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 热 -----处方集
刘某,男,1岁3个月,

诉发热3个月,午后始作,入夜益甚,天明时汗出热退。伴口渴,食少、时呕逆,形瘦,面白。舌淡,苔薄白,指纹淡。

  辨证:阴虚夏季热。

  治法:滋阴清热养胃,以清骨散合益胃汤加减。

  处方:柴胡10克,炒鳖甲15克,青蒿6克,地骨皮10克,丹皮6克,知母6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8克,玉竹6克,甘草6克,竹茹10克。7剂,水煎服。

  2009年7月31日二诊:发热减退,昨夜受凉后发热复作,伴喷嚏、咳嗽,舌苔薄黄,指纹淡。予桑菊饮加川贝母、荆芥。

  处方:桑叶10克,菊花6克,桔梗6克,杏仁5克,连翘10克,芦根6克,薄荷6克,川贝母8克,荆芥5克,甘草6克。4剂,水煎服。

  2009年9月4日三诊:感冒愈。然发热复作,伴口干,小便黄而短少。舌红,苔薄少,指纹淡紫。继拟清骨散合益胃汤加减。

  处方:银柴胡10克,胡黄连2克,青蒿8克,炒鳖甲15克,地骨皮10克,知母10克,丹皮8克,沙参8克,麦冬8克,生地15克,玉竹8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

  药后热退病愈。

  按:《证治准绳·类方》载清骨散主治骨蒸潮热。患儿午后潮热,入夜热甚,病程日久,显为阴虚潮热之夏季热,清骨散自为首选之方。然又口渴形瘦食少,虑其胃阴虚弱,当兼以滋养胃阴,故配以益胃汤。使热退而病愈。(熊继柏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李点 整理)

时方量裁---妊娠微热1例

陈某,25岁,孕3.5个月,微热13天未退,体温37.7°C,伴头痛,倦怠,小腹胀,带多色黄,大便稍秘,盗汗,咽部充血,心率104/分。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治法:养阴透热。                    

方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加减。

白薇12  青蒿10  地骨皮10  薄荷(后入)4  知母8  川石斛10  生地10  蔓荆子10  丹皮6  紫草6  决明子12  杏仁10克,3剂。

微热减退,体温37.4°C,带下色黄,舌脉如上。

治法:养阴清湿热。

青蒿10  黄芩6  北沙参12  丹皮6  白薇10  地骨皮10  椿根皮10  茵陈10  紫草10  生地10  川石斛12克,3剂。

    微热已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潮热

王某,女,46岁,2004年10月l1日初诊。半年来自觉阵发性忽冷忽热,面部发红,午后为甚,伴头痛头晕、情绪易激动。经某医院检查,诊为更年期综合征。予服谷维素、更年康等,症状时轻时重,每因情志不畅时加重。诊见:面红潮热,烘热汗出,手足心热,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头痛头晕,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证属阴虚阳亢。心肝火旺。治宜清心平肝,育阴潜阳。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柴胡、酸枣仁、生地黄各12g,黄芩、山茱萸各10g,丹参白芍各15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5g,焦栀子黄连半夏甘草各6g,肉桂(泡)1.5g。每天1剂,水煎服。服3剂,症状稍缓解。再服15剂后,潮热明显减轻,情绪、睡眠基本正常。嘱服知柏地黄丸、小柴胡汤丸各2瓶,调理善后。

中医文献低热

王×,女,48岁。

患者在1月前,曾外感风寒淋雨后,恶寒发热,咽痛身重,某中心医院曾用抗菌、消炎、退热治疗后好转。但1周后,反复出现低热缠绵,体温呈37.6℃左右,手足心热,午后热甚,时有38℃,自汗头痛,纳呆,周身乏力,心烦口苦,便干溲黄,舌质微红,苔薄黄腻,脉细数,证属:外感寒湿,湿困脾胃,治拟:散寒清热化湿,佐以健脾和中,方拟:藿朴夏苓汤合三仁汤,六一散、二妙丸出入。处主:连翘9g,黄柏9g,藿香9g,半夏6g,蔻仁6g,杏仁6g,苡仁9g,竹叶6g,滑石6g,薄荷6g,木通6g,葛根6g,苍术皮9g,茯苓9g,甘草3g,7剂。
    二诊:7剂后已不发热,诸症均减,自觉四肢乏力,原方去连翘、柴胡、葛根,加黄芪9g,太子参9g,泽泻9g,7剂。
    三诊:药后,14天未再发低热,四肢乏力减轻,但仍纳呆,腰膝酸软,原方去薄荷、木通、加牛膝9g,木瓜9g,神曲6g,14剂。
    连服2周后,从未再发低热,而告痊愈。
    按:低热缠绵,治疗须以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史全面综合分析。本例是由感风寒雨淋后引起发热,久郁化热,故寒湿化热是为本病的主要矛盾,寒湿是本,而低热是标,遂以散寒除湿为主,清热为辅。
    退热的治法甚多,其中清化退热法用于湿热证,但在治疗时,必须兼顾宣透及淡渗化湿,以分解病势,常用方如藿朴夏苓汤、二妙丸、六一散、三仁汤,用竹叶、滑石的清,藿香、厚朴、半夏的化,杏仁的宣,通草、苡仁的利。
    此外,湿热日久会蕴结肠胃,或化热而伤阴,治疗要注意兼顾健脾和中加以养阴法,消化不良者可加神曲、荷叶,荷叶能清气分之热,而开脾胃之清气。要重视胃气为本,湿热低烧,脾胃已弱,药量宣轻,宁可轻剂,不可重剂,用之欲速不达,反伤中气,这是临床用药原则,必须重视。善于掌握,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低热之辨证论治

低热即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此病临床常见,且多久而不解。治疗上虽有些棘手,但只要辨证无误,立法用药切合病情,发热时常能收到满意之效。兹分述如下。
  温病余热未尽,气液两亏所致低热:此型低热多见于温病中后期。其证除低热外,尚有汗出,心烦口渴,神疲乏力,欲呕不呕,苔少乏津,舌质红,脉虚数等。宜用竹叶石膏汤(竹叶10g,生石膏、粳米各30g,麦冬15g,半夏12g,人参、甘草各6g)加减治之。暑热未尽而气液俱虚者,宜用王氏清暑益气汤(西洋参4.5g,西瓜翠衣30g,莲梗、粳米各15g,黄连3g,石斛、麦冬各9g,竹叶、知母、甘草各6g)化裁治之。
  阴虚所致低热:此型低热多发生在久病或大病之后,其热以午后为著,亦可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咽干饮少,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应滋阴退热。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皆可随证选用。
  血虚所致低热:此型低热多发生在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之后,也可由脾胃受伤逐渐发展而成。其热多表现在午后,且常伴有面色淡白,头昏眼花,心悸失眠,肢体麻木等。应补益阴血,或益气养血。用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15g)或归脾丸随证出入治之,必收良效。
  气虚所致低热:此型低热多发生在过劳及久病之后。临床常伴自汗,少气懒言,精神倦怠,渴喜热饮,舌嫩色淡,脉虚弱等。当甘温益气。用补中益气丸治之,于证甚切。
  湿热内蕴所致低热:此型低热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且以日  
时(午后)为著,且常伴恶寒身重,胸脘痞闷,纳少厌油,口干不饮,苔白腻微黄等。宜用三仁汤(杏仁15g,滑石、薏苡仁、半夏各18g,通草、白蔻、竹叶、厚朴各6g)治之。若更见心烦,尿少而黄,口干欲饮冷水,苔黄腻者,热偏重也。宜于方中加入黄连6g,黄芩9g治之。
  食积所致低热:其热亦多发生在午后,有的患者尚有手心发热,且常伴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稀溏,苔腻等。应消食导滞。用保和丸或江中消食片治之,必收满意之效。
  痰湿所致低热:脾失健运,则水湿内聚,久则成痰。痰湿内阻,上蒙清窍、袭肺,其证除低热外,往往伴有头重如裹,胸膈胀闷,咳嗽痰多,色白,甚则喘息等。宜用导痰丸治之。喘息者,用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各12g,莱菔子15g)化裁治之,其效颇佳。
  瘀血所致低热:此型低热多发生在跌仆损伤、吐血便血及妇女分娩之后,且常伴胸腹或肢体剧痛,拒按,经来色黑有块,舌质发紫,脉沉涩等。宜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9g,桃仁12g、枳壳、川芎、桔梗各6g,柴胡、甘草各3g)治之,甚验。

小儿低热

1
  清上温下方
【来源】董廷瑶,《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川连3克,附片4.5克,青蒿、白薇、炒桑叶、花粉、地骨皮各9克,知母、淡竹叶各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10剂。
【功用】清上焦、温肾阳、退虚热。
【方解】小儿低热,每多虚中挟实、寒热错杂。邪热在上则心烦眠扰、热势朝轻暮重、汗多营液已伤而渴饮便干,元阳虚弱则小便清长、表阳不固致汗出较多。方用附片温运肾阳;川连、淡竹叶、桑叶清上焦之热;配青蒿、白薇、花粉、地骨皮生津和营;知母清虚热。诸药相伍,切中病机,故用之卓效。
【主治】小儿低热,半月不退,朝轻暮重,汗出较多,心烦眠扰,口渴喜饮,大便干结,且小便清长。
【加减】失眠者,加茯神9克;纳差脾虚,加白术9克,谷麦芽各9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一般服药5~10剂即热退而愈。
17.2 银胡蒿桑汤
【来源】沈舫钦,《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银柴胡、青蒿、桑叶、丹皮、桑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1~2克,粳米15~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
【功用】清肝凉血、滋阴退热。
【方解】方中银柴胡、青蒿透达肝经血热外出;丹皮、地骨皮清肝凉血;桑叶、桑皮肃肺清金而制肝;甘草和中、粳米护胃。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凉血、滋阴退热之功,用治小儿低热,效果颇佳。而且对小儿肺炎、支气管炎、感冒等所致低热,亦有良效。
【主治】小儿低热(阴虚血热型)。
【疗效】治疗11例,全部治愈。其中服药1剂而愈者9例,服2剂而愈者2例。
【附记】笔者临床验证多例,皆获满意效果。本方对小儿肺炎、支气管炎、感冒等所致低热,亦有良效。
17.3 益气养阴汤
【来源】韩铁山,《辽宁中医杂志》(1)1990年
【组成】党参、何首乌、黄芪、地骨皮、黑柴胡、知母、泽泻、白芍、桂枝、陈皮各6~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1~3岁者煎2次,分4次温服;4~10岁者煎3次,分3次温服;11~13岁者煎2次,分2次服。
【功用】益气养阴、清透邪热。
【方解】病由气阴亏虚、邪热留恋而致者,治宜益气养阴、清透邪热,故方用党参、黄芪、陈皮健脾益气;白芍、首乌滋养阴血;地骨皮、知母、泽泻、柴胡入阴分,和阴清热;桂枝配白芍调和营卫、走表达邪。综观全方,补虚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使阳气得充、阴液得养、邪热清解、阴平阳秘,其病自愈。
【主治】气阴亏虚发热。
【加减】挟食滞者,加神曲、槟榔以理气消食;阴虚甚者,加麦冬、北沙参以滋养阴津;热甚者,加黄芩、干葛以泄热。
【疗效】治疗151例,年龄3~13岁,病程16天至3年。结果治愈143例(占95%),好转6例(占4%),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治愈病例中,服药4~6剂而愈者89例,7~9剂者40例,10~15剂者14例。
【附记】服中药期间,停用一切西药。
17.4 青蒿低热饮
【来源】冯视祥,《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厚朴、草果仁、槟榔、白芍、黄芩、知母各10克,青蒿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
【功用】辟秽化湿、开达膜原。
【方解】方中厚朴芳香化浊、祛湿理气;草果仁辛香化浊、辟秽止呕、宣透伏邪;槟榔辛散湿邪、化痰破结、使邪速溃;黄芩、白芍、知母泻火解毒、清热滋阴,并可防止诸辛燥药之耗散伤阴;甘草既能清热、又可调和诸药;青蒿引热外出。诸药合用,共奏辟秽化湿、开达膜原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小儿低热。
【疗效】屡试屡验。一般服本方热退至正常后,再以健脾利湿之剂收功,巩固疗效。

[裴永清医案] 内科:低热

   --- 小柴胡汤加生石膏  

楼某,女,21岁,北京人,1987年12月2日初诊。
   自诉长期低热2年,并伴月经前低热增高。
   查:体温在37.5度C左右,经多方诊治,原因不明,其热不退。
   余诊其舌苔白,脉弦细,未见有明显寒热虚实之证。
   遵仲景之法,投以小柴胡汤(柴胡用量为25g),加生石膏30g。
   4剂后病愈。
   1年后,于1988年12月18日,其病热复,又投以原方治之而愈。

低热的中医治疗

1 气郁发热
       此类患者多性情急躁,平时情绪不稳定,多言快语,面色青。时觉身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制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而干,舌苔黄,脉弦数。妇女常兼月经不调,经来腹痛或乳房发胀。治疗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但不宜多用理气药,因为理气药香燥,容易伤阴。
       患者,女,34岁,低热1年余,时有烦躁,胸闷胀,自觉气短,善叹息,月经来潮时小腹痛,舌质暗紫,苔薄白,脉细弦,采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方药为:柴胡5g,薄荷3g,白芍10g,丹皮10g,茯苓10g,当归15g,枳壳6g,桃仁10g,红花10g,桔梗5g,牛膝6g,川芎6g,赤芍5g。长期气郁发热病人,多伴有血瘀。治疗时宜疏肝理气同时活血化瘀,常获得可喜疗效。
       2 外感后的低热
       感受外邪,禀体素虚,正邪相争,邪气留恋,低热难退,外感后,治疗不当,过用寒凉,或早进滋补,失于表散,也可以使邪气伏于里而难于外透。所以在治疗外感时,不宜用大苦大寒之剂或大发汗;宜轻剂,小量外透为好。
       患者,男,12岁,发热十余天不退,体温37.2℃~38℃,不思饮食,面色黄白,大便稀软,舌苔薄白,脉濡缓。可用升麻葛根汤合香苏散加减:升麻1g,葛根3g,苏叶6g,香附3g,豆豉10g,荆芥3g,扁豆花5g,杷叶10g,陈皮6g。方内升麻、葛根升举阳气,解肌透邪,加苏叶、豆豉、薄荷、陈皮疏滞理气,驱逐风寒。诸药合用助脾气、调气血、祛外邪、退低热。
       3 阴虚低热
       此类病人的低热,为阴液不足,不能制阳,阴阳失衡,而使虚热内生。多见于瘦人。症见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清骨散或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患者,男,60岁,脑血管病,两手心发热,午后两颧红赤,口干,心烦,睡眠差,唇红,舌红无苔,脉细弱。可采用沙参麦门汤加减:生地15g,麦冬15g,石斛15g,首乌15g,当归10g,沙参15g,丹皮10g,玉竹15g,青蒿10g。用生地等药滋补阴液,丹皮、青蒿等清虚热。
       4 气虚低热
       此种低热多与脾气虚弱有关,发热常在劳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临床多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患者,男,13岁,平素体质较弱,饮食甚少,近2日发热,流涕咳嗽,面色弱濡。可用笔者经验方:藿香6g,扁豆花10g,苏叶5g,荷叶5g,白薇10g,苍术5g,陈皮5g,杏仁3g,葛根2g。在治疗脾胃虚弱病人外感时笔者常注意到脾胃气虚的特点,加用补脾益气之品,祛邪外出,疗效很好。
       5 痰食积滞之低热
       这类低热多见于小儿、老人、久病体虚之人。因为其生理特点,胃肠功能比较低弱,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损害,所以易积食、生痰,再加之外感等因素致使低热不退。笔者在治疗这种病时,注意到在方药中加上消导积滞、化痰药物,如越鞠丸、保和丸等方药,收到很好效果。
       患者,男,4岁,低热7天,不思饮食,呃气,2天未解大便,腹胀,流鼻涕,咳嗽,舌苔白厚,采用香苏散加减效果较好。方药是:苏叶10g,薄荷3g,豆豉10g,杷叶5g,大黄3g,枳壳5g,焦三仙各5g。
       小儿低热、脾胃虚弱,加用葛根、白芷之类。入夏后,低热不退病人,加上六一散、鲜竹叶,能清暑利尿,畅通气机,退热往往理想。肝气郁滞的低热,理气时要防止伤阳,理气药要轻或加补阴药物。气虚低热加用香薷、白薇、藿香。阳虚低热用玄参清肾经虚热为主,丹皮清无汗之骨蒸潮热;地骨皮清有汗之骨蒸,青蒿、秦艽治疗虚劳发热。在治疗低热用药上,一般来说,药量宜轻,不宜过大。大剂量用药,往往苦寒相加易伤正气;若病情需要,也要中病即止。

