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文山西】湘峪古堡,越过岁月的相遇

 生活原本就是岁月的沉淀和累积。穿过岁月的痕迹,这世上,唯一永恒不变的,许是时间的脚步。而我们,只是随着它不知疲倦的步伐,跋涉漫长的人生之路,感悟一路走来,经历过后,心情的跌宕起伏。

  一些人、一些事、一段情、一处景......其实,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生活多少都会有遗憾。一年又一年,人终会从风华正茂走向衰老。时不时会有些害怕,怕即将老去的时光,时不时会忍不住问自己,这一世的经历,记住了多少,又忘却了多少?世间之事,待到回头找寻时,才发觉原来岁月竟已悄然过去了那么久那么久。多年后,自己是否还能清晰地描绘出,记忆深处回旋着的某处让心灵悸动的风景?回想起那些曾经一起走过风景的人?

  岁月越长,便越发珍惜那些远行的时光,视线也更喜欢投注到,那些古朴又浸满历史沧桑的地方。然后,再用文字,怀着一些最初的感动,去记录那些越过岁月的相遇,以及终将远去的记忆。许多事,不管是真实还是虚幻,曾经历过,心存感激,得到的便是美好的回忆。

  

  

  长假出行,与湘峪古堡的相遇,是我关于山西最美的一段回忆。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方向50公里的郑村镇湘峪村。湘峪,原名相谷,因为村被山水包围,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谓湘峪。据说,樊山的十条山脉无论如何走向,最终都会朝向湘峪。"十山九回头,辈辈出诸侯"的民谚,几百年来一直流传在这片大地。在这群山环抱的山村里,孕育了明清进士达9人,举人、秀才不计其数,故有“湘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二千五”之说。

  巍峨的城堡,湛蓝的天空,高天上的流云,黄土高坡特有的黄色调,将青砖灰瓦映衬得格外醒目。蜿蜒曲折的小道串起一处处院落,那些斑驳的院墙,干枯的叶杆,不经意间透出一丝夺人心魄的苍凉。徘徊于斯,沉浸在岁月的时光里,没有喧嚣,只有远离尘世的寂静,清闲而悠远。因为没有完全开发,这里少了喧嚣的游客和媚俗的商业。反倒可以悠然游走,这样古朴的自然村落是我极爱,也极喜欢寻觅的地方。

  

  为了更好了解古堡历史,我们请了一位导游陪同讲解。史书记载,明末天启三年(1623),朝廷腐败,天下大乱,百姓人心惶惶。乱世之中,修建高大坚固的城墙,成为沁河流域沿岸的高官富人保护村民百姓的惟一重要手段。为避战乱,出自湘峪村的名宦孙氏三兄弟为防御外敌,保卫家园,带领村民们修筑了这座坚固的城堡。城堡施工时间长达十余年,建成于崇祯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不仅城墙高大厚重,城内生活设施齐全,而且还有防御系统,能够村自为战。

  其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至150米,全部为砖石土木结构建造。依山就势,规模宏伟,结构精巧,被誉为“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有着极高的历史、文物、艺术价值。

  

  隔着湘峪河,历经400年的风风雨雨,古堡依然耸立。高高的堡顶、洞洞相连的城墙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湘峪古堡算得上沁河流域古文化走廊中,建筑年代最早、建筑层数最高、建筑工艺先进、建筑风格融贯中西的城堡。

  

  

  

  

  

  古城共有三座城门,现保存完整的有南门和东门。过得桥来,从古城南门而入,便可以看到城墙的内墙里一排排整齐的砖砌窑洞,这就是当年用于防卫城堡的藏兵洞。洞体由坚固的明砖砌成,砖与砖之间用糯米汤和石灰粘连,非常结实。在每个藏兵洞内都设有拱形窗户一个,直面城外,形成居高临下之势,成为瞭望敌情和用于防御的坚固工事。这种兵洞连城的建筑被专家称为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城堡外围的护城河,成为阻击外地人入侵的天堑。过去只能乘渡船进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湘峪城堡,一旦城门被攻破,守城士兵便立即关闭两道侧门,站在城墙上用弓箭、滚石、擂木等攻击敌人。据说李自成曾亲自带兵围攻过这里,也未能攻破,无功而返。

  时间是不可思议的艺术家,说起古堡,如今大家多半想到的是浪漫、梦幻。事实上,在不太平的年月里,这个用砖石筑起的堡垒世界,却是抵御外来侵犯的有力屏障。可以想象,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冷兵器时代,身着盔甲,手持矛盾的武士,站在铜墙铁壁般坚固的古堡前,会怎样地望而生畏?即使冲破了诸多屏障进入古堡,面对蛛网状的街巷,又会怎样的毫无头绪、胆战心惊?

