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选用滋补药酒
★★★還舊樓主2012年11月20日轉自《养生主》★★★
药酒用于强身、补虚、治病,由来已久,源远流长。药酒中的补酒,可以补虚扶正、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如何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及补益需要的补酒?方法与上条选择补益类中成药大致相同。
气虚者:选用人参酒、刺五加酒、大补药酒、中国养命酒等。
血虚者:选用龙眼酒、熟地酒、桑椹酒等。
阴虚者:选用黄精酒、山药酒、天门冬酒等。
阳虚者:选用参茸酒、鹿茸酒、肉桂酒、仙茅酒、海狗肾酒、三鞭酒等。
气血两虚者:选用十全大补酒、八珍酒、百益长寿酒等。
阴阳两虚者:选用养元如意酒等。
服用药酒时,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及酒量,以适量为宜,不能将其当作一般酒饮用。患感冒、咳嗽、气喘、发热、“上火”者应停服,孕妇、小儿及心脏病、高血压病、肝炎、肝硬化及酒精过敏等均忌用。
一、药酒炮制不当 小心中毒
专家指出,好的药酒可以起到强壮身体的保健作用,但是家庭自制药酒如果调配不当的话,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损伤身体乃至危及生命。
四类中药需警惕
自制药酒应该选择适合家庭自制的安全可靠的药酒配方,有些配方并不适宜自制,比如一些有毒性的中药。
医师强调,在泡酒过程中有四类中药需要特别留意,因为近几年来因这四类中药引起药酒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一是“马钱子”,该药毒性较大,必须泡制后才可药用,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昏迷;二是“川乌”、“草乌”,此药泡制和煎煮后,对人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生的川乌、草乌毒性极大,严禁作为中药饮片直接泡酒。三是“水蛭”,中医用于破血逐瘀、通经,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内脏出血和肾损害,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禁用。四是“苍耳子”,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
市民如需自制药酒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应由正规的医疗机构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和购买药材,不可随意在街边采购中草药,也不能随便摘抄不了解的秘方,自配中药方剂。
药材切片有讲究
泡制药酒所需的药材在处理方面也是有讲究的,部分市民在泡制药酒时,将所需药材直接扔进酒中进行泡制,这样的做法并不恰当。
医生指出,一般制备药酒的药材都要切成薄片或者捣碎成粗颗粒状。首先,要按照医生处方配齐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然后将这些药材洗净晒干,一般比较坚硬的皮、根、茎类的药物,切成3厘米厚的薄片即可,草质的根茎,切成3厘米长度的段,种子类药材则可击碎。有些药物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泡制处理。民间验方的中药,一定要先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搞错药材。
此外,应将动植物药材分别浸泡,服用时再将泡好的药酒混合均匀。
酒度数不宜过高
一般用来泡制药酒的酒,有白酒、黄酒和米酒等几种酒类,市民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来选择不同种类的酒泡制药材,不过,所选择的酒度数不宜过高。
据介绍,一些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的是易溶于酒的,有的则是易溶于水的。如果酒的度数过高,则不利于水溶性成分的溶解,药材也就很难起效了。初笑鸥建议,泡药酒的白酒度数最好在40度或以下。
对于不善饮酒的人来说,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者果酒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选择不同的酒,需要浸泡的时间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度数越低的酒,需要浸泡的时间就越长一些。
需要提醒的是,药酒盛器不宜用塑料制品,因为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易溶解于酒,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容器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贮存环境宜选择阴凉处,室温以10℃~25℃为好,不能与汽油、煤油以及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混放。
药酒温饮最佳
好的药酒,有滋补保健甚至防治疾病的功效,要想发挥好药酒的功效,饮用的时间和温度也要把握好才行。
医生介绍,药酒要温饮,才能更好地发挥药酒的温通补益作用,通常应稍微加热,在饭前服用,以便药物迅速吸收,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药酒所用药物不同,药酒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作选择。
