物为万物;以道生天地,则天地亦万物也。道为太极。」亦主天地人物由道而生,道先器后。

(二)道器:

以程颢、朱熹之为代表。

  1. 程颢《二程遗书》的观点

程颢之言於《二程遗书》卷一:「盖上天之载, 声 臭,其体则谓之《》;其则谓之道。……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 如此。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系今与后,己与人」 10 明白指出「器亦道,道亦器」

  2. 朱熹《朱子语》的观点关於形上、形下,朱熹师生间多所讨。《朱子语》卷七十五记周谟所:「问:『形而上下如何以形言?』曰:『此言最的当。设以有形无形言之,是物与相闲断。所以谓截得分明者,只是上下之闲,分别得一个界止分明。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相也。』 11朱熹此答,今人吴怡在《经系辞传解义》有深入而浅明的诠释:「朱子这段话极为精辟,如果把道与器以无形和有形分,那麼会有种结果,一是使道形而虚脱,变成一个空虚的概,西方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常犯此病。二是使道和器之间的沟通,显得非常困难。的高明处,就在於以形之有无,而以形之上下去分别道与器。所谓『形而上者』,乃是指形的向上提升,所谓『形而下者』,乃是指形的向下实。就拿阴阳,其向上提升,是阴阳之中和,是道;而其向下实,是阴阳之相感以生万物,是器。」○《语》又记贺孙: 12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道,事事物物皆有个道;器是形迹,事事物物亦皆有个形迹。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又夔孙: 13 「指器为道固得;器於道亦得。且如此火,是器,自有道在裏。」○ 14

  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器是道,但道;道是器,却在器裏。这是程、朱对道、器的基本看法。而这种看法与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气、体用二的观有贯性。

(三)器先道后:

此王夫之极言之,而唐人崔憬《周探玄》「器体道用」实为先导。

  1. 崔憬《周探玄》的观点鼎祚《周集解》引崔憬曰:结上文,兼明《》之形器变通之事业也。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假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为器,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为道;动物以形躯为体为器,以为用为道;植物以枝干为器为体,以生性为道为用。」崔憬此说,与后朱子 15「道体器用」大相同。「《语》卷七十五记学生(佚名)问:『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一段,只是这一个道,但即形器之本体?」朱子应之以「是」。又记曾祖道问:16「如何分形器?」曰:「形而上者是,才有作用,是形而下者。」便是证明。17

  2. 王夫之《周外传》的观点

  明末王夫之作《周外传》 「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可谓,曰:之道之器也。 其道则 其器,人类能言之;虽然,苟有其器矣,岂患 道哉?君子之所知而圣人知之;圣人之所能而匹夫匹妇能之。人或昧於其道者,其器成,不成非 器也。 其器则 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洪荒 揖让之道;唐虞 吊伐之道;汉唐 今日之道;则今日 他之道者多矣。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马而无御道;未有璧币钟磬管弦而 之道。则未有子而 父道,未有弟而 兄道,道之可有而且 者多矣!故 其器则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先言「其道则 其器」。此制器,道先器后。再言,以为「圣人知之」「匹夫匹妇能之」「其器则 其道」,举「未有弓矢而无射道」等为,此为用器,器先道后。虽然制器用器,道器各有先后,但王夫之倡「唯器」,《周外传》又云:「形而上者,非 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 形之上,亘古今,通万变,穷天、穷地、穷人、穷物,皆所未有也。」坚决提出「有形而后有形而上」的结,其偏向器先道后说是十分明显的。

三、评议

(一)道器皆以形为中弓

道为形而上者,器为形而下者,皆以形为中心。王宗传《童溪传》云:「道外器,器外道,其本一也,故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皆谓之形,则之形,盖有可掩也。」○此本甚明,惜注《》者,多在道、器、上、下四字用工夫,而独忽 20「形」字,甚至以形、器为一义,颇可商榷。

(二)形指乾天坤地之形象

在「乾坤其之縕」,与「形而上者谓之道」间,有词「是故」。於是可推,知「道」即「」「形」即「乾坤」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形象」。注《》者,对「是故」一词,亦多未深究。

(三)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

《系辞传上》明言:「是故有太极,是生仪,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形」既为乾坤仪,则是太极(即即道)所生。及至天 21地变化,阴阳交感,而生四象:春夏秋冬、东南西、木火水。再生八卦:乾天为父、坤地为母、震为长男、巽风为长、坎水为中男、火为中、艮山为少男、兑泽为少。以至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及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皆天地所生。是道成形,形生器。上文云:「乾坤成,而乎其中矣。」盖乾坤既生,道即在乾坤中;乾坤成,道即在成之四象、八卦、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中。《语》卷一记朱熹回答陈淳:「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也正是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 22的意思。

