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书有32种写法
封面。
一,玉筋篆。
二,古文奇字。
三,大篆。
四,上方大篆。
五,小篆。
六,坟书。
七,穗书。
八,倒薤篆。
九,柳叶篆。
十,芝英篆。
十一,转宿篆。
十二,垂露篆。
十三,垂云篆。
十四,碧落篆。
十五,龙爪篆。
十六,鸟蹟篆。
十七,雕虫篆。
十八,蝌蚪篆 。
十九,鸟篆。
二十,鹄头篆。
二十一,麟书。
二十二,鸞凤篆。
二十三,龟书。
二十四,龙书。
二十五,剪刀书。
二十六,缨络篆。
二十七,悬针篆。
二十八,飞帛(白)书。
二十九,殳篆。
三十,金错篆。
三十一,刻符篆。
三十二,钟鼎篆。
封面。
篆书篆刻的发展简史
篆书作为我国的古文字,收于其形成的年代久远,而且有先有后,加之有初创及其发展演变期的不同,所以形成了写法和形体各异的多种书体。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籀文、和秦篆,它们均有各自的特点。
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见到的最早而且较系统、成熟的文字。其形成于殷商时期。较更早期的陶文及刻在甲骨上而得名。因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的殷墟里,故又称“殷墟文字。”系由清末金石文字学家王懿荣在作为中药的“龙骨”上首先发现,并确定为汉文字的。因其所刻内容多为占卜、祭礼等,故又称卜辞。甲骨文是用比较类利的刀具契刻于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因而其特点突出,笔画以直冲的横直斜线为主,间有曲弧线。笔画瘦直,刀锋毕露。对称是甲骨文字结字的特征,如中、羊等。同时其形体不够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也有正有反,如:趾写成或,虽然结字较方正整齐,但其行文程式不一,有时依刻纹路而变,而且笔画直硬,方笔居多。石鼓文
籀文又称石鼓文,以周宣文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石鼓历经沧桑,南迁北移,几经辗转,文字大多剥落,至今仅存清晰字数个,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书法特点是:书法浑厚自然,用笔园劲挺拨,结体方正,规范严谨,形体上较完备。它上承金文,下启小篆。是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书体。籀文以《石鼓文》和《诅楚文》为代表。
石鼓文,为战国时期秦国石刻,因其形状似鼓而得名。又因其文字内容记述狩猎之事,故又名《猎碣》,也有因其地名而称《雍邑刻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石鼓于唐代出土于天兴三畴原(陕西宝鸡市凤翔三畴原),历以风雨沧桑,终得以保存。清高宗为更好地保护原鼓,令人仿刻了10鼓,放置于太学,现信鼓在北京国子监。
石鼓共10只,高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花岗石质,圆顶平底。每鼓分别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由于年代久远,辗转周折,目前石鼓上的字多已剥落,有的石鼓已一字无存。
石鼓自出土以来,历代倍受青睐,受到历代帝王主史家、书家的重视,考证甚多,且多有拓本流传。自唐贞观以来,论书者均以石鼓为史籀笔迹。从书法的角度看,石鼓文“如金细委地,芝草团去,不烦整裁,自有奇采”(康不为语)。从所见字迹看,笔画粗细基本上致,圆活奔放,结体严谨,古茂遒朴而有逸气,为古文向小篆过渡的典范文字,被后世学篆者奉为临习正宗。
诅楚文为战国前期秦国刻石。是秦王诅咒楚文之文。详细年代及书刻、人物尚无定论。传诅楚文共三石,其一为“巫咸文”,初得于凤翔,326字。其二为“大沈厥湫文”,初得于甘肃平凉,318字。其三为“亚驼文”,为洛阳刘氏所藏。
金    文
金文系指铸造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字有凹凸之分,凹为刀刻,呈阴文,凸为先用刀刻模型,然后浇铸呈阳文。起源于殷商,盛行于周代。金文的多为记录礼典、征伐、约契等。是承甲骨文体而又有新发展的文字。其特点是笔画线条浑朴自然,结字壮美多姿,字体渐趋整齐雄伟纯朴。但因字体笔画尚未完全固定,往往一字,笔画和写法也各异目前可见到铸造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较多,浩如烟海,比较有代表性的《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
