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汉为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湖北省的省会武汉位于中国腹地,江汉平原东端,汉水、长江交汇处,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改道,汉口在地理上与汉阳分离,从而形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鼎足而立的格局。

查看武汉的地理形势,其外围群山环抱,大洪山、桐柏山横亘于北,大别山雄峙东北,幕阜山蜿蜒东南,大巴山、武陵山盘绕于西,洪湖沼泽、洞庭盆地南连五岭山脉,构成天然屏障。中层地带有长江上段的岳阳,下段的田家镇,北端的武胜关,南端的汀泗桥,这些都是进出武汉的水陆要隘。近郊和市区散布有大小山丘40余座,湖汉20余处。就武汉三镇内部而言,汉口地势低洼平坦,湖汉多,密度大;汉阳有赫山、扁担山、龟山等10余座,湖泊以墨水湖水面最大;武昌有蛇山、珞珈山、喻家山、磨山、九峰山等20余座,以东湖与严西湖的水面最宽。三镇的中心,汉阳的龟山与武昌的蛇山隔江相对,形成了“龟蛇锁大江”的独特地势。

只要略微看一看地图就能发现,武汉三镇控长江中游的咽喉,扼南北交通要冲。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东部地区是为长江中、下游之间的结合部。长江中游的主要支流大多在这一带注人长江,武汉遂成为长江中游的一个水运交通中心。从武汉顺流东下,可沿长江直抵南京与富庶的太湖平原。地处武汉之西的宜昌是西南与华中的节点,扼西南进入华中平原的通道,而荆州则为武汉之西屏,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另一方面,从武汉藉汉水北上,还可经略中原,进图北方。因此,就像顾祖禹在《读史方舆记要》里所说的那样,“湖广居八省之中,最为闳衍,山川险固,自古称雄武焉。中原有事,盖必争之地也。”

正因如此,这座“九省通衢”很早就是重要的屯兵设防基地和战略指挥中心,历代统治者均遣大将坐镇,重兵驻防,悉心经营。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即是楚国伐吴的军事门户。东汉末年,汉阳筑有却月城,由刘表的大将黄祖驻守。三国时期,东吴在武昌筑夏口城,是其水陆操戈的主要战场之一。南朝的宋、齐、梁、陈各代都视“湖北、鄂、岳最为上流要害”,将武汉地区作为扼守上游、屏障江南、争夺中原的攻守重地。南宋与金、元在汉水中下游和鄂东长期角逐,最后元军经襄阳攻占武汉,再下建康(今南京)一举而灭宋。到了清代,武汉(武昌)作为湖广总督、湖北巡抚、湖北各司道以及武昌府驻地,更成为长江中游大区域尤其是两湖(湖南与湖北)的政治中心。晚清时期,武汉清军以湖广总督署为首脑机关,包括督标、抚标、防军、护军营、常备兵及水师汉阳镇标中营、湖北水师等。寻常时期官兵总数亦达近两万人。

不过,同样就像顾祖禹所说的那样,“湖广之形胜……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武昌的军事地理价值很大程度上仍旧是局域性(“东南”)的,具体而言,也就是占南京必先控制武汉,占武汉则必取南京。这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有着很清楚的表现。咸丰初年,太平军兴。1853年初,起义军由湖南岳阳沿江而下。太平军先以优势兵力夺取清军防御力量较弱的汉阳,然后在汉阳搭造两座浮桥,渡江直捣武昌城,占领了武昌。这是太平天国起义以来占领的第一座省会城市,即刻震动清廷。尽管这一次占领武汉仅仅20余天,太平军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猛增至50万人。1853年2月9日,太平军万艘战船蔽江而下,轻取九江、安庆(时为安徽省会),最终夺取江宁(南京),与清廷俨然形成南北对峙之势。以后,太平军和清军反复争夺武汉。1852-1856年,太平军先后三次攻克武昌,四次占领汉阳、汉口。但是最终武汉仍为清军夺占。曾国藩的湘军随即以此为基地沿长江东进,挟上游之利而攻克南京,扼杀了太平天国起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代百年武汉大事记之八——湖北省 武汉志(1840-1985)
武汉,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话说武汉 | 外媒报道 太平军攻克武昌及叶开泰家族之命运
原创 太平军的求存之路:从将士离乡起,他们如何一步步从流寇变成政权
由一个镇一跃成为华中第一大都市,汉口镇是如何崛起的?
太平军三次攻占武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