(四)化裁推举措属通变事业,道器各有先后

 在析之(三)「器先道后」曾引崔憬、王夫之之言。崔憬所,尚能扣紧天地○〔明〕王夫之:18 《周外传》(台:河图书出版社影印上海太平洋书店重刊《船山遗书》本), 卷5,页25。○同前注。19○〔宋〕王宗传:20 《童溪传》,卷28,页28。(台:大通书局影印《通志堂经解》本)○同注,卷7,页28至29。21○同注,卷1,页1。22动植而道器体用。王夫之以为「 其道则 其器」 「 其器则 其道」,制器道先於器;用器器先於道。则直以人所制作运用而道器,已属下文所谓化裁推举措之通变事业。然天地一太极,物物一太极,亦妨其道器也。船山言「有形而后有形而上」,此语与「存在先於本质」合符节。又言「今日 他之道者多矣」,尤具远。今之航天潜海之器,基因改造之果,皆先有其道而后成之;既成之后,驾御享用之道亦随而兴矣。道器亦各有先后也。

四、结语

总之,由天象地形向上归纳,获致一阴一阳抽象之原,叫作「道」;由天地变化向下实,是阴阳交感所生具体事物,名为「器」。道器之中心都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矣」之天象地形。就此而言,道与西方以整个宇宙及一可事物之全部为研究对象,探求其起源、变化、及其终究之宇宙(cosmology),或探讨存在本身及其本质和规的本体(ontology),有近似之处。而道成形而在形,生器而在器。道与形即,道与器互有先后。

古希腊哲人亚士多德 Aristotle B.C.384--322 曾在克亚学院讲学。后安德尼柯 Andronicus B.C.—100--将他的单篇文、讲稿、并考学生笔记编成全集,把有关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著合在一起,取名 Physica,意指「物学」或「自然科学」 ;又把研究抽象本质问题的作品,包括 First Philosophy(《第一哲学》)在内,编成后篇,取 、名 Metaphysica。Meta 是一个词头,有「之后」「超越」诸义。自此 Metaphysics 成为西方哲学重要术语,意为超越於自然科学之上的学问。国人依据《周系辞传》「形 :把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Metaphysics 译作「形上学」,是相当妥贴的译名。而「形而上者谓之道」之因此在哲学界也就耳熟能详。

附:本文成稿之日,适安梧君访,即以此稿示之。安梧后,谓「形上形下」之形,当从王夫之作「形著」解,为动词也。继而并撰〈关於中国古  代经典诠释的一个问题: 对《经》〈系辞传〉「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的一个解〉一文,发表於《经学丛》(台: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 「 ,页 67—74。中云:《经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宜解作「形器义」,此「形」即当解作「形著义」。就其「形著」之活动,上溯其本源,是此形著之所以可能之根源,此之谓「道」;就其「形著」之活动,下委而具体化,是此形著之实具体,此之谓「器」。盖道之所显,其为象也,「象」经由「形著」而成其为「形器」也」安梧天资聪颖,治学既善於分析,又能融合贯通。於东西方哲学,所下工夫甚深。其言实足启予。特之以供者考比较。古籍难有确诂,妨并存也。

        天地之道


孔夫子对子路道:“予欲无言。”子路不解,道:“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叹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想来子路还未能醒悟大道,只是执着于文字,以为道就是老师口述身行,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其实,大道往往不是用语言可以描述。其广大无边,万象尽纳,流转融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小到蝼蚁尘沙,大到江海汪洋,促至蜉蝣一昼,寿至彭祖千年。这又如何能用语言去描述,见其大忘其小,见其长忘其短,总是只知其一罢了。所以,夫子不欲言,口一开,便已不是大道,常常失之偏颇。夫子曾经还说过:“朝闻道,夕死可以。”那既然语言不能将大道呈于眼前,却又如何闻道?四时行百物生,这都是自然而然,而大道就在这自然而然之中。于大道上一夕顿悟,便是用心体味那花开花谢,云卷云舒,世间百态原也不过在自然之中毫发针首上得居一隅而已。放眼望去,境界何其之大,犹如北海浩瀚,茫茫洪宇中,我所立处只是蜗牛两触。面对大道,渺小至斯,怎么又能用语言穷竟呢?夫子不欲言,就是得道,道在天地万物间我行我素,人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有道,无不是捷径。

  老子道:“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也是说道。大道无象无色无味,是天下色象味他无不包容。口爽清淡,疾声清净都是道之一面。万籁俱静时,四野之声,八荒之音,在心中会聚,暗合其拍往往就能醒悟糟杂处迷乱之事。闻自然之声响,不仅于耳,且身体经络,毛孔百骸之间,无处不觉其旷远幽谧。睁眼时,风不过叶不摇,鸟不惊虫不叫,一切如故。

  李翱去见药山和尚,欲问佛法,药山并不理睬。李翱再三请问,药山只是不答。于是李翱颇不高兴,以为药山无才,见面不如闻名。转身欲走时,药山却叫住他,问他所来何事。李翱忙道自己是来请教佛法,因问道:“何为佛法?”不料药山笑道:“云在青天水在瓶。”佛法也是道,也是自然之中自然之事,其实没有一点矫揉造作,也决非诘曲拗牙,数黑论黄,就是云在云生处,水在水蓄处。

