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与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学与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结题报告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   赵志成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新课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重建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尊重并学会向学生学习。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个人素质的提高、知识结构的更新、职业能力的发展,是此次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和谐、互爱、合作的师生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普遍存在师生间单向交流的弊端,形成的是教师灌、学生听的交流方式。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育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不相符的诸多因素:一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的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没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二是师生之间缺少情感联系,缺乏沟通,不仅没有建立师生情谊,甚至有出现师生对立现象。因此,形成新课程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于是我们提出了这一研究课题。

2、概念界定

(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2)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是我国古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把社会矛盾调节到适度、适时、适量、适当的和谐状态的哲理学说。从心理学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全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接受、相容和相互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感情沟通,互相关爱,充分建立起互助互学的良好情谊,提升个人的品性。

二、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是理性的,独立的,在尊重和信任的气氛中,人都能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发展和改变自己,从而充分发挥作用,因而它强调重视价值、态度、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树立平等师生关系正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体现。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课本的影响来完成,还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会给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创造可能。

3、新课程教育理论

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师生关系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形成积极良好的情感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

4、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a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MI),这种理论为适应不同文化的学生需要提供了一种方法。加德纳将智力解释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能力。根据此定义,某个人如果能够解决个人的问题和生产对特定文化有价值的产品,就具备了智力。一个人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好就具备智力,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智力是多方面的,并且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智能结构》一书中,他把智能发展细化为七种智能(后来增加至八个):语言言语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在1995年新提出)。

三、研究的目标、对象、方法

(一)研究的目标

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创建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多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并积极倡导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为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研究的目标是:

1、理论目标:

(1)探索新课程下学科课堂中新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2)通过课题研究,构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体现新型师生关系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师生互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3)探究和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学习方式。学法决定教法、教法推动学法,破除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建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新型教学观。师生间建立平等互信、尊重负责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的权利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4)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科研型教师。

2、实践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的角色,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智力水平与非智力水平同步提高。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勇于探索创新,善于交流合作。

(3)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变知识为本,为能力为本,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中增长知识、形成方法、张扬个性、健全人格,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4)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二)研究的对象:

1、学生:

(1)形成独立健康人格,心理素质有所提高

(2)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学习态度和习惯,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所增强

(3)转变学习方式,形成协调的学习氛围

2、教师:

(1)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形成先进教学理念。

(2)转变教师角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3)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创建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与掌握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对现有相关理论开展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倡导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和研究改进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改善。

3、案例研究法:本课题拟在学科教学中选择典型教学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寻找规律。

四、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4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

2、研究阶段:(2006年5月-2008年10月)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举办各类教学分析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3. 总结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3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措施

(一)研究内容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学生发展的设计者。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师生的相互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既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视角所在。

1、研究和谐师生关系和教师角色的关系

2、研究和谐师生关系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关系

3、研究师生关系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联系。

4、研究师生关系对优化课堂教学的影响。

(二)研究主要措施

该课题实验研究的途径人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更新陈旧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形成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型教育观。加强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学习,提高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2、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过程相结合,这将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真正意义上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将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3、课题研究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真正做到弘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确立共同发展的方向,建立师生平等互学的师生关系。

4、注重过程研究。坚持理论研究、通过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研究教师通过讨论交流,及时总结和调控研究内容和成果,以保证该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

5、加强实验前师生关系现状与实验过程中及实验结束时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分析,抓住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师生关系和研究成果。

六、研究成果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退出往日的课堂的权威性的角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的在不同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为此,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树立如下的教育观念:

1.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发展观

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英语学科某一方面或者综合能力上存在的优势和特长,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师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应用能力。

2.树立学生为主的教学观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和环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学中要面对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个体差异。教师要关心每一名学生,始终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根据学生的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3.树立人人均可成才的学生观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智力结构和学习方法,是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教师要相信学生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成才,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是不合理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形成要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激励学生积极活动、主动思考,使其能力得到锻炼,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4.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观

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控制课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参与教学过程。而很多学生都是希望能够参与教学过程,希望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和探究。教师要努力促进师生情感和谐发展,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师生、生生互相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发展彼此的合作精神。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的课堂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的基本特征

(1)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要改变传统的教师的统治地位和权威性,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愉快的学习情感。

(2)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堂。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体现,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和任务,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在探究互动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3)开放并充满和谐氛围的课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在民主、和谐、愉悦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优化教学过程,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开放式的教学。

(4)学习效率高效的课堂。教师合理整合学习内容,有效组织学习活动,积极进行学习指导,及时组织交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学习效果好。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的教学策略