太少两解治低热

李某,女,59岁。2011年5月6日初诊。患者低热两月余,在某乡镇卫生院治疗月余,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就诊于安徽省名老中医杨从鑫,刻诊:口苦,低热怕冷,口腔溃疡,精神差,疲劳无力,舌淡红苔白,脉弦弱。追问病史,初为外感,发热恶寒,几天后出现口苦咽干,疲劳无力,纳差,恶心呕吐。予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5克,黄芩12克,制半夏10克,生晒参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大青根20克,山豆根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赤芍15克,丹皮12克,陈皮15克,甘草6克。5剂,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晚温服。

5月12日二诊:药后自测体温有所降低,但仍感低热,纳差,舌淡红,苔白,脉弦弱。予上方加炒谷麦芽各15克,炒鸡内金20克。5剂,水煎服。

5月18日三诊:患者自诉症状无明显好转,仍困倦乏力,低热怕冷,纳差,寒热往来,舌淡红,苔白,脉弱。证属太阳少阳并病,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柴胡20克,制半夏12克,黄芩15克,西洋参12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葛根20克,陈皮12克,厚朴15克,云苓15克。7剂,日1剂,水煎服。

5月26日四诊,患者自诉已无低热,纳食增加,精神明显好转,为巩固治疗,予上方去厚朴,加炙黄芪20克,以增强正气。

孔少华治疗低热医案

彭某   女 26岁 1989.1.28

【阴虚低热】,已历数月,经衍期未行,舌苔白而质绛,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滋和调。
柴胡10g   条黄芩10g   地骨皮10g  
嫩青蒿10g   天花粉15g   霜桑叶10g  
半夏10g   北沙参20g 炒谷稻芽各10g
橘络15g   叁剂

哈某 女 26岁 1989.3.15
【阴虚湿乘】,动辄低烧,精力困顿,舌苔白而质干,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滋渗化和调。
生牡蛎15g 珍珠母30g   鳖甲15g   地骨皮10g   炒知柏各10g
嫩青蒿10g   黄芩10g   川石斛15g   川牛膝15g
东白薇10g   茯苓30g   六神曲10g   滑石块15g
柴胡10g天花粉15g   肥玉竹10g   伍剂

伍某 男 21岁   1983.9.9
前方晋后,效果不如上方,时有低烧,再依原议增减。
生牡蛎15g   生决明30g   东白薇10g   地骨皮10g   炒知柏各10g
败龟板10g(先煎) 桑寄生30g 威灵仙10g   川牛膝12g
天仙藤12g   晚蚕砂12g 云苓皮30g   滑石块15g
川萆薢15g   二活各3g   五剂
[按]   长期低热,多由【阴虚挟湿】引起。

关某 女 27岁 1983.9.5
【阴虚午后低烧】,劳累则剧,小便时或混浊,带下频仍,舌苔白而质绛,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滋和化。
生牡蛎12g   生海蛤25g   生石决明30g 桑寄生30g   炒知柏各10g
地骨皮10g   云苓皮30g   川萆薢15g   川牛膝12g
鸡冠花20g   杜仲炭12g   天花粉15g   滑石块12g
玉竹12g   汉防己12g   南石苇10g 银花炭10g   五剂
[按] 阴虚兼湿热导致的午后低热,以滋潜渗化为法治之。

李某 男 38岁   1989.5.8

【湿邪内蓄,外为邪袭】,解之不当,致邪内陷,每隔十日必烧三天,已历半载,久治未愈。宜以清化和调。
杏仁泥10g   生薏苡仁30g   白蔻5g 生知柏各10g
茅苇根各15g   金银花15g   连翘10g   薄荷叶5g
地骨皮10g   小川连5g   黄芩10g   滑石块15g
炒常山10g 生石膏30g(先煎)   霜桑叶10g   五剂
[按] 湿邪内蓄,定时发热,或为疟疾,故以三仁汤合炒常山截之。

内伤发热(低热)治验3则

例一 女,39岁。今年“五一”节后受凉得病,寒热往来,热度在38oC以上,以后服药热度下降,但始终未退净,半年来每天低热(37.2℃~37.3℃),鼻干而塞,口干怕冷,到后半夜烦热不得眠,面赤,头及手足出汗而全身无汗,口渴欲饮,咳嗽痰多如自沫,大便秘结,脉迟细,舌色尚正,中心苔黄,舌边起滤泡。     辨证:寒邪失于汗解,寒郁化热,邪在气分留恋。外感之病,非骨蒸潮热也。

                    治法.表里双解,仿防风通圣散法。                 
方药:柴胡4.5克 黄芩9克 知母9克 生石膏12克 焦山栀9克 淡豆豉9克 杏仁9克 生甘草4.5克 鱼腥草30克 赤白芍各9克 炒枳壳9克 制大黄9克 姜半夏12克a剂。
11月1日(M诊):服药后得畅汗,大便亦畅通,已不怕冷,口干亦减,痰巳减少,尚觉鼻干,右颈部有肿胀感。除邪务尽,仍以原法,方药如下:柴胡4.5克 葛根9克 黄芩9克 焦山栀9克 淡豆豉9克 制大黄9克 赤白芍各9克 炒枳壳9克 姜半夏9克 鱼腥草30克 杏仁9克 夏枯草9克 生甘草3克
11月14日(三诊):外邪已解,低热已不复作。……随访病人此后低热不再发作,逐渐恢复健康,并上班工作。
(金寿山主治,吴杰等整理:高热、低热,《新中医)
例二 女,40岁,6月 17日。                  
患者3年来下午低烧,常达37.7℃~37.8℃,每到夜间两腿发麻,精神萎顿不振,经检查原因未明,久治无效。脉细而稍数,左关稍弦,舌无苔略红。                    
辨证:阴虚肝旺。                   
治法:滋阴调肝。
                   
方药:生地黄24克 山萸肉12克 怀山药12 克 丹皮12克泽泻9克 茯苓9克 柴胡9克 五味子6克 白芍9克紫肉桂6克   6月26日复诊:低烧已下降到37C,嘱再服前方10余剂,以巩固疗效。巛岳美中医案集》)

例三 男,58岁,3月5日。低烧两年余,手足心热,午后热甚,体温偏高,常自汗出,头晕,周身酸困,咳嗽,二便正常,脉迟,舌淡苔薄白。                     
辨证;气液不足。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浮小麦12克 炙甘草6克 大枣(切)5枚 黄芪12克 北五味(打)3克 天门冬9克 地骨皮6克 枸杞子6克  3月9日(二诊):药后低烧巳退,汗出减少,头晕,咳嗽亦减,但晚间手足仍发热,二便正常,脉舌正常,停药观察。                   
3月12日(三诊):停药两天又发低烧,宗原方再服5剂。                   
3月20日(四诊):药后偶有低烧,近几天肠胃欠佳,有时半夜腹痛,大便偏稀,饭后微噫气,肠微鸣,脉沉细,舌正无苔,属脾气虚弱。治宜益气缓肝。
方药:党参6克 炒白术4石克 云苓3克 炙甘草1.5克陈皮2.4克 木瓜3克 炒小麦9克 五味子(打)3克大枣(切)3枚                   
4月2日(五诊):低烧已去,食欲好转,原方继服5剂,诸证悉平。(《蒲辅周医疗经验》)
【评按】金氏认为:“对于失汗之热已非一般解表药所能治,必须用柴胡、葛根解肌透表,仍能使之汗解”。

黄煌教授治疗长期低热案

李某,女,22岁,河间市城关镇野场村人。三个月前不明原因引起低热,体温波动在37.3-38.2之间,反复发作,无规律,胸闷。无恶寒身痛,咳嗽咽痛口苦等症。二便可,眠差,血常规,血沉化验正常。胸片无异常。曾予菌必治,双黄连等药静脉点滴数日而无效。他医投银翘散中药治疗亦效果不佳。舌红苔白脉弦,处方:

       柴胡24 黄芩10 清半夏10 党参10 生姜3片,大枣5个,炙甘草五付水煎服

       二诊,病人前三副药后,发热依旧,服四五副后有一天未热。精神较前好。原方再进七副。病人电话告知,自前热退后未在反复。嘱停药观察。后有其邻居来诊言已痊愈。

长期低热 范中林

1、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

郭××,女,24岁。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

【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2009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偶尔在38℃以上。曾查血沉25毫米/小时,其它如白血球和基础代谢均正常。注射卡那霉素后,热暂退,但始终呈间歇性发作。自1978年初以后,每日皆发热两次,体温在37.5℃上下。虽经治疗,未愈。1979年3月来诊,按太阳伤寒证发热论治,两诊热退。

【初诊】3月1日。今晨自觉畏寒发热,测体温37.4℃,畏寒发热、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面色正常,唇淡红,舌质淡红而润、微紫暗,苔黄挟白较腻,脉浮紧。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宜开腠发汗、安中攘外,以麻黄汤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桂枝6克 甘草18克 杏仁15克 二剂

【二诊】3月3日。服药后,身觉微汗出,恶寒减,舌紫暗渐退,苔白滑根部微黄,脉细微缓。尚有轻微发热,病仍在太阳。服麻黄汤后,发热恶寒皆减,但现身汗出,脉微缓,营卫失和之象。法宜通阳解表,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加味主之。

处方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6克 生姜60克 大枣10枚 白薇12克 三剂

【三诊】3月8日。上方服三剂后热退。两日来未再低热.试体温36.7℃。膝关节偶尔有短瞬疼痛,微觉头昏,梦多,此外身无明显不适,舌脉均转正常。再少进调和营卫之剂,巩固疗效,并嘱其注意饮食起居,避免病情反复。

7月17日随访,患者说:自第二诊服药后低热退,至今未再复发,自觉一直良好。

低热4个月病案一例

患者男,84 岁。2006 年11 月就诊。患者诉4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于傍晚9 时开始至凌晨2 时左右,烦躁流汗,汗出好转。近4 个月天天发作,测体温波动于37.4℃至38.2℃之间,经某医院诊断为肺外结核及慢性胆囊炎。住院治疗月余,取效不显,住院时曾化验外斐氏、肥达氏反应(3 次),抗链“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及肝肾功能(4次)均末见异常,仅血沉略快(4 次)。患病2 个月来卧床不能起。现发热愈益加重,仍天天傍晚9时开始至凌晨2 时左右发作,不能站立行走,且时时呕逆,不欲进食,进食则呕,呕甚则哕出淡绿痰涎。视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淡白无华,气短乏力,声低息短。询及五心烦热,腰腿部酸痛,腹中微胀,食量甚少,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

综析脉症,为少阳末解,血分伏火病证,治疗时宜先解表后治里。拟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之法,用柴胡桂枝汤加白薇、秦艽。处方:柴胡15g,黄芩20g,桂枝10g,白芍12g,法半夏10g,沙参10g,白薇12g,秦艽15g,炙甘草6g。嘱服3 剂,日进1 剂。

次诊:服药后呕吐明显减轻,能进粥食。仍发热,体温无明显下降。此时外邪已除,应滋阴退热、清透伏火、畅通气机之法。改拟秦艽扶羸汤加味:柴胡15g, 秦艽15g,沙参20g,地骨皮15g,丹皮10g,紫菀10g,法半夏5g,当归6g,白薇10g,青蒿30g,茵陈30g,香附10g,旋复花10g,甘草6g,生地20g。日1 剂,进3 剂后低热渐渐退去。已能独立行走,饮食增进。但觉两腿乏力,腰膝酸重。舌淡、脉细。仍进滋阴退热、清透伏火、畅通气机、益气化痰之法,略加健睥益肾之品,拟秦艽扶羸汤加茵陈、青蒿、复花、地骨皮。又服10 剂,诸症悉平,其病痊愈。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2 病例讨论

医生甲:本患者症状表现复杂,且低热时间较固定,如何判断为少阳末解,血分伏火病证?

老师:患者症状表现固然复杂,然其主症则为三个:低热、呕吐、不欲食。低热是临床上常见病。首先应分辨内伤和外感之不同,外感典型症状发热伴恶寒,头痛,脉浮。《伤寒论·太阳病》所谓“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内伤发热则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常无恶寒。日久邪郁血分,化热后龙雷之火向全身弥漫, 《内·评热病论》“汗出而身热者风,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伤寒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属少阳证病。傍晚9 时开始至凌晨2 时,属地支亥子丑之时,为阴尽阳生之时,之后寅开始为少阳欲解时,又与厥阴交叉主令达两个时辰。“厥阴中见少阳”,正常时阴阳冲和调达,异常时出现阴阳的极偏,导致发热。呕吐,乃多种原因引起的胃气、冲气上逆,为常见症状之一。由此可知,本病患的病机在于少阳与血分伏火,故断其为少阳末解,血分伏火病证。

医生:请讲讲本病首先治取柴胡桂枝汤加白薇、秦艽的选方用药原则。

老师:患者低热时间较长,一直表证未解,表里同病时,应先解表。且有少阳证,但见一证便是,因此临床上见到发热微恶寒,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解时,柴胡桂枝汤主之。加白薇、秦艽,解表之时,少佐滋阴退热清透伏火,防止伤阴。表证散后,再进一步治疗里证。tcmer.com收集整理

医生丙:血分伏火为什么选取秦艽扶羸汤?加减时青蒿、茵陈并用的理由是什么?
 
老师:秦艽扶羸汤见于《成方切用》引《仁斋指直》,主要由柴胡、秦艽、人参当归鳖甲、地骨皮、半夏等组成。主要治疗骨蒸劳嗽、体虚自汗等病症。该患者低热以夜间为主,且以傍晚9时开始至凌晨2 时左右为甚,时间固定。低热时烦躁,五心烦热,腰腿部酸痛,是阴虚内热之候,阴血不足,水不涵木,龙雷之火弥漫三焦,出现发热。本方中柴胡配秦艽解肌热而退潮热;地骨皮退有汗骨蒸。当归和血,参、草补气,半夏化痰降气,诸药相合,滋阴退热,清透伏火,表里兼顾,故曰“扶羸”。

妙在青蒿、茵陈并用,且均用30g 之重。二者并用意取仲景“茵陈蒿汤”、俞根初“蒿芩清胆汤”及“香附旋复花汤”三方之意。《本经逢源》谓“青蒿有二种,一种发于早春,叶青如绵茵陈,专泻丙丁之火,”; 《本草新编》云“青蒿泻火热而不耗气血。用之以佐气血之药,大建奇功,但必须多用,因其既轻,而性兼补阴。少用不得力。”青蒿专解湿热,其气芳香,又能清肝胆血分之伏火。茵陈苦寒,重用有伤阴之嫌,但有半夏辛温护胃,且久煎取其味厚主降,不达表专入里,以增强泄热之功。二者并用,共凑清热、透邪、宣气、化湿。搜剔络道之郁热,治疗各种发热顽疾有特效。

医生丙:血分伏火选取秦艽扶羸汤加减,临床上的效果及重复率怎么样?复花的作用在本方是什么?