  儒道释三家踏足之处其实本为一物,便是天地大道。三家经典也从不是盛言百篇,只是青衣薄带间微微一笑,仿佛佛祖捻花迦叶微笑般平和融通。他们都是通过平日里举止接物间一点一滴体悟大道。从不劳心费力,执着文字,这便是大智慧。

  龙潭崇信跟着天皇道悟学佛,而道悟从不向其宣讲佛经要义,崇信怪之,道悟道:“你端茶来,我接着,你行礼来,我回应。”崇信不解,刚要沉思。道悟喝道:“道不可想,一想便有了偏差!”崇信突然开悟。道就是在任人生百味之间,只可意会,不可言穿,心中体验,便是一刹那间,过后就是时过境迁,难见其本相了。《论语》中处处说人之衣冠举止,也是一理,大道岂可以言语求之?

        天地之道

人们常说"上天是大自然和我们人类的父亲,大地是母亲",天父地母在造就了这万事万物和我们人类时,也付与了他们的天地之道:天道,一个"正"字,既"诸恶不做,众善奉行";地道,仁慈善良,宽容理解,无私奉献也!两者的结合就是我们应该遵守的"人道",如果违背了"人道",必遭天父的严惩,必使地母伤悲;

同时,他们也在默默地期望儿女门在经历了人世间的甜酸苦辣,爱恨情仇,得失离合之后,能悟透人生,更能修成正果或善果,能升到天国,最好是佛国去享乐。可叹我们这些儿女有多少能理解天父地母的苦心呢!和睦共处,求同存异,遵纪守法,尊重理解等等都是好儿女门应该奉守的"人道",可曾几何时这同性恋的兄弟姐妹们却成了异性恋儿女门违背"人道"的驱动力和对象呢?

或许异性恋门该埋怨天父地母,不该让他们(同性恋)也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想,天父地母一定会教训道:你们不应该这样。在父母眼里,这个世界是和谐公平的,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他们(同性恋)并没有伤害过你们,也没有妨碍你们,有何道理?就因他们喜欢的是同性而不是异性吗?这与你们何干呢?你们有你们追求的幸福和命运,他们有他们追求的幸福和命运。

如果他们当中有谁违背了"人道",不"正",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自然会受到天父的严惩,如果他们和你们一样,安分守己,友好和善的做着人;认真负责,勤奋出色地工作着,你们却憎恶他们,把他们看成"病态",垃圾,甚至还要法西斯般地"灭绝",我们赋予你们的善良那去了?理解哪去了?看来,你们还没有懂得如何去和睦相处,如何去尊重别人善待自己。如何去理解周围的一切。要知道,我们创造了你们,为使你们能够生存,同时也创造了这大自然,创造了这世界。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有黑就有白,还必须有不黑不白或是既黑既白,有高就有低,还须有不高不低,有好就有坏,又有不好不坏……如此,才平衡,完美。你们呢,有喜欢异性,就有喜欢同性的,那也就有既喜欢异性也喜欢同性的。就像金火水木土之间,如果只有相克,这世界就不可能存在,只有通过又相生,才能达到共存。

繁衍子孙,继续人类,靠你们异性恋门去完成,但要维护,发展这个世界,则需要同性恋门,双性恋门与你们一起去完成。世界发展到今,离不开一些同性恋儿女的不朽功绩,没有他们,你们异性恋者是取代不了的。明白了这些道理,你们就应知道,我们创造每一种人或物,都是有必要的,你们一定要正视这一切,利用好这一切。使你们的生活多一份快乐。

天地之道

什么叫做天地之道呢?顾名思义,就是天地运转的轨迹。那么,天地的轨迹在哪里呢?

按照现代天文学,所谓天地之道,就是日、月、五星以及各种天体与地球的相对运动轨迹。然而,这些都只是纯粹的物质世界中的运动,它与我们阴阳宇宙的运动形式完全不是一回事。太极理论不研究物质世界的相对运动,因为它只是在一个空间中的阳态运动形式,而是研究两个宇宙空间的阴阳耦合运动形式。我们所研究的天地之道,是把一切天体都变成质点,而抹去了其质量、引力、作用力等等物质运动的内容,把所有的天体都放到了一个平等的点粒子的运动轨迹之中,这是把无限大的东西变成了无限小的内容,按照点粒子运动的电子数结构来确定每一个质点的时空运转轨迹,然后再把它放大到具体的年、月、日、时之中。因为无限大的东西和无限小的东西,从它的微观起源来看,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运动模式。