大盂鼎系西周康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世纪)时期的金文。清道光初年在陕西省郿县礼村的沟岸中出土,今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此鼎通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耳直对称、圆底柱足,造型端庄凝重则迄今为止出土的西周时代形制最大的著名鼎器。内壁刻铭文9行291个字,记周康王23年,在宗周向盂叙述文、武、成三位先王的立国经验和殷王亡国的教训,告诫盂应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盂为感谢王命,于是铸此大鼎,以记其事。
大盂鼎为西周青铜器之重器,且铭文数量多,字大,笔法方圆并用,粗细富于变化,起止锐圆因势而异,体势严谨,遹瑰隽美,流畅宏灵,行气款形齐整,纵横疏密相当,实为西周前期金文典范。散氏盘,又名矢人盘,西周厉王(公元前857~前842年)时盘器。清乾隆年间出土,旧藏乾隆府内府,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盘高20.6厘米,口径为54.6厘米,铭文19行357字。记矢人将田地划付散氏所订约契,故而得名。是研究西周土地制的重要资料。铭文大字,笔法、结字和章法意态恣肆,奇趣横生。字大多取横势,这与大多取纵势的铭文不同。字的重心突左突右,给人跳跃感。因而其章法上也出现了变幻多端的现象,给人以行止裕如,气象飘逸之感。为西周晚期的重要铭文资料。毛公鼎为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期的金文鼎。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县出土,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鼎通高53.8厘米,口径为47.9厘米,形制圆腹,足为蹄状。腹内铭文32行497字,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铜器。铭文记天下四方动乱,周王策命毛公文厝辅助王室,并赏给酒食、衣服、车及武器,仪仗等物: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和实物。
铭文笔法严谨,结体劲瘦,取纵势,行气流畅磅礴,章法错落自由,实为金文中的瑰宝。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期的器皿。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宝鸡虢川司出土,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盘为长方形,长137.2厘米,高39.5厘米,宽86.2厘米,重215.3公斤,是虢季子白的洗澡具,也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铜盘。铭文记述了虢季子白受周王之命,征伐西北强族(即匈奴)于洛水之东,因有功而受到赏赐。铭文系四言韵诗,字虽大小不等,但体势优美娟秀,精巧玲珑,行款齐整,布白疏朗。在书写用笔上,落笔稍顿,收笔出锋已很明显,开启了石鼓文书体之先风,被当今书史谓之籀文。
小    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故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变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记得石也称封泰山碑,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书。石高4尺,四面环刻文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内容主要是“颂秦德”。字体小篆,原残石现存岱庙。其传世拓本较多,其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为小篆之代表。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贵宝。”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峄山(山东邹县)所立,传为丞相李斯所书,小篆。内容前为始皇诏,144字,自“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现所见均为后摹写,虽多失秦篆古厚的笔势,但其笔画清劲,圆转宛通,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有重要价值。秦诏版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记秦始皇的颁布诏内容。其笔画劲遒,书风随意自由,大小相同,随势生姿;字间行间,时疏时密,虽不齐整,前后成趣