老师:秦艽扶羸汤是“表里交治,气血兼调,为扶羸良剂”。本方加减用于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一时查不出原因而每日低热的“低热症候群”,在扶正祛邪、改善症状等方面常可获得良效。临床重复率较高,望大家在临床上深刻体会。本方中的复花取其疏通胁络,调和气机,助青蒿、茵陈搜剔络道之郁热,盖气和则郁自解,郁解则热自除。因为复花味辛,辛能散能横行,能宣肺气达于皮毛,一降一宣,便可恢复肺气制节之权;其味咸,咸能入肾,能纳气下行以归根;使胃中的痰涎或水饮息息下行而从浊道而出,不能上逆犯肺,便可恢复肺的清虚功能态。可见复花一味药,竞可使肺、胃、肾三脏戴泽,上、中、下三焦通利。

本方禁忌症为:无阴虚内热之候者不宜应用。

孟氏治乙脑恢复期之汗出过多、气阴不足、低热不退

【处方】党参9克、黄芪12克、地骨皮12克、白薇9克、青蒿9克、炙鳖甲(先煎〕18克、牡蛎(先煎)24克、 浮小麦30克,麻黄根12克,水煎服。

【功能】养阴清热,开窍醒脑,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补气养血.
【主治】乙脑恢复期之汗出过多,气阴不足,低热不退

孟氏治乙脑恢复期之肢体强直、手足挛急扭转、低热不退

【处方】青蒿梗9克、灸鳖甲18克、竹叶芯9克.鲜生地30克、山甲片 9克、地鳖虫9克,川牛膝9克,宣木瓜9克、当归9克、川芎6克、 桑寄生12克、伸筋草12克、大活络丹1粒(吞服)水煎服。
【功能】养阴清热,开窍醒脑,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补气养血.
【主治】乙脑恢复期之肢体强直,手足挛急扭转,低热不退

杨牧祥治疗不明原因低热案

张某,男,66岁,已婚,2012年7月12日初诊。患者午后低热月余,体温在37.5°C~38°C之间,曾在某医院诊为不明原因发热。治疗一周未见改善,故前来就诊。就诊时该患头胀昏沉,口中黏腻,胸脘痞闷,纳呆食少,汗出乏力,身热不解,伴见阵咳,咳痰不爽,大便不畅,舌淡红,苔黄腻,脉细而滑。体温37.8°C,血常规:白细胞9.5×109/L;肿瘤4项(AFP、CEA、SF、β2-MG)均属正常范围,类风湿因子、结核菌素试验均为阴性。中医辨证为湿郁发热,治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予三仁汤加减,处方:炒杏仁10克,桔梗10克,白蔻仁10克(后下),清半夏10克,厚朴10克,生薏苡仁15克,通草10克,竹叶10克。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7剂。嘱患者忌食辛辣生冷油腻之物。

7月19日二诊:药后体温降至37.3°C,咳痰已减,黄厚腻苔渐消,但仍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考虑湿热未尽,上方加苍术10克,砂仁10克(后下),继服7剂,服法同前。

7月26日三诊:低热已退,咳平痰净,饮食如常,舌淡红苔白,脉转缓和。一周后复查体温正常。

按:

酌加通草、竹叶以助清利湿热。诸药相伍,冀其湿开热透,低热自退。

经方治低热

病例:余某,女,21岁,身孕8月。2008年9月初诊:感冒后,低热不退两月余,且下午明显,西医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现症见:口干欲饮热水,时有口苦,食欲尚可,四肢逆冷,脉沉细,苔白微腻。因该患者为孕妇,为安全起见,笔者特电话请教冯世纶老师。老师考虑为半表半里厥阴病,建议试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处方:柴胡12克,桂枝10克,干姜6克,天花粉15克,生牡蛎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6克。服一剂药后,体温降至正常,未再服药,患者自服药后,体温一直正常,两月后产一健康男婴。

从长期低热验案看东垣方魅力--

升阳散火汤治低热案

  崔某,女,43岁,工人。

  2016年6月9日,天气较热,在外工作一天回家后,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化成水喝下,尔后又喝热开水,约2小时后即发高热(40℃),经用抗生素、抗病素口服液、三九感冒灵胶囊等治疗一周,高热渐退,但留有低热(37.2℃~37.5℃)迟迟不能退去,即赴江苏省某医院进一步检查:二便常规及血液分析、抗“o”、血沉均正常范围。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摄片报告两肺无明显异常发现。肝、肾及甲状腺功能测定均在正常范围。肺炎支原体抗体和结核菌抗体检查均为阴性。心电图亦无异常。B超检查提示:1.肝脏光点增粗,胆壁毛糙。2.子宫小肌瘤。似与本案低热无涉。对症治疗,先用小柴胡冲剂、藿香正气胶囊、银翘解毒片、抗生素静脉滴注等治疗月余,仍未奏效。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后,低热依然如故。经人介绍,延诊于我。

  2006年8月30日初诊:低热不退近3个月,发热每于每天下午2:00~4:00尤为明显。自觉肌热表热,四肢皮下灼热,如虫爬行。其热似从骨髓中出,热如火燎,扪之烙手。不恶寒,不出汗,无关节酸痛。头昏乏力,胃脘部隐隐疼痛,口苦,饮食呆滞,睡眠欠安,大便正常,小便微黄。舌苔薄腻微黄,脉细弱略数。辨证属中医火郁证。此乃脾胃虚弱,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所致。治宜升阳散火、益气和胃法,用李东垣升阳散火汤加减治之。处方:

  升麻6g,柴胡10g,荆芥、防风各10g,葛根10g,炒白芍10g,炙甘草6g,太子参10g,陈皮6g,法半夏10g,茯苓10g,白豆蔻3g(后下),焦神曲10g。5剂,水煎内服,每次约350ml左右,一日1剂,一天2次。

  2006年9月4日二诊:药后微微出汗,自感周身舒坦,肌表发热、四肢发热大减,虫蚁爬行感消失,扪之已不烫手。测体温:早晚均36.9℃,下午3:00为37.1℃~37.2℃。胃痛缓解,饮食增加,二便正常。睡眠仍不佳。舌苔渐化,脉趋平和。上方有效,勿用更张,原方加茯神10g,以增健脾安神之功。再5剂,煎服法同上。服毕,低热退清,遂告愈。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低热案

  张某,女,37岁,工人。

  1997年7月19日初诊:低热(37.5℃~38℃)不退3个月,每天午后发作。有大便泄泻史5个月。大便稀溏,日解1~2次。形瘦神萎,纳谷呆滞,头昏乏力。1.血常规无异常。2.大便常规检查:黏液夹有不消化食物。3.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经用抗生素、多酶片及中药葛根芩连汤、藿香正气丸、健脾丸等治疗,效不显,来我处就诊。患者现面色萎黄,精神困顿,发热(37.8℃),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黄腻,脉细弱。良由脾虚失运,阴火(湿热)上冲所致。治拟补中升阳泻阴火法,用东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治之。药用:

  党参15g,炙黄芪15g,炒白术10g,葛根10g,升麻6g,柴胡6g,川连3g,炙甘草6g,陈皮6g,法半夏10g,焦楂曲各10g,先后共服15剂,低热、泄泻均愈,纳谷增加。随访3年,一切安好。面色红润,形体渐丰。

经方临证得失录之---低热验案小辑

患者,男性,60岁,身材高大魁悟,体型中等略胖,肌肉松软,面白,易出汗,食欲可,大便溏。患有高血压近十年,并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致下肢活动困难,必需依杖而行,平素脾气暴躁,近日又因生意上琐事而觉心情烦闷,一周前忽罹薄感而服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体温一直在37.5左右。而因为服感冒药,所以把常吃的降压药停服了几天,于09.5.12.晚十点左右,忽然眩晕大作,且伴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白色粘痰,其妻子遂急打电话邀余往诊,当时测其血压为165/100mmHG(平时服药维持在130--140/80--90左右),询其头部不敢转动,否则眩晕不已而呕恶立至,遂令其将平日所服降压西药服用一次,孰知服后须臾即复吐出,察其舌白滑而脉沉,遂毅然处方:生旱半夏50,茯苓50,党参10,吴萸8,生姜50(克),一剂嘱其急火连煎二次,把药液混在一起再煎,每饮一口,稍时不吐再饮一口,一夜将药液服尽。次日,头晕恶心已止BP160/95,自觉周身乏困无力,头如物裹而有“懵沉沉的感觉”,仍有鼻塞而流清涕。畏寒而微有汗出,口淡无味,全无食欲,胸口觉闷,测体温为37.3度。方拟真武汤合葛根汤、麻附辛汤加味:制附片15(先煎半小时),苍术15,炒白芍15,葛根30,川芎10,生麻黄6,细辛6,桂枝15,肉桂6,清炙草9,茯苓15,干姜10,大枣20(克) 二剂。

  药后畏寒减,胸闷无,食欲增,但大便仍溏日一至二次,仍觉有寒冷感而犹有鼻涕,上方附片加至20克,再加炮姜10,克生姜50,炒白术15(克),再予三剂。
  药后诸症摒退,但仍时有汗出,体温36.0度,上方加生黄芪30克。去麻黄取五剂量打成粗末每日取10克令其煮散续服。

案二:
男性,90岁,此叟为案一刘SF之父亲,体型中等偏瘦,低热二周余,曾经前医静点病毒唑(其它药物不详)数日,无效,温度波动在37.5--37.9度之间,咳嗽,咽痒,咯吐稀白痰,鼻微塞,时畏寒,口干不渴,舌淡,食欲下降,大便日三至四次不等,偏稀(估计与近来屡用辛凉苦寒有关)据其家人述:老人素来体健少疾,饮食起居亦很有规律,不饮酒(年轻时饮,现在戒了)只是偶尔吸一点烟,除了耳朵有点聋,大脑思维还很好,一点儿也不湖涂这次罹感,与今年春末夏初天气变化频繁,温差较大而偏于寒冷有关,老人素质虽佳,怎奈如此高龄,正所谓衰蔽之日无以振威武也,奈时下之医治病而忽体,蠲疴而忘人,屡用寒凉,益其无功也必矣,为拟柴朴汤合桂枝加附子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柴胡20,黄芩6,姜半夏10,党参10,清炙草6,桂枝12,肉桂6,炒白芍12,姜川朴10,茯苓12,苏梗10,炒杏仁10,干姜10,五味子10,制附片6(克)嘱以姜枣为引三剂(我当时据其证曾考虑用小青龙汤,可为其诊脉时觉其尺肤潮润津津。病已二周,如此高年,有寒象而脉无紧意,可知此寒多半由于阳气之不振而失煦,非由寒凝而致也明矣,其低热当为素体颇强,虽知不能战胜,却仍奋起与之(邪)相争,虽争而终不能胜,故其热而不高,此不为所谓迁延之态势?而小柴胡汤之选正是由于此迁延之势者也!)。
  服一剂热即退至36.7度,三剂尽后咳止食增神旺而复常矣。患者和我,又再一次的感受到经方的魅力!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

郭××,女,24岁。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

【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99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偶尔在38℃以上。曾查血沉25毫米/小时,其它如白血球和基础代谢均正常。注射卡那霉素后,热暂退,但始终呈间歇性发作。自1978年初以后,每日皆发热两次,体温在37.5℃上下。虽经治疗,未愈。1979年3月来诊,按太阳伤寒证发热论治,两诊热退。

【初诊】3月1日。今晨自觉畏寒发热,测体温37.4℃,畏寒发热、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面色正常,唇淡红,舌质淡红而润、微紫暗,苔黄挟白较腻,脉浮紧。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宜开腠发汗、安中攘外,以麻黄汤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桂枝6克 甘草18克 杏仁15克 二剂

【二诊】3月3日。服药后,身觉微汗出,恶寒减,舌紫暗渐退,苔白滑根部微黄,脉细微缓。尚有轻微发热,病仍在太阳。服麻黄汤后,发热恶寒皆减,但现身汗出,脉微缓,营卫失和之象。法宜通阳解表,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加味主之。

处方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6克 生姜60克 大枣10枚 白薇12克 三剂

【三诊】3月8日。上方服三剂后热退。两日来未再低热.试体温36.7℃。膝关节偶尔有短瞬疼痛,微觉头昏,梦多,此外身无明显不适,舌脉均转正常。再少进调和营卫之剂,巩固疗效,并嘱其注意饮食起居,避免病情反复。

7月17日随访,患者说:自第二诊服药后低热退,至今未再复发,自觉一直良好。

第八案 低热---沈少功

病史:刘妇,39岁,初诊节气,败露。    经常午后低热,37.8℃,已三载。经事前后可升至38.3℃,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多梦,腰腿酸软,腑行时结,食纳尚可。在多家医院各项检查均无阳性发现,被诊为“神经性发热”而来门诊,苔净质红,脉象细数,两颧潮红。

    讲解与互动:
    
这个辨证应当很明白。原来我讲过:虚证,阴虚的内热,就是苔净质红,脉细数;然后讲过五脏的定位。你看她有五心烦热,那肯定是阴虚了,加上腰腿酸软,定位在哪呀?
    
学生:“肾。”
    
哎!他在肾。五心烦热,苔净质红,脉细数,这完全是阴虚的表现,加上腰腿酸软,那就定位在肾。
    
怎么办呢?用什么药?
    
学生:“知柏地黄汤。”
    
知柏地黄汤,对。可以用知柏地黄汤没错。我讲过低烧,有个特殊的方子治疗低烧,还记得吗?知柏地黄治阴虚火热,这知柏地黄没错。肾阴不足一共三个方子还记住吗?一个就是知柏地黄汤。还有什么方?
    
学生:“杞菊地黄汤。”
    
哎!对,杞菊地黄汤。
    
还有一个呢?
    
学生:“二仙汤。”
    
一共三个方子。这三个方子怎么区别?还记得没?再回忆回忆。第一看舌质,想起来了吗?舌质不红的,调肾阴阳用杞菊地黄汤;舌质红的用知柏地黄汤或者二仙汤。然后再根据病种来区别。高血压的,失眠的,更年期综合症的,这一类的疾病就用知柏地黄汤;调经,不孕不育就用二仙汤。这记住了啊。阴虚调肾的方子,三个主要方子。
    
我还讲过治疗低烧有个特殊的方子,从肺和肾同治,记得吗?
    
学生:“百合固金汤。”
    
哎!百合固金汤。说明你用脑子了。百合固金汤,这是治疗低热的很好一个效方
    
用什么药?想一想?你开个方子,百合固金什么组成?滋阴用什么药?清热用什么药?讲了吗!大胆的讲,没问题呀。让你自己开了,大胆的开呀,病人就在你面前呀!
    
学生:“麦冬、生地黄。”
    
百合固金别忘了百合。还有什么?
    
学生:“玄参。”
    
对。玄参可以用。
    
学生:“知母。”
    
知母都行。
    
学生:“银柴胡、地骨皮。”
    
银柴胡,对。
    
这个讲过柴胡的时候讲过,有北柴胡、柴胡和银柴胡,低烧最好的药就是银柴胡。
    
想起了吗?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你没有深刻的印象。阴虚内热,补肾不如调肾。你里面加温阳的药,阳中求阴,这是提高调肾里面最关键的一个法则。加一味药效果大不一样,应该想起。阴虚,滋阴清热这一点不假。第二个反应就想到从阳求阴。
    
学生甲:“加肉桂。”
    
学生乙:“加杜仲、桑寄生、蛇床子。”
    
肉桂,肉桂她失眠也可以用,没错呀!调肾阴阳,从阳求阴,反复给你讲两个阴阳互调的药,还记得吗?又能调阴,又能调阳的。
    
学生:“杜仲、桑寄生。”
    
哎!对,杜仲和桑寄生。从阳求阴,首先就想到这两个药。这加与不加疗效大不一样,而且这两个药不燥,既能阳中求阴,又不会伤阴,它本身自己就阴阳双调。然后你看里面好多症状,失眠多梦想起了交泰丸。什么区别?早醒的,入睡困难的用什么药?多梦的用什么药?这我都讲过。交泰丸用在什么地方?肉桂、黄连交泰丸不错,用在什么地方?
    
