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的品评之风的流变与发展,对当时社会又起了什么作用?

纵观中华文化,品鉴之风始终盛行于历朝历代。古人爱作诗歌,便有《诗品》;古人爱喝茶下棋,便有《茶经》、《棋品》传世。而对他人评头论足,对文学谈天说地,更是成为古代百姓饭后茶前必不可缺的谈资。不难发现,无论是坊间邻里的'说三道四',还是文人雅士的'高谈论阔',其本质上都是古代品评之风的继承和发扬。

诸子辩论

古代品评之风,最早可追溯于先秦时代,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无论是街贩走卒,还是文人雅士,他们总习惯发出自己的品评意见。春秋时有诸子好议论、两汉时有名士清议之风、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清谈玄学、唐宋之际更有诗歌唱和。

不得不说,中国古代的品评之风,的确贯彻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它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美学方面上,更是构成了国人审美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古代品评之风的源头

人物品评之风,最早可追溯于上古时期。《尚书·洪范》提到: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在这个年代,世人便已经有了评判他人品德的规矩。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人们也已经通过创作歌谣,来表达自己对当时人物的看法。君子品行高洁,劳动人民纷纷歌以颂之;小人藏污纳垢,市民便以辛辣笔法对其冷嘲热讽。

《诗经》影印

到了春秋时期,人物品评之风愈发盛行,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翻阅《左传》、《国语》以及先秦诸子著作时,不难发现品评活动的频繁出现,这是当时社会中的一个缩影。

鲁国大夫叔孙豹率先提出'三立说',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立学说不仅肯定了士族阶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更是将道德规范立于诸事之上。

后世品评人物,也基本按照这个逻辑,首先考察人的德行操守,再看他的功过是非。百家争鸣之风盛行后,各家诸子也经常品评人物,按照他们的个性、品德、修养,对人物做出一定评价。

《道德经》阐明老子对士的划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孔子教授弟子,也注重观察他们的德行操守,并按照修养高低将他们分为'中行'、'狂者'、'狷者'、'乡愿'四个等级。

孔子讲学

为何春秋好议之风盛行?不难发现,春秋战国时期,正是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士族阶层的崛起,还直接影响到了诸侯争霸。出于这种特定原因,个人力量甚至可以影响到古代时局政治。

所谓知其人而观其政。统治者的德行可直接影响到政治格局,对诸侯国中的君王、上大夫等人进行品评,便能够事先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制定最适合己方的策略。

《国语·晋语》记载,骊姬之祸发生后,晋国内部混乱不堪。当时有能力接任国君的,只有夷吾和重耳。对此,秦国举棋不定,决定选取一人前去晋国考察二位公子。朝臣皆推荐公子絷前往,称'絷敏且知礼,敬以知微。敏能窜谋,知礼可使;敬不坠命,微知可否。君其使之'。

公子絷到达晋国后,发现夷吾急功好利,而重耳却重视仁义。于是秦国暗中支持夷吾上位,果不其然,后者即位之后无心政事,秦国也因此得利不少。

晋文公重耳剧照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通过品评人物来判断自己的外交策略;同样道理,在两国交战时,也有谋略家通过观察人物性格,由此推断出战争形势与走向,并提前做好相应措施。如此一来,春秋好议之风逐渐形成,并影响到后世。及至秦汉时期,社会中更出现了以品评人物为基础的谥法和相人术。

二、古代品评之风的流变

所谓谥法,即后人对故去君王或高级官吏的一种评价。不同的是,这种评价是由国家主持的,属于一种盖棺定论式的评价。帝王、贵族、高级官员在去世后,有专人依照其生前的功过是非,做出最后评定。

一般来说,功大于过者即为'美',如汉文帝、汉景帝之称;而表现平庸又无大错者,可为'平',如唐中宗之称;如果是昏君、暴君以及亡国之君,则多为评为'恶',如隋炀帝、汉哀帝等。谥法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统治者皆注重谥法,其目的是在于区别尊卑和惩恶扬善,并借此宣扬自己的执政理念。如隋朝末代君王杨广,为世人所不喜,唐代魏征以'炀'字评定,就此奠定了他的昏君身份。