一般来说,每次可饮10~30毫升,每日早晚饮用,或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及浓度而调整,药酒万万不可多饮滥服,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还应避免不同治疗作用的药酒的交叉饮用。用于治疗的药酒在饮用过程中应病愈即止,不宜长久服用。
药酒禁忌人群
儿童不宜饮用;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相对较缓慢,应适当减量;肝炎、肝硬化、浸润性肺结核、消化系统溃疡、癫痫、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等患者不适宜;对酒过敏的人和皮肤病患者不适宜;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不宜饮用药酒。
二、自泡药酒的宜忌
药酒又名酒剂,系用白酒浸提药材而得到的澄明液体制剂,多供内服,少数作外用,也有些药酒内服与外用兼有效。为了矫味,药酒也常酌加适量的冰糖或蜂蜜。
药酒的制作有冷浸、热浸、渗漉和回流热浸四种方法。民间通常采用冷浸法,即将药材与白酒共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室温下浸泡,定期搅拌,一般浸渍30天以上。
由于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药酒通常用于风寒湿痹,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淤的功能。常见的有舒筋活络酒、胡蜂酒、国公酒、三两半药酒、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等(以上均为《中国药典》所收载)。此类药酒严禁孕妇服用,即便是外用,也严禁涂搽腹部,以免引起流产。
此外,酒精是很好的溶媒,对药材可以提取出较高比例的成分,民间习惯用贵重药材浸泡药酒,用于滋阴补肾、养血固精。常见的有参茸酒、三鞭酒、人参酒等。
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药酒都有固定配方,符合中医方药理论。这一方面,老百姓往往重视不够,经常随意调配中药,浸泡药酒饮用,配方的不合理会使药酒失去原有的功效,饮用无益,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中毒。自己浸泡药酒,应该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调配处方,并按照一定比例添加白酒,一般为1:4—1:30。
浸泡药酒所用白酒的酒精含量通常为50—60%。因为含有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消化道,加快血行速度,增加心脏负担,抑制甲状腺素分泌等,所以药酒不适合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支气管炎、哮喘患者等服用,也不适合儿童、孕妇服用。另外,服用其他药物的同时,也应该避免饮用药酒。
李时珍说:“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此物损益兼行。药酒亦然。”可见药酒虽好,但必须适度饮用,一般以一日2—3次、一次10—50毫升为宜,切不可过量饮用。孙思邈说:“冬服药酒二三剂,立春即止,此法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说明冬季是饮用药酒的最佳时节,尤其对于中老年人。
三、药酒的使用方法
药酒的使用方法,一般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药酒中,多数是内服或外用,但有的药酒,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外用法,一般按要求使用即可,但内服法,尤宜注意。
1.服用量要适度。服用药酒,要根据人的耐受力,一般每次可饮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各饮1次。或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和浓度而调整。总之饮用不宜过多,要按要求而定。平时习惯饮酒的人服用药酒的量可稍高于一般人,但要掌握分寸,不能过度。不习惯饮酒的人服用药酒时则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过渡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用冷开水稀释后服用。
2.服用药酒要注意年龄和生理特点。对于女性来说,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一般不宜饮用药酒;在行经期,如果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功能较强的药酒。就年龄而言,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较为缓慢,服用药酒的量直适当减少;而青壮年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服用药酒的量可相对多一些;对于儿童来说,其大脑皮层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身体各器官均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酒精的伤害,且年龄小的幼儿,酒精中毒的机会越多。酒精可对儿童组织器官产生损害,可导致急性胃炎或溃疡病,还能引起肝损伤,与致肝硬化。酒精对脑组织的损害更为明显,使儿童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儿童一般不宜服用药酒,如病情需要,也应注意适量,或尽量采用外用法。
