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第二十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黄帝问道:我听先生讲述九针的知识,我觉得知识众多,博大精深,难以尽言。现在我希望听一听关键的道理,以便告诉子孙,世代流传下去。我一定让他们把这个学问铭刻在心中,并且遵守誓言,永不随便外传。使这些道理,能与天体的运行相符合,有始有终有规律地运行。在上与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相应,在下与天地之间的四时五行的阴阳盛衰相应,四时气候有规律的更迭,五行的当令与失时也是有规律地变化,秋冬为阴,春夏为阳,人体是怎样来适应这些规律变化的气候的呢?我想知道这方面的道理。

岐伯回答道:您这个问题真是切中要害阿!它正是天地之间最为深奥的道理啊。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黄帝说道:那就请您讲一讲这个最重要的道理吧,它是怎样和人的形体、气血相应的,从而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了解病人的生死情况,岐伯回答道:天地间的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用数理来描述。数字从一开始而终于九。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

   用数字一代表天;二代表地;三代表人,天、地、人三方面,各自又可以再分为三,三三为九,八方加中央也是九,这两者之间可以建立对应关系。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所以人可以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又有三处可以候诊的了解脉搏的地方,称为天、地、人三候。切按这些地方的脉象可以判断疾病是否好治疗,了解各种疾病的情况,脏腑气血的虚实,从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驱除病邪,使人体恢复健康。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

黄帝问道:三部是指什么?

岐伯回答道:全身诊脉的部位可以分为,上、中、下三部(大的区域),每一部又可以分为天、地、人三个候诊的具体地方。这个诊脉的方法必须有老师指导,才能准确掌握部、候的位置以及诊断中脉搏的具体意义。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上部天就是额部两侧的动脉,相当于额厌穴处;上部地,就是两侧颊部的动脉,相当于大迎穴处;上部地,就是两侧耳前的动脉,相当于耳门、和髎穴处。(与中华脉诊不同)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

   中部天就是两手太阴经的动脉,相当于寸口的经渠穴处;中部地,就是两手的阳明经的动脉,相当于合谷穴处,中部人,就是两手少阴经的动脉,相当于神门穴处。(与《中华脉诊》同)。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上部天就是额部两侧的动脉,相当于额厌穴处;上部地,就是两侧颊部的动脉,相当于大迎穴处;上部地,就是两侧耳前的动脉,相当于耳门、和髎穴处。(与中华脉诊不同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

   中部天就是两手太阴经的动脉,相当于寸口的经渠穴处;中部地,就是两手的阳明经的动脉,相当于合谷穴处,中部人,就是两手少阴经的动脉,相当于神门穴处。(与《中华脉诊》同)。

●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下部天,就是两足厥阴经的动脉,相当于五里穴处;(《中华脉诊》为五里穴或者太冲穴)下部地,就是两足少阴经的动脉,相当于太溪穴处;(与《中华脉诊》同);下部人,就是两手的足太阴经的动脉,相当于箕门穴处。(《中华脉诊》为箕门穴或者冲阳穴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由于经脉与脏腑的关系,所以上部天可以用来诊察肝脏的情况,下部地可以用来诊察肾脏的情况,下部人可以用来诊察脾胃的情况。(所以经脉是又血液推动的,其实就是讲的全身的血液分配)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黄帝问道:那么中部可以诊察哪些部位的情况呢?岐伯回答道:中部也有天、地、人的区别。中部天可以用来诊察肺脏的情况,中部地可以诊察胸中之气血情况,中部人可以用来诊察心的情况。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黄帝问道:那么上部可以诊察哪些部位的情况呢?岐伯回答道:上部也有天地人之分。上部天可以用来诊察头角的情况,上部地可以用来诊察口齿的情况。下部人可以用来诊察人耳目的情况。(各自动脉对相应的部位供血)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总之,三部之中,各有天、地、人三个候诊之处。这样就三个天候,三个地候,三个人候,三三为九,一共九个候诊之处。九候与地上的八方与中央相应即九野,九野与九脏对应九脏。九脏分为肝、心、脾、肺、肾五个神脏和膀胱、胃、大肠、小肠四个形脏。(神脏可以理解为由五行而映射出的五脏,所以不仅仅是有形的心肝脾肺肾,还应该包括各自的系统功能)如果五脏之气衰败,那么气色必然枯槁而不润泽,所以说气色枯槁而不润泽,是将死的表现。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黄帝问道:诊察的方法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道:首先观察病人形体的肥瘦程度,以了解正气和邪气的盛衰情况。如果是邪气盛的实证就用泻法;如果是正气不足的虚症就用补法。凡血脉中有邪气壅滞的,或者有血瘀的,必须先去除壅滞和淤血,然后再根据病情进行调理。不论治什么病,都以气血和平与调顺为目的。

