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历史的传奇之三十年战争(1) :: 文化历史博客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单单从欧洲历史的角度看来,可以跟二十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不仅德意志诸侯,而且欧洲各个主要强国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这是欧洲几百年来宗教和国际政治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正如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本人在给他的首相的信中所说:“各个小型的战争,在这里都汇集成一个全面的欧洲战争”。要解释清楚古斯塔夫和华伦施泰因成为主角的这场战争,读者非得有一个对欧洲古代和近代历史的全景式了解不行。在此,笔者不揣浅漏,从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角度,分几条线索概略地叙述这个大时代,以期给大家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了增加趣味起见,也会引用一些野史和文学、影视、艺术作品,水平不到的地方,还请专精历史的方家不要见笑。
  1。宗教背景
  自从公元330年古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并定基督教为国教以后,基督教就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信仰。尤其是欧洲分裂成各个王国以后,在欧洲大地上唯一超越国家之上的跨国权力,就是罗马天主教会了。罗马天主教有一个严格完善的等级制度,教皇通过各国的主教和各级教士来保证人民的信仰纯正,并执行一些今天一般认为是世俗国家的职能,例如收税,有些地区的大主教本来就是诸侯。教皇和各个世俗诸侯不可避免地具有矛盾,整部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史,充满了诸侯、皇帝和教皇的矛盾和斗争。
  大家都从中学历史课本里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那是16世纪上半叶的事情了(马丁。路德死于1546年)。其实一些新教异端思想的发端,比那更早两三百年,在十字军东征的时代就开始了。所以传统的天主教称为旧教,而异端的各派统称为新教。新教有很多派系和学说,比马丁。路德更早的新教是胡斯的思想。胡斯的学说在波希米亚(今天的捷克)境内广为流传,而波希米亚是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一个王国。为了维护教会的利益和信仰的纯洁性,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康斯坦斯城召开了宗教大会,7万5千人参加,从1414年直开到1418年,竟开了4年之久。这次宗教大会结束了当时天主教世界三个教皇并立的荒唐现象,选出新的教皇,并且用火刑烧死了胡斯。但是波希米亚信仰新教的民众和贵族不答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国宫廷信奉天主教,却为何在三十年战争中支持新教国家?
为了过节打仗——八一八欧洲的宗教战争(下)
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原因简析
欲复制古帝国模式,却沉沦150年,原本统一的帝国如何走向了分裂
国际关系的起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宗教改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