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经验

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经验

普门子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现状
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病”范畴,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素问·奇病论篇》谈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是论消渴病逐渐形成的初始病因。唐·王焘《外台秘要》引隋·甄立言《古今录验》云:“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此皆消渴病也;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有油者,此消中病也;三渴而饮水不能多,阴痿弱,但腿肿,脚先瘦小,数小便者,此肾消病也。”
中药治疗糖尿病虽然历史悠久,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把消渴病等同于现代的糖尿病,把“阴虚燥热”定为糖尿病的基本病理,把“滋阴润燥”作为糖尿病的基本治则,把“六味地黄丸”、“玉泉丸”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处方。时至今日,对于新药的研发仍然停留在这一千古不变的“基本”水平上,效果不好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果说有点进步的话,就是在此基础上,加进了建国初期北京名医施今墨的“黄芪、苍术、玄参、花粉”组药,再就是增添了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降糖作用的诸如玉米须、苡米、荔枝核、桑枝等药物。
李维林氏主编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草药》介绍:“截止到1999年3月,经卫生部药监局审批颁布的中药新药有810个,其中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新药品种只有14个,仅占整个新药品种的1.73%。----在研制环节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复现象,如选题、治则、选方用药、药理研究、临床研究等。研制新药产品中以古方改进提高为主,重大突破性新药很少,一些新药与同类药相比创新不明显。”
近年来颁布的新药如海尔桑枝颗粒、消渴降糖胶囊等,对症状的缓解有些作用,但对血糖的控制则不理想,替代口服西药的几乎没有。
所以,西医不承认中医能够治疗糖尿病,也不承认中药可以治疗糖尿病,如08年12月1日《健康时报--糖尿病周刊》报道:“目前医学界公认观点:无论是单方的还是复方制剂,其降糖作用都十分有限----中医中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作用,主要不是用它来降糖,而是改善症状和防治并发症。中药目前在治疗糖尿病的各个环节上还没有直接的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结果,因此在糖尿病治疗中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只能是辅助地位”。这是辽宁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糖尿病专家王秋月教授的观点。这不是一家之言,而是西医对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普遍看法。



2型糖尿病病理新识
脾虚是糖尿病发病之本。
中医认为,胰脏属于中医脾的范畴,所以,胰岛细胞的损伤在中医来看就是脾伤、脾虚。脾的功能,一是主运,一是主化,合称“脾主运化”。脾主运就是脾脏具有把体内的水湿、痰浊这类的液体垃圾及时运输到体外的功能。脾脏健康,运转正常,体内代谢产生的痰湿这些垃圾就会被及时清理掉。主化有二层含义,一是吸收进入肠道内的营养物质,二是把这些营养物质变化成“精微”物质供养全身四肢百骸。脾虚致“脾失运化”或“脾运不健”,则体内的湿邪就会停留、积聚,郁久化热。湿热互结,困遏胰脏,久则细胞萎缩、功能减退,难以正常工作---按需分泌胰岛素,不能把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血糖升高,糖尿病发。
如果脾的功能不健,“化”的功能减退,营养物质,尤其像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微物质,不能被吸收或吸收不良,远远达不到胰岛细胞的需要时,胰岛细胞就会处于饥饿状态,时间长了,胰岛细胞就会萎缩、损伤,功能随之减退,分泌胰岛素功能降低,血糖升高,糖尿病发。
总之,脾虚---脾失运化是糖尿病的发病的根本原因。一是先天的原因,即脾气偏弱体质者容易导致脾失运化。 二是劳作太过,即“劳倦伤脾”。三是饮食所伤,饥饱不均、暴饮暴食、毫无规律等等,均可引起脾胃受伤,正如《脾胃论》所言“饮食劳倦,皆伤于脾”。   四是紧张、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等也会造成脾胃虚弱,即《黄帝内经》讲的“思虑伤脾”、“思伤脾”。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刺激、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等精神因素可扰乱大脑皮层的正常生理活动,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指挥失灵和对抗胰岛素的物质的代谢失常,诱发或加重糖尿病。中医认为精神因素容易导致肝失疏泄——肝郁,肝郁则引起脾虚。