●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黄帝问道:如何来预测病人的生死呢?岐伯回答道:形体壮盛,脉象反而细的,少气无力以致都没办法支持正常的呼吸的,这是危险的重症。形体瘦弱,脉象反而大,而胸中反而憋闷胀满多气的是重症。一般来说,形体与神气相称的,疾病容易治愈。(神气足,神采奕奕,步伐坚定,浑身透出一种力量,神气弱:神困疲乏,走路只能缓缓地移动,有气无力,无精打采。)脉搏大小迟数错杂而不协调的,是有病的表现。三部九候的脉象不协调一致的,是死亡的危症。上下左右的脉搏搏击应手好像用春杵捣谷冲击一下,过一阵子再冲击一下,这是病情危险的表现,上下左右的脉象,大小迟数节律不整齐,甚至无法计算其脉数的,是死亡的危症。中部之三候脉象虽然协调,但与其他脏腑不协调的也是死症。中部三候的脉象不协调一致的,也是死症。目是脏腑精气聚集的地方,所以两目内陷而无光彩的,是脏腑之气衰竭的表现,也是危险的死症。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黄帝问道:如何知道疾病的具体部位呢?岐伯回答道:在用三部九候的察脉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一处的脉象异常,仅该处独小、独大、独数、独迟、独滑(热)、独紧(寒)或者独沉伏的都属于有病的表现。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

   (另外,还有一种弹踝诊法,也可以判定病情的轻重,预测病人的生死,具体方法是):将左手轻轻放在病人左踝骨上五寸的地方,然后用右手指在踝骨上弹击,医生的左手应该有振动的感觉,如果振动感觉超过五寸以上,而且柔和有力的,这是健康无病的反映。如果振动急剧而大,应手快速而混乱不清的是有病的反映。如果振动微弱,应手迟缓的也是有病的反映。如果振动似有似无,不能达到手按的部位,或者根本就不产生振动的,这是死亡的征兆。

●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

   所以身体极度消瘦,体弱不能行动,这是快死的征兆。中部的脉象呼快忽慢,没有规律,也是死亡的表现。若是脉象虽为有时歇止的代脉,但它又兼有浮洪之象的,这是病在络脉而部位在浅表的反映。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三部九候的脉象应该相互协调,上下一致,而不应该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果三部九候的脉象有一处与别的八处不同,就是有病的表现;如果有两处合别的七处不一致那就是病情较重的表现。(人体是一个系统,它会自动调节全身的血液分配,那里有疾病了,就把血液派到那里,以加强与病邪斗争的力量)如果有三处的脉象和别的地方不一致,这就是病情垂危的表现。所谓不一致,就是九候各脉的脉象不一致的意思,例如:独大、独小、独数、独迟、独沉等。通过诊察所见哪一部、哪一候的脉象异常就可以知道疾病所在的脏腑,及其虚实症候,从而可以预测生死。当然要想能够推算出具体的死亡日期,就必须首先掌握什么样的脉象是正常的脉象,然后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脉象是病脉,什么样的脉象是真脏脉。如果真脏脉出现,那么到了该该真脏脉所克的时日就很可能死亡。例如:肝脏的真脏脉出现后,到了庚辛日(属金)的日子就很可能死亡。此外,出现某些特殊的症状,也是病情危重的反映。如果太阳经脉之气败绝,会出现两足不能伸屈的症状,而死亡的时候,会出现目睛上视,呆定不动的症状。

●帝曰:冬阴夏阳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旋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

