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竹画法|明清花鸟画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解析

中国画的发展,从功能上来看,经历了从重伦理价值体现的人物画,到重审美价值体现的山水花鸟画的转变。在表现技法上,从重刻画细致的“写实”画法到简练奔放的“写意”画法的转变。这与魏晋之后人们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审美性情有关,特别是文人的参与,诗、书、画的结合,更使中国画的表现趋于重神、重逸的意境表现。

“梅兰竹菊”作为花鸟画常表现的题材之一,称之为“四君子”,是“物化”的结果,是画家自身精神的写照。《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奥如兰”;《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画家文人喜欢四君子首先是因为它们与“文”的密切联系。

清八怪之一,一生清贫的汪士慎,在写意墨竹上的题诗,“一枝寒玉抱虚心,幽独何曾羡上林,惟有萧然旧庭院,四时风雨得清音”。画家的孤芳自赏,高洁幽独的心境,正是通过竹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士大夫有自觉的文化观念和历史意识,把画、文、书法、印章熔为一炉,增加了画本身的思想内涵,从而影射出画家的审美关照。

所以通过对明清花鸟画代表人物的了解,对“梅花、竹子”的画风分析,可以认识每位画家在用笔、用墨各方面不同的表现及精神内涵的异同,进而对写意画的题材及主题有深入的认识。

“梅花”画法重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分析

1、陈宪章(生卒不祥)名录,字宪章,后以字行、号静斋、如隐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善画松竹梅兰,墨梅承元代王冕画风,多取整枝梅树满密繁茂之姿,尤显蓬勃向上、欣欣向荣之生气。例图用笔爽健清劲,构图饱满丰腴,主要的枝杆斜下而生,呈“弓”形走势。用笔实中有虚,白梅圈花,万玉竟放,枝杆在花的映衬中更显变化多姿。

2、陈淳(1483-1544)字道复,又字复甫,号白阳山人,苏州府长洲县人。出生文人士大夫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古文修辞教育,其父祖多与沈周、文征明、吴宽等通好,又与同辈画家唐寅、祝枝山、王宠、文彭、文嘉等交往甚密。家富收藏,从小耳濡目染,为其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陈淳早年多受前辈、师辈沈周、文征明影响,重写生,早年偏于工整秀丽,嗣承设色一派。他癸卯年所画《花觚牡丹图轴》上题有“余自幼好写生,往往求为设色之致,但恨不得古人三昧,徒烦笔研,殊索兴趣。近年来老态日增,不复能事少年驰骋,每闲边辄作此艺,然已草草水墨”。晚年在水墨写意基础上,兼取设色、没骨、钩花点叶诸法,融入大草笔法,用笔更加自由、奔放,张力弥满,设色更加典雅湿润,逐渐形成纵放简逸的画风。所作梅花是《花果图卷》中的一部分,取折枝形式,表现梅树一枝的形象,疏影横斜,婀娜多姿;枝干用笔纯中锋写出,坚挺而遒劲,富有生机。勾花点萼,如写草字抑扬顿挫笔断意连。花的正、侧、抑、垂不同姿态千变万化,疏密枯荣,各得意趣。

3、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道人、山阴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开一代大写意花卉之风,并推向巅峰,同陈淳并称“青藤白阳”。





中国画历来是书法与绘画的合谐统一。绘画的笔法实质上是书法笔法的再现。徐渭在草书上有精深的造诣,自谓书列于画之上,狂草书学张旭,追求快速飞动和挥洒自如。故融入草书的绘画,下笔也纵横睥睨,似兔起鹘落般地迅疾。

此《梅花》节自徐渭《杂花图卷》中。以狂草的笔法入画,用笔奔腾恣肆直抒胸臆。以淡墨写老杆,水墨淋漓、干湿浓浓一气呵成,辅以小枝重墨,行笔迅疾,虚实相生。数朵梅花,零落枝头,勾圈梅花灵动而富有变化,梅花不追求一笔的到位和形似,而讲求笔势的连接、映带关系。追求“舍形而悦影”、“不求形似求生韵”的艺术效果。正如其《杂画册》中张之万、戴熙分别所题“豪放之笔,纵逸之气,千岩万壑,挥洒而成,…”,“笔势飘举矣,却善控驭;墨气淋漓矣,却不澡漏;至其才情之雄阔,意境之变化,又能一气鼓铸,而万有牢笼,真腕有造化者,开拓心胸,推倒豪杰,可为田水月。”其艺术水准可见一斑。另主张独造,强调“我之今”不为学古而“一其奴而百其役”的精神。在另一梅花图中题曰:“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且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表明梅花从自己手中开放不为传统所束缚的创造精神。