(1)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互动学习是一种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是通过学习中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让他汲取和分享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到团队协作意识、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它是一种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互助、互补性活动、在教师指导及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群体及个体在认知、情感、态度、策略和意识上的积极发展的课堂教学形式。

(2)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3)注意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知识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调控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创造性是学习结果在实践中的真正体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学习,吸收他人的有点和学习成果。在教学过程汇总,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创新的快乐,促使学生不断发现自我的创造潜能,逐步形成独特的创造能力。

(5)创设自我表现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为每个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机会,并在交流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提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其教学模式为“教师教授---学生接受”。随着师生民主、和谐关系的确立,课堂教学的中心已经逐步转移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再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流。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课堂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个中心,并积极探讨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及交际能力、自学能力为主的“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合作探究——互动交流——评价反馈”的互动教学模式。

1.教师导学: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学习有关的情景过程。教师通过合理的构想,选用适当的学习材料,把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机。

2.学生自学: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自身体验和思维方式,自主地观察思考、语言实践、收集和记录与探究问题有关的各种信息材料,让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生活体验,为自主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获取知识同时,丰富情感,习得方法。

3.合作探究: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和体验。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不同,在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和体验也不相同,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或班级范围内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分享探究成果,反思自身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正确估价探究学习效果和教师点拨释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学习肯定和评价,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协作学习的氛围。

4.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进行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生活经验等方面,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生生的互动学习,师生的双向互动,丰富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课堂状况,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使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激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合作交流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因势利导,突出重点,实破难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精讲精析,务求学生理解掌握,使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为知识应用和能力的提升铺平道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和谐师生关系基础上的评价策略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也只关注学习的结果,而不关注学习的过程,造成学习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方面都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在新型的师生关系条件下,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评价方式,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间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课题研究过程的经验,我们认为在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中,评价应采用如下的策略:

1.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并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在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2.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

4.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能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进程,以便寻求适当的帮助,做出适时调控。教师也能较快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学情,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适时调整教学目标,科学高效地进行教学。

5.注意评价对师生关系的促进作用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克服了以往的单一评价标准,将教学评价以更丰富的形式渗透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形成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学习表现、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细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出现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泼有效的课堂学习参与关系,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交合作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师生共同探讨的民主式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以及和教学资源的互动,形成师生和生生间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使学生在课堂真正完成对语言的实践;提升英语教学品质,发展学生的英语素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从而使课程具有动态的、发展的特点,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五)研究成果

1.课题参与教师素质显著提高。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组织全体实验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教学本质及其特征的一般性规律性的认识,多数教师已放弃原来单一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和互动的教学模式在逐渐成为课堂学习和教学的主旋律,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愉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其中赵志成老师,在此期间,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习,并且通过了剑桥大学在中国举办的“剑桥英语教学能力证书”。同时他还参加了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哈尔滨师范大学录取为英语学科教育硕士。

(2)提高了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试验教师积极研究,不断探索,不仅有力的推动了课题研究的实施,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课题研究参与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其中在国家、省级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参加各级论文评奖,获省(市)级及以上奖励十几篇。

(3)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教师在省、市优质课赛课、说课中有多次获奖,被评为省市级教育科研骨干,优秀课题试验教师。

2、学生的学习品德和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敢于提问、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交流等优秀的学习品德逐步形成,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对比班的学习成绩差距较为明显。

七、讨论与思考

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本课题取得了一定积极的成果。但由于教学的系统性和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加之研究者本身认识的局限性,课题研究还存在诸多待深入探究问题。

1、用先进教育理念武装起来的教师,理论才能付诸实践。教师的素质是实验成效的关键。提高理论修养,转变教育理念,强化教学素质,创新教学实践,仍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开展教育科研的前提条件,更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保证。但是我们教师在此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不足。

2、进一步加强课题的管理,尤其是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以便不断对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提炼、反思、总结,更好地促进深化课题的研究成效。

3、课堂师生互动具有双向性、教师主导性、情感性和同质性等特点。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课堂师生互动观,要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参与学习活动;对待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对教师的影响,达到教学相长。

4、教师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反思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对于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与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我们仅有了良好的开端,取得了初步成果,以后还要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一定会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Jane Arnold.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2.Tricia Hed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

4.Wilga M. Rivers.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5.陈琳、程晓堂等.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7.陈勇.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高中英语).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8.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潘淑敏.英语学习策略——成功之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杨阳.英语教学法——技能与技巧.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构建和谐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教师与学生沟通艺术的研究》结题报告
《生态化教学理念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新课改课题研究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