湿热是糖尿病致病之标。
脾虚运化无力,湿邪必然停聚体内;而湿邪又必然会郁久化热,湿热由此而生。脾虚和湿热又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湿热内蕴,伤气伤津,加重脾不运津;最后形成脾虚生湿、湿郁化热、热伤气津病理机转;脾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继而累及肺不能通调水道、敷布津液,累及肾不能主水、化气利水,形成以脾虚为主累及肺肾的对水谷精微的代谢功能降低。



脾主肉,糖尿病人事实上是大肉已脱,弹性也无,正合脾主肉脾虚之理。
胖是病前,病后一段时间肌肉就消耗掉一些而消瘦了!
脾虚是本是指病理治本,与起始原因有别。
脾虚是怎引起的?
“一是先天的原因,即脾气偏弱体质者容易导致脾失运化。 二是劳作太过,即“劳倦伤脾”。三是饮食所伤,饥饱不均、暴饮暴食、毫无规律等等,均可引起脾胃受伤,正如《脾胃论》所言“饮食劳倦,皆伤于脾”。   四是紧张、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等也会造成脾胃虚弱,即《黄帝内经》讲的“思虑伤脾”、“思伤脾”。”
但,胰脏归属于脾我的这个说法未必准确是真的!再,楼上的“脾有本病,有生克之病”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佩服楼上的这种认真探索精神!
如此,中医才能继承、发展、壮大!



“我倒认为糖尿病的根本在脾,但其病因在心。
       心火过盛,母过于生子,而至脾血盛而脾气虚弱,脾血盛则能食,脾气虚则身乏力,这正是古人所说的血多而气少证;再者心火盛,手足热,心主血脉,也因而糖尿病患者多并发血管性疾病。
        因此,我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多用活血、降火、滋阴、补气之药,也能收到满意疗效。”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半空雪先生所言一看便是临床所得,而不是主观臆断与猜测!
上面说的是脾虚与糖尿病的关系,下面就“半空雪”先生的话题探讨下“离火”与糖尿病或与脾的关系:
脾土、坤土居中,离火、心火居上,高高在上,照耀着大地,坤土才会化生万物,“万物生长靠太阳”是也!
如果这个离火太过,把“墒情”良好的肥沃的土地晒焦了,这个土就成了焦土!农民都知道,焦土还会长庄稼吗?还能化生万物吗?
所以,心火过旺、亢盛灼焦脾土(我们前面把胰归属到脾中),脾土运化无力,间接导致或加重糖代谢功能减退!
我们再从大环境看看糖尿病与火热的关系:
由于氟利昂大量释放致使臭氧层破坏等原因,全球温度逐年增长,整个地球变得如此“温暖”起来!由于“温暖”的缘故,高糖人群必将越来越多!对此,姑且称之为“热出来的糖尿病”!
常识告诉我们,因为“热”,水果的糖化时间在缩短,南方水果多于北方,同一个水果的南面、上面甜于北面、下面,如西瓜、苹果等等。这是因为水果的“糖化”需要热能的缘故!水果因热而“糖化”,人呢?同理,因地球变得如此“温暖”也容易被“糖化”或“糖化”太过,而病发糖尿病!



四是饮食不规律也会导致糖尿病!
正常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所以胰岛也用不着时刻处于战备状态。
一般来说,餐后工作分泌胰岛素;空腹时则基本上不需要工作,可进行自我休整。
如果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如饮食无规律,早晨不吃饭,半夜吃夜宵,合胃口的吃的太多,不合胃口的吃的太少,势必干扰了胰岛的这种按时工作、休息的秩序,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这是现代都市白领近年来好发糖尿病的主因。




2型糖尿病的发病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肝的疏泄功能出现了问题。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刺激、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等精神因素可扰乱大脑皮层的正常生理活动,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指挥失灵和对抗胰岛素的物质的代谢失常,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中医则认为精神因素容易伤肝,“肝主疏泄”,肝伤了就不能很好地主疏泄,血中过多的糖不能被及时疏泄而转化为肝糖原,血糖随之升高,而病发糖尿病。
从五行理论讲,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脾胃功能正常。肝气太盛,木乘土,脾胃受伤,易致脾虚或加重脾虚;肝气不足,木不疏土,土地板结,而致脾病。
所以仲师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举一反三,见脾之病,也应该想到肝对脾的克乘关系,而进行处方用药。
总之,糖尿病本病在脾,但肝在其发病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遇到的“石块”---走过的弯路
翻白草,最早是89年《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山西科技大学一教授的文章,自述口服该药治愈了糖尿病!引起患者的普遍认可并模仿。余也加入了试验的行列,但经多次复方、单药临床试验均无效!后电话找到该教授,云和西药同时服用,但报道中服用西药的事却只字未提!
猪胰子,张锡纯倡用,古书中也有记载,验方中更是不乏收录;更让余相信的是,一位云南游医与余相交颇深,云自己的糖尿病就是吃这个东西好的(兑黄酒生食),遂嘱亲属服用,1月后复查:无效!
至于玉米须、苡米、苦瓜、武靴藤、马齿苋、凤尾草等等,余皆用过,效果多不理想。
介绍于此,以免同仁少走弯路!
欢迎同仁将自己的经验或教训介绍给大家,以便共同提高!