在微观世界里,是没有天地的概念的,它只有阴阳极点的双螺旋曲线运动形式。而所谓天地的形成,只是由于物质世界的无限膨胀,产生了无数巨大的天体,同时也产生了地球和人类,人类为了确定天象,才形成了天地的概念,而天地之道概念的形成,却又正好符合了阴阳曲线运动的必然结果。

我们所研究的天地之道,是在9·6空间中形成的。9·6空间有5个圈层和6条圆线。圈层代表了螺旋空间,圆线代表了时空的分段,中间有一条S曲线代表了阴阳的分界,这就是人们常见的《太极图》。而天地之道却是正反两个太极相合而成,它代表了天道和地道的反向对称运转轨迹。见《天地之道对称耦合轨迹图》。关于这两个图的的来源,我们在《太极宇宙论》中已经作了详细地阐述,这里不再重复。天地之道是怎么形成的呢?由于阴阳宇宙的耦合线是一条S型曲线,故可以推断我们整个物质宇宙的时空也是沿着这条曲线进行螺旋扩张的,可能正是由于时空的弯曲,才导致了我们地球的自转轴心线产生了偏斜,而指向南北天极的区域。我们把南北天极线无限延长,就形成了一个偏斜的天球大园。见《天球图》。天上所有的天体都在围绕着南北极线进行螺旋运转,这就构成了整个天道的运转系统。说天道是斜的,这是相对于我们地球的子午线而言的。地球的地平线和地平垂线构成了子午卯酉的正向系统,我们站在地球上观察天体,都是以子午卯酉的正向轨迹来衡量的,这就形成了天道相对于地球运转的地道系统

天体的运转必须通过地球的中道,即子午线,才能被地球所见,否则就会偏离人们的视线。地球的中道是指我们头顶上空的天窗区域,天体都是按照一个斜向的轨迹运转的,在地球上要想观察某一个天体的出现,必须要天道和地道的轨迹进行相交,这个相交就在代表地球质点的中宫之中。天地如何相交呢?这就需要将天地之道的两个大圆合在一起,来观察它们的离合运动。

于是,古人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天地坐标系统,这就是设想一个观察者站在北极上,将北极与地球相重合为一个点。北极是天道的中心,地球是地道的中心,两个中心相合,就形成了天道的S曲线的反向对称相合。天道曲线代表了所有天体的运转轨迹,地道曲线则代表地球视运动轨迹,设地球是不动的,那么地道曲线与天道曲线相交则见,不交则不见。我们看《天地之道对称耦合图》,两条正反S曲线有五个交点,即子、午、卯、酉和中宫辰戌点,这就构成了地球四时五方的分界,它是地球五行运动的直接来源。

天地曲线代表的是一种时空的运动,当两条曲线相交于中宫,这就产生了地球与某一天体的相会,亦即两个时空的相遇。由于万物的时空运动与天地之道的时空运转形式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把天地万物统一起来了。天体无论如何运转,都离不开其S曲线的螺旋轨迹,同样,地球万物的生成运动,也离不开其S曲线的螺旋运转,它们都被统一到时空的交合运动之中,并被具体落实到由天干地支组成的时空交会点上。因为物质点和时空点是同一个概念,故时空的交合运动,也就等于是万物的生成运动,或者事物的关系运动。

以上的过程看上去非常复杂,但中国古人却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和判断事物时空交合运动的模式和方法,这就是“三式”、《周易》等等计算模式和法门。特别是大六壬,它完全是研究天地之道的时空运转体系的,这个体系,后面我们将进行详细的讨论。

人与事物之道

我们探讨人类的事物活动,为什么要牵扯到天地之道呢?天地之道是研究天体运动的,它与地球上万事万物的运动,从表面上看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然而,当我们走进微观的领域,运用太极理论的时空观,两者就会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

从太极理论看,所有宏观的东西都是出自于微观的。宏观的系统有大有小,有着各种不同的特征,但在微观的领域里,是不讲大小的,所有的系统都只能把它看成是一个物质点或时空点。点的运动,免去了具体的物质形态,物理特性和相互的作用力等等相对性的东西,系统在点粒子的运动轨迹中都是平等的,因为万物的生成模式都是相同的,只不过点所代表的系统可大可小。如果我们研究天体的运动,那么,点粒子的轨迹就可以代表不同星球或星系的出没,如果是研究一个人的运动,其点粒子轨迹就代表了人的事物活动以及它所建立的各种关系。

点粒子的运动,是研究宇宙时空运动的,其具体表现就是年、月、日、时。所谓天地之道,正是宇宙时空耦合的轨迹,把万物变成质点,也就把它们全部统一于天地时空的运转之中。一个质点代表一个时空,质点之间纵横交错的连接,就体现了它们在不同的时空中所建立的各种关系。最后把质点还原成具体的事物或者物质形态,也就得到该形态在某某时空中出现或消失,以及向着什么方向发展等内容。并且,更重要的是,时空的运动是有其能量状态的,点是向着能量增加的方向运动,其所代表的系统在该时空中,就会出现蓬勃的生机和不断地发展壮大。如果是向着能量递减的方向运动,它就会逐渐地失去生机而显出衰败的景象。

正因为天地的时空运动与人事的时空运动是统一的,故人事的运动就被融合于天地之道的时空运转之中,天地曲线的开合运动,也就变成了人类事物活动的离合与成败的标志。我们研究事物的运动,就是要把一个具体的事物代入天地之道的时空曲线之中,来观察其时空的连接和移易,以及相应的能量运转状态,这就是太极理论的核心所在了。

那么,人和事物之道又是什么呢?它是如何形成和运转的呢?

