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入门,有时很简单

中医治病的时候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其中仅望诊一项,就有颇多讲究,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看舌象而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医看面色的一些方法。中医把面色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对应着“肝、心、脾、肺、肾”五脏,以及自然界中的五种事物,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从而与人体的一些病理生理现象联系起来,判断疾病,为处方用药提供思路。

其实,这种看面色的方法并不是非常难以掌握,稍微了解一下,你也可以略通一二。

①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中医认为寒凝则血瘀,经脉拘急收引,所以面色发青甚至青紫。经脉瘀阻,不通则痛。血不养筋,肝风内动则惊风抽搐。外感寒邪或者体内寒气盛,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可见面色苍白、淡青或者青黑。有些心脏病患者胸闷痛反复发作,可以见口唇青紫、面色青灰,提示胸阳不振、心血瘀阻。妇女面色青,提示肝强脾弱,少食多怒,或月经不调。青色是“木”色,在五脏应肝,所以对应的疾病,经常需要疏肝理气行血平肝熄风治疗。

②赤色:主热证,赤甚属实热,微赤属虚热。赤色是“火”的颜色,五脏当中,心脏属火。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满面通红,多为阳盛之外感发热,或脏腑实热。如果两颧潮红娇嫩,则属阴虚火旺的虚热证。如果久病重病的患者,面色苍白,同时见两颧泛红,就像化了妆一样,嫩红带白,游移不定,多为虚阳浮越,是真寒假热的危重证候,中医叫做“戴阳证”。

③黄色:主虚证、湿证。五行学说认为,黄色属于“土”的主色,五脏中脾胃居中,属土。所以,如果见到黄色,提示脾虚湿盛。如果面色淡黄,枯槁无光,称作“萎黄”,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如果面黄虚浮,称为“黄胖”,提示脾气虚衰,湿邪内阻。如果面目一身俱黄,黄色鲜明,属于“阳黄”,与湿热有关。如果黄色晦暗如烟熏,属“阴黄”,与寒湿有关。

④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阳气虚衰,气血运行迟缓,或者气血亏虚,寒凝血脉,都可以出现白色。面色恍白虚浮,或苍白,或晦滞,多为阳虚。突然苍白伴冷汗淋漓,是阳气暴脱。面色淡白或恍白提示气虚,面色白而无华多为血虚。里寒证剧烈腹痛可见面色苍白。如果是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因为中医认为白色为肺金之色,金会克木。有些肝癌的病人,面色非常好看,长得白白嫩嫩的,一点看不出生病的样子,预后相对比较差。

⑤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瘀血。黑在五行当中属“水”,对应的脏腑是肾脏。如果肾阳虚衰,水饮不化,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就会见到面色黧黑。眼眶周围发黑,提示肾虚或者水饮,或者寒湿下注的带下病。面黑干焦,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黑而浅淡是肾病水寒。黑而暗淡是阳气不振。面色黑而肌肤甲错(粗糙、干燥、如鱼鳞状),属于瘀血内停。如果心病见黑色,预后比较差,因为水会克火。

望面色,可以帮助判断脏腑的寒热虚实,结合五行学说生克制胜的观点,还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变化,所以,不了解中医的人对中医就会有颇有微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女缺精少血,看脸色就知道,五种脸色是真虚!
病证通说307-317.
《按摩师教程》第七章 按摩的基本技能(1)
藏象学说——心(含:手少阴心经)
一看就懂的中医面诊,脸部就能看五脏,边照镜子边学
五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