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学课堂| 艺术哲学】袁新:美无处不在


我们的天性中必定

有一种审美和爱美的最根本倾向。

眼睛对事物单纯外表的吸引特别敏感,

会为最庸俗的商品牺牲不少时间和功夫,

人们选择自己的住所、衣服、朋友,

也莫不是根据它的美感效应。

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创造出来的。

当你把生活活成一种创造,美无处不在。


课程即笔记 文章即风光
主题:艺术哲学与美的思考
主讲:袁新教授

哲学博士,文艺学美学博士后,加拿大布洛克大学访问学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

活动:复旦哲学课堂十月度社会精品课程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
时间:2015年10月10日周日

本文根据袁新教授在复旦大学哲学课堂演讲整理,由合作方笔记侠(记录彭诗涵同学、编辑Even同学)处理完成。刊发本文并不代表本课堂观点,纯属传播思想文化探讨争鸣,敬请各位读者参考阅读见仁见智!版权属于演讲者,公众号转载务必联络哲学课堂,朋友圈转发无限制。




常有人说美学教的应该是怎么听音乐,怎么画画,其实那是音乐学要学习的内容。显然,美学或者艺术哲学都不是这个层面的问题。美的艺术哲学所要探讨的是:美和艺术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位置,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作用。

所有的人鉴赏一些东西时不可能像专家一样,也不可能具备那么多知识,我们经常用一个词语描绘对某个事物的感性的感受(不是科学和知识的感受):

“这个风景挺好啊,挺美。”
“你为什么觉得这幅绘画很好?”“很美。”
“为什么觉得这件衣服很好看?”“挺美的,挺漂亮的。”

“美、漂亮”这样的词汇概括了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评价和方式。

我们认为,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就是美的东西。这是美的最根本的起源。但是我们为什么说美是对自由生命的见证?

“自由生命”是什么?不管是walking也好,打破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也好,不管是一种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也好,自由恰恰是人的选择的一个前提。除非你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选择,你要有选择必须要有自由。而这种自由选择的结果一定是有意义的,呈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的一定就是对美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美的关系是我们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歌德:“美无处不在”

歌德说:“美无处不在。”不是说自然界的所有东西你都会评价它美,不是我们天生对某些事物就觉得美,而是说我们人,是自由的生命。我们可以创造未来,从这种意义上讲,只要有创造,我们一定会创造美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根植于我们内在,是我们最基本的一种生活方式。



美在生活中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大自然之美:高山流水、花草树木、燕瘦环肥等;
一切人工制造品:住所、服饰、汽车、日常用品等;
文学和造型艺术:小说、电影、雕塑、绘画等。

我们都觉得眼睛对事物单纯外表的吸引特别敏感,在最庸俗的商品中也为它牺牲不少时间和功夫,人们选择自己的住所、衣服、朋友,也莫不是根据他的美感效应。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当你把生活活成一种创造,美无处不在。

桑塔亚纳说:“我们的天性中必定有一种审美和爱美的最根本倾向。”

朱光潜:“趣味无争辩”


通俗地说也就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似乎一件物品、一个人、一片风景美不美,完全是个人的感受和爱好。


英国画家罗金斯说:“我从来没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重要的一点:虽然断臂的维纳斯很美,也许确实没有血色鲜丽的姑娘美,但是它是艺术品。艺术品的美与其他的美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最关键的美,真的是靠主体的创造,对生活的理解,是价值要求和生活联系起来的创造。


一个周朝的铜鼎或是一个汉朝的瓦罐在当时不过是盛酒盛肉的日常用具,在现在却变成了很稀有的艺术品。




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常常觉得农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农人自己在烈日寒风之中耕作时所尝到的况味,绝不似陶渊明所描写的那样闲逸。


但不管人们对一个人的美、一件器物的美、一片山水的美有多少歧义,我们似乎还是能隐隐约约感觉到美应该是有一个标准的。正是在对美的标准的追问中,美学产生了。



在《大希庇阿斯》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问道:“我们称一朵花为美,一个坛罐为美,一幢神庙为美,是什么东西使这些不同的事物为美的呢?我们把这些不同的东西都称之为美,必然有一个共同的东西使它们能够被称为美。正是这个共同的东西,是理论思考的对象。寻找这个东西,并以它来为基础理解一切具体的美,这就是美学的任务。”

“美”到底是什么


西方知识学的结构:




美学众声喧哗,美却沉默不语。


所谓的美学就是“阐明自然和艺术中美之本质与结构的学问,它以美的一般现象为对象,对其内外条件和基础发展进行阐明规定。


“它是关于美及其在艺术和自然领域中的表现的认识。它试图对比着道德和功利来弄清美的规律和原则。”

从时间和范式上来分:有古希腊本体论美学、近代认识论美学、现代本体论美学;


从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来分:有移情论、直觉论、内模仿论、距离论,以及英国的形式主义、俄国的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等等。

可问题的关键是:“不是美学是什么,而是美到底是什么?”

如果随便问世界上的一千个人,他们爱不爱美,恐怕没有一个人会回答说:“不爱”。


如果让世界上一千个最追求美的时髦人士来回答什么是美,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回答。


这两个假设说明一种历史上最有趣、智慧上最奇观的现象:人人爱美,却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美,人人追求美,却不知道什么是美。
在学术体系中,可以说再也没有比美学更奇怪的学科了:

1
诞生艰难:公元前400年左右柏拉图就提出美的问题,但直至1750年,鲍姆加登写作Aesthetics时,美学才正式成为一门科学,历时两千年。
2
发展多舛:美学诞生于西方,也终结于西方。分析哲学认为,美的本质是一个假问题。
3
自身混乱:任何一门科学,对自己的研究对象都是清楚的,只有美学,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不清楚的。

结果:没有美学,人们一眼即知道美是什么;有了美学,人们反而不知道何为美,以及为何而美?