在这里,我们要把“人”的概念赋予新的内容。人作为一个质点,它与物质生成的轨迹是一样的。物质的生成就是天地曲线交会于中五,而形成了一个“宇宙蛋”,“宇宙蛋”既可以是人,又可以是具体的物质,它本身就是一个阴阳的合体。然而,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人”,并不是指人体本身的物质内容,而是指它作为一个事物主体的出现。因为人有思想意识,一个主体的产生,就必然针对着某一件事物。故“人”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体了,而是代表了某件事物的意识主体,这时,“人”本身的特性已被抹去,取而代之的就是人的思想意识的运动,它包含了某种思想概念、观念、理念,以及意识行为取向等等东西。“人”的质点运动,就变成了其思想意识和行为的运动。

所谓事物的运动,就是一种关系的运动形式。它包含了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各种事物活动的关系。因为只有人才能产生事物,故事物运动已经不是纯粹的物质运动了,而是物质质点(形质)与各种事件,各种思想和行为的相合运动。人事的运动实际上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耦合运动。

意识是从哪里出来的呢?我们在《太极宇宙论》中详细讨论了意识的来源问题。认为意识是存在于能量世界的引力子和能量子的组合迭加形式,它是看不见的能量子的流动。引力子组合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就会吸引能量子按照这个结构进行流动,从而形成物质聚集,变成具体的物质形态。我们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在微观粒子世界中同时产生的,只要有引力子,就会产生最简单的意识联络。最初的粒子意识,仅仅只是按照宇宙的固定生成模式来组成物质的结构,而当有了人类的思想文化,以及事物的产生,这种意识的组合就形成了千变万化的事物结构。于是,宇宙中出现了两种形态的演化:一种是物质世界的发展演化,另一种则是人类事物和文化的发展演化。事物的演化,其实就是粒子意识高度进化的结果。

事物耦合的轨迹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看《天地之道对称耦合图》.这个图按照我们的理解,它是整个宇宙时空的生成图。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从中五而生的,以中五为界而形成阴阳的对称耦合。物质空间在进行螺旋扩张,其能量空间也同样是在作着相对地扩张。由于两个空间是相反地对称运行,故其扩张曲线也正好是相反和对称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观察者站在物质空间,另一个观察者站在能量空间,两人所看到的空间曲线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是一正一反。如果它们是站在了镜像对称的位置上,就能够通过辰戌中心点“看”到对方,或者形成阴阳的直接沟通,这就叫正反的对称相见。因此,我们可以推断,阴阳空间的沟通轨迹,一定就在两条正反的S曲线之中。

然而,阴阳空间的螺旋轨迹,我们是看不到的,而只能在物质空间中看到天地万物的运动。那么,怎么样才能把两个空间联系起来呢?古人把地球设为一个物质点,代表了我们整个物质空间,从地球发出的S曲线叫做“地道”。这条曲线是从亥到巳的空间曲线,它是固定不动的。而以一条隐藏的曲线,即从丑到未的反向曲线,代表了阴空间的对称运转,称之为“天道”。天道的中心线正好就是地球轴心的南北极线,这就使阴阳宇宙的空间运转曲线,与物质宇宙中的天地之道曲线形成了完整的对应。

我们可以把两个观察者设想为任何东西,或者把它们变成两个事物形态,其运动都是在天地曲线上进行。天地曲线相交,两个事物的时空就会相遇到一起,曲线分离,则时空就会相错而行。曲线的相交和中五点是什么关系呢?中五代表了我们的地球,曲线相交就是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两个事物时空的相遇,也就是一个具体事物的发生。

曲线相交的四个交点就是69,也就是我们物质宇宙的9·6空间,从69,或者从96就是一个地支三合,一个三合必须要通过中五,才能到达另一个三合。一个三合就代表了一个空间平面点,三合点有四个,处于四个方向上,共有12个分点。点与点的相见,必须两条曲线进行交合才能出现。我们所能看到的整个物质宇宙的空间,是在正面的9·6空间之中的,以5为镜像的对称点,5的对面就是1·4空间,这是我们看不到的能量空间。能量空间是意识的发源,在9·6空间所进行的,都是物质点的运动,而在1·4空间发生的,都是意识的运动。我们要寻求一个质点的意识内含,必须通过镜像对称点,而寻找到其所对应的能量空间的内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能量通道,即一个天干五合。因此,人和事物之道,就在天地时空曲线的开合运动之中,其具体的轨迹就是地支三合的运转和天干五合的通道,太极理论把它叫做“三五之道”。