汉代篆书发展
隶书在东汉虽然占据绝对优势,然篆书余波未尽,仍有相当的水准。而且东汉小学兴盛,精于文字学的学者很多。贾边弟子许慎撰《说文解字》便是典型。当时许多碑刻的碑额,人们往往用篆书来写,以之与碑文所用的隶书相区别,以示其典雅与庄重.如著名的《张迁碑》碑额即以篆书写成,清劲飘荡,十分精彩.《北海相景君碑》的碑额也是篆书,虽不如《张迁碑》额之飘逸,而浑厚大气,不失规范。个别世代业儒之家,竟然在碑文的书写上全部用篆书。传世名碑《袁安碑》和《袁敞碑》便是典型。
袁安碑  又称《汉司徒袁安碑》。和帝永元四年(92)闰月立石。今碑已残。原出土地不详。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祖父袁良习孟氏《易》,而袁安少传家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历官楚郡太守、河南尹、司空和司徒等,为当世名公.碑文历载其为楚郡太守以前之职,书法结体宽博,笔力强健而道劲,起收均带弧形,筋力内涵,点画飞动。虽然不及秦《泰山》、《峰山》等刻石的整伤严劲,而变化灵动则远远过之,为汉代篆书中的上乘之作。
衰敞碑碑已残。现存七十余字。安帝元初四年(117)刻。1922年出土于河南偃师,1925年归罗振玉,原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袁敞为袁安第三子,少传《易经》,元初三年(116)官至司空。《袁敞碑》与《袁安碑》似乎出干一人之手,但更加雅健挺劲,尤其是运方折笔法以写篆书,既流畅婉转,又挺拔动人。这种笔法,实际上是将隶书笔法运用到篆书的书写之中,不仅在当时比较流行,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开母庙石阙铭原阙在河南登封县北10里的崇福观东,相传为开(即夏启)母庙泊址.安帝延光二年(123)二月立。有关启母石的传说在汉代十分盛行,而《开母庙石阙铭》的篆书笔力雄浑,线条丰胰,气势磅礴,可以上继《石鼓文》而更加雄放厚朴,但不及《石鼓文》精整。这正是汉代篆书有别于先秦篆书的最大特点。
少室石翎铭也称《青山少室石阙铭》。原阙在河南登封。二阔所建时间前后相差不远,而书风却大不相同。《开母庙石阙》比较雄浑,而《少室石阙》则比较清艘。(来源 书法屋:www.shufawu.com)《开母石阔》野逸而《少室石阙》中规中矩,《开母庙石阙》朴实醇厚而《少室石阙》清拔挺劲.《开母庙石阙》干点画转折之处皆作小角环转,略带隶书笔法;而《少室石阙》则纯用篆书笔法。《少室石阙铭》的风格近于《泰山刻石》,线条挺劲,流畅婉转,风神洒脱,为汉代篆书中之最端庄者,在汉代篆书中别具一格。
又1977年在山东曲阜城东的八宝山汉墓出土的《东安汉里刻石》,字作篆书,文为“鲁市东安汉里禺石也。”因为伴有画像石出土,故应当是东汉时期的刻石。较为难得的是其笔画全部用细线刻成,婀娜婉转,飘逸动人,在汉代刻石中非常少见。
东汉时期还有不少其他篆书遗迹,尤其是铜洗,铜尺等器物之上,如元和三年(68)洗和建初六年尺等,或飘逸或苍劲,各有风姿。
唐代篆书 篆籀中兴阳冰功
两汉以后,篆书逐渐退出实用领域,但作为一种字体,一些书家还不断将其用于墓志盖、碑额等较为庄重的场合。隋唐时期,在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中,《说文》、《字林》是士子要学习和考试的内容,因而士子仍需习篆。但毕竟是书写难,实用性差,书篆之书家甚少.唯李阳冰于篆书擅长,并有书迹传世。据说他本人对篆书书写也非常自诩,曾言“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将李氏篆书列为“神品",《宣和书谱》称“有唐三百年以篆称者,惟李阳冰独步”.