桑塔亚纳说:“一般说来,美学的论著是最枯燥乏味的。”


桑塔亚纳著作《常识中的理性》


如果说西方美学自产生起,就一直处于渴求知道什么是美而又始终不知道美是什么的精神困境中,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更不知美为何物了。


但是,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从生活用品到书法绘画;从挑选衣物、选择对象到旅游观光、观看电影,人们都在谈论美,追求美,知道美,大多数人并没有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因此,人们之所以追求美的本质,是为了说明,解释、理解美的事物。当人们追求美的本质而不得,当人面对具体的美的事物,一朵花,一个人,一首诗,仍然感觉到美的话,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先回到“起点上来”。

人们面对事物,可以采取多种态度,认识的、功利的、宗教的、道德的、审美的等等。

出于方便,这里选取三种态度加以比较:

认识的态度,亦即科学的态度。以纯粹客观、理论思考为特征,很少含情感和意志,最重要的活动是心理思考;
功利的态度,亦即实用的态度。含有爱恶的情感,或是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
审美的态度,亦即直觉的态度。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欲念和意志,也不推求关系,思考因果,不作抽象思考。只关注对象呈现给主体的形象本身。这种脱离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向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百姓日用而不知”


人们常常认为一个东西美不美,是可以自己说了算的,但实际上个体所体验到的美不过是他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文化的价值标准的外化(符号、仪式、制度)而已。


不同的文化之间,即有共同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的根基则是人类生活,亦即美学同所有人类的学问一样,都是要促进人类的幸福,亦即自由生命。


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产生于每一个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独特生活环境,所经历的独特的社会历史,以及所体验到的独特的生命历程。各个民族的文化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就建构出了美,以及审美对象。


1、“美”的文化模式:




2、“非懂几何者莫入”




3、“理想之美”




4、“存在于虚无”




5、“阴阳之美”




6、“线的艺术”




“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又是我们的行动。”


“存在的澄明,生活世界的意义”

以一个艺术品(一首诗歌)为例,这个例子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用过。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第七卷中记载三百多名斯巴达人英勇抵抗了波斯人的入侵后全部阵亡,同时《历史》中还记录了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的一首两行体诗歌,它是这三百名将士的墓志铭。




A、如果只看事件(作为一种历史记载),诗的内容很简单,它只是这样一个叙述:三百个斯巴达人在这里同四千敌军进行过战斗,而后全部阵亡。倘若西蒙尼德斯也仅仅是这样直叙事件,他就不是诗人。但他是诗人,所以他提出的任务是:制作一部作品,即他要让墓志铭成为一首“诗”。


B、其诗如下:

“过路人,请传句话给斯巴达人,为了听从他们的吩咐,我们躺在这里。”


我们现在面对着一部语言的艺术品,诗,而不是日常叙事。诗与日常叙事之间的差别何在?


由于这首诗,我们直观到了“斯巴达的英雄们的死亡和墓地”,它宛如一尊雕塑耸立在我们眼前。


这首诗之所以被喻为雕塑,是因为有一种存在被它澄明了。这“存在”是使英雄成为其英雄的“存在”。




如果我们用哲学语言表达这种“存在”,它应该是:斯巴达城邦所遭封的劫难及其三百名将士的牺牲中所获得的拯救。这样的表述具有哲学上的准确性,但在这里“存在”乃是理性上的概念,我们能理解,却无法体会。


C、“劫难、牺牲、拯救”都是理性概念,这些概念是对“沉重命运以及命运中的英雄”的标示。但对命运和英雄的体验,却需要存在之澄明。而存在之澄明,则需要由诗的语言所引起的静观默想。

由于这种静观默想,这命运与英雄才被凝固在远离着继续繁荣的斯巴达城邦生活的那个永远寂寞的墓地上。诗歌语言突出地展示了繁荣与寂寞的对比。在永恒的寂寞中,有斯巴达英雄的永恒的生命,它存活于无限延伸的未来。它是一个世界,是一个活的、同时又是不朽的世界。这世界在这首诗中呈现了,可以永远地让后世去体验。

一切伟大的墓志铭,应当能够引起读者的静观默想。在静观默想中进入一个超越世俗的世界,因此它不能只是日常的叙事,而应当是“艺术品”。

D、这首诗,即一部艺术品的审美结构可简单表述为:


阅读者的介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展开了一个关于命运的故事;

形成一个生者和死者之间的讨论;
反思阅读者的行为。因此,真正的艺术品乃是需要创造了一个无限可能的结构。

中西方审美经验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每一民族在其文明的展开中都要构造自我形象。我们中国人在对民族音乐的接受和喜爱中,就不自觉地确认着我们自己是中国人。例如短小完整的《丰收锣鼓》:




内在视域:农业文明的生命幸福感,呈现了我们民族对存在的领会。


审美结构:乐曲中,各种锣鼓的合拍中节的敲击,渲染出一派欢腾的景象,一年一度丰收的喜悦。中间的慢板,悠扬的笛声,展示老人的欣慰、儿童的梦乡、少男少女的爱情和村民们对未来生活的筹划和憧憬。最后结尾,复又兴起锣鼓的轰鸣,这是信心、意志和生命热情的迸发。


所以,我们不难体会到,这部乐曲是一个民族的生存体验世界的呈示。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此作品中形成一致的审美意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鲍姆嘉通:美学的定义和对象
理意象之美
美的本质
伦理学·美学·经济学
关于美学、美的含义和美的本质的问题 - 美学 - 文艺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ww.pku...
试论西方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