我们说到,我们可以把任何地方看成宇宙的中心,因为宇宙中任何一个点都有曲线的阴阳分界,所有点的时空运转轨迹都是一样的。在太极模型中,是以北极和地球的重合点来确定为宇宙的中心,这个重合点同样也可以是我们地球上任何一个人所处的空间点,不管我们站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把自己确定为天地之道的中心,把自己代入天地曲线之中,立即就会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天地曲线的时空系统,该系统又与地球上的年、月、日、时是完全对应的,于是,人类的事物运转之道就从这里开始了!

 天地之道,阴阳之理!

天地与阴阳的关系,是这个关系吧?天地容易见,阴阳不容易找。都说“上天下地”,意思无非是“天在上,地在下”。那么,阴阳在哪里呢?在我们头脑中吧?也不尽然,在天地中?难道天地就是阴阳?

有“天地人”这个说法,人居天地之间,所以,在天道与地道之间,还有人道。说不清楚天地与道的关系,老子似乎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说法,难道“道在天地之上”?那么为什么又有“天地之道”这个说法?

各论各的吧?道与天地的关系是一个问题,天地之道的问题又是另一个问题,不可混为一谈。这里思考的是,天地之道与阴阳之理的关系,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天地与阴阳的关系。就与我们人直接有关的这个天地来说,天就是“太阳”,地就是“地球”了——没有比这个更具体的了吧?

“太阳”之阳与“阴阳”之阳,不是一回事吧?但也是有关系的吧?阴阳学中之“阴阳”,源于“太阳”吧?演绎“阴阳说”的人,一定也是生活在这个“太阳”下!至于“阳”之另一面“阴”何以上升到如此重要程度,可能就源于“思想的发展”了吧?

所谓“思想”,“阴阳说”也是一种思想吧?包括“天地之道,阴阳之理”这个说法,也是一种“所思所想”吧?人最伟大的东西,就是会思想,尽管错误思想不少,但人类得益于思想的进步,还是更多。所以,思吧,想吧,如果还有这个能力和愿望!

思想之所以难以完全正确,是因为思想容易走极端。为了防止走极端,就需要“两手”,阳一手,阴一手,正反两个方面,一个都不能少,如此这般的,就占领了思想的制高点,“一览众山小”了——阴阳说也是这个意思吧?

说天,说地,说阴阳,其实还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是什么?还是无法说清楚,弄明白,又回到阴阳路子上去,是这个情况吧?什么辩证法,什么“世界观”,等等,都是这个意思吧?说到这里,似乎无须再说了——天地之道,阴阳之理——还是为了我们自己,是这样的吧?

    三五之道 体用之变

太极动变,分用两中,其数为三,三个一而混元成体,统归于三,而分为五行之运用

三才成体,五行为用,此三五之道之常体也;五行为体,三才为用,此三五之道之变体也

中华学术,本在三五之中,体用之变!

 

了解宇宙如何运行【视频集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出处:《易经·系辞下》:“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详细解释
  1. 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
  《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韩康伯 注:“天地万物莫不保其贞以全其用也。” 孔颖达 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 陈梦雷 浅述:“观,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贞观。”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五:“臣闻托闇藏形,不为巧密;倚智隐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 晋 陆云 《岁暮赋》:“於是 颛顼 御时, 玄冥 统官,天庙既定,日月贞观。”
  2. 指正大的道理。
  《文选·班固<幽通赋>》:“朝贞观而夕化兮,犹喧己而遗形。”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言朝闻大道而夕死可也。” 北周道安《二教论·归宗显本》:“余闻善齐天下者,以不齐而齐天下者也。何须夷岳实渊,然后方平,续凫截鹤,於焉始等:此盖狷夫之野议,岂达士之贞观。”
  3. 澄清天下,恢宏正道。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以为天子当贞观二五,
利见大人,不谓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扬煇,弃和取同。” 唐李华 《含元殿赋》:“王临於朝,天地贞观。”
  4. 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职责。
  
章炳麟 《与龚未生书》:“然曩时所以不去者,亦慕宋贤程伯淳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济物。’况仆身当贞观,岂敢忘百姓之忧。”
  5. 正可观赏。
  “贞观”是以下统治者的
年号
 