学生:“心肾不交用交泰丸。”
    
是呀,心肾不交,但是这里面有区别。失眠我给你们讲过有两种:一种是多梦,梦很多;第二种入睡困难,早醒的睡不着了。这是失眠的两大类呀!
    
交泰丸用在哪一类?
    
学生甲:“用在入睡困难的。”
    
学生乙:“多梦的。”
    
哎!对了,梦多的用交泰丸。你记住了啊,交通心肾。
    
入睡困难早醒的用什么药?
    
学生:“那个夜交藤、炒枣仁。”
    
炒枣仁跟夜交藤。炒枣仁夜交藤都用30g。这就给你记住了,脑子有深刻的印象。
    
脉案:
    
《素问·痹论》曰:“阴虚则内热”。刘妇午后低热三载,测表37.8℃,经事前后升至38.3℃左右,何以见得阴虚为患?苔净质红,脉象细数,阴虚舌苔无脉,询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更见腰腿酸软,失眠梦多,并同经事相关。足见心肝肾三脏阴虚内热矣!治宜滋阴清热,可投《医方集解》所载“百合固金汤”出入。
    
失眠跟心有关系,腰酸跟肾有关系,这个低烧跟月经前后有关系,所以和肝也有关系。女子以肝为本,所以把她的定位,阴虚内热定在心、肝、肾。
    
学生:“老师有的患者舌质变化没有阴虚症状,就舌体比较胖大。”
    
没有阴虚那就不是阴虚了。
    
学生:“舌体有点胖大。”
    
胖大就不是阴虚了。
    
学生:“也出现这种现象。”
    
舌苔很重要,一锤定音呀!另外苔净质红,这是阴虚呀!舌苔胖大就算出现这种症状也不是阴虚,胖大舌苔就阳虚了,或在脾或在肾了。哪怕由阳侵阴,阳盛伤阴了,关键在阳虚,你重点放在温阳上,再加个从阴求阳,倒过来了。这个辨证不是看症候,看舌苔是关键,说她阴虚主要是看她苔净质红。
    
学生:“他那是阳虚?”
    
你舌苔胖,胖大淡白那不是阴虚。阴虚的舌苔胖的也有,非常非常少。舌苔胖又加上紫红,紫红舌。
    
学生:“她那个要是治疗的话用哪个方子?就是我说的,舌苔有点胖。”
    
温阳呀!
    
学生:“温阳?”
    
对呀,补阳。下午讲的“右归饮”。然后再从阴求阳呀!倒过来。
    
处方:
    
生地10g    麦冬10g    黄精10g    玄参10g    百合10g    当归10g    白芍10g    草决明30g    炒枣仁30g    夜交藤30g    枸杞子10g    白菊花10g    银柴胡10g    生杜仲10g    桑寄生10g    丹参30g
    
这黄精很关键,即养阴又补气。记得嘛?讲90个药的时候。对不对?黄精比山萸肉更全面了。我这个病例,都是原始的,里面没经过加工。刚才你说的交泰丸,这完全可以用。但当年治这个病没有交泰丸,因为失眠估计是她入睡困难加上梦多,所以我就加了酸枣仁和夜交藤。
    
结果: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诸症见缓,提问没超过37.3℃,苔薄黄,脉细数。阴得滋,热渐轻,正值经行,上方加鸡血藤10g、香附10g、地骨皮10g,再服7剂,体温未升反降,未超37℃。第一诊方每晚服1汁,连服1个月巩固,未再复诊。
    
按语:
    
1、“百合固金汤”原治肺肾阴亏,本案便结,肺合大肠,故移用于心肝肾阴虚,然宜佐柔肝的当归、白芍、枸杞子、白菊花,宁心的枣仁、夜交藤,更切主证。
    
这个就是兼症,就抓住大便干结,肺合大肠相表里,就把治肺肾阴虚的方子加上柔肝和宁心移过来治疗心肝肾阴虚,这样更切合了主证。所以这个方子有根有据。为什么从肺肾转到心肝肾?我这已说了抓住主证,有根有据,所以它管用。很特殊呀!“百合固金汤”能退低烧,这是个特殊的方子。
    
你刚才讲的,假如她是低烧,产生了舌质淡胖,你记得我讲课讲过的一个方子,也是退低烧很特殊一个方,还记得吗?用什么方?
    
学生:“补中益气汤。”
    
对,很对!这样的热就属于中气下陷。记住了!
    
学生:“补中益气汤也用过了,效果不太好。”
    
用过了你辨证不准呀,另外你里面配合不当。治低烧中医很有优势。你刚才问在点上,就看舌苔,一锤定音。舌质红的用“百合固金汤”;舌质淡的用“补中益气汤”。以这为基本方,再根据病人不同的症候加减。不是100%,估计会有点效。低烧很难治,临床很多见,尤其女士很多,而且女病人以肝为本,她情绪变化很大。这个病例因为我选了,我有好多病例,给你们讲有代表性的、特殊的。常规的,你们搞了那么多年临床,都用不着我讲,都知道。有特殊的,“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的低烧,“百合固金汤”治疗阴虚内热的低烧,这都比较特殊的。
    
2、滋阴者应“阳中求阴”,配杜仲、桑寄生,滋阴力增。清热者银柴胡、地骨皮得当。
    
3、草决明即清肝热又通腑行。经期配丹参、鸡血藤和香附调经,辨证论治,三载低热退除。

梁苹茂治疗气虚发热验案

董某, 男, 岁, 2010年7月8日初诊。诉下午低热, 体温37.3℃ 食少, 遇冷或吃凉食后腹胀、腹泻体倦乏力, 体力下降肌肉酸痛, 舌红苔黄微腻, 脉弦细。寐差, 入睡困难。证属脾胃气虚, 拟益气健脾, 甘温除热之法。处方当归15g, 党参15g, 生黄芪15g、升麻5g, 柴胡7g,白术15g, 陈皮15g, 焦三仙30g, 鸡内金15g, 远志20g, 合欢花20g, 木香10g, 炙甘草10g。4剂, 一剂服2日。

再诊诉低热, 腹胀腹泻, 睡眠均好转, 体倦乏力减轻,仍肌肉酸痛, 舌红苔黄微腻, 脉弦细。于前方加入络石藤20g, 延胡索10g, 川棣子10g。7剂, 日一剂。嘱勿剧烈运动。

三诊下午低热基本消失, 腹胀腹泻症状痊愈, 轻微体倦乏力, 舌红苔黄微腻, 脉弦细。治疗此类发热应补益脾胃中气, 以退虚热。方中黄茂配伍党参, 炙甘草白术以补气健脾, 陈皮木香行气使诸药补而不滞, 升麻, 柴胡引清气上行, 远志, 合欢花安神, 焦三仙, 鸡内金消食健胃。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 以防虚其虚也。

午后低温 蒋治万

赵某某    女     17岁     高一学生 

   午后低热,伴干呕,脘胀半年。2016年秋,自觉中午12时后开始发热,干呕,伴胃脘胀满,纳呆,测体温38度以上,大便不爽,小便少微黄,去县医院检查,只认为是无名热,先住进医院治疗,按清热消炎给以打针,一天三次,并配以输液。开始的前几天效果不错,到6——7天后发生变化,病情不但没好转,体温反而上升达39度,干呕持续,腹胀不减,一瞬间希望却变成了失望。其母愁容溢于颜表,在熟人的推荐下,于2017年3月6日前来就诊,脉弦滑而数。主述:“发低热已半年,很规律,中午12时后开始,到下午6时温度逐步下降,晚上如常人。下午低灼时伴干呕,腹胀,天天如此,至今已半年了,无一日间歇,极为痛苦,因而情绪苦恼而抑郁。小便常短少而黄,口干,饮水不多,舌苔微黄不厚,虽罹病半载,但形体不衰,语言有力,除大便时有不爽外,一般情况尚好,半年来从未间断治疗,但仍无疗效。余思之:“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证属肝胆湿热犯及脾胃,治宜柴胡加味汤清利肝胆湿热,兼以调理脾胃。

方药:“柴胡18g  黄芩18g  党参15g  半夏15g  甘草6g  茯苓30g  茵陈15g  白术15g  泽夕9g  生地20g  丹皮18g  二诊:服上方5剂,低热,干呕减去其七,食欲略增,小便变清,腹胀不显,在上方基础上增厚朴18g,又服5剂,诸证消失。

甘露消毒丹 

 绵茵陈330克 黄芩300克 石菖蒲180克 川贝母150克 木通150克 射干120克 连翘120克 薄荷120克 白豆蔻120克 藿香120克 滑石450克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9克,日服2次,开水调服。或用神曲糊丸,每服6—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亦可改用饮片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 功能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主治湿温发热,胸闷腹胀,倦怠肢酸,口渴,小便短赤,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以及暑湿时疫,颐肿,黄疽等。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斑疹伤寒,肠伤寒,急性胃肠炎,胆囊炎;又用于治疗低热,血吸虫病,百日咳,尿路感染,风湿热,过敏性紫斑,病毒性心肌炎等病症。例如; . (1)传染性肝炎 用本方生药粗末煎服,治疗26例小儿患者。结果:黄疸指数13-20单位者9例,均在2周内降至正常,SGPF在3周内降至正常者24例,迟至5周恢复正常者(因合并新邪,可能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4期)。用本方制成片剂,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54例。结果,一般都在2周内症状消退,黄疸指数降低,3周痊愈(《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年第9期)。.’(2)斑疹伤寒 本方加减,治疗流行性斑疹伤寒100例。结果:痊愈86例,好转n例,无效3例;热退时间为工6小时一7天;用药2— 14天(《陕西中医}1986年第1期)。。 (3)肠伤寒 本方加减,治疗肠伤寒2例。结果获愈(<中医杂志> 1958年第2期)。 ” (4)低热 本方治疗。患者低热8年,经检查,除X线钡餐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外,无异常发现。结果:服药2剂后,病情好转;续服8剂,低热和其他诸症均逐步消除。多次随访,未见复发((新中医)1977年第 2期)。 (5)血吸虫病 治疗血吸虫病症见黄疸,属于气分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江西中医药》1956年第7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湿温发热。方用黄芩、连翘清热解毒,辅以木通、滑石清热利水,藿香、豆蔻、石菖蒲化除湿浊,清上、化中、渗下三法俱备,主次分明;且诸药皆入气分,茵陈苦寒又善泻肝胆之火,具有清除留恋气分热邪之功,又兼泄肝胆邪火之效,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湿温病湿热并重,邪热在于气分、发热倦怠、口渴尿赤、苔白厚腻或干黄,或见身黄目黄,为其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无咽痛,去薄荷、射干;黄疸较重,加大黄、山栀;呕吐,加半夏、生姜,时在夏令。加鲜佩兰。藿香可改用鲜者。

张海峰应用黄芪经验举隅

黄芪柴胡治长期低热

  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病程较长,体温一般在38℃以下,此多属非感染性发热,所以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症状可见:少气懒言,神倦乏力,时或口干,纳减,大便软溏,舌淡苔黄,脉虚或虚数等。服养阴清热药无效或热反加甚,此即李东垣所说的“阴火”。张老多以甘温除热法治疗,取东垣升阳益胃汤之意。以黄芪配柴胡为主药,柴胡本可退热,但治此类发热,不配黄芪则少效,常加葛根陈皮郁金、苍术、白术当归等。
  例2. 男,50岁,1999年7月就诊。低热已60天,经各种检查,原因不明。现症:低热,体温37.5~37.7℃,四肢无力,饮食乏味,大便每日3次,软溏便,口干思热饮,微恶寒,夜寐不安,舌质红,有暗蓝斑块,苔薄黄,脉虚细略数,重按无力。辨证:气虚发热。治法:助气升提。处方:黄芪20g,党参15g,柴胡12g,当归10g,焦白术5g,升麻6g,陈皮5g,五味子3g,甘草3g。水煎,日1剂。服6剂低热渐退,体温37.4℃(早晨正常),精神好转,四肢有力,仍夜寐欠安,头昏。上方加麦冬10g,服7剂热未再作,精神复原,时头昏,舌质暗蓝色退,薄黄苔,脉不数,重按有力。再服上方7剂,诸症悉除,随访半年未再发。

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 

 潮热,手足心热或骨蒸颧红,心烦盗汗,失眠,咽燥,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 
【方药】 
1.主方清骨散(王肯堂《证治准绳》)加减 
处方:银柴胡、秦艽各12克,鳖甲20克,地骨皮、青蒿各15克,知母10克,生地黄20克,白薇15克,胡黄连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2.中成药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鳖甲地骨饮(田凤鸣等《中国奇方全书》) 
处方:鳖甲15克,地骨皮、青蒿、生地黄、白芍、当归、知母、淡竹叶、何首乌、党参各10克,川芎5克。水煎服。 
(2)阴虚发热方(岳美中验方) 
处方:生地黄24克,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柴胡、白芍各9克,五味子、肉桂各6克。水煎服。 
血虚发热 
【证见】 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色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 
【方药】 
1.主方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黄芪、党参各15克,茯苓、白术、当归、龙眼肉各12克,酸枣仁12克,远志6克,木香5克(后下),黄精18克,大枣5 枚。水煎服。 
2.中成药 当归补血丸,每次9克,每日3次。 
气虚发热 
【证见】 发热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头晕乏力,自汗易感冒,气短懒言,食少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 

处方:黄芪30克,白术12克,陈皮、升麻各6克,柴胡10克,党参20克,当归、糯稻根、茯苓各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黄芪大枣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黄芪30~50克,柴胡10克,白薇15克,大枣5枚。水煎服。 
肝郁发热 
【证见】 身热心烦,急躁易怒,胸胁胀痛,喜叹息,口苦口干。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 疏肝解郁,清肝泄热。 
【方药】 
1.主方丹栀逍遥散(薛己《薛氏医案》)加减 
处方:牡丹皮10克,栀子、柴胡、黄芩、茯苓各12克,当归10克,赤芍、龙胆草各10克,薄荷6克,白薇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丹栀逍遥丸,每次6.8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二丹汤(《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2) 
处方:丹参30克,牡丹皮、薄荷、生姜各10克,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栀子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服。 
瘀血发热 
【证见】 下午或夜晚发热,口干咽燥,身体常有痛处或肿块,甚则肌肤甲错,面色暗黑或萎黄,唇舌青紫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 
【方药】 
1.主方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 
处方:当归12克,生地黄15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川芎6克,柴胡、枳壳、白薇各12克,甘草6 
克。水煎服。 
2.中成药大黄廑虫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化瘀退热饮(蒲辅周验方) 
处方:当归尾、赤芍、川芎、西红花、炒枳壳、柴胡、制没药、净桃仁各4.5克,川牛膝、干地龙各6克,干生地黄9克,桔 梗、甘草各3克。水煎服。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5 调营卫,和表里治感冒后期低热

    于某,男,65岁。2014-02-06初诊。感冒10余日自感身热不适,晨起轻,午后低热,体温37.5℃。胸满闷,纳少,口苦微渴,咽干痛,全身酸楚,脉弦数。证属少阳病。治宜和解清热透邪。予小柴胡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2 g,党参9 g,黄芩9 g,栀子9 g,连翘9 g,生姜3片,大枣10枚。水煎服,日1剂。3剂后热已平,诸症俱愈。