李阳冰,字少温,今河北赵县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左右,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四年(789)。官拜集贤殿学士,后官将作少监,人称“李少监”。精于篆书,其书劲利豪爽,瘦劲圆活,当时颜真卿书碑,必请李阳冰为其题额。李白赠诗言“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罗花星”。宋代徐铱也称其“篆迹殊绝,得冠古今”,“学者师慕,篆摘中兴”。传世书迹有《绪云城陀庙碑》、《李氏三坟记》、《栖先莹记》、《般若台记》等。       《三坟记》(图5-21),唐大历二年(767)刻,原石久佚,宋时吸刻,中间己断裂,现藏西安碑林。这是李阳冰的代表作,艺术价值很高.笔画遒劲健伟,结构停匀,风格静穆。李阳冰发展古之篆书,创“玉著篆”,为唐之篆书一绝。清孙承泽云“篆白秦汉以后,推李阳冰为第一手。此碑运笔命格,矩法森森,遒劲中逸致翩然’。来源书法 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李阳冰之《栖先莹记》书写风格一与《三坟记》堆本相仿,用笔应规入矩,中锋运笔,结构匀整,变化生动的弧线使字增色,尤显活泼。《滑台新释记》刻十唐大历九年(774),拓本为中月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用笔圆转有力,似铸成一般,结构匀称,工整端庄,反映出李阳冰朽艺之老到,富有遒劲刚健之美。
唐代以篆书知名的还有尹元凯、瞿令问、李潮、韩择木等。其中瞿令问传有篆书《吾台铭》存世。他以标准的恳针篆寸5写,结体肩润足长,纤细曳脚,增加了字的妩媚,但不如“长答”书之丰劲。
隋唐宋元篆刻史简介
隋唐宋元时期(公元581-1368年)的篆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880余年的时间,仍处于一种衰落时期,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书法艺术的发展,楷、行、草等字体已经非常成熟而盛行,文字的书写习惯已经远离秦汉时期的篆隶字体,人们对篆书相应的要生疏,一般人对篆学的审美能力较低,艺术境界不高的一般制印工匠和理印官员将习气带入制印领域;二是纸张已成为重要的书写用品,印章也不再用于封泥,而是将印章蘸上印色后钤于纸上。为了使印章钤于纸上更加醒目,加大了印面,导致了印章布局很难处理,印文出现纤弱细瘦,屈曲盘绕,呆板平庸,毫无生气可言。明代甘旸《印章集说》载:“唐之印章因六朝作朱文,日流于讹谬,多曲屈盘旋,皆悖六义,毫无古法,印章至此,邪谬甚矣”。元代印学家吾丘衍云:“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曲,且以为法,大可笑也。”可见这一时期印章气象十分衰落。
隋唐宋元时期的官印一改隋以前的印章旧制,把秦汉时期的官职印,逐步更为以官府衙门名称为印文的官司印。所谓官职印,就是指以官职名称为印章文字的官印。如:某某司徒,某某郡太守,某某右尉,某某县令(如图43)。所谓官司印,就是指以官府衙门名称为印章文字的官印。如:某某郡印,某某州印,某某府印,某某县印(如图44)。官职印是由朝庭颁发给官吏本人佩带;官司印则存放于官府衙门内,设有专职官吏掌管,规定不得用于私人文书,而且制订了严格的保管和使用制度。自隋唐实行官司印后,被后世的宋、元、明、清以及国民一直沿用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也是如此。官员升迁、异动、上任其官司印仍留在官司衙门内,留与继任官员使用。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隋唐宋元时期官印治印印文全为朱文,无一例外。入印文字书体比较随意,或小篆、或缪篆、或隶书、或楷书(如图45、48、49),后来出现一种“九叠篆”。九叠篆并不是每一个字都是九叠,有六叠、七叠、八叠、甚至十叠以上的都有(如图46)。这种以“九叠文”入印到宋代已大大发展,直至元、明两代都承袭这一形式。沙孟海《印学概论》载:“九叠文不尽九叠,如勾当公事印用七叠;受差委吏印仅六叠;都统之印,万户之印,乃有十叠,又如行军都统印等,则叠数不等,名曰九叠者,以九为数之终,言其多也。”这种以官印文字笔画的摺叠多少来显示官职的等级及尊卑,真是可笑至极,而且无艺术性可言。这一时期的官印规格大小使用也比较随便,形状有呈正方形、长方形、长条形。 如宋代“都亭新驿朱记”(如图47),印面为4.95.×8厘米;“都检点兼牢城朱记”(如图48)印面为4×6厘米。又如:唐代“右策宁州留后朱记”五代梁朝“元从都押衙印(如图49)”。这类印大都称之为“朱记”的长方形官印,它与秦汉时期的“半通印”性质相类似,属于卑微官吏之印。由于隋唐时期实行了官司印。再之纸张的使用,印章的尺寸放大,如“中书省之印”、“唐安县之印”、“涪娑县之印”、“蒲类州之印”,印面尺寸都在5厘米左右见方。辽金时期有“阿里合谋克印”(藏吉林大学 如图50),印面6.5厘米见方。1965年河南固始县发现元末“元帅之印”(如图51),印面8.9厘米见方。又: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寿辉颁发的“统军元帅府印”(如图52),内圆外方两重边,印面直径达13厘米。