  “ 易为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这一个观念就很严重,他说《易经》的文化思想这一套学问,是宇宙的大原则。至于标准,是宇宙的什么标准?则没有讲。我们晓得在中国社会里,最准确就是整个天文现象的变化。在《尚书》中,尧、舜、禹换代的时候,都讲这个东西,但是有个毛病,发展下来到汉朝,就更厉害了,叫作“谶纬之学”,或叫“图谶之学”,就是预言。用五运推算出来,某个时代要变了,所谓以火德王,以水德王等等。每个朝代制服都要改变,如现在的白衣是孝服,在夏朝的时候是尚自,白衣服就是礼服,殷商的时候尚黑,礼服是黑色,尚黑就是以水代表。时代到某一个时候一定要变,近代对这种推测就叫作预言。现在世界上又到处都流行预言,我们中国历代的命运都有预言,这些就是所谓的谶纬之学——图谶之学。图谶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非常之大,不但古代如此,将来可能也是一样,这些都是说到“易为天地准”这句话而引出来的。中国过去在科学上,以天文法则看天象的演变,就是天上的气候、宇宙气象的演变有一套法则之外,我们的文化,也还没有找出孔子所说“易为天地准”的道理。所以我们推崇《易经》,也不要推得那么高,可是照这个书上讲,推得非常高,说易“故能弥给天地之道”。“弥纶”两个字,照文字讲,弥就是弓拉满了,圆满得成为一个圆圈,可以包涵一切;纶就是丝纶,丝织品横的丝直的丝编得满满的,现在的观念就是包括。等于说,《易经》的学问包括天地之道。宇宙里任何法则,人事物理,一切事一切理的原则,没有超过《易经》的范围。