    近代名医章次公曾用柴胡30g以上而起泻下作用,他认为柴胡有升有降,绝非大升大散之品,所以掌握柴胡用量至为重要。

读书与临证:----荐名医用三物黄芩汤

治疗虚热多采用三物黄芩汤
   一、辨证要点
   三物黄芩汤出自《千金要方》,由黄芩、苦参、干地黄3味药物组成,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为滋阴清热的有效方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云:“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柴浩然老中医不仅擅用三物黄芩汤治疗产后虚热,而且将其扩大运用于多种虚热疑难杂症。
   二、病案举例
   病例一:五心烦热
   董某,女,41岁,农民。5月8日初诊。患者3年来每届春夏之交,即感骨蒸发热,渐至手心、足心及心口灼热,以致心烦不安,神疲乏力,小便色黄灼痛,曾经中西医多次治疗,均未奏效。诊时,虽骨蒸发热,但体温并无变化,舌质红绛,苔薄黄,脉虚数,左寸较为洪盛。证属水亏火盛,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
   处方:黄芩30g,细生地15g,苦参9g  3剂,隔日1剂,水煎,早、晚空腹服。
5月20日二诊:服上方后,五心烦热及蒸热等症已减大半,舌绛及黄苔渐退,脉仍虚数。此虚热基本消退,继宜滋阴壮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处方:细生地30g,山萸肉、茯苓、粉丹皮各9g,泽泻6g,山药15g,沙参、麦冬各18g,地骨皮24g  5剂,每日1剂,水煎,空腹服。此方服后,病家来人调方云:烦热尽退,诸恙悉除。嘱原方再服5剂,以巩固之。
   [按]本案五心烦热、骨蒸发热虽系阴虚内热,但因虚热偏盛,故首诊柴老重用黄芩苦寒清热,其用量较原方明显加大,意在突出清热之功;后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滋阴壮水,首尾衔接,各有侧重而获佳效。    
   病例二:夜半发热
   李某,女,25岁,8月18日初诊。患者5年来,每年3-11月夜半发热,体温高达39. 5℃—42℃,至天明热退无汗,若于发热时稍有汗出,发热即退。发热时全身皮肤出现不规则红斑,消退后皮下有结节,某医院诊为结节性红斑。诊时见舌质淡红,尖部剥脱少苔,脉弦细而数。证属阴虚内热,迫血外泄。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
   处方:生地30g,黄芩15g,苦参12g。4剂,水煎,空腹服。
   8月24日二诊:服药1剂后夜半发热即停,精神、食眠均佳,但近两天咽喉疼痛。上方合桔梗汤化裁。
   处方:生地24g,苦参15g,黄芩、桔梗各9g,甘草6g。6剂,水煎,空腹服。
   9月3日三诊:服上药10天仅有四天夜半发热,咽痛消失。上方合青蒿鳖甲汤化裁。
   处方:黄芩、青蒿、知母、粉丹皮各9g,苦参15g,生地24g,鳖甲(打碎先煎30分钟)30g。6剂,水煎,空腹服。服完药后,夜半发热消失,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本案夜半发热,热退无汗,虽系高热,但舌红少脉弦细数,亦属阴虚内热。柴老首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即获初效,继合桔梗汤清利咽喉,终合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5年痼疾,霍然而愈。
   病例三:午后低热
   邵某,女,37岁,3月21日初诊。患者低热56天,伴腋下、腹股沟处肌肉疼痛。低热多于中午12时出现,体温37. 5℃,至凌晨1时左右热退身凉,伴手足心热,热退无汗,口干不欲多饮,疲惫乏力,腰腿酸困;面色萎黄无华,舌淡红、有齿痕,苔白润,脉弦细略数。曾于某医院检查,诊为低热待查,服用中药(不详)两剂,稍有减轻,停药如故。证属气阴两虚,虚热内扰,治宜滋阴清热,兼以益气,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
   处方:黄芩、生地、玉竹;荷叶、太子参各9g,苦参6g。两剂,水煎,空腹服。    :
   4月3日二诊.腰腿酸困,手足心热。
   此余热未尽,继用上方加地骨皮15g,知母9g。3剂,水煎服。  
   4月10日三诊:药后上症渐退,但3天前感冒又见低热,体温37.1℃,舌尖生疮疼痛。改用三物黄芩汤合封髓丹。
   处方:黄芩、苦参、黄柏各9g,砂仁4.5g,甘草6g,生地15g。3剂,水煎服。
   4月15日四诊:口疮痊愈,低热消退,嘱用六味地黄丸易汤加地骨皮30g。3剂,水煎服,以资巩固。
   [按]本案阴虚内热,兼气虚,故首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加太子参、荷叶、玉竹甘润益气养阴之品,使低热退却,正气渐复;后因外感复作,口舌生疮,继合封髓丹滋阴降火,标本兼顾;终以六味地黄汤滋阴善后,以资巩固。
   病例四:外阴灼热   
   杨某,女,53岁,11月30日初诊。患者两年前出现外阴及阴道灼热疼痛不适,伴小便灼热,时觉疼痛,心烦急躁,烘热时作,口干,舌体发热,大便干燥,3-4天一行。曾经某医院妇科检查,诊为老年性阴道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曾服中、西药多种(不详),均无明显效果。诊时除上述见症外,舌质淡红、苔薄白而干,脉沉细涩弱。证属肝热阴虚,肠燥失濡,治宜滋阴清肝,增液润燥,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
   处方:生地30g,黄芩、知母、黄柏各9g,苦参、怀牛膝各15g,甘草6g。3剂,水煎服。
   12月4日二诊:药后大便不干,两日一行,阴道及外阴灼热感明显减轻,余症亦有不同程度减轻。药症相投,上方去怀牛膝,加栀子、玄参、麦冬、桃仁各9g,鱼腥草24g,穿心莲15g。3剂,水煎服。
   12月8日三诊:除外阴轻度瘙痒,心烦、烘热时作外,余症悉退。继用上方加地肤子15g,6剂,水煎服。1年后随访,药后病愈停药,亦未复作。  
   [按]本案以阴道及外阴灼热为主症,其病位在厥阴肝经,证属肝热阴虚,肠燥失濡,故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的基础上,一诊酌加知母、黄柏清肝泻火。二诊又加玄参、麦冬、桃仁增液通便;栀子、鱼腥草、穿心莲清热燥湿。三诊复用地肤子清利湿热以止痒。其辨治过程始终有方有守,灵活化裁,切中病机,而获良效。
   病例五:两耳灼热
   马某,女,61岁,7月28日初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两耳灼热,自诉两外耳灼热难忍,除睡眠后无感觉外,自觉症状始终存在,伴心烦急躁,时有烘热。二便正常,饮食尚佳,听力正常,别无明显不适。经多处诊治无效,曾一度放弃治疗。诊时主症同上,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证属肾经虚热,循经上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
   处方:生地30g,黄芩15g,苦参、丹皮各9g。3剂,水煎服。
   8月1日二诊:服完上方,两耳灼热明显减轻,心烦急躁、烘热时作基本消失。上方化裁。
   处方:生地24g,黄芩9g,苦参12g。3剂,水煎服。4年后患者携家人来诊,告曰上方服完,至今痼疾若失。
   [按]本案较为奇特,临证鲜见。因肾开窍于耳,故两耳灼热,经年不愈,辨证为肾经虚热,循经上扰。二便正常、饮食尚佳、听力无影响、别无明显异常,说明仅为肾经虚热,未及脏腑。方用三物黄芩汤,既清肾经虚热,又兼养阴凉血,药简效宏。  
   病例六:虚热扰神
   陈某,女,50岁,12月20日初诊。患者素因家事繁琐,操劳过度,兼之情志不畅,常觉寐少眠浅,夜梦纷纭,时感烦闷灼热,遇事急躁,无因喜悲,舌红而干,脉象弦数,左寸虚大。此为心阴耗伤、肝郁生热、虚热扰神之候,治以清热养心,疏郁安神,自拟“安神却梦汤”加减。  
   处方:珍珠母30g,茯神15g,莲子心1.5g,麦冬15g,夜交藤15g,炒枣仁15g,合欢花9g,佛手9g,甘草6g,琥珀5g。5剂,水煎服。
   12月26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后,病轻十之七八,仍以原方5剂续服,已竞全功。;
   【中医临床家---柴浩然】

秦艽扶羸汤---焦树德

柴胡6克、秦艽5克、人参4.5克、当归4.5克、炙鳖甲5克(先下)、地骨皮5克、炙甘草3克、紫苑3克、半夏3克、生姜2片、大枣3枚,水煎服。
       本方主治骨蒸痨嗽,声嗄不能出,肺痿,体虚自汗,或寒或热,四肢倦怠等病症
       主要以治阴虚内热证为主
       方中以柴胡秦艽解肌热而退潮热骨蒸;鳖甲地骨皮滋阴凉血而治骨蒸汗出(秦艽退潮热骨蒸,地骨皮退有汗骨蒸);参、草补气,当归和血;紫苑润肺除痰而止嗽;半夏化痰降气,协同清润之品使肺清而声音自开。诸药相合,滋阴清热,表里兼顾,气血双调,故曰「扶羸」。
       本方的药量是按原方药量折算的。我临床应用时,常比原方用量适当加大。例如秦艽可用9~12克,炙鳖甲可用15~20克,柴胡可用9~12克,其余药味均可适当加大3~6克,但人参不必加重。仅供参考。
       我曾以本方去人参半夏、姜、枣,加重紫苑,另加沙参、川贝、百部、杏仁、麦冬、杷叶,治疗活动期肺结核出现下午颧红潮热、咳嗽少痰、骨蒸盗汗、身体消瘦、夜间口渴、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阴虚痨热之证者,配以口服抗痨药物,常收满意效果。
       以本方合大补阴丸,改柴胡银柴胡随证加减,再配用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及大黄蟅虫丸,可用于治疗青年女子月经闭止1年以上,而出现骨蒸潮热、盗汗湿发、干咳少痰、颧红面黄、身体消瘦、双肩上耸、走路无力、舌质红、脉细数等症,俗称干血痨者。请参阅「大补阴丸」中治疗经验。
       我常以本方加青蒿10~15克、白薇10克、丹皮9克、香附9克、生白芍10克、生地15克,用于治疗查不出原因的「低热症候群」(本病以青年女子较为多见,男子虽有但较少,俗称「低烧」),常可取得良效。
       本方去人参半夏、紫苑、甘草,加知母青蒿乌梅,为「秦艽鳖甲散」,主治「风劳骨蒸,午后壮热,咳嗽肌瘦、颊赤盗汗、脉来细数」,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滋阴清热,治疗虚热劳伤的方剂。
       本方去当归黄芪茯苓、生地、白芍天冬知母桑白皮桔梗肉桂,名「黄芪鳖甲散」,主治「男女虚劳客热,五心烦热,四肢怠惰,咳嗽咽干,自汗食少,或日晡发热。」
       本方与秦艽鳖甲散、黄芪鳖甲散三方均能滋阴清热,治骨蒸劳热。但本方以滋阴血、退骨蒸、清肺金、出声音为主,「表里交治,气血兼调,为扶羸良剂」;秦艽鳖甲散则以驱逐深入骨间之风热、滋阴敛阴为主,治午后壮热、颧红盗汗、肌肉消瘦很快为其特点。黄芪鳖甲散则能滋肾水,泻肺脏之火以养阴,兼寓有引火归原之意,善治肝肾阴虚,相火上炎所致的五心烦热、咳嗽咽干、自汗食少、日晡发热诸疾,滋阴清热之中兼能益气固卫。这些药方对于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一时查不到原因而每日低热的疾病,确有扶正祛邪、改善症状、促进痊愈之功效。
       温病条辨》有青蒿鳖甲汤(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药味简练,配伍精当,也有滋阴清热的作用,但主要用于治疗高热病后期,阴液已伤,余邪未尽,深伏阴血之分,而症见朝凉暮热或低热不退,口干食少,脉象细数者。也可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查不明原因的「低烧」症,运用得法也有效果。
       没有阴虚证者禁用本方。

