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

 

                          —— 学诗札记 

 

                           文 /枫叶流丹

                          主编:网海诗社

                          责任编辑:飞雪梨花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主要是:笔墨精练,形象生动,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一、精 练

 

语言精练是中国古典诗歌有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特点。《诗人玉屑》卷六中曾提到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诗要求语言精练,要用紧凑简练的文笔,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从而达到记事咏物抒怀的目的。例如杜甫《羌村三首》

 

(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秋,杜甫在饱尝“安史之乱”的苦难中,自行从凤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妻孥。乱离中的诗人历尽艰险,终于与家人相聚,自然感慨万千,于是写下组诗《羌村三首》。组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

第一首着重写诗人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

前四句写诗人刚刚抵达羌村的情景。诗人辗转千里,风尘仆仆,傍晚时分终于到了羌村。此时,西天红云高峻,霞光匝地,荒村柴门久闭,鸟雀喧鸣。景象描写聊聊数语,却为下文的叙事抒情渲染了气氛。

中四句写诗人初见妻孥的情景。战乱给百姓带来难以言状的苦难,诗人能劫后余生,家人自然悲喜交集。先是非常奇怪,次而惊恐难定,进而喜泪纵横。诗句语言精炼,人物的复杂情感却跃然纸上。

后四句写邻人围观及秉烛对坐的情景。众多乡邻看到诗人和家人在战乱中得以团聚,不禁“感叹亦歔欷”。这一侧面描写用语不多,却充分表达出战乱给天下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结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更是神来之笔。诗情由傍晚转到深夜,诗人通过秉烛、对视两个细节描写,文字简练,却穷极人物情态,表现出亲人团聚时喜悦。正如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所说:“宜睡而复秉烛,以见久客喜归之意。”“如梦寐”仅三个字,写恍惚神情深切感人。因此,这两句诗也被后世诗人词客屡屡化用,如宋代晏几道的“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便是。

总之,诗人以白描手法,抓住典型生活情景和人物心理活动,诗句精炼,耐人寻味。

诗要求语言精炼,还要讲究炼字,在提炼语言时要讲究句中的谓词,选择最确切的词来表达诗人的独特感受。古人称这样的字为“诗眼”。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王安石罢相回归故乡钟山,途径长江北岸的瓜州渡口时写下了这首七绝。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长江南岸春天的景色,成为千古名句。其中“绿”字是使动用法,精当绝妙。据洪迈的《容斋随笔》说:“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为什么用“绿”字好呢?因为“绿”字色彩鲜明,写出绿染江南的一片春色。可见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当然,诗的好坏不决定于诗眼,而决定于内容。如果思想深刻,感情真挚,即使不用诗眼也可成为好诗。 

 

 

二、形 象

 

语言形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点。诗歌创作要求形象思维,用语言描写人、事、景、物具体可感,栩栩如生。而写景是使诗歌形象化的重要艺术手段。所谓写景,就是描写大自然的景色,“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梅尧臣语),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写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

一种是触景生情,在写景中抒情,情包含在景中。例如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从四十岁左右就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悠游生活。这首诗大约作于这一时期。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中间两联写景生动,景中含情,从不同侧面描写雨后山中的夜景。颔联以写静为主,通过“明月”、“清泉”,着重描绘色调;颈联以写动为主,通过“竹喧”、“莲动”,着重描绘声态。这些描写,正是诗人厌弃污浊官场、乐于归隐山林的心境写照。

王维的诗描写形象生动,富有诗意,《东坡志林》中说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的确说出了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另一种是缘情写景,在写景时把激动地心情加到景物上去。例如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三月,杜甫此时陷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目睹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全诗表现了诗人忧时伤世,怀国念家的美好情怀。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即由“城春草木深”一句引出,因春而有花,因木而有鸟。诗人以花鸟拟人,把眼前的景物描写成:花因感时而迸出泪珠,鸟因恨别而不安地啼鸣。花鸟本是客观景物,不会“溅泪”、“惊心”。但诗人身陷险境,感时恨别,把自己沉痛的心情移到景物上去,看到的是“花溅泪”,听到的是“鸟惊心”。

刘勰《文心雕龙》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句话道出了诗人观察事物所特有的素质。杜甫正如刘勰所说,把自己视野中的花鸟拟人化,化无情为有情,使诗的语言更加形象具体,生动感人。