4、八大山人(1626-1705)江西南昌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第九世孙,十九岁经家破国亡之变,为避杀身之祸,23岁出家为僧,法名传綮,字法崛,号刃庵。中年后取号个山、驴屋、驴等,因内心深处难言的郁闷苦痛,强行压抑不能发泄,一度突发狂疾,“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走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陈鼎《留溪外传》)六十岁前后又号八大山人,弃僧还俗,卖画为生。然长期的精神压抑复杂心境,常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之上。“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赢赢然丧家之狗”。

《古梅图》轴是不多写梅之精品。两横一竖的“工”字构图简洁精练,大块的空白分割,使古木处在荒野之中傲立独行。梅树古杆苍古厚重、倔强而不屈。用笔凝滞,形象残裂突兀,枝桠纵横,剑拔弩张。题诗之一:“分付梅花吴道人,幽幽翟翟莫相亲。南山之南北山北, 老得焚鱼扫虏尘。”何其倔崛;题识二“得本还时末也非,曾无地瘦与天肥。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何其困惑;题识三“...苦泪交千点,青春事适王。”又何其苦楚。

八大的画极富寓意,是八大人生的真实写照,他把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自己的一生境遇,通过人格化的笔墨语言,险怪空灵的构图形式,含蓄内敛的用笔方法,赋于作品以精神内涵,对后世影响深远。

5、金农(1687—1764)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耻春亭翁、曲江外史等。其学养广博,精鉴赏,工诗文,通晓金石学,书画也得力于此,故“涉笔即古”。书法以金石碑版、汉碑、楷隶融于一炉,自创“漆书”,奇古茂密,以拙为巧,以苍为妍,稚拙古厚,书画结合,以书入画,极富金石意味。

《墨梅图》作于1735年,值画家的壮年。他云游四方,广结名贤。后到扬州,结识了高翔、王士慎、郑板桥等八怪画家以及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著名盐商马曰琯、马曰璐、江春等人之后,才在扬州侨住下来,开始了鬻文卖画的职业生涯。金农的梅花,其一画法丰富,勾、点、圈、染、衬托等手法不拘成法,别有一番新意。其二构图多变,不仅画疏影横枝,而茂密的丛梅,蓠边的野梅、散落墙角的落梅都在他笔下焕发出一片生机。

(图一、图二)是八大、徐渭、陈淳、金农白梅的勾花、枝杆画法,虽都具书法用笔起、行、收、放等基本特征,但仔细分析在不同的用笔方面各具特色,如八大的中锋,遒劲、内敛,徐渭的草书笔法率性、奔放,金农的用笔,融汉碑笔意,用笔沉稳,中侧并用,转折随性,自然天成,别有一番趣味。此幅《墨梅图》作两段式构图,下方画一古杆横斜,上方从画外倒垂嫩枝两组,零落开放的花瓣随风吹落。新发的枝条和漆书题款“损之又损玉精神”把上下两组联系起来,构图新奇别致,不拘一格。枝杆用笔沉稳,方圆结合;勾花笔法起收处用笔多变化,每笔之间虚接,极富空灵飘动之姿。

竹子画法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分析

1、王绂(1362-1416年)江苏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又号九龙山人。擅长山水和竹石。继承元人水墨传统,墨竹名天下。董其昌曾评曰“国朝画竹中,王中秘为开山手。”

《竹石图轴》是王绂代表作之一,师元人画法,以折带皴画巨石,几杆瘦竹从石间挺立而生,两组竹叶一抑一俯同巨石作上下呼应之势。枝杆用笔瘦劲,穿插纵横别致,撇叶侧锋下笔,劲健苍率,一气呵成。用笔虽师法元人,但较元人(如吴镇、倪瓒等)用笔外露,苍健有余,含蓄不足。