内伤发热

1.气虚发热
(1)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用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5克 归身1.5克 生姜2片 红枣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克
发热加减: 1. 自汗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表敛汗; 2. 时冷时热,汗出恶风者,加桂枝、白芍调和营卫; 3. 胸闷、脘痞、苔腻,加苍术、厚朴、藿香健脾燥湿。 内伤发热:1. 加减时作咳嗽者,加杏仁、半夏、前胡;2. 胸闷腹胀或痰多,饮食无味,苔腻,痰湿较重者,去黄芪、当归身,选加半夏、苍术、厚朴;3. 口干苦,苔黄腻者,去党参,减黄芪用量,加黄连、黄芩;4. 自汗甚者,可选加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糯稻根;5. 或冷或热,汗出恶风者,加桂枝、芍药;6. 气虚低热时作,劳则益甚,去党参,加银柴胡、白薇、功劳叶、仙鹤草。   2.血虚发热---归脾汤加味。药用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炒酸枣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黄芪3克  远志3克  木香1.5克  当归3克 龙眼肉3克  生姜3片  红枣3枚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内伤发热加减:1. 血虚甚者,加熟地、枸杞子、鸡血藤、以增强滋养生血的作用;2. 出血者,酌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棕榈炭等以止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选用止血药。内伤发热加减:1.发热较甚者,可用银柴胡、白薇、丹皮、赤芍以清虚热;2. 若兼舌黯,脉弦涩,体内有固定痛处或痞块者,宜选活血化瘀之品,如川芎、红花、制乳香、制没药、地龙等;3. 血虚较甚,发热不退者,加首乌、枸杞子、阿胶以补益精血。  3·阴虚发热---清骨散加味。药用生地黄6克、天冬6克、麦冬6克、知母3克、银柴胡5克、胡黄连3克、地骨皮3克、秦艽3克、青蒿3克、醋鳖甲3克、甘草2克 1.若血虚甚者,可加当归、白芍、生地以养阴补血; 2.嗽多者,加阿胶、麦门冬、五味子以滋阴润肺止咳; 3.若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以益气补虚; 4.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等脾胃虚弱者,宜去秦艽、胡黄连、知母等苦寒之品,加扁豆、山药等以健脾和胃益阴。内伤发热加减:1. 盗汗较甚者,可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表敛汗;2. 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养心安神;3. 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制首乌滋养阴精;4. 兼有气虚,而见头晕气短,体倦乏力者,加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内伤发热加减:1. 热甚者,可加黄柏、玄参;2. 盗汗甚者,可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3. 兼有时时振寒,营卫不和者,加用桂枝汤;4. 若兼见心悸怔忡,舌尖猝痛、尿赤等心阴虚并心火者,用天王补心丹合导赤散加减;5. 干咳痰少,口鼻咽喉干燥之肺阴虚兼燥热者,可用清燥救肺汤合泻白散加减;6. 眩晕易惊,肌肉瞤动,胁肋疼痛,脉弦数等肝阴虚兼肝阳上亢,肝气郁滞者,宜用保阴煎合化肝煎加减;7. 食欲减退,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干结之脾胃阴虚兼胃火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合清胃散加减;8. 腰膝酸软、咽痛、遗精等肾阴虚兼相火旺者,可用大补阴丸合三才封髓丹化裁。4.阳虚发热---右归丸加味。药用大怀熟地12克 炒山药6克 山茱萸4.5克 枸杞子6克 鹿角胶6克 菟丝子6克 姜杜仲6克 当归4.5克 肉桂3克(粉冲服) 炮附子3克(先煎)1.如阳衰气虚,必加人参3-6克(焗服);2.如阳虚滑精,或带浊便溏,加酒补骨脂6克;3.如飧泄肾泄不止,加北五味子6克、肉豆蔻5克;4.如饮食减少,或不易化,或呕恶吞酸,皆吸虚寒之证,加炮干姜5克;5.如腹痛不止,加吴茱萸3克;6.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5克;7.如阴虚阳痿,加巴戟天6克、肉苁蓉6克,或狗鞭一条。内伤发热加减:1. 纳少腹胀便溏者,加干姜、大腹皮、鸡内金、扁豆;2. 脾虚泄泻者,合理中丸;3. 五更泄泻者,合四神丸同用;4. 遗泄不止者,选用水陆二仙丹及金锁固精丸;5. 气虚较甚者,加黄芪、党参。5.肝郁发热--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北柴胡3克、郁金3克、当归3克、生白芍3克、白术3克、茯苓3克、丹皮3克、栀子3克、炒薄荷1.5克 、生甘草1.5克、煨姜1片(包)丹栀逍遥散加减:1.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2.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发热加减:1. 热象较甚,舌红口干便秘者,可去白术,加黄芩、龙胆草清肝泻火,2. 胸胁疼痛者(肝经气滞),加川楝子,郁金理气止痛。发热加减:1. 头胀加白菊花、蔓荆子;2. 经前乳胀加合欢皮、青橘叶;3. 纳少不馨,加生麦芽、生谷芽;4. 咽堵如有炙脔加绿萼梅、苏梗、桔梗;5. 热象较甚,舌红口干,便秘者,加龙胆草、黄芩;6. 胁肋疼痛不解者,加川楝子、延胡索;7. 若肝病犯脾,脾虚夹湿,纳减便溏,苔腻者,则应去丹皮、栀子,加生薏苡仁、熟薏苡仁、煨姜等。6.瘀血发热---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用药思路参考 1 2 3 4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土鳖虫、九香虫; 5.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棱、莪术、大黄或水蛭、土鳖虫等; 6.血瘀经闭、痛经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发热加减:1. 发热较甚者,可加白薇、丹皮清热凉血;2. 肢体肿痛者,可加丹参、郁金、延胡索活血散肿定痛。发热加减:1. 气滞胁下有块者,加郁金、牡蛎、穿山甲;2. 月经闭止,瘀热内生者,加泽兰、益母草、川楝子;3. 心烦口渴欲饮者,可加知母、石膏;4. 时冷时热,口苦,苔黄腻者,可加黄芩、半夏;5. 阴血不足,热势缠绵不退者,可加秦艽、白薇、银柴胡;6. 跌仆损伤之瘀血发热者,可改用复元活血汤。  7.痰湿郁热---三仁汤化裁。药用杏仁12克、生薏苡仁18克、白蔻仁6克、半夏10克 、厚朴6克、黄连6克、黄芩6克、瓜蒌9克、葛根9克、竹叶6克、滑石18克 1.湿温初起,卫分症未罢,有恶寒现象者,可加藿香、香薷、佩兰以解表化湿。2.若湿重于热,症见呕恶,脘痞较重,舌苔垢腻,可加苍术、石菖蒲、草果以芳化燥湿。3.若热重于湿,症见身热口渴,满闷,心烦呕恶,或汗出不解,继而复热,邪热尚不深重者,可加连翘、黄芩、黄连以清热祛湿。4.若热盛湿阻,症见高热,汗多,身重,面赤,口渴,心烦,可去半夏、厚朴,加生石膏、知母、苍术以泻火兼除湿。5.若热盛伤津,症见口渴,唇焦,苔黄而干,舌边尖红,可去厚朴、半夏,加天花粉、麦冬以生津止渴。发热加减:1. 呕恶加竹茹、藿香、陈皮和胃降逆;2. 胸闷、苔腻加郁金、佩兰芳化湿邪;3. 热势较甚,舌红脉数、口渴者,加茵陈、黄芩清利湿热。发热加减:1. 呕恶明显者,加陈皮、生姜、竹茹;2. 大便粘滞不爽者,加炒白术、枳实或槟榔、莱菔子;3. 纳少、脘闷较著者,加焦山楂、莪术、焦白术等;4. 头痛头沉者,加白芷、羌活、川芎;5. 面色晦黯,肌肤不荣,发热经久不愈者,加水蛭、土鳖虫。   (1)黄芪15g,当归lOg,大枣5枚,共煎服。可用于治疗气血虚发热。   (2)熟地、白芍、当归、黄芪各lOg,水煎服。可用于血虚发热。   (3)黄芪、人参、肉桂、甘草各适量,煎水服。可用治阳虚发热轻症。   (4)秦艽、地骨皮、鳖甲各15g,水煎服。用于治疗阴虚发热。   (5)藿香、佩兰各lOg,生薏苡仁30g,柴胡lOg,共煎服。用治湿郁发热。   3.食疗方   (1)乌龟、鳖甲各1个,去头尾内脏,炖服,每周1次。可辅助治疗阴虚发热。   (2)银耳lOg,用开水泡开,细火煮烂,放冰糖少许,每周服1~2次。用于阴虚发热。   (3)山药、莲子、大枣各适量,煮粥服用,可连续服用。用于气虚发热。     二、食疗康复   1.人参鲷鱼汤适用于病后气虚者。每次用鲷鱼(大头鱼)头250g,人参lOg,油盐适量。先用水150ml,以弱火煎人参,1小时后将鱼头放入,用猛火煮熟,加入油盐。每周服2~3次,2周为1疗程。   2.何首乌鲤鱼汤 适用于病后精亏血虚者。每次用鲤鱼1条(约500g重),何首乌15g,油盐调味适量,加水500ml。先煎何首乌30分钟后再放入鲤鱼煎汤佐膳。每周服食2--3次,2周为1疗程。   

青蒿鳖甲汤

青蒿、黄芩、柴胡、陈皮、竹茹、枳实、半夏、茯苓、滑石、青黛等。青蒿二钱(6g)  鳖甲五钱(15g)  细生地四钱(12g)  知母二钱(6g)  丹皮

三钱(9g)

  [用法]  上药以水五杯(750m1),煮取二杯(300m1),日再服。
  [功用]  养阴透热。

    [主治]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最宜于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不足之虚热证。以夜热早凉,
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若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去生地,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止渴;治疗肺
痨骨蒸,阴虚火旺者,可加沙参、旱莲草以养阴清肺;对于小儿夏季热属于阴虚有热
者,酌加白薇、荷梗等以解暑退热;对于阴虚火旺者,加石斛、地骨皮、白薇等以退虚
热。
    3.本方现代常用于各种传染病恢复期低热、原因不明的发热、慢性肾盂肾炎、肾
结核等属阴虚内热,低热不退者。
    [使用注意]  青蒿不耐高温,用沸水泡服。余药煎服。
    [源流发展]  本方由《卫生宝鉴》卷5秦艽鳖甲散去秦艽、柴胡、当归、地骨皮、
乌梅加生地、丹皮所组成。秦艽鳖甲散主治素体阴虚,感受风邪,变生内热所致的阴虚
伏热证。本方为治疗温病后期,余热未尽而设,以阴虚重于邪热为主要特征。故去柴
胡、秦艽解表透邪之品,恐发汗伤阴;又去乌梅之敛汗,以防其收敛留邪;更去当归
者,是因当归在秦艽鳖甲散中是为素体肝血不足而设,本方证为温病后期热伤阴液为
主,故无须当归补血养肝,并防当归辛温助热,故去之而改用生地养阴、凉血、清热;
另以善治无汗骨蒸之牡丹皮,代替秦艽鳖甲散中善治有汗骨蒸之地骨皮。如此加减变
化,青蒿鳖甲汤遂成为治疗温病后期,阴亏热伏,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良方。本方现

已成为治疗阴虚邪恋的主要方剂,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后期低热不退、术后低
热、小儿夏季热、阴虚感冒以及各种原因不明的低热等属阴虚内热者。

    [验案举例]
    1.阴虚肺热  《北京中医》某女,52岁。曾患肺炎已基本治愈,但半月以来低热不退,干咳少痰,声音嘶哑,便干尿黄。查体:体温37.8℃,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血常规化验正常。证属阴虚肺热,治宜养阴润肺。采用青蒿鳖甲汤加味:青蒿lOg,鳖甲15g(先煎),知母12g,生地20g,丹皮12g,麦冬18g,川贝lOg,沙参12g。服药4剂后,体温下降,诸症减轻。但时感心烦,故在原方中加用百合15g,既清心安神,又润肺止咳。再进3剂,体温恢复正常,诸症消退。
    按语:邪热蕴肺煎熬津液,肺失滋润而生燥热,故干咳无痰,声音嘶哑,便干尿黄,舌红少苔,均属阴虚有热之象。治宜养阴清热为主,佐以润肺止咳,方用青蒿鳖甲汤加麦冬、川贝、沙参、百合以复其肺阴。药证相合,诸症得痊。
    2.阴虚内热  《北京中医》:某男,68岁。自述半月前患痢疾,经治疗后下痢已止,但是唯低热起伏不退已l周。经用抗生素无效,腋下体温在37.5℃至38℃,自觉疲乏无力,渴而少饮,暮热早凉,且大便干燥,尿少色黄。查体:体温37.8℃,面色潮红,舌质红而干,少苔,脉象细数。大、小便常规化验正常,血象正常。证属阴虚内热,治宜养阴透热。予青蒿鳖甲汤味:青蒿10g,鳖甲20g(先煎),生地18g,地骨皮15g,知母10g,丹皮12g,银柴胡12g。服药3剂后热势减退,效不更方,再进2剂,体温正常,诸证消除而告愈。
    按语:该患者年老体弱,痢疾治愈后,余邪未尽,阴虚生内热,其病在阴分,故见
低热不退。此时,治疗若单纯清热,则更伤阴液,而只顾养阴,又容易滋腻恋邪。故宜
使用养阴透热之法,养阴、清热、凉血合而用之,使邪热清除而又不伤阴液。
    3.急性血吸虫病发热  《中国中医急症》某男,32岁。持续发热18日,每日傍晚发作,午夜增高,清晨热退后一如常人,发热前先寒颤,饮食及大便尚可,小便黄,疑为肺结核,予雷米封作诊断陆治疗半月无效,转延余治。观其面其体瘦,精神疲惫,切其胸腹,无异常发现。询其月前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遂作皮内试验和粪便沉孵,报告均为阳性,诊为急性血吸虫病。投以青蒿鳖甲汤:鲜青蒿20g,鳖甲、生地各15g,知母、丹皮各log。患者服完2剂则热瘥。尔后继以吡喹酮根治病源而痊愈。
    4.热痹  《辽宁中医杂志》某男,32岁。半月前突然发热,微恶风

寒,咳嗽咽痒,右臀部和腰骶部酸痛。次日右下肢酸软无力,膝关节红肿疼痛。第三天

相继出现左上肢肘关节红肿疼痛。经某院检查诊断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后仍发热不减,关节红肿疼痛,于]0月26日遂来我处诊治。症见发热(体温39。5℃),不恶风,朝轻暮重,咽喉疼痛,左上肢肘关节和右下肢膝关节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屈伸活动不利,腰部酸痛,口渴咽苦,溲黄灼热,脉细滑数,舌红苔黄燥。血沉115ram/h,抗链“0”700单位。证属风湿热痹(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病因外感风热兼挟湿邪,痹阻经络,营阴受伤,气血不通而得。治宜养阴清热,除湿通络。方用青蒿鳖甲汤加味:青蒿15g,炙鳖甲15g,知母lOg,生地30g,丹皮lOg,生虎杖30g,雷公藤30g,秦艽lOg,鸡血藤15g,苡米30g。1日2剂,每隔4小时服1次。次日体温降至正常。照原方改为每日l剂,分两次服。连服4剂后未再发热,左上肢肘关节和右下肢膝关节
灼热红肿基本消失,疼痛大减,腰骶部微有酸痛。检查血沉,抗链“O”均降至正常范
围。效不更方,守原方继服10剂后,诸症悉除,热痹痊愈。

钟嘉熙治疗发热病症验案

1 滋阴清热

宁某,女,32岁,2012年l0月5日初诊。持续低热不退约3月。患者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l1年,近3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 37.4~C~38.3~C),午后及夜间加重,伴口腔溃疡、面部红斑、易疲劳、关节疼痛、下肢水肿等,曾在某医院用激素及对症治疗(用药不详),疗效不显。诊见:低热(£37.6cC),消瘦,神疲懒言,面部见蝶形红斑,口干,口腔溃疡,手足心热,心烦盗汗,关节疼痛,食纳、睡眠差,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西医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诊断:伏气温病,阴虚发热。治以滋阴清热,方以青蒿鳖甲汤加减。处方:青蒿(后下)、生地黄、玄参、地骨皮各15g,青天葵、鳖甲(先煎)各30g,知母、牡丹皮、秦艽、麦冬、柴胡、白薇、僵蚕各lOg,甘草6g。7剂,每天l剂,水煎,分2次温服。l0月12日二诊:发热及手足心热均减,面部红斑渐退,口干、口腔溃疡减轻,食纳、睡眠稍好转,仍疲乏、关节疼痛、下肢水肿,原方去青天葵、僵蚕,加乌梢蛇、络石藤、地肤子、玉米须、茯苓等通经活络、利湿消肿之品,续服14剂,诸症基本消失,效不更方,守方继服月余以巩固疗效。随访3月未复发。

2 甘温除热

杨某,女,27岁,2014年8月21日初诊。间断性反复性低热3年。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37.4—38.0a【=)。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做各种检查均未明病因,屡服清热、解毒、滋阴等药无效而前来求治。诊见:低热,头晕,心慌气短,动则气促,手足欠温,伴脘腹胀满、疼痛,纳少,睡眠可,大便溏,小便正常,舌苔薄白,脉沉细。脉证合参,诊为气虚发热。治以甘温除热,方用清暑益气汤化裁。处方:黄芪、党参各30g,神曲20g,五味子、黄柏、陈皮、白术、苍术各lOg,当归、麦冬、泽泻各15g,升麻5g,甘草6g。7剂,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二诊:发热减退,心慌气短减轻,偶见头晕、腹胀、呃逆,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沉细。守方加枳壳、柴胡各log,泽泻20g,继服7剂,另炖人参3og,分次兑服。三诊:热退,头晕、腹胀等症均缓解,食欲稍增,二便正常。前方加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各3og,继服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

3 和解少阳

张某,男,68岁,2013年2月15 El初诊。恶寒发热l周。患者1周前受寒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自服感冒清热冲剂、El夜百服宁等药,并在某医院经抗生素等治疗,发热反复。昨天病情加重,发热(t 38.8~C),恶寒,鼻塞流涕,周身酸痛乏力,服解热止痛药后,汗出热势稍退,但体温未降至正常,随即又升高,时有头痛,口干纳差,小便黄赤,大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外感发热,证属邪郁少阳。治宜和解少阳,清热祛邪,方用小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青蒿(后下)、法半夏各lOg,黄芩15g,茵陈、党参各20g,石膏(先煎)、芦根各30g,生姜2片,大枣10枚,甘草6g。6剂,每天1剂,水煎服。二诊:体温基本降至正常,唯El干、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数。原方加葛根20g,麦芽30g,再服6剂而愈。

4 祛暑解表

钱某,男,l6岁,2013年7月28日初诊。3天前因天气炎热贪食冷饮,并在空调房睡觉,次日早晨即发热,经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等均未退热(t38.5cc一40。0~C),遂转中医诊治。诊见:疲乏,发热恶寒,无汗,口干不欲饮,恶心纳差,舌尖红、苔白厚,脉浮数。诊为暑温兼感风寒。治以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方以新加香薷饮加减。处方:香薷、藿香、淡豆豉、法半夏各10g,鲜扁豆30g,连翘、厚朴各15g,金银花20g。4剂,每天l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药后汗出热退,续服2剂病愈。