隋炀帝杨广画像

另外还有相人之术,则在汉代上流阶层中广为传播。相人,即通过探查人物的骨骼、发声以及某些特殊面相,以此推算出人的吉凶、福、贵贱、贫富等。古代的相人之术虽然长期处于小众地位,但始终存在,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体系。

所以在不少史册中,一些英雄人物也通常会面生异相,比如项羽便生有重瞳。到了两汉时期,相人术也被上流阶层接纳,逐渐被许多人认可。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传说蜀主刘备生有异相,其双耳及肩,双手可到膝盖处。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提到,同郡李定听说刘备家中的奇怪景象,便直接断言'此家必出贵人'。

此外,东汉末年还有许劭、许靖兄弟二人主持的月旦评,是当时最具盛名的人物品评盛会。凡是经过高评的后辈学子,都能在这之后声名鹊起,从此身价倍增。即便是曹操,也曾想尽办法让许劭给自己评价,后者不从,曹操甚至威逼利诱,总算得到了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随后便大笑而去。

曹操《观沧海》

三、古代品评之风的发展

自曹操颁布'唯才是举'令后,曹魏政权打破士族垄断,借此提拔了不少有才之士。曹丕篡位称帝后,为缓和与士族门阀的矛盾,采纳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度。中正官考察应举者的修养、德行、才干、家世和操守,从而做出品级判定,并根据自己的看法,写下一份'状'。

中枢机构根据应举者的'品'与'状',来决定其官职的高低。不难发现,九品中正制度也是对汉代察举制度的继承和发扬。这两种选官制度,皆是以'品评人物'为主体内容。

由此,关内侯刘劭于正始年间编纂出《人物志》。这部书以政治角度入手,从朝廷选拔官员的立场出发,并结合传统的品评规范,从而构建出一套集大成的人物品评体系。不同的是,传统品评方式,其实很注重于德行操守;而反观《人物志》,刘劭却主张'圣之为称,明智之极名也','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于聪明',将人物的聪明才干,当做评价他的重要规范。此时的人物品评,已经初步将审美观点纳入其中。

魏晋名士

魏晋以后,九品中正制度逐渐成为门阀士族手中的工具,并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由此可见,人物品评在政治方面中的功用极大衰减。不过,自魏晋玄学兴盛以来,人物品评中的审美理念,却再次得到了增强,并逐渐以才情、思理、放达、容貌为主要品评标准。

《伤逝》记载:'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 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这是因为魏晋士人的自我意识开始初步觉醒,他们经过残酷的战争,更加注重真挚情感的抒发。因此魏晋品评人物,多以才情为主,如著名的美男子潘安,其文风艳丽而容貌过人,因此受到许多人的追捧。

古代长安景象

及至唐宋之际,人物品评之风依然有所继承。许多文人在交流时,也通常采取诗歌唱和的形式,以此互相题名和追捧。唐代有位叫杨敬之的人,在文坛上名气不俗。后学之士项斯听说杨敬之喜爱提携后辈,便登门拜访。后者见之大喜,遂作《赠项斯》:'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项斯得此高评,又考中进士,就此一跃成为京中新贵。可见人物品评之风,依旧影响着当时的社会。而不少诗歌唱和之作,更是被后世传为佳话。可惜,明清以后的思想逐渐归于禁锢,其人物品评之风已经脱离初衷,不复当年审美的规范。


参考文献:

《尚书》

《左传》

《国语》

《道德经》

《论语》

《三国志》

《全唐诗》

《伤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解读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26讲 历代书评家评孙过庭(三)
魏晋人物品评和玄谈:贵族们的思想游戏
从“九品中正制”的确立,看魏晋士人审美风尚的转变
魏晋人物品评与诗话之滥觞
《世说新语》题解(1—3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