fykrs
各位的发言都很精彩,学习了!根据个人临床实践来看,中医中药治疗该病还是很有疗效的。
发个实际治疗病例:
于喜生  男 63岁 体型偏胖 3月24日来诊
自述双下肢发冷、麻木,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血压稍偏高,舌苔白腻,余(—)。
测空腹尿糖(++++),瞩其别吃饭,去医院检测血糖,检测结果:血糖27.05mmol/L ,尿糖大于等于55mmol/L 。患者不同意使用胰岛素及西药(因其妻子也是该病,口服西药副作用很大)。
遂处方:天花粉15 竹叶10 知母10 生石膏15 西洋参5 生黄芪30 山药30 苍术10 白术10 大皂角3 莲子心5     5剂
第6天测餐后尿糖(比色法+- )。因嫌汤药麻烦,遂更方:元参90 苍术30 麦冬60 杜仲60 茯苓60
生芪120 枸杞90 五味子30 葛根30 鹿角胶30 龟板胶30 山药120 山萸肉60 丹皮30 人参60 玉竹90
共为细面 每服6克 每日3次
随机检测尿糖,每次都是(+- ),继续服药治疗。




gdh0663
糖尿病初起多为阴虚燥热型,中期多为气阴两虚型,后期多为阴阳两虚型。气虚是糖尿病久治不愈的症结,气虚而致瘀。
临症遣方,降糖降脂,谨守病机.
基本方:由人参,黄芪,生地黄,水蛭,花生叶等。
加减:(1)血糖高加人参,石膏,知母;
(2)尿糖高加山药,黄芪,天花粉;
(3)血脂高加山楂,泽泻,水蛭;
(4)蛋白尿加蝉蜕,牛旁子,黄芪;
(5)血压高加天麻,泽泻,牛膝;
(6)血粘高加当归,丹参,葛根;
(7)胰岛素功能减退的,以补虚为主,或益气,或养阴,或温阳;
(8)胰岛素抵抗以泻实为主,或袪湿,或活血,或理气等,多以袪痰湿为主。
养阴药加补气之黄芪,山药也;久病入络必瘀加丹参,葛根,当归,赤芍,水蛭,川芎,牛膝,蒲黄,泽兰,益母草等活血化瘀中药,以助提高临床疗效。


“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可见,土生万物,除太阳的功劳外,水的功劳也不可忽视。
这里的水除天上下来的雨水外,还有地下水,就是坎水!在人体就是肾水!
肾水上济润土,坤土不燥。
坤土上得阳光温熙,下得“泉水”滋润,万物由生!
反之,肾水不足,脾土焦燥,也难生万物,运化“糖”的功能减弱而糖尿生焉。
这是肾水不足所致糖尿病的病理机制。
总之,2型糖尿病的病位在脾,病本脾虚,但上与心火亢盛、下与肾水不足、旁与肝失疏泄也有很大关系;气虚为本,火热、湿浊、痰淤、阴伤为标!
这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









半空雪
我倒认为糖尿病的根本在脾,但其病因在心。
       心火过盛,母过于生子,而至脾血盛而脾气虚弱,脾血盛则能食,脾气虚则身乏力,这正是古人所说的血多而气少证;再者心火盛,手足热,心主血脉,也因而糖尿病患者多并发血管性疾病。
        因此,我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多用活血、降火、滋阴、补气之药,也能收到满意疗效。