3.药酒服用时间。通常应在饭前或睡前服用,一般佐膳饮用,以使药性迅速吸收,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同时药酒以温饮为佳,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性的温通补益作用,迅速发挥药效。
4.要中病即止。用于治疗的药酒,在饮用过程中,应病愈即止,不宜长久服用;补性药酒,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宜少饮,不可过剂。
5.饮用药酒时,应避免不同治疗作用的药酒交叉使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四、药酒的适用范围与禁忌
适用范围
因为药酒具有“药食同用”的特点,因此药酒的适用范围日益广泛。概而言之,主要适用于:
1.能治疗疾病。药酒能治疗之疾病甚多,凡内科、妇科、儿科、骨伤科、外科、皮肤科、眼科和耳鼻喉科为各科190多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疗之,无论急性疾病,还是慢性疾病均适用,而且疗效显著。
2.能预防疾病。由于药酒有补益健身之功,能增强人体的负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防止病邪对人体的侵害,故能预防疾病而免于发病。
3.能美容润肤,保护人体的外在美观。
4.能养生保健,益寿延年。坚持服用保健药酒,能保持人的旺盛精力,延长人的寿命,使之达到最高极限。对年老体弱者尤为适用。
5.能作病后调养和辅助治疗,促进病体早日康复。(二)药酒禁忌药酒不是万能疗法,既有它的适用范围,自有它的禁忌一面。
古谓:“水能载舟、亦能复舟”。酒和药酒与健康的关系,正如古训这一哲理。适用的饮之则受益,反之则受害,适量饮用者受益,过量饮用者则受害。因此应当切记。
酒本身就是药,也可以治病,与药同用,药借酒势,酒助药力,其效尤著,而且使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因为药酒既有防病治病之效,又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之功,因而深受民众欢迎。我国目前饮酒者约1.1亿人,每年酿酒用粮食约125亿公斤,可谓饮酒大国。但如果不宜饮用或饮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因此有节制地饮酒和注意饮用酒和药酒的各种禁忌则尤为重要。
1.饮用不宜过多,要少饮。凡服用药酒或饮用酒,要根据人的耐受力,要合理、适宜,不可多饮滥服,以免引起头晕、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即使是补性药酒也不宜多服,如多服了含人参的补酒,可造成胸腹胀闷、不思饮食;多服了含鹿茸的补酒则可引起发热、烦躁、甚至鼻衄(即鼻出血)等症状。
2.不宜饮酒的人,不能饮。凡是药酒或饮用酒,不是任何人都适用的,不适用的,就要禁饮。如孕妇、乳母和儿童等人就不宜饮用药酒,也不宜饮用饮用酒。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功能相对缓慢,饮用药酒也应当减量,不宜多饮。
3.要根据病情选用药酒,不能乱饮。每一种药酒,都有适应范围,不能见药酒就饮。如遇有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病症的人,要选用适应药酒,不宜饮用滋补类药酒。
4.不宜饮酒的病症,不能饮酒。对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结肠炎和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统溃疡、浸润性或空洞型肺结核、癫痫、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等患者来说,禁饮酒,即使药酒也是不适宜的,以免加重病情。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有的病症服用针对性的低度药酒,不仅无碍,反而有益。但也应当慎用。此外,对酒过敏的人或某些皮肤病患者也要禁用或慎用药酒。
五、药酒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一)药酒的优点
为什么药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并乐于接受,自有它的独到优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范围广。药酒,既可治病防病,凡临床各科190余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疗之;又可养生保健、美容润肤;还可作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而延年益寿,真可谓神通广大。难怪有人称药酒为神酒,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股香泉。
2.便于服用。饮用药酒,不同于中药其它剂型,可以缩小剂量,便于服用。有些药酒方中,虽然药味庞杂众多,但制成药酒后,其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于酒中,剂量较之汤剂、丸剂明显缩小,服用起来也很方便。又因药酒多1次购进或自己配制而成,可较长时间服用,不必经常购药、煎药,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麻烦,且省时省力。