甘温除大热的运用

邓铁涛

1999年,与卫生院陈医生一起治疗1位5岁女孩,发热 20 多天不退,诊断为肠伤寒,曾用氯霉素、青霉素和链酶素,住院10天,体温仍在38.5℃(腋探)之间,诊其面色黄,舌质淡,苔白润,脉缓。遂拟甘温除热法,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2剂,热稍降,后用桂甘龙牡汤(桂枝、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2剂而热退净。
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曾收治一病例隔年2次高热患者,第1次用补气养阴法退热,第2次用甘温补脾法而治愈,详述如下。
黄某,男性,20岁,工人。患者于1999年8月6日恶寒发热,体温在39.8℃上下,历经几家医院治疗,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激素等治疗无效,经各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入院时症见发热(发热时手足冷),怠倦,心悸,盗汗,腰酸软无力,小便淡黄,形体瘦弱,面白微黄无华,唇淡白,肌肤甲错,言语声低,舌质淡红,尖稍红,苔薄白,脉弦略数,夜晚体温38.2℃,中午体温36.2℃,血压90/60mmHg(12/8kPa),白细胞数12.9×109/L。经过集体会诊,分析此证怠倦,腰酸,心悸,言语声低,面色无华,舌质淡,是气虚不足所致,舌尖红,脉弦略数是阴分不足之证。此种发热,是气阴两虚的虚劳发热。治法:益气养血,滋阴清热。处方:清骨散加减。药物: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糯稻根30克,胡连6克,生地30克,鳖甲45克,银柴胡6克,地骨皮15克,知母12克。服药3剂,盗汗减少。后再加白薇、石斛,服2剂而发热全退。住院治疗27天,精神体力恢复出院。但患者于1967年11月7日又再发热,县医院又介绍来附院治疗。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39℃,病情与上一年发病大致相同,但精神与体力较上一年为好。我们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便照搬上一次的治疗方法,用清骨散加减,无效。于是改用抗菌素加激素治疗,其间先后调换了几种抗菌素(青、链、氯、金霉素,四环素等),用药当天体温下降,但翌日体温又复上升。中西药治疗10多天无效,后从中医仔细辨证,患者除发高热,日间为甚,夜多盗汗,每夜更衣七八次,面色黯滞少华,形体不瘦,舌胖淡嫩,脉大稍数而无力,胃口尚好。此属脾虚内伤的发热,治以甘温健脾。处方用归脾汤(黄芪25~30克),头两天体温仍在38~39℃之间,盗汗逐渐减少,乃坚持用归脾汤,体温逐步下降,观察10余天,精神体力恢复出院,并嘱其继续服归脾丸1个月。
我院1971届西中班学员实习时与带教老师治疗1例产后高热,亦以甘温除热法治愈。患者何某,32岁,曾产3胎,这次1产 4婴,宫缩无力,大出血,经产科手术、输血等抢救,术后3天血止。但高热38~40℃,经大量抗菌素及其他药物治疗仍未退热,病情有所发展。患者神疲,懒言,面白,自汗,头晕,心悸,虽发高热,但怕冷盖棉被,渴喜热饮,唇舌淡白,脉虽数大而中空(芤脉),白细胞5.1×109/L,中性75% 。患者一派虚象,故用甘温除热法。处方: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5克,当归15克,川芎9克,熟地25克,白芍18克,首乌25克,益母草15克,艾叶9克,香附9克,炙甘草6克。此方即十全大补去肉桂、云苓,加首乌、益母、艾叶、香附。去肉桂、云苓是虑其劫津,加首乌以养肝血,加益母草、艾叶、香附以调带脉与冲、任而理产后经脉之失调。服药2剂体温下降至正常,其他症状明显改善,再服药数天痊愈出院。
万友生大夫曾治一李姓患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大叶性肺炎,高热达40℃以上不退,白细胞降至0.6×109/L,经用各种抗菌素和清肺解热中药无效。患者高热而多汗,肢冷背寒,面、唇舌淡白,精神萎蘼,声低气细,恶心厌食,咳嗽、胸痛,吐血痰、脉虚数甚,万大夫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方:黄芪、党参各50克,白参、白术各15克,西洋参、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各10克,2剂服后体温降至38.7℃,复诊守上方,柴胡加重至15克,更加青蒿15克,继服8剂,体温降至正常,其他症状大为好转,惟仍咳嗽、胸痛、吐血痰。三诊守上方加入桔梗、枳壳、橘络、丝瓜络、紫菀、款冬花等药,更进20余剂,复查胸片示肺炎全部吸收,血象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本例身大热体温高达40℃以上而多汗,肢冷背寒,唇舌淡白,精神萎蘼,声低气细,现象热而本质寒,病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气虚,虽然兼有肺热的伤阳络之症,但治病必求其本,故投以补中益气汤方解决主要矛盾,气虚发热证解除了,肺热灼伤阳络之证也就迎刃而解。)
甘温除大热有其特定的含义,即指气虚抑或阳虚所致之发热。其发热程度可随阳气虚衰、虚阳亢奋的程度不同而不同,亢奋程度重的则发高热,否则发低热。因此,体温表上是否显示发热或高烧,不能作为我们是否采用甘温除大热法的依据,关键在于抓住气虚或阳虚这一本质,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不必拘于补中益气汤,而且可以采用升阳益胃汤、归脾汤、桂附八味丸等其他方剂的道理。这些都说明中医学在发展,现代高明的中医已超过了东垣。
总而言之,甘温能够除大热,实践已经作出检验,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仍然有待后人勇于实践,深入研究和提高。

长期低烧---讲座分析

长春中医学院教授  肖永林

患者赵X X,女,23岁。1999年12月初诊。

该患系X X医科大学X X临床医院X疗区的护士,因长期低烧而住本医院本疗区治疗。已住院很长时间,无明显效果。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黄白少华,口唇淡润,呈疲惫无力状。自言低烧已很长时间,体温经常在37?7.5℃之间,很少升至38℃。经多种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未查出原因,自感身体疲乏,懒动懒言,动甚则疲倦、气短,或有汗出,食欲不振,强食则胀满不消,嗜卧喜静,四末经常清冷。视其舌淡少华,苔白薄而润,脉弱无力。询问其他症情,言无头痛身痛之感。虽有低烧,而不恶热,反有阵阵畏寒之感,得温暖则消除。无心中烦热、口渴等症,大便基本正常,有时稍溏,小便清利,经期大致正常,唯血量时多时少而色淡。似属气虚发热,遂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g,生黄芪20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甘草10g,升麻5g,柴胡5g,陈皮10g,麦芽15g。水煎3次,合并滤液分3次服,为1日量。

3剂后,自觉食欲好转,饮食增多,其他症状如前。

又2剂后,除饮食增加外,又觉身上有点气力,已不像从前那样疲惫不堪。

继续服前方数剂,体温降至36.5℃,疲乏无力、短气等症皆大有好转。根据现在的情况,患者与疗区的领导研究,决定出院回家服药休养。嘱其服用人参健脾丸与补中益气丸,补益脾气,以培根本。继续服上述2种丸药至春节,身体完全复原,从未发热,容光焕发,精力充沛,与1个半月以前完全判若两人。

【医生甲】此患者长期低热,老师根据什么辨为气虚低热呢?

【老师】临床上,长期低热的患者不少,导致长期发热的原因很多,证情也较复杂。

此患者之长期低热,所以诊为气虚发热,主要是因为其有一派脾虚气弱之候。

首先,对长期发热,应辨明其为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此患者既无实热之表现,也无湿热之征象,更无毒热(如疮痛)之证侯。故基本上可以排除外感之实热。那么,此病之发热只能属于内伤发热之范畴。

其次,在内伤发热中,也有虚、实两类,也应辨明。此患者,既无外伤、出血之病史,也无痛有定处与刺痛之症状,口唇舌质又无青紫及瘀斑之现象,则其发热非瘀血发热可知。

患者无恚怒不遂而致气滞肝郁之因,也无胀闷易怒、太息之征,又无经期腹痛乳房胀痛之症,则气滞肝郁化火之发热也可排除。剩下的只有在虚证中进行辨别了。

因虚而致之发热,有阴血不足与阳气虚衰之不同,皆为虚热之属,也称虚火。丹溪所说的“实火可泻,苓连之属;虚火可补,参芪之属”的“虚火”,即属此类。更确切地讲,参芪之属所治的虚火,必为气虚无疑。

阴血不足之发热,由于阴虚不足以涵纳阳气,而阳气独亢,故多出现五心烦热(即手足心发热,心中烦热),多梦失眠;而此患者五心不烦热,且嗜卧多眠。阴虚之发热,由于阴液不足则欠于濡润,故多口唇焦干而红,咽燥;而此患口唇淡润,不红不干,且无咽燥之感。知其并非阴(血)虚发热。该患者明显地表现出身体疲乏,四肢倦怠,懒动懒言,动则益甚,则其为脾气虚衰已属无疑。故在治疗时,采用补中益气之法而获效。从其服药后的效果看:首先表现出来的是食欲转佳,饮食增多。说明中气渐旺,脾升胃降之功渐复。饮食一增,则谷化精微,机体得养,故逐渐感觉有了力气。以后才逐渐体温下降恢复至正常。可见欲治气虚发热,必先补益中气,使脾胃之气得复,能纳能化,谷气日充,则热可自退。若一见发热,而不辨其属虚属实,在气(阳)在血(阴),而一概施以寒凉继以滋润,不唯难于收功,恐反益增其疾。

【医生乙】阴血虚则热,阳气虚则寒,这是一般的规律。而气虚反能发热,应该怎样理解呢?

【老师】阴血虚而热自内生,阳气虚而寒从中起,易于为人所理解。气虚反能发热,确实难于说明其机理。但在临床上,由于气虚而导致的发热,确实存在,有致长期低热者,也有长期高热者。

首先,应当明确,气虚发热之气虚,是指脾胃气虚而言。造成脾胃气虚之原因,主要为饮食失节,劳役过度,忧伤思虑等。但对脾胃气虚为什么能导致发热,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并对这些说法提出我们的看法:

一是认为脾气虚陷,中焦虚寒,虚阳外浮而致发热。但从临床来看,很多气虚发热的患者,并无中寒之象,所以说因中焦虚寒而致虚阳外浮之说,似属无据。何况在治疗时,又很少应用温中散寒,引火归原之药!

二是认为脾胃气虚,谷气下流而蕴为湿热,使下焦阴火上冲而致发热。此说与上说正属相反,前者为虚寒,而此则为湿热。如若为湿热内蕴,或在便溺时,或在舌苔上必有湿热之象。而治之者,必先治其湿热,而后发热之症方能渐退。可是临床上,气虚发热的患者,往往既无湿热之表现,而又无需使用清利湿热之药,只宜甘温升举之剂而气虚得补则发热自退。况清利湿热之品是以祛邪为主,绝非脾气虚陷之可用。因而此说也似属不符。

三是认为气虚而卫气不固,因之易于感受外邪,正邪相搏而致发热。此说显然属于外感而致之发热,绝非内伤发热之属。尽管补中益气汤可用于气虚外感证,有益气解表之功,但不能因此而将气虚发热与因气虚而外感之发热混为一谈。况且气虚发热往往为长期发热,又无表证可察,与气虚外感之时常感冒,有外感则发热,无外感则不发热者显然不同。

四是认为脾胃气虚,健运失职,不能生血,血虚而致发热。这种说法实是将气虚发热与血虚发热混为一谈。

五是认为阳气不足,不能腐热水谷,而致阴虚,阴虚则热。上两种说法,—为气虚导致血虚,一为气虚导致阴虚。阴血不足不能配阳,阳气偏亢而发热。若说脾胃气虚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致阴血不足,为临床所常见。治之者,或补气而生血,如当归补血汤;或培土而养阴,如资生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白术山药、内金、玄参、牛蒡子)。上方皆是在用补脾益气之药的基础上,或加补血之药,或加滋阴之品。这与以温补升提宜畅之药为主的补中益气汤等,不能同日而语,因而上两种说法也属似是而实非。

六是认为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气机不畅,郁滞而化热。这种说法,虽然尚难尽美尽善,但却能够比较正确地说明气虚发热的机理。其关键即是因气虚而致郁,因郁而化热。其中因气机郁滞而化热,易于为人所理解。那么,因为气虚又怎么能致成气郁呢?往往难于理解。

盖人身之气,无时无刻不在运行,只有气机之升降出入运行不已,则生机不息,若有郁滞则疾病生,一旦停止则生命息。人身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以中焦脾胃的气机为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出入之机以脾胃为最。若饮食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脾胃,至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气机滞涩,郁而生热。

那么,气滞属实,气虚如何能导致气滞呢?盖人之气血,如江河之水。水势浩荡则奔流涌泻,一日千里,何滞之有?一旦水量减少,甚或枯涸,则推动无力,流通滞涩而处处淤积。故有云,“气之所以行者,气旺故也;气之所以滞者,气虚故也”。又有云,“人之气血如水,盛则流行,虚则鲜有不滞者”。

【医生丙】气虚发热,应以补气为法。而补气之方很多,为何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呢?

【老师】气虚发热,凡以补气为主的方剂皆可酌用。其所以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者,一因其方重在升补脾气,二因其方之作用补益之中又有升发行散之义。盖气以畅行为补。补其不足,宣其壅滞方为善补气者。况此证又为因虚致郁者乎! 

王幸福中医文集

 杨X X,女,28岁。中期引产后连续发烧达十天之久,初开始一二日体温高达39℃以上,以后便一直在37.8℃至38.5℃之问,身痛汗出恶风,咽痛鼻塞,轻有咳嗽,痰少不爽。住院医生十分焦急,曾投宣肺、调营卫诸方。并配合抗菌药物等治疗,病情不减.值余因科研任务丢该医院诊查病人,乃由该院病房大夫邀请会诊,余根据病人表现的一派“上感”症状,如咽痛鼻塞等,再加上脉数舌红,有明显的风热在卫见证,乃决意撇却“产后宜温”之论,投以大剂清宣解毒之剂,用习用之桑菊银翘合剂作为基础,重加石膏及清热解毒药物。方用.