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对,请给予指正。




Honxin
糖尿病患者,病后肉脱、消瘦,值得探讨。有见过些患者,适当忌口(不太甜的吃,肉类吃,高蛋白不吃),肌肉依然充实,精神佳。相反的也有看到被吓坏的患者,没查出高血糖之前活泼精神,一查出高血糖,很快就萎废不振。所以是本病或是因病,还要探讨。我也赞成根本在脾。
一直不明,糖到底是过多,还是会因流失而不足?累及肾的因由,防治的方法?
赞同五行道人,此应是分型的一种。心火过盛,大体有因心旺有余而致火盛,有因肾水弱不足相济而心火盛,有因心火不降,肾水不升,阴阳不交而心火盛。若心火过盛,可能会灼烧阴液(血液,津液),就不会是“血多而气少”。活血,救血保阴;降火,降心火以交肾水(不是伏火,扑火);滋阴,滋肾阴生水。补气就要请教五行道人。





白术散
脾虚运化无力,水谷精微化作痰饮水湿,淤滞于经络脏腑,是糖尿病的根本原因。

但是脾虚是相对的,许多糖尿病患者早期根本看不出脾虚气虚来,只是进食的水谷(大鱼大肉,以酒为浆)太多,脾脏相对而言无力运化,最终导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故管住嘴巴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任务。


中医的脾当然不等于西医的脾。中医的脾主运化功能,更像西医的肝脏和胰腺,囊括了消化系统的大部代谢功能。运化,我看就是新陈代谢!而中医的肝概念,大部分更像西医的神经系统,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至少肝主疏泄是神经系统功能。

肥胖者之所以容易发生糖尿病,除了进食太多,脾运化不及以外,肥胖导致压迫胰腺,造成胰腺功能减退,也是一个方面。


晚餐勿饱,睡时按揉腹部,或者用厚刮痧板,隔衣在腹部正中从上往下刮拭数十遍,然后从季肋下从双侧往中间刮拭数十遍,或许有促进肠胃蠕动排空,促进胰腺分泌。





Honxin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

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1)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2)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3)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胰升糖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都能使血糖升高。

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2)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3)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4)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站在另一角度看,却是另一番景象,又有许多关联,更有些许启示。










普门子
呵呵!
白斑竹确是高人,能为“一丘之貉”殊为荣幸!
有因消化道疾病手术糖尿病而愈的报道!也有手术中活动活动胰脏糖尿病康复发文献!还有对胰脏进行针性按摩治愈糖尿病的个案,等等!
说明什么?说明白斑竹说的“肥胖导致压迫胰腺,造成胰腺功能减退,也是一个方面。”是有临床依据的!
但,在下放肆,到目前为止,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确没有好的办法!










普门子
白版主所言极是!
但病已中身,只“管住嘴巴“恐怕不行吧?药物治疗在所难免!








成龙
根据辨证确实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对血糖控制不理想,这是临床事实,我用过:白虎加人参汤、桂附地黄丸、滋卒饮、消渴方。糖尿病人往往都是虚实兼杂,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甚至有的血糖很高,而临床问诊却回答不甚口渴,由于服药中药相对麻烦,难以长期坚持,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上一直是中西结合的。




hill47710524
从临床实际来看,的确中药降糖效果不好,而患者最关心的就是血糖!




Honxin
对于楼主说的糖尿病,楼主责之脾虚,较之之前论消渴,或更接近。顶!
有不同看法,与楼主和白斑竹探讨:
一、“中医认为,胰脏属于中医脾的范畴,所以,胰岛细胞的损伤在中医来看就是脾伤、脾虚”。脾虚说法太笼统,不准确。中医说,脾主肌肉,而高血糖之人多雍容,可知不能笼统说脾虚。应是脾的某方面、某功能虚弱、不足。
二、“脾虚运化无力,……最后形成脾虚生湿、湿郁化热、热伤气津病理机转;脾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继而累及肺不能通调水道、敷布津液,累及肾不能主水、化气利水,形成以脾虚为主累及肺肾的对水谷精微的代谢功能降低”。或有其他原因在先而致“脾虚”,也就是说,脾有本病,也有生克之病。
三、“脾的功能,一是主运,一是主化,合称“脾主运化””。后面的推论就不是很贴切,对”运化“的理解更有偏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然降糖药来了,是餐桌上很常见的一种食材哦,安全性很高,它是——
【静谈养生】精彩回顾(4)
糖尿病发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糖尿病的三个千金秘方+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探讨+糖...
糖尿病我从不让患者用胰岛素吃降糖药,而是...
糖尿病十年不愈,为何两年就不在需要打胰岛素只因有它!
我为什么能治愈二型糖尿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