   黄帝问道:冬季为阴,夏季为阳,人体的脉象如何与之相应呢?岐伯回答道:三部九候的脉象沉细欲绝的,属阴脉,与冬季相应。一个昼夜也可以分为四时,夜半的阴气在一日之中是最盛的,类似于冬季,冬季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冬季的夜半时候为重阴故是死亡的高峰期。三部九候的脉象盛躁动数的,属阳脉,与夏季相应,一个昼夜也可以分为四时,日中是一日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类似于一年之中的夏季,夏季的日中为重阳也是死亡的高峰期。

●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寒热交作的肝胆病患,(属于少阳木气,与一年中的春季、一日之中的平旦相应,所以这类疾病多死于平旦的寅卯之时;阳热过盛的里热症或者急性温热病多死于阳气最盛的日中午时;(阳热病本身发热厉害,毛孔闭塞,散热不畅,日中时人体的生物钟会使身体的产热增加,热上加热,因而容易死亡)风邪引起的疾病,(由于风在五行中属木,金克木,一日中太阳西下时也属金,)所以这类疾病常常死于日夕的申酉之时;寒邪引起的水类疾病,常死于阴气最盛的夜半之时。如果三部九候的脉象忽而稀疏、忽而密集;忽而迟缓,忽而急数,这是邪气在脾的表现,所以这类疾病多死于与脾土相应的辰、戌、丑、未四个时辰。

●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

   如果形体极度消瘦,即使三部九候的脉象还比较协调,但仍然是死亡的征兆。但是有时虽然成象沉细欲绝、脉盛躁动书、寒热交作、阳热过剩、风气病、水病、邪气在脾、形坏肉脱等(即前面所说的七种死症),但三部九候的脉象尚能与四时阴阳相协调的,就不是死症。所说不是死症的,那是指风气之病以及女子月经之病,相似七症其实不是,所以说不是死症。如果真是七诊之病,三部九候的脉象也衰败的,那就必死无疑了。这类病人,临死的时候,往往发生干哕和噫气等胃气败绝的症状。

●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

   诊治疾病的时候,还必须详细询问起病的原因,现在的症状,而后按照顺序切按三部九候的脉象。观察经脉和络脉的沉浮是否异常。切脉的时候,或轻按浮取、或重按沉取,或者迎着经脉的方向逆取,或者顺着经脉的方向从取。总之,切脉要上下浮沉左右推移循按,仔细辨别是正常脉象还是病脉。如果脉象柔和滑利是正常脉象,如果脉来迟缓无力,是气虚的表现,为病脉。如果脉来涩滞,甚至断绝好久才来的,这是阴阳俱脱的反映,是死脉。如果是久病的病人,肌肉全无,皮肤干枯附于筋骨的,是气血衰败的反映,那么不论脉象如何都是死症。

●帝曰:其可治奈何?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黄帝问道:对于那些非死症的疾病,如何治疗呢?岐伯回答道:如果病邪在经脉的就针刺其经脉,如果病邪在络脉的就用点刺络脉的方法,使其出血。如果是病在血分,有有身疼症状的,那就要根据疾病所属的经络而进行针刺,若是病邪留在大络的,这叫奇邪,由于奇邪在经络之中,因此就应该用缪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即右病刺左,左病刺右。如果病邪久留体内而固定不移,形体消瘦的,应该根据根据病情的轻重,部位的深浅,有层次地进行针刺。如果病邪属于上实下虚的,那是由于邪气壅滞,而气血不通畅所造成的,应该循着经脉的方向进行切按,找出郁结所在的位置,然后再郁结所作的位置进行针刺,放出其郁积之血,见到瘀血去,则知经脉中的气血已经通畅无阻了。(此外,从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也可以推测出疾病的部位及病情的轻重)病人出现眼睛上翻,呆定不动,那就是太阳经脉之气败绝的反映,必死无疑。这些都是判断疾病生死的要诀,在实践应用中不可不注意。(血液是经脉的推动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解《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篇:三部九候论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自我康疗20:解读《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
通读《黄帝内经》之二十:你的身上也有“天地之至数”
黄帝内经白话文46-50
十二经脉标本脉法研究+标本脉诊与治疗应用+标本脉法的诊断内容和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