  

  那天,天气极好,秋日暖暖的阳光,透过藏兵洞拱形的门窗,洒落在岁月斑驳的石砖墙上,氤氲成辉煌灼灼的色泽,一缕缕,融合在亮黄的色彩里,一片潋滟,一幅美妙,一种震撼。眼前如电影画面闪过,所有的思绪,都被怀旧的淡香照亮。

  

  洞内每隔不远的距离,建有连接村内的楼梯和涵洞,这些洞即可起泄洪的作用,又能在防守不力的情况下,迅速从此撤离。进可攻,退可守的设计,真正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让人从心眼里佩服。

  

  

  

  

  

  走出迷宫般的藏兵洞,便见到了格局为“五纵三横”的街巷,寓意“万物根柢”,显示孙氏兄弟“直言正气,终无所慑”的品格。由于村民的改建和缺乏维护,昔日“五纵三横”的街巷格局已经很不明显。如今只有一条中街和几条小巷仍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路面全以条石和磨盘石铺成,街巷两侧是一座座紧紧相邻的明清大院。

  丁字小巷有阻隔又通畅,除了有防御功能,更多的表现了孙氏三兄弟的建筑理念和对江南的怀旧情感。这种独特的构建体现了藏风聚气、人旺财发的儒、佛、道家文化之传统印记,显现了保家抗侵的民族气质,也反映出闭关锁国、留土恋家的世俗心理。

  

  

  古堡内楼院层叠,古迹斑斑,万历皇帝御赐的功德双面石坊高大雄伟,碑楼下石狮仰视,甚是威严。

  

  

  

  

  中街上的过街楼,使幽深的街巷增添了别有的风韵。每一个宅院的大门,都可进院堂、通街巷,街巷接着城墙。很多院内都设有小门,院院互通,倘若外人进入,虽能曲径通幽,但总摸不清门户通道,如进迷宫,无所适从。一旦敌寇来犯,村民就可以利用这些曲径迷道与敌人周旋,既可抵抗,又能逃生。穿行在这些深宅大院间,但见青砖砌墙,黄泥敷面,带着岁月沧桑的裂痕,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这位游客,显然被眼前古朴的风景所吸引,冷不丁跑上了人家的屋顶

  

  插花院,院子里的楼俗称看家楼

  

  古城内现遗存有大男院、小男院、孙氏祠堂、棋盘院、绣楼、书房院等多座古院落,而“双插花院”及孙鼎相和他儿子住过的四合院“三都堂”是古堡中最为有名的建筑。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们来到深藏于小巷中的“三都堂”院门口,只见正门上方赫然高悬着“四部首司”的巨大匾额,虽然早已褪了颜色,破旧斑驳,但仍透着一丝往日的威严。“三都堂”主楼高达五层,雄伟高耸,彰显出主人的威望。

  湘峪古堡的某些建筑装饰上有着些许西式风格,当十六世纪西方文化悄然进入封闭的明王朝的时候,这些远道而来的文化使者们最早影响到的一批人很多都是朝廷大员。由于孙氏家族与西方传教士有过直接的接触,因为孙鼎相曾在工部、礼部任职的原因,使得他精通建筑法式,并有机会接触西洋传教士从而了解西方建筑风格,所有这一切,便在湘峪古堡的设计中得到了体现。

  

  

  

  

  

  

  

  

  

  

  

  

  

  

  

  

  

  随着历史的沧桑变化,很多老宅院内已杂草丛生、破落不堪,岁月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村子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已搬走,只剩下那些恬淡的老人和古城墙遗址,静静地守护着家园。偶尔在小巷深处的某个院落里,见到蔫蔫的小狗小猫,绽放的三两朵花儿,或是还有点点绿意的老树,墙上挂着的几串包谷,还依稀透出几许生活的气息。老人们依然固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悠哉悠哉,外面的世界与他们无关,只是默默厮守着这一方净土。

  

  偶遇一位闲坐的老爹,刻满沧桑古铜色的脸,吸引了我的注意。端着相机,征询老人的同意,为他拍张照片。纯朴的老爹很是可爱,一边说自己不好看,一边还是整理整理了衣服,有点害羞的,让我拍下了这张虽不专业,却是我极喜欢、最值得留念的相遇瞬间。

  匆匆年华,最后演绎成点滴记忆。岁月逝去,却不会把记忆抹去,越过岁月,寻觅那相遇的痕迹,一枚岁月的书签,装满了时光里的铭记和珍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省沁水县三都古城
探访山西古村镇(73):湘峪村一一明代古堡三都城,防守御敌若磐石
闲话湘峪古堡
晋善晋美(四)——湘峪古堡,千里来相遇
藏匿在深山里的“明代第一古堡”,历经400年沧桑,终于被发现了!
特别推荐 | 漫过岁月,带你走进一处山光水色、古韵悠悠的城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