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路明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新探讨

发《中国教师》2020年3月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新探讨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镇中心完全小学       路明佑     邮编:443112

      摘要:当前,全国各地教育场所深受核心素养的影响,纷纷进行改革,核心素养影响范围十分广泛,渗透在每一个学科课堂之中,笔者在本文中重点研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在分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性基础上,针对小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小学美术教学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式,借助核心素养进一步丰富课堂活动,满足学生对美术学科多方面的要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学习情况有效加强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的效果。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其实涉及到很多技术性的知识和技巧,但由于受到教学课时以及学生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很难全面提升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则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为小学美术教学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且能够结合核心素养以不断优化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进而全面加强小学美术课堂的改革工作,以有效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1.加强素材感知引导,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唯有在学生学习美术的时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学生们才会愿意学、主动学。如此一来,美术老师对学生美术的素养进行培养才会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进行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房间一角》和一年级下册《蘑菇家园》这两部分内容学习的时候,这两部分的内容都需要学生们进行着仔细的观察。那么,美术老师可以在课上为学生们展示一些房间的图片,真实的物件与真实的空间;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种类的蘑菇,长在地里的、摘下来的、雨后的、阳光下的,让学生们进行着仔细的观察,然后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对自己印象中蘑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画出自己房子的一角,然后激发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这一门学科是需要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指的就是创作的人和观赏的人在思想感情上进行着交流。因此,美术老师需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和学生在情感上做出沟通,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可以将自身情感进行自由的表达。比方说,风景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学生对风景的感知也不同的,学生们在画画的时候有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还没插过秧的水田颜色;还没中过植物的旱田颜色;还没成熟时的小麦和玉米颜色;成熟时稻田和麦田的颜色,红高粱、油菜花等各种农作物所呈现出来大面积的色彩,以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田园风光》这一课的教学为例,美术老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使用不同方式将自身情绪进行表现,使用类型不同的音乐对学生的情绪加以引导,使用美术作品进行表现,对学生作品予以充分的鼓励与尊重,使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与创作作品的时候是快乐的。

         二、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小学美术分层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学生在学习时,受到学生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小学美术分层教学过程当中,则要求我们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独特的创意,丰富的个性以及丰富的个体体验来开展小学美术分层教学工作。 

       实际上,在小学美术教学环节当中,开展相应的示范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美术的认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以多角度多思维多方面的,去观察,去品味,进而让学生针对于同一主题的画,产生不同的感受。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则要求我们教师能够有效整合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的资源,不断优化教学体系,进而为学生的示范学习创建相应的学习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断思索,积极探究,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在教学内容整合的过程当中,则要求我们教师能够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结合迁移,比较,延伸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进而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此外,在分层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尽量避免全程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出现,避免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分层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我们教师能够为学生的想象留下足够的空间。

         二、多角度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内涵

        法国著名的画家塞尚说过:“我欠你的绘画真理,我将在画中告诉你。”我们知道,优秀的画家总是把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同样的,我们也能将思想感情贯穿进粘土作品中,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理解作品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实践证明,把教学内容和儿童的思维进行有机地融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小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例如:在教学《中秋节》时,就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中秋节全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景象,同时让学生回忆中秋节时,自己又是怎样度过的。加上之前学生提前收集整理的资料,一番讨论后,同学们加深了对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深入认识,还为接下来的制作环节拓宽了作品素材。紧接着,笔者把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列出,引导学生大胆思考、想象。同学们开启了自己的想象力,争先恐后的谈自己的创作想法,制作素材多种多样。如:全家围坐一起吃团圆饭;庭院里的赏月;有的同学还由中秋节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创设题材。这样,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能够深入的理解作品内容。美术教学中能够深入的理解,这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是关系到小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的需要。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美术综合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尚不成熟,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参与美术课堂活动,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趣味性的课堂引导,让其在体验中审美、在审美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美术中的知识要点及讲授要点,借助多媒体技术,音视频结合,图文并茂地讲解知识、还可以借助VR技术,给学生更真实的体验,让学生掌握教学的相关技巧。由于视频可以反复地播放、暂停,可以满足不同基础小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视频的学习,小学生就可以掌握知识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时,要能强化和落实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和生命的价值,进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的,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灵活地掌握相应的学习策略;让学生通过感官,感悟到丰富的艺术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美术素养。

        小学生已有一定的领悟与理解能力,对视频的接受能力很强,对视频形式的学习非常感兴趣,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小学生。通过视频的学习可以让小学生掌握大部分知识。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欢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互动交流获取多层信息,通过课堂实践调动感官参与,在多元展示平台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美术的熏陶中感受世界的美好,进一步助力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也是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目标。

       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席卷全国各个地区,不仅仅只有美术学科受到核心素养的影响,其他学科同样,核心素养下美术学科教学并非一蹴而就,其阶段性、综合性以及长期性等特征决定其任务重大,意义非凡,因此,美术教师应当在明确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基础上,从课程导入环节入手,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态度,提高学生图形识别素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体会作品情感,与创造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为今后全面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白雪.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数码设计,2017(11).
[2]罗咏科.小学美术教育新课改下的现状与策略探究.黑龙江科学,2018(23).
[3]黄明坤.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上一封 下一封

« 返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评价方式参考论文
构建语文有效课堂的实践探索
陈义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
【论文】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