        三大问题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这一节里有:一、知幽明之故,二、知死生之说,三、知鬼神之情状等三个重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文化,幽明之构成,幽是看不见的一面,是阴面;人能看得见的,是光明面,是阳面。换言之,我们人类世界一切活动看得见。但人是哪里来的,有没有上帝?有没有鬼神?有没有宇宙的主宰?这些看不见的一面没有摸到,这是幽明的道理。后来我们中国文化发展到幽,就是代表阴间,死了到阴间去了,反正是看不见的,宇宙间很多看不见的事情还有两面,对于看不见的一面,要读《易经》才知道。
  第二个问题,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究竟人的生命以及万物的生命,原始从哪里来?死又死到哪去了?这是人类文化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有没有鬼神?这个问题很严重,所以现在全世界有一些人疯狂地研究灵魂学。目前是这三个大问题还没有解决,未来的发展有待我们注意。
  《易经》文化的起源,不是盲目的想象,是科学的,“仰以观于天文”,也是孔子说的画八卦,由观察天文现象,不晓得经过多少万亿年,大家累积观察及研究的经验。“俯以察于地理”,看地文之理,地球的物理。如现在科学家认为地心有人类,神秘飞碟即来自地心。现代科学界的思想,的确承认另外有一个有生命的世界的存在,而且大家还在寻找这另一世界,这就是《易经》上的“地理”,不是学校课本中的地理,也不是我们古老的看风水的那个堪舆术的地理,而是地文之学,是科学。这就是说我们中国老祖宗的《易经》文化思想,不是乱来的,是科学的,所以知道了看得见的一面,也知道了看不见的一面。看不见的一面现在要检查,根据《易经》的原则不需要检查了,就知道幽明的原因,这个原则是什么?在这里没有讲给我们听,孔子自己懂。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比较容易些。我们知道,生死是一个大问题。《论语》上提到过,庄子也说:“死生一大疑。”人类的问题,生与死是一个大问题。人为什么生?生了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衰老?为什么一定会死?人类是很可怜的,人生下来,读书求学,学问到了最高处,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人的脑力、思想的功能,最发达的时候在五六十岁,真正成熟,可是成熟了也完了,像苹果一样,落地了,这也是《易经》终的法则:“原始反终”。世界各国对于生死问题,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离苦得乐。不但人类,凡是世界上的生物,都是希望脱离痛苦而得到快乐。但是人类同一切生命得到快乐没有?没有得到,因为生了一定有死,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在宗教文化里,把生死问题当成一个宗教。研究宗教哲学,每个宗教都承认死后还有生命,不过每个宗教却在为观光旅馆拉人。耶稣开个观光旅馆叫“天堂”,请人到天堂里来,招待周到,一切设备完全,价廉物美。佛教开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不过佛教本钱大,开的家数多,下地狱有地藏王菩萨在等着;既不上天亦不下地狱的,再生又有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万一向东方去,又有东方药师如来;它四面八方都准备好了,这个生意做得特别大。但不管如何?生死还是问题。而我们的文化,《论语》里记载子路曾经问起过,孔子答复得很简单:“不知生,焉知死。”所以人类的文化到今天不管发达到如何程度,生死问题仍没有解决。中国人也有个结论,所谓“生者寄也”,活在世界上,像住旅馆一样,活一百岁,不过暂住一百年,没有什么可怕,活到最后一天,真正地退休了,移交都不必办。人生就是这么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在中国来讲,就是“原始反终”。生命来了像早晨一样都起来了,死了像到晚上,都休息了,如同他的开始,回去了又是回到那个地方,死没有什么可怕。“故知死生之说”,死生的道理就是这样。以《易》来说,乾,我们生下来就同乾卦一样,一爻代表十年,六十年作阶段,六爻一变,成为坤卦,再变又是阳爻开始,阳极阴生,阴极又阳生,那么死了又有什么可怕!在学理来讲,对于生死问题,我们中国的文化最伟大了,不必要宗教的那一套。
  这是讲生死的现象,下面一个问题来了,有没有鬼神、灵魂的存在?这不是物质的,不是唯心亦不是唯物。外国人现在对灵魂的研究有一个名称叫“超电磁波”,超越了现代物理科学的范围,原子、电子、核子都不能了解它的,这就叫灵魂。在我们是认为有的,但它是“精气为物”,心物一元的。什么是精?什么是气?如何构成物质方面的东西?“游魂为变”,物质以外,我们的身体是物,宇宙中这个物理世界都是物。可是唯物学家,认为世界一切唯物,还有另一半,他只认出了一面,没有搞清楚。他们把精神,也向唯物方面拉。西方哲学中有认为一切都是唯心的,也只认了一半。“一切唯心造”拿不出证据,科学讲证据,可是“精气为物”讲物质的道理,“游魂为变”讲精神的道理,这几句话又产生一个大问题了。这里承认有鬼神,这个鬼神是心物一元的功能残余力量所形成,所以晓得鬼与神,鬼是鬼,神是神,以道德为标准分为两种。何以知道鬼神的现象?孔子提出证明,鬼与神都有,可是我们的这位老师,他只告诉我们原则。《易经》有那么大的学问,包罗万象,至于怎么样有鬼神,他没有讲。他大概来不及写稿子了,还是要我们自己去摸。
  这里说的精与气是什么?道家就偏重这方面,所以我常说,只有中国的道家有这个本事。研究世界文化,都只教大家死了不要怕,到一个观光旅馆——一天堂、极乐世界去住。只有中国人想出这个办法,可以活几千年,就是神仙,就是这个生命可以活着修到长生不死。不管有没有人曾经做到,但查查世界文化,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化,敢于叫出这个口号来,只有我们中华民族敢于这样叫,人可以修到长生不死。但不是盲目地叫,所根据的道理,是这个生命,我们的肉体存在,是靠有三样东西:精、气、神。所谓长生不死之药,不是一般的药物,道家所谓“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是《黄庭经》中的话,欲想祛病延年,无病无痛,达到长生不老,需要服药,这药不靠外来,自己身上有药——精、气、神。什么是神?譬如我们说“某人眼神很好”。眼神是个抽象名词,是描述不出来的,现代医学不承认的,所谓“元神”他们说是鬼话,只说体力很好,说是“力”。但科学家的说法也有问题,“力”又是什么呢?是电子或原子?但是大家一听科学名词,就被唬住了。其实科学名词最后还是站不住脚,答不出来。精也是答不出来的,普通以女性的卵子,男性的精虫当作精。这里所说的精,是又抽象又具体的,以现代的话来说,勉强的比方,精等于能,生命的能。譬如人在跌倒时,就原来跌倒的姿势,在地上稍停一下,一点都不要动,静一下以后,慢慢起来,不会受伤,因为稍稍静一下,生命的本能就恢复了,便不会受伤,否则本能没有恢复,用力挣扎起来便受伤。还有跌倒时,用两手撑地,也容易受伤,因为跌下去有那么重的力量,欲想撑回来,加上反抗的力量,一相撞击,就在这时受伤,听其自然躺下去,反不受伤,这就是身体生命本能的作用。至于“气”,比方是电,过去气字写作“炁”。道家称之为无火是气,火代表阳,无火之炁,精与气是一阴一阳,具体为阴,无体为阳,阴阳结合成物。那么我们这个身体以外的生命能,只好借别家的学问来解释,就是佛家对人的身体叫作正报。这个物质世界,如山河大地,乃至房屋桌椅等等物质,名为依报,附属的意思。这方面学问,佛家精到得很,依报又分为动、植、矿等等,以现代科学名词说即声、光、电、化等等,是有生而无命的。如佛家的吃素是无荤,连大蒜、葱等等刺激性的,产生荷尔蒙使性欲容易冲动的都是荤,都不吃。不吃肉是不杀生。佛学告诉我们,现代科学也证明,一切植物乃至泥土,是有生而无命。命是有灵性、有感情、有思想,有感觉是命。生命是生与命两个东西的结合,精气为物是生不是命。体能健壮的人脑子思想一定比较差,而爱思想、智慧高的人,身体一定多病。孔子所讲的还是大原则。他所讲的《易经》包涵有那么多东西,所以我们摸了半天《易经》,不要说通神,连鬼都通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图探秘与新解
形而上者谓之道_形而下者谓之器
行道
中国哲学基本范畴与重大争辩 : 形而上与形而下、阴阳、理与理气
道器与道德
理论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