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使优秀的学生更优秀

如何使优秀的学生更优秀  

2012-05-10 08:38:40|  分类: 学校管理 |  标签: |字号 订阅

                                            ----------关注优秀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指导的针对性

一、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目标,指导学生学会规划
●导师制
   我校为每一名优秀学生确定一名导师,由导师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每日审视自己,找出与目标间的差距。并经常性地提醒他们“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现在应做些什么”,使学生有紧迫感和责任感。。
●制定学习计划
—激发学生自身的内驱力
—合理分配作业时间
●勤奋与刻苦
—学生的天资差别其实相差并不大,差别就在看谁掌握了更好的方法、谁更能吃苦、谁学得更加扎实、谁更擅长积累……,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勤”字,要求学生做到眼勤、嘴勤、脑勤,还要手勤。
—当日不会的题目当日解决,“不要把认真和努力留给明天”(20068班的警示语)。
—学校在教学楼内设置了“问题箱”,学生及时将自己的问题投到箱中,教师通过书面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当日学习上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作好笔记。
—记笔记并不是在课上就能一蹴而就的,应该学会使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的问题和困惑,下课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笔记整理完备。
—当学习完一个单元时,应对这个阶段所学的知识勾勒一个大的框架,以便在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学会感悟。
多思之后题不再多,完成习题不是目的,而要以一道题为模版,自觉地进行变式练习,通过改换条件,发现题目最根本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解决隐性失分的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特别注意学生对规范解题的把握,从作题时间、解题步骤、书写等各个方面提出要求,使学生养成习惯。
●学会总结。
考试后的总结应特别注意,考的好说明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可以借鉴,有继续保持的地方。考不好不能简单说成是粗心或失误,一次两次可以理解,次数多了说明方法有问题,应及时调整。这样,通过很多次分段的总结,来找到自己的方法,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独特思维。
 
三、指导学生扬长避短,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自己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总是以别人的学习标准来衡量自己,自然是比较吃力,这就好比是让长跑运动员和短跑运动员比赛短跑一样。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优秀学生的评判上我们紧紧把握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类型。
●分层布置作业。
课堂是动态的,其原因就在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对优秀学生而言,课堂的难度相对比较低,如何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能够向前再跨一步,我校在《明确教学指导思想,优化教育教学策略》中明确规定作业应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等级的作业就是布置给优秀学生的。
●发挥书面评语的作用。
例如:教师评语是“根据作业暴露出的问题,你在某某知识点(或某某方法)的把握上存在问题,建议你去做某本书某几道题目,将题目做在作业本上。并于某某时间到办公室与我面谈”。
●广泛使用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不是把课堂的内容原封不动或者是换换形式拿到课前,否则就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降低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因此,学案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能够激发出学生的问题和求知欲望。在学案中更多地体现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为优秀学生的成长创设环境,科学指导学生的发展
●突出教学工作的计划性。
—提高集备的针对性
—学情分析
—学生成绩档案
●加强班级学习文化建设。
—制定学习公约
—学习方法交流
●提倡开展协作学习。
——学习沙龙
——成立协作学习小组
  ——撰写研究论文
   ——开展研究性学习
20052006年度,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下,经过全体教练员的不懈努力,我校一举夺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山东赛区)一等奖26个,这一数量占山东省一等奖总数的七分之一强,且五个学科竞赛中有四个学科的第一名出自我校。
五、强化竞赛辅导,为优秀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
●完善管理机制,打造教练员队伍,强化工作责任。 
—— 首席教练员制度
   ——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教研组工作考评
●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做好竞赛梯队建设。
——提前选择和培养学科竞赛苗子
 ——数学冬令营
——选拔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突出数学的基础性地位
——学生全面发展
●认真钻研竞赛大纲,建立竞赛题库。
——题目结构与能力结构
——各级竞赛大纲和历年的各级竞赛试题
——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敏捷性
●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
——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与高校联手
——数学研究会
在优秀学生的培养上,我校已经建立起一套成功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我们的研究空间还很大,还有很多的课题需要尽快解决。我们相信,在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三教师如何有效讲评试卷(转)
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素质教育背景下以“学会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实施策略探寻
初中数学学科网上教学指导要点
【转载】“自我监控策略运用于化学问题解决”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