隋唐宋元时期的钮制仍沿习魏晋南北朝的鼻钮形式,实际上就是在印背当中铸一直柄,便于用手持印柄来钤印。印钮自唐至元渐高,多呈板状,没有穿孔(如图53),印背均有年号凿款和铸作地方(如图54),由于印章体积增大,重量加重,不能佩带,故藏之于匣。设专人掌管。
在元代篆刻发展中盛行“押印”,又称之“元押印”。它始于五代,兴于汉代,盛于元代。这是因为统治中国的蒙古族对汉字生疏,用画押符号入印。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宋元押印,其上端往往为楷书姓和名,下端为一草书或楷书押符。是我国历代印章中独具的一种形式(如图55)。
赵孟頫 篆刻
皇帝玺印发展到了随唐宋元时期,将“玺”改称为“宝”。据《旧唐书?职官志二》记载:“天后(即武则天)恶玺字,改为宝,其授命,传国符八玺,文并改雕宝字。”因“玺”与“死”同音之故,自此,历代皇帝印章均称宝。
宋代时期出现了“会子印”和“粮料院印”。“会子印”的种类有:国用印、检察印、库印、合同印(如图56)。宋代发明了纸币,纸币又名会子、交子,发行时就需加盖“会子印”。“粮料院印”是北宋时期负责统筹国家财政、掌管官俸、军饷的印。这此印都是朝庭的工作印章,不具体反映官员的官司印。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隋唐宋元时期的私印与这个时期的官印的风格、形式已经逐渐分离。官印到了宋元时期,印文呆板造作,官气太重,毫无艺术性,而私印逐渐步向文人篆刻艺术领域。自秦汉以来私印一直比官印的形式、风格都比较灵活多样,隋唐宋元时期更为突出。
隋唐时期私印传世的实物尚没有发现,印学界把钤盖在敦煌石窟藏的写经上的“报恩寺藏经印”和钤盖在中唐写本《法华经玄赞》上“瓜沙州大经印”作为这个时期的私印的代表(如图57)。从这两方印的风格来看与官印的风格差不了多少。笔者认为不能代表这一时期的私印风格,属于藏书印一类。到了宋代出土少量的私印,其印文风格或粗犷、或细劲,没有统一的规定(如图58)。
隋唐宋元时期印章应用到书画鉴藏上,唐太宗有自书“贞观”二字连珠印,玄宗有“开元”二字印,唐内府收藏印还有“翰林”、“秘阁”、“集贸”、“宏文”等,南唐李后主有“建业文房之印”等印,宋太祖有“秘阁图书”印,徽宗有“政和”、“宣和”印,高宗有“绍兴”等印。以及较大的“内府书印”、“内府图书之印”(如图59)。君王所好,下必仿效。鉴藏印很快就在唐宋元时期流行起来。唐代窦臮撰有并记述在书画上的古印《述书赋·印记》载:“张怀瓌 ‘张氏永保’印,‘任氏言事’印,‘窦蒙审定’印,‘安国亭侯’印,‘猗欤刘郑’印,刘绎‘彭城侯书画印’、李泌‘邺侯图书刻章’印和‘周昉’印等”。其后有唐代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卷三中有《叙古今公私印记》篇, 其中也有《印记》中所述之印,宋代苏东坡有“赵郡苏轼图藉”,米芾有“米氏审定”、“米黻之印”、“米姓之印”、“米 之印”、“米 ”“祝融之后”,贾似道有“秋壑图书”、“秋壑珍玩”印,郭熙有“郭熙图书”, 元代赵孟頫有“松雪斋图书印”,王冕有“竹斋图书”印等(如图60)。
唐宋元时期,在文人士大夫之间兴起了斋馆别号印。相传唐宰相李泌有“端居室”斋馆印,此后斋馆别号蔚然成风。宋、元两代亦然。斋馆印有如宋米芾有“宝晋斋” 印,元赵孟頫有“松雪斋”印。王冕有“梅花屋”印(如图61)。别号印有宋欧阳修“六一居士”印,苏询有“老泉山人”印,苏轼有“东坡居士”印(如图62)。这一时期成语诗词印也相继兴起,如赵孟頫有“好嬉子”印,王冕有“会稽佳山水”印等(如图63)。
中国篆刻艺术发展到隋唐宋元时期,随着中国的文人书画的兴起与发展,印章开始用于书画作品上,诗、书、画、印成为过去文人“四艺”。由于刻印工匠对印章篆法不精通,一些文人自己写好印稿交与刻印工匠去刻。如宋代文人苏轼、米芾、黄庭坚、蔡君漠等人印章都是自己篆写请印工刻,尤其是米芾自篆自刻印章,到了元代赵孟頫(如图64)、吾丘衍多自篆自刻(如图65),元末王冕始用花乳石作印材,也能自篆自刻(如图66)。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自王冕始用花乳石治印后,以石作印,易于奏刀,不像金银玉牙质印材坚硬难刻,解决了便于镌刻的问题,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文人直接参与治印,到明清时期,在中国篆刻艺术发展史上兴起了第二次高潮,迎来明清时代的印章兴盛时期到来。