另外,赋、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历代诗人在创作中,多用比兴手法,以使诗歌的语言形象生动。毛泽东也曾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不能不用的。”(《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特别是比喻的修辞方法在古典诗歌中更为常用,主要有:

(1)以一个词作比。如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写早春二月的垂柳,用名词 “剪刀”比喻春风。

(2)以一个短语作比。如李白《听蜀僧濬(jun)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写蜀僧弹琴,用动宾短语“听万壑松”比喻琴声。

(3)以一个句子作比。如晚唐诗人马戴《落日怅望》:“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这两句写夕阳从山上树林中落下去,像远处的野火在秋山上燃烧。用主谓句“远烧入秋山”比喻落日晚照之景。

(4)以多个比喻比一样事物。如苏轼《百步洪》:“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这四句写轻舟在急流中飞驶,连用了七个比喻,清诗人赵翼《瓯北诗话》赞赏说:“形容水流迅驶,连用七喻,实古所未有。”

 (5)以一首诗作比,托物言志。如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特别是三、四句,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补充新知。

 总之,比喻用得好,可以使诗歌的语言形象生动,让人觉得余味无穷。

 

 

三、节 奏

 

节奏是诗歌的要素,指诗歌语言中有规律的抑扬顿挫的现象。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决定的,表现为:

(1)         

汉语中,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古典诗歌中,一个音节或两个音节的组合叫“顿”,也叫“音步”。一个音节的顿叫单音步,两个音节组合的顿叫双音步。

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还必须考虑音节的整齐,又兼顾意义的完整。

五言诗的顿分别为:

2 \ 2 \ 1 (2表示双音节,1表示单音节,\表示顿,下同),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2 \ 1 \ 2,例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两种顿的形式,也同时出现在一首五言诗中,例如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七言诗的顿分别为:2 \ 2 \ 2 \ 1和2 \ 2 \ 1 2。这两种顿的形式,常常同时出现在一首七言诗中,例如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又如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         

古典诗歌中,由不同音步组成的停顿叫“逗”。逗是诗句中最显著的顿,它把诗句分成前后两部分,其音节分配是:

五言诗:2 \\ 3或(\\表示逗,下同),例如: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言诗:4 \\ 3,例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言诗和七言诗的“逗”,前后部分相差一个音节,在整齐中显出变化,读起来比较活泼。这是中国古典诗歌在形式上的一条规律,诗人林庚称之为“半逗律”。

 

(3)         平仄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因此近体诗的语言运用,必须讲究平仄,一句中平仄交替,一联中平仄相反,从而形成节奏。

就平仄而言,汉语中的音步又分平音步和仄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准。例如:白居易《钱塘江春行》中:

乱花(平)渐欲(仄)迷(平)人眼(仄),

浅草(仄)才能(平)没(仄)马蹄(平)。

 

                                                                                  

四、和 谐

 

诗歌的语言具有和谐的韵律。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和歌唱、舞蹈结合,因而更富于音乐性。刘勰《文心雕龙》说:“同声相应谓之韵。”韵就是韵脚。押韵,就是在诗行的末一字,用相同韵母的字,使诗歌的语言音韵和谐,产生音乐美。

隔行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诗经》、《楚辞》都是偶句末一字押韵。汉魏四言、五言诗一般也是偶句押韵。七言诗到南朝时,诗人鲍照开始隔行押韵。唐代的近体诗是也都是偶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词和曲的押韵都依据词谱曲谱而定。

有关押韵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通韵

古体诗押韵比较自由,可以通韵。例如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全诗隔句押韵,前八句押平声“真”韵,后六句换韵,押仄声“翰”韵。    

 

(2)借韵

近体诗原则上不可以通韵,否则叫“出韵”。但是起句“借韵”的律绝是允许的。例如苏轼《题西林石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押“峰、同、中”韵,其中起句借韵,因为东韵与冬韵是临韵,可以借韵。

 

(3)和 韵

和诗也叫和韵。和诗与原诗韵脚同韵部,不同字,叫依韵。和诗与原诗韵脚同字,不同次序,叫用韵。和诗与原诗韵脚同字,次序相同,叫次韵,又称步韵。词、曲也可以和韵,例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就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声律浅说
谈诗律和诗律学
写诗入门
诗歌的音乐性
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
七绝和七律及格律诗的音节和押韵、诗词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