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随笔|《语文教学中如何与学生沟通》

要想语文成绩高,尤其是学生作文写得好,就必须与学生好好沟通,尤其与那些学困生好好沟通。我们要本着了解、同感、尊重、信任、灵活、耐心的原则与孩子去沟通。

了解层面都有哪些。我们要了解对方的年龄特点、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把握对方的个性特点、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了解对方的需求。有的时候我们自以为是了解,其实不太了解。

举例来说,学生为什么玩网络游戏。

背后原因:每一个沉迷游戏的孩子,游戏对他来说都有独特的含义和价值。在面对孩子的游戏沉迷行为时,我们应该暂时先放下自己对于这个行为的主观判断(例如贪玩、缺乏管教),在可能的情况下和孩子耐心地对话交谈,力争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满足了他的哪些需求。在教育上我们通常是简单粗暴的。比如游戏能带给孩子满足,比如游戏中的奖励机制给孩子带来了快乐,胜负竞争给孩子带来自信,个人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在游戏中得到缓解,爸爸妈妈整天吵架或者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是从游戏中能找到归宿感,打游戏能和同伴们玩在一起,因为大家都在打游戏,游戏也拯救了许多青少年极端的问题,比如自杀,我们能不能引导孩子游戏能带来快乐,那么还有什么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从常规说,每个孩子就像植物向光一样,都希望得到父母、老师的喜欢认可。方法一: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以分散孩子们玩游戏的注意力。孩子喜欢玩游戏,是因为没有更好玩的东西,孩子玩游戏,实际上玩的是寂寞。如果家长节假日能够抽出时间设计出更好玩的东西,比如陪孩子读书、郊游、上山下水、打球、玩音乐、玩绘画、玩航模等,可能孩子就没兴趣惦记游戏了。方法二:唤醒孩子的梦想,帮助引导孩子找到内在的自己,让孩子明白内心到底想要什么,让孩子觉得一切等待是值得的。这是更为根本的。孩子没有方向的时候,他们就容易跟别人同化。如果一个人找到了内在自己,形成了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为自己的人生定了位,就不会走偏。否则就算没有王者荣誉,还有别的。再比如一个重度抑郁的孩子,还心理咨询师谈话,一个多小时后心理咨询师问他如果心情0最坏5最好,你觉得你现在是几?孩子,你想想你25岁时在干嘛?孩子说我还能活到25吗?老师说:你使劲想想,孩子说在考研,想出国去学习。等等话题说明孩子还是对未来有希望的。人的心情差就跟我们感冒一样,所以我们要乐观认识,积极应对,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的。

同感的意思是共情和同理心(共情、同理心)即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所发生的问题即对方的感受,并把这份感受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有被理解和认同的感觉。不等于同意、同情。

尊重:从3到5是进步,从-6到-3也是进步。我们要尊重每个人。做到不卑不亢。真诚为基础,无条件接纳。友好和善良。对事不对人。比如对于受伤学生的家长,我们不要把他们看成事闹事的人,不管他做了什么,我们都尊重这个人。在学生表现不好的时候,你能不能依然尊重他。当我们面对一些问题学生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去看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信任:要相信每个人都是本性向善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沟通中要突出正向信息。对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给于积极的期待。

积极期待。罗森塔尔效应: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即:“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当发生问题时,我们可以问孩子你觉得我们怎么办,情况可以好一些。我们要做孩子的同伴,做孩子的同盟军。给于孩子建议。不是简单的批评。因为在消极行为的背后其实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灵活: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所以我们处事要灵活。耐心和坚持也是一种对人的尊重。

有了这些与学生的沟通法则,孩子的语文成绩会如虎添翼,一直好下去。

作者 / 施春晓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让孩子的好习惯持续下去——“强化定律”
社会心理学:自证预言
《全脑教学与游戏教学法》:让孩子像迷恋游戏一样,爱上学习
家长课堂丨小学语文考90分,初一语文考70分,老师分析:家长辅导方向错了……
金汇昆:论假期中的语文学习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