隋唐宋元时期,由于文人印章的兴起,一些文人对篆刻艺术进行总结和研究。最早记述印章艺术是唐窦臮(字灵长,陕西扶风人)著《述书赋》中的《印记》;唐张彦远(字爱宾,山西永济人)著《历代名画记》卷三中的《叙古今公私印记》;宋杨克一编录有《集古印格》宋王俅撰《啸堂集古录》载汉印三十余枚;宋王厚之(顺伯)《复斋印谱》一卷(一说即《汉晋印章图谱》);宋吴睿(孟思)著《印文集考》; 宋姜夔揖《姜氏集古印谱》;宋宣和年间有《宣和印谱》;《四库全书总目》卷114子部艺术类存目有《宣和集古印史》;元赵孟頫辑著《印史》;元吾丘衍(子行)著《学古编》;元吴福孙(子善)著《古印史》;由于唐宋元时期的篆刻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对明代印章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明清篆书篆刻发展
篆刻艺术在明代中叶有了新的突破,文彭何震可算是明清流派篆刻辉煌业绩的开拓者。元代赵孟頫的圆朱文篆刻,是其本人书后由匠人刻制。王冕用花乳石、青田石治印,但记载不详又没有在当时形成以石刻印的风气。文彭、何震在印坛上一反浅陋怪诞的九叠文,力追秦汉,开辟了明清篆刻艺术的昌盛局面。自此之后,掀起了一股篆刻艺术的热潮,其主要表现有三方面:一是作家林立,出现了文彭、何震、归昌世、汪关、朱简、梁袠等几十家;二是印学理论的确立,编制印谱成为风尚,如《集古印谱》,是前所未有的。另外时人(包括篆刻家本人)更重视制印谱,使得印谱如诗集、文集一样,成为个人的一种艺术成就的记载;三是书画已经离不开篆刻,且要比宋、元考究得多。篆刻作为文人艺事的一种,已为人们所接受,求名家篆刻也蔚然成风,故书画家、诗人、文学家以至收藏家,无不存印章。
清代篆刻在明代文、何之后,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更大发展,风格各异派支繁衍,成为专门之学。特别是清代碑学盛行,碑学书家无不兼擅篆刻,除为我们熟知者外,金农、桂馥、何绍基等均精篆刻。清代篆刻与其碑学是相辅相成的,早中期主要的篆刻大家都是安徽与浙江籍的,当然也有侨居扬州的,所以一直有浙派与徽派之说。浙派指“西泠八家”,徽派又有歙派、皖派之说。
在浙派、皖派风靡印坛百年之后,作为篆刻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清末篆刻走上了一条"印从书出"、"印从刀出"、"印外求印"的复合型创作道路。至此,篆刻艺术的形式与审美体系得以最终形成。自此,篆刻家在创作中所考虑的,是如何实现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现各自的审美理想。晚清篆刻,可谓是名家辈出,而就风格而言呈现出更多样化的色彩,但这些又几乎都是以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三家篆刻为源头的,而且其中成就卓著者,又无不是以上三家的结合求之的!
纵观书法发展史,中国书法的发展也是文字和文化的发展。伴随着书写形式的改变,涌现出许多对书法艺术不断探索和革新的人物,他们对今后的书写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拓宽做出尤为重要的贡献。邓石如就是这样一个鉴古察今的标志性人物,他将沉寂已久的篆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在他的创新在于突破了书家一直信奉的李斯、李阳冰模式,在宛转流通的篆书形式中融入了隶书的笔意和顺应自然的书写手法,他因字布势,既体现了篆书线条的生动流畅,又形成了浑厚的整体造型,解决了以往篆书书写的过分工艺化的问题,使亘古不变的篆书书写形式产生新的变化,引领了篆书的复兴,从此开辟了篆书发展的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直以来,篆书作为汉字字体发展的源头,因为书写实用性的下降,逐渐提升为艺术价值高装饰性强的书法表现形式。从以泰山刻石为代表的秦代小篆,到细若游丝的铁线篆,篆书的艺术描摹效果远远大于书写的价值。宋、元、明时期也有艺术家对篆书创新进行过探索、摸索,但都没有形成较为突出的影响,直到清代碑学兴起,隶书复兴,邓石如结合隶书对篆书书写形式的探索和革新,使篆书的自然书写意趣得到了重视,而邓石如所作出的贡献,让篆书发展多了一种可行性,并让后世的书家从这里引申发展出更多的不同风格不同变化。我们研究邓石如的篆书风格,是在他发展的基础上,对书法创作形式进行新的思考。 在传统书法中,篆书的创作往往需要融合线条、字形结构以及艺术审美等诸多因素,才能形成艺术价值高,观赏性强的作品。而我们对于书法史上有代表性书家风格的借鉴也尤为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朱文印:从赵孟频到邓石如
漫谈汉字与篆刻
简简单单中国篆刻发展史
摹印是一种字体
篆刻为什么选用篆书?
书法通了,篆刻自然就通了,是这样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