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帖——什么是语文素养?

人教网高中版的解释

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教育发展的前景,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按一般的理解,“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此次课程改革,许多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采用了“素养”一词。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均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突出地位,《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总目标中也提出“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 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还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认为基础教育中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至于大家为什么不用“素质”而用“素养”,可能是因为“素养”一词,较之“素质”更具有“后天的教养效果”的意味。 高中语文培训资料语文素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说它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一般都能接受,要说它包含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特别是“思想观念”,可能有人觉得不好理解。 其实,在新旧世纪之交,在众多国家的文件中,对课程目标的调整,都是既重视知识的更新,又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要求。有不少学者特别强调“态度和能力”的发展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丛书中,有S·拉塞克、G·维迪努著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按照惯例,学校在安排教学过程时总是依据一种传统的教育目标三级层次。这种三级层次优先重视获得知识,在确立三级层次的地方,考试和会考仅仅是评价所得知识数量的依据。如果把十分复杂多样的过程简化,我们就可以按照学校教育目标层次的颠倒形式表现出行为培养的新趋势: 传统的三级层次 新的三级层次 1.知识 1.态度和技能 2.实用技术 2.实用技术 3.态度和技能 3.知识 对这一简要示意图需做些说明和补充。新的三级层次绝不忽视在各层社会生活中传播的越来越多的信息,它与科学自身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生活产生的作用协调一致。现在人们知道,具有坚实行为素养的人(关心变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团结精神,富于责任感和思想自主的人)更适合于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和文化知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确立的共同培养目标中既有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把这些要求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较,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时代的进步、认识的进步。高中语文课程是否要充分体现这些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和能力要求呢?有人对此存在两个忧虑:一是担心语文课承载过重,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功能;二是担心语文课回到极左时代的泛政治化状态。应该说,实现这些目标是所有课程的共同任务,也是全部教育工作的共同任务,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专设一门课程去实现上述共同目标。语文课程有自己的特有功能,但不能也不应该回避这些要求。如现行的语文教材多以选文为主要内容,选什么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作一种文化选择,构建一种理想文化,这必然受价值追求的引导;如何解读这些文章,涉及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再认识。在讨论文学作品、评价文章水平高低的时候,往往涉及思想观念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陈腐,而不仅仅是单看其构思、布局、语句。有人说语言是文化的化石,不无道理。词语和各种表达方式中蕴藏着各个时代的文化积淀,既包括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包括思想观念文化。要准确深入地理解他人的言语,往往需要透过语义的表层,透视其中蕴涵的思想观念;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首先要有个好文风,同时少不了要为词句斟酌花一番工夫。要能在习以为常的说法中发现品位、情趣、情感、态度、观念的意蕴,寻找恰当的表述,自然离不开富有批判性的思维品质,当然也涉及人的知识视野。可见,评价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人们憎恨极左时代语文课程的泛政治化,主要是反对那些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观和“思想教育目的”。而先进文化的建设任务相当艰巨,语文课程改革要坚定地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同样需要胆识。当然,语文课终究不是政治课和文化课,其差别不仅是学习内容的不同,还要求在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以渗透、涵泳、熏陶等方式实现上述共同目标。 这一次课程改革中,各学科都不是仅仅把目标锁定在纯粹属于本学科的知识、能力的范围内,而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设计综合的培养目标,这也是近年来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课程改革的总趋势。无论是从语文课程的特点还是从课程发展的趋势来看,语文学科需要一个新的核心概念,用以综合比“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更加丰富的内容,“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语文教育,关系到学生当前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关系到他们的长远发展。千百篇优秀诗文,虽然不能直接生产出物质产品,但是能产生无形而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启迪人生的智慧,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和创造潜能,能使人激发起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进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能鼓舞起对人类进步事业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语文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或者说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从语文学科来看,有的是专门性的,有的可能是边缘性的、和其他学科交叉的。但无论这些内容是专门的还是边缘的,其根本目的既要关心学生眼前水平的提高,又要着眼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应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和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新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语文核心素养
情境的三种“层次”
扩大领域  加深层次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
高中新课标抢先看丨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
王云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