桑白皮,桑叶各9克、杏仁9克,黄芩12克、鱼腥草30克,【山豆根30克】,生石膏30克(先下)、瓜蒌皮9克、桔梗9克,生甘草9克,杷叶9克、芦根30克。
服一剂,热退,体温已恢复正常,再服前方一剂,诸症悉解,至此病已痊愈,乃出院回家休息。
病例一 杨某,女,28岁。中期引产后连续发热达10天之久,开始一二日体温高达39℃以上,以后便一直在37. 8~38. 5℃,身痛汗出恶风,咽痛鼻塞,轻有咳嗽,痰少不爽。住院医生十分焦急,曾投宣肺、调营卫诸方。并配合抗菌药物等治疗,病情不减。值笔者因科研任务去该医院诊查病人,乃由该院病房大夫邀请会诊,笔者根据病人表现的一派“上感”症状,如咽痛、鼻塞等,再加上脉数、舌红,有明显的风热在卫见证,乃决意撇却“产后宜温”之论,投以大剂清宣解毒之剂,用习用之桑菊银翘合剂作为基础,重加石膏及清热解毒药物。
桑白皮9克、 桑叶9克、杏仁9克、 黄芩l2克、鱼腥草30克、【山豆根9克】、生石膏30克(先下),瓜蒌皮9克、桔梗9克、 生甘草9克、 枇杷叶9克、 芦根30克。
服1剂,热退,体温已恢复正常,再服前方1剂,诸症悉解,至此病已痊愈,乃出院回家休息。

桂枝汤儿科长期低热症

沈某,女,5岁,1993年10月6日初诊。患支气管肺炎(恢复期),低热不退已1月余,体温每在37.5~38℃左右波动。偶咳,面色黄白,动则汗出,纳差,二便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拟调和营卫,固表清热。方用桂枝汤加青蒿、银柴胡陈皮、糯稻根,5剂。药后热退,汗出减,但纳食仍少。上方去青蒿,加太子参、炒谷麦芽,继服5剂而愈。

戴丽三医疗经验选3  

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 《本草纲目))记载:扁鹊三豆饮由绿豆、赤小豆、黑豆、甘草节组成,治疮毒初起,又治“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故历代医家多将此方用治痘疹、疮毒之症。

根据多年实践验证,本方药性平和,味甘而淡,不伤胃气,而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养肝润肺,滋燥生津诸作用。具有滋养之功,但滋而无滞,虽清热解毒,但清而不伐。全方清中寓补,补中寓清。若能灵活加减,除疮毒、痘疹之外,还可用于因风、热、燥、火等阳邪为患,导致伤津耗液之燥热等证;更适用于脏腑机能失调如内脏津亏,或脏腑燥热伤阴之证,如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肺虚燥热,肺胃郁热,肝虚不眠等方面。经多年广泛运用于临床,灵活加减,疗效颇佳。

一、基础方及各豆功能

(一)基础方及加减药味基础方:黑豆,绿豆,红饭豆。替换用药方:淡豆豉,扁豆。

加减法:疏风解表加:桑叶、薄荷;清热解毒加:银花、连翘;泻火解毒加:黄芩、栀子、生石膏;破滞去瘀加:枳实、焦楂;清咽利膈加:牛蒡子、桔梗;宣肺止咳加:杏仁、贝母、枳壳;宣透痘疹加;虫蜕、芫荽、香菌脚;祛风止痒加:僵蚕、蝉蜕、刺吉力;清热消肿加:元参、夏枯草;清心除烦加:竹茹、灯心、栀子;养阴润燥加:麦冬、沙参、果杞、五味子;养肝润燥加:乌梅、冰糖;补益脾肺加:山药、莲子、苡仁;补脾养阴加:太子参、乌梅、山药。

上列各组药物,视病情需要可选择一、二组加入。

(二)各豆的功能

黑豆: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功能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本品尚有润肾燥而止盗汗,补肾虚而止遗尿。

绿豆:性味甘平,入心、胃二经。功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药性三字经》谓本品“通行十二经”,“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

红饭豆:又名赤豆,本品性味甘酸平,入心、小肠二经。功能利水除湿,止痒,和血排脓,消肿解毒。古人有“久食瘦人”之说。

淡豆豉:由黑豆经加工发酵而成,性味辛而微苦,入肺、胃二经,有解毒除烦之功,但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性味各异。用青蒿、桑叶同制者,则药性偏寒,用麻黄、苏叶等同制者,则药性偏温。

扁豆:性味甘,微温。入肺、脾二经,健脾养胃,消暑除湿,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为缓和滋养之品。二、临床应用

(一)用于麻疹

1.麻疹初期,证偏阳热者,用淡豆豉、黑豆、绿豆,加桑叶、薄荷、虫蜕、香菌脚。若服后疹出顺畅,发热渐退,改用红饭豆、黑豆、绿豆加乌梅、冰糖,养肝润燥生滓,以资调整。

2.麻疹后期,热退、疹消,如出现视物不明,皮肤搔痒者,若属热伤肺阴,肺阴受损,宜清肺热、补肝阴为主,用黑豆、绿豆、扁豆、虫蜕、关吉力、赤芍、果杞治之。痒止后,仍用三豆加石决明、广木贼、关吉力、密蒙花、鸡肝.滋肝明目,以恢复视力。

3.麻疹靥后,若肝肺余热不尽,症见低热持续,微咳不止,治宜养阴润燥兼清肺经余热,用三豆汤合二仙汤(黑豆、绿豆、红饭豆、黄芩、杭芍)治之。如服后热退咳止.继用三豆汤加乌梅、冰糖,酸甘化阴调治为宜。

麻疹后期,变证颇多,如属有余之证,或余邪未尽,或肝肺津枯,均可采用三豆汤加减治之。

(二)用于风热和火毒

1.表邪外束,肺胃郁热,发热,咳嗽,头身疼痛,舌红,苔薄黄或薄白少津,脉浮数,证属风热袭肺,肺气不降, (如支周感染等)治宜疏散风热,降逆止咳。方用枳实三豆银翘散(枳实、黑豆、绿豆、淡豆豉、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桑叶、贝母、苇根)。

2.外受表邪,肺胃郁热,咽痛较剧(如急性扁桃腺炎等),用上方枳实三豆银翘散加桔梗、甘草。

3.大头瘟,风温犯肺,三阳经郁热,致颜面漫肿发红,头痛寒热,脉数,舌红。治宜清热泻火,疏风解毒。用三豆汤加味(黑豆、绿豆、红饭豆、淡豆豉、生石膏、桑叶、银花、连翘、紫草、焦楂、僵蚕、虫蜕、淡竹叶)。

4.痄腮,一般由风温病毒所致者,症见发热,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拒按,舌红,脉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三豆饮加味(黑豆、绿豆、淡豆豉、银花、荆芥、连翘、夏枯花、僵蚕、板兰根)。

5.风热所致其他疾患,如荨麻疹、急性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紫斑、天泡疮、漆疮、急性蜂窝组织炎等,各病表现虽然不同,但病因均多为风热,火毒阳邪外侵,肺胃郁热,病位反映均在皮肤、肌肉。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故均可用枳实三豆银翘散加减治之。

(三)用于其他方面

1.小儿高热惊风,症由高热伤津,肝失濡养,热极生风所致者,用黑豆、绿豆、淡豆豉加钩藤、僵蚕、虫蜕、竹茹。

2.酒糟鼻初起,多因肺胃郁热所致,可用枳实三豆银翘散治之。

3.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虚烦,自汗,低热,血压波动,脉弦或沉弦,证属肝肾阴虚,津液不足者,可用黑豆、绿豆、淡豆豉加山萸肉、果杞、五味子、乌梅、桔络、竹茹、冰糖。

如属胆热痰滞,烦躁,失眠者,可用栀豉温胆汤加黑豆、绿豆、桔络、菖蒲、远志。

如属肝阴虚较重者,用三豆汤与生脉散合方服用(黑豆、绿豆、红饭豆、太子参、麦冬、淮枣皮、乌梅、冰糖)。

4.小儿遗尿,属肝旺脾虚者,用黑豆、绿豆、扁豆、淮山药、莲子、乌梅、冰糖。

5.小儿腹泻后,脾弱肝旺,饮食不为肌肤,形体消瘦,性怪喜哭,证属肝脾失调,治宜调和肝脾,用黑豆、绿豆、扁豆、桑叶、乌梅、冰糖、竹茹、灯心治之。

6.多发性疖疮,属风火湿热者,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黑豆、绿豆、红饭豆、桑叶、荆芥、银花、连翘、僵蚕、牛蒡子、蝉蜕、甘草。

7.预防流感,可用黑豆、绿豆、淡豆豉、桑叶、乌梅、银花、连翘、冰糖。

8.预防麻疹,可用黑豆、绿豆、红饭豆、紫草、银花、甘草。

9.食物过敏,周身发痒,奇痒难耐者,用枳实三豆银翘散治之。

1O.药物过敏,或药物中毒,用黑豆、绿豆、红饭豆、防风、甘草治之。

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范围甚广。总之,大凡急性、热性,津液亏损等疾患。均可在三豆汤的基础上加减使用。

三、病案举例

例一:

张姓小儿,年二岁。发热持续七日,心烦闷,唇焦燥,咳嗽流涕,小便短赤。舌红,脉数。耳前后疹出隐约。脉症合参,显系风温束肺,阴液受损.致疹不外达。治以清热透疹佐宣肺养液。用三豆饮加味。处方:

黑豆10克 绿豆15克 淡豆豉10克 桑叶10克薄荷5克

香菌脚3克(公鸡冠血数滴为引)

上方服二剂,疹自胸背渐出达于手足,热亦减退,胸闷心烦消失。凡治疗者须知,胸闷一分不减,痧出一分未透,此.临证至关重要者。

二诊:疹出顺畅,但患几夜间少寐,易惊,思水较多。此系疹出伤津,津虚不眠。用三豆饮加减。处方;

淡豆豉10克 黑豆15克 绿豆15克 桑叶10克乌梅15克

竹茹6克(加冰糖少许为引)

服一剂,能安静入睡,此时疹子渐靥。

三诊:将原方淡豆豉易扁豆,增强健脾养肝和肺调治而愈。

例二:

王姓男孩,年七岁。麻疹靥后,两眼视物逐渐不明,且兼周身皮肤发痒,舌质红,微有薄白苔,脉弦兼细。尿短少,胃纳不佳。形体消瘦,急躁不安。此为疹出热邪伤阴,肝肺阴液耗损,治以润肺养肝,滋津复液。用三豆汤加味。处方:

红饭豆10克 黑豆15克

绿豆15克 蝉花15克 赤芍10克

果杞15克 乌悔15克 (冰糖少量为引)

二诊:上方服三剂后,皮肤发痒已止,原方红饭豆易扁亘加石决明、广木贼、鸡肝一个。

三诊:上方服十二剂,视力逐渐恢复。

例三:

李姓男孩,年四岁。麻疹已靥。但发热持续(体温摄氏38度左右)不退,且咳嗽,自汗,喘促。脉弦数,舌红苔黄腻质干。诊为疹毒未尽,复受热邪,郁遏肺经。治以清热解毒平喘,方用三豆汤合二仙汤。处方:

淡豆豉10克 黑豆15克 绿豆15克 桑叶10克黄芩6克

杭芍15克

二诊:上方服二剂,热退喘咳止。仍用三豆汤,淡豆豉易红饭豆,减黄芩、杭芍,加乌梅15克,用冰糖少许为引,调理而愈。

例四:

杨××,女,二十一岁。发热三日,头胀痛,继之头面漫肿,颜面灼热疼痛。舌红少津,苔薄白粉刺,脉数。口臭,便秘。西医诊为颜面丹毒,转中医诊治。证系风温犯肺.三阳经郁热,肺胃气机阻滞,表里俱热。治以清热解毒,宜疏通气机为主。方用三豆合升降散。处方:

红饭豆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僵蚕15克蝉蜕10克

姜黄10克 大黄6克 桑叶10克紫草6克

二诊:上方服二剂,便通,头面肿势渐消,热减退。方用三豆汤加味。处方:

红饭豆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紫草6克焦楂30克

生石膏30克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僵蚕10克

三诊:上方服二剂,颜面肿势全消,且脱皮屑。此时出现虚烦不眠,苔粉刺已退,转现舌红少津。用三豆汤合温胆汤加山萸肉15克、乌梅15克、桑叶15克,调治而愈。

例五:

张××,男,四十一岁。发热39度,已三日,左下肢膝关节以下红肿灼热疼痛,逐渐向下蔓延至足背,行走不便。西医诊断为急性蜂窝组织炎,转服中药治疗。察舌红,答黄厚腻,脉弦数。全身酸困,尿短赤。诊为风湿外束,肺胃湿热。治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方用三豆汤加味。处方:

淡豆豉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银花15克连翘15克

生石膏30克 枳实10克 焦楂30克 僵蚕10克紫草10克

桑叶15克 白茅根10克

二诊:上方服三剂,热退,下肢红肿灼热疼痛大减.且能行走。继以三豆汤加驱风除湿剂。处方:

红饭豆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土茯苓15克苡仁30克

蝉蜕10克 独活6克 赤芍15克 枳壳10克牛膝10克

荆芥6克 连翘15克 川芎6克 柴胡6克

三诊:上方服二剂,下肢红肿疼痛全止,病已减去七八。脉由弦数转缓。继用三仁汤合三豆汤祛湿解毒,调治而愈:

例六:

方× ×,女,四十八岁。经期前后,皮肤发痒,虚烦不眠,潮热,心烦,手足热感较重。此证已持续三年,近半年来,发作更甚。脉细数,舌红少津。诊为肝阴虚损,肺燥生风.治以三豆汤加滋肝润燥之品。处方:

淡豆豉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果杞15克枣皮15克

乌梅30克 竹茹6克(冰糖少许为引)

三诊:上方服后,潮热及手足心灼热已止。嘱仍用原方,每周服二至三剂,继续调治以巩固疗效。

例七:

李××,女,四十一岁。潮热,失眠,动则自汗,手足心灼热,已一年余。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遂转服中药。察其脉细数,舌润无苔。诊为心阴虚损,肝阴不足。用三豆汤合生脉散加味。处方:

扁豆15克 黑豆20克 绿豆30克 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

五味子10克 枣皮15克 桔络6克 乌梅15克(冰糖少许为引)

二诊:上方服十余剂后,汗止,潮热退,且能安睡。嘱患者可以守方间断服用,以巩固疗效。

结语

从三豆汤及其加减方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看,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抗病毒。如用治麻疹、腮腺炎等。

2.抗细菌。如治疗支周感染、麻疹合并肺炎、扁桃腺炎、蜂窝组织炎等。

3.增强机体免疫机制。如用于预防麻疹、预防流感等。

4.解毒。如用于药物、食物中毒等。

5.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如用于妇女更年期症候群等。

综上所述,病虽不同,但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三豆汤及其加减方所治各症,都是由于阳邪伤津,导致机体津液耗损而出现之热症、燥证,临床表现虽各有不同,但燥热伤津是其共同的病理变化,这是制方的理论根据,亦即中医辨证施治的一条重要原则。

此外,本方还具有简便、廉、验等优点,随处可得,不需加工炮制,临床使用确能取效

经方临证得失录之(十)经方验案数则

案1:杨姓女童2岁08年8月28日初诊:低热,(37。8度)咳嗽流清涕,喉中有痰鸣舌红口渴:麻黄2,杏仁6,甘草4,半夏8,厚朴5,茯苓10,苏梗6,柴胡10,黄芩8,荆防各6,桔梗3,生石膏20(克)二剂,药后低热已退流涕亦止咳嗽亦减,但咽喉仍有痰声且不饥不纳,转方从半夏厚朴汤合小陷胸汤加味,由外线疏解转为内线疏通之意也:半夏10,厚朴6,茯苓10,苏梗8,枳壳8,炒谷麦芽各12,制大黄3,瓜蒌10,黄连1,一仁10,炒卜子10(克) 二剂。药后病愈。


  案2:40岁女性,产后三月,平素大便本溏,今又罹薄感,发热,(37.4度)头痛肢楚,恶寒无汗而舌红口渴,腹泻日四五行,自觉肛门灼热,予葛根汤合黄芩汤再加五苓散:葛根40,麻黄6,桂枝12,白芍12,甘草6,黄芩12,五苓散20(包煎),干姜6,大枣15(克)二剂。随访:药后即愈,不复诊矣。

【发热---连接】

  产后发热-裘笑梅2案      产后发热---卓雨农    产后发热-4秘方     产后感染发热--现代中医      经行发热-现代中医     热入血室-现代中医      热入血室--裘笑梅1案     经行发热-裘笑梅1案    手术后发热不退--哈院长--清热化瘀汤     外感温热病-8秘方 外感发热-中医学      风寒发热-沈绍功(荆防败毒散合保和丸}    呼吸道感染--清解表热方--印会河      湿温--沈少功     湿热证-王幸福甘露消毒丹     内伤发热-中医学     顽固性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运用      神经性发热-右归饮-沈绍功      退虚热--百合固金汤--沈少功  三十五.百合固金汤退虚热    清骨散---清热退蒸,养阴清火   柴葛解肌汤  肺癌高烧-王幸福     清热药 银柴胡  白薇轻清虚火、透泄血热    十大功劳善清虚热,补而不腻   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     水解散-辛温解表,清热通腑      白虎汤-气分热盛      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清凉涤暑法---清暑利湿泄热    湿热证---王幸福甘露消毒丹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五、六妙汤---黄腻苔    藿朴夏苓汤---芳香化浊,行气渗湿  【 1. 低 热 】   风热证      芩部丹---肺痨潮热,咳嗽咯血      人参黄芪散---补气养阴.清退虚热      甘温除大热----朱良春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内伤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低热(中医)的治疗用药/长期低烧案例/低热的中医治疗(转载)
发热症中医治疗优势
《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
【方剂与医案】清热剂之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汤临症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