2、夏昶(1388—1470)江苏昆山人,字 仲昭,号自在居士、玉峰。永乐十三年举进士,正统中官至太常寺少卿,以书画自娱而终其身。

《清风高节图》写挺立湖石背后的数枝瘦竹,浓淡相宜的竹叶表现在阳光下摇曳,风姿绰约,似有声音在耳。用笔遒劲飘逸,阴阳向背,法度严谨。当时人极重之,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后来画竹者多有借鉴。

3、石涛(1642-1707年)原名朱若极,广西全州人,法名原济,号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等。

同八大一样,石涛明遗民思想始终伴其一生,思想也是处在变化和矛盾状态之中,时交接权贵不耻称臣,然受到世间炎凉冷遇之后,参禅悟道,云游四方,纵情山水之间。

他长于山水,又独爱梅兰竹菊四君子,所作墨竹纵情挥洒,水墨淋漓。他强调“自然为上”“笔墨 当随时代”“法自我立”追求“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境界。

《临风长啸图》为石涛对现实中竹子临风的生活体验,不同于前人温润、静雅的画风。通篇水墨湿润,浓淡相宜,一气呵成。郑板桥也曾感叹:“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燮为江君颖长作此大幅,极为仿之,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甚矣,石公之不可及矣”(《板桥题画》)。体现了石涛性格中浪漫奔放、豪迈的个性情怀。

4、郑板桥(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少怀报国之志,通过应试,成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先后出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任上为官清廉,兴利除弊,亲政爱民,颇有政声。却因开仓赈灾触怒上司被罢官。从此绝意仕途,尽情在诗文书画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郑板桥的绘画多以兰竹为主。绘画参以独创的“六分半”书法,强调个性化表现,形成了删繁就简、清瘦挺劲的个人风格。

《竹石图》是郑板桥墨竹的代表作之一,所画墨竹瘦劲奇崛,老杆新枝纵横生发,自然成趣,一股刚正、倔强不驯之气跃然纸上。作为补景,所画之石,秀峭劲拔,侧锋用笔,取斧劈皴法表现出瘦石的坚硬与突兀。他曾在自题《石图》中云:“欲学云林画石头,愧他笔墨太轻柔。而今老去心知意,只向精神淡处求。”说明了他的艺术追求。

中国绘画一脉相承、渊源流长,写意花鸟画到明代有了较大发展,明中期,文人水墨写意花鸟趋于成熟,晚期陈淳、徐渭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对清代花鸟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家的出现更加丰富了中国写意花鸟画表现形式,使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在花鸟画中一直独领风骚,这与花鸟画体裁追求独立的个性表现紧密相连。画家通过自己的笔墨语言,尽情地借物抒情,渲泄个人的情感世界,表达画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故明清“梅竹”题材造就了不同的风格,或野逸冷峻,或孤傲疏简,或蓬勃生机。表现在笔墨上,沉稳、飘逸、潇洒、稚拙皆妙趣横生。梅竹之画作为文人画的典型体裁和借物抒怀的载体,必定还会出现新的高度,中国花鸟画艺术的发展也会有新的高峰。
(图一、图二)墨竹画法大体分清秀、飘逸一路与野逸、古拙一路。前者如夏昶、郑板桥等,后者如石涛、蒲华、吴昌硕等。因画竹特别难,我们要认真研究,仔细观察,品味前人的不同之处。

作者|郭煌

整理|中国美网

更多资讯请关注中国美网公众号:cnmeiw66


中国美网以书画精品+互联网+金融+线下体验馆的创新方式,特别推出一年可退、保本增值、投资收藏价值高、能作为资产进行抵押融资的当代书画精品——美网优品。

2015年,中国美网、兴业银行战略合作签字仪式

美网优品来源清晰,可追溯、可传承,交易公开透明,不但具有极佳的欣赏价值、美化生活、净化心灵,同时更是保值、增值潜力大的优良资产。

“美网优品”是为建立中国健康公平公正透明的艺术品市场而生,是为广大爱好者和投资收藏书画艺术品的大众负责而生,是为大家买得放心买得安心而生,必将得到大家的呵护和支持!

让我们一起为建立中国公开、公正、公平、健康的艺术品市场而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宋花鸟篇
看看,看看,元画背后文人的知白守墨,满满的一地情操
顾绍骅编辑 中国画知识普及版 第五篇 辽金西夏元的绘画概况 下 二
天地之心 · 竹丨竹韵风骨与历代竹画经典赏读
江苏省美术馆
明代传世花鸟名画欣赏(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