3.吸收迅速。饮用药酒后,吸收迅速,可及早发挥药效。因为人体对酒的吸收较快,药物之性(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临床观察,一般比汤剂的治疗作用快到4—5倍,比丸剂作用更快。
4.能有效掌握剂量。汤剂1次服用有多有少,浓液度不一,而药酒是均匀的溶液,单位体积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变,按量(规定饮用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疗剂量,一般可放心饮用。
5.人们乐于接受。服用药酒,既没有饮用酒的辛辣呛口,又没有汤剂之药味苦涩,较为平和适用。因为大多数药酒中渗有糖和蜜,作为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糖和蜜具有一定的矫昧和矫臭作用,因而服用起来甘甜悦口。习惯饮酒的人喜欢饮用,即使不习惯饮酒的人,因为避免了药物的苦涩气味,因药酒多甘甜悦目,故也乐于接受。
6.药酒较其它剂型的药物容易保存。因为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腐作用,药酒只要配制适当,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经久存放,不致于发生腐败变质现象。
7.见效快、疗效高。
(二)注意事项
酒本身就是药,与药酒一样,在饮用时,除注意《药酒禁忌》外,都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服用某些西药时不宜服饮用酒和药酒,饮了酒和药酒后就不要连着服用下列药物:
(1)大量饮酒并服用巴比妥类中枢神经抑制药会引起严重的中枢抑制。当饮用了中等量的酒并同时服用镇静剂量的巴比妥类药物时就引起明显的中枢抑制,使病人的反应能力低下,判断及分析能力下降,出现明显的镇静和催眠效果,如再加大用量可导致昏迷意外。
(2)精神安定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安定、利眠宁和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赛庚陡、笨海拉明等如与酒同用,对中枢神经亦有协同抑制作用,轻则使人昏昏欲睡;重则使人血压降低,产生昏迷,甚至出现呼吸抑制而死亡。
(3)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会因此而受到抑制。此时饮酒会因其分解酒精的酶系统受抑制而使血液中的乙醛浓度增加,导致乙醛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血压下降等反应。酒精还有诱导增加药物分解酶的作用,可使抗凝血药的作用处时间缩短。
(4)酒精对凝血因子有抑制作用,会使末梢血管扩张,所以,酒与抗凝血药不宜同时服用。
(5)酒精的药酶诱导作用可使利福平分解加快,对肝脏的毒性嗜强;还可使苯妥英钠、氨基比林等药物的分解加快,从而降低了药物的作用。
(6)糖尿病人服药期间宜戒酒,因为少量的酒即可使药酶分泌增多,使降血糖药物胰岛素,优降糖等药物的疗效降低,以致达不到治疗效果。如果大量饮用酒会抑制肝脏中药酶的分泌,使降糖药的作用增强,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甚至昏迷死亡。
(7)心血管疾病患者服药时宜戒酒,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服用硝酸甘油的患者,如果大量饮酒会引起肠胃不适,血压下降,甚至会发生昏厥。
(8)高血压患者如果既饮酒又服用眼乙腚、肼苯达学等降压药或速尿、利尿酸、氯噻酮等利尿药,均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服用优降宁时则反应更为严重,会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甚至会出现高血压危象。
(9)酗酒会增加和诱发多种药物的毒副作用,酗酒者会发生酒精性肝炎,如再服用氨甲喋吟含干扰胆碱含成,加重肝损伤,使谷丙转氨酶升高,引起肝昏迷和呼吸抑制。
(10)酒精和阿司匹林都能抑制胃粘膜分泌,增加上皮细胞脱落,并破坏胃粘膜对酸的屏障作用,阻断维生素K在肝脏的作用,阻止凝血酶原在肝脏中的形成,引起出血性胃炎,促使胃出血加剧或导致胃穿孔等严重后果。
(11)酒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会增强酒精的精神毒性。而灰黄霉素与酒同用则易出现情绪异常及神经症状。酒与地高辛等洋地黄制剂同用,可因酒精降低血钾浓度的作用,使机体对洋地黄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而导致中毒。
2.某些疾病忌饮酒过多。例如:
(1)肝病患者忌多饮酒。因为肝炎病人的肝功能不健全,解毒能力降低,饮酒会使酒精在肝脏内积聚,使肝细胞受损伤而进一步失去解毒能力,加重病情。慢性肝炎患者继续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和肝硬化,酗酒者中约有10%会出现肝病。女性酗酒,即饮酒量少于男子,但发生肝硬化的时间却早于男子,危害更严重。饮酒者比不饮酒者的肝癌发生率高12倍以上。酒精还是胃蛋白酶的抑制剂,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取,影响消化吸收。肝炎病人饮酒可导致营养不良性肝硬变。无症状乙型肝炎者可不出现肝炎症状,肝功能检查也正常,但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科学家发现:这些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病变。国外科学家曾对296名无症状的澳抗阳性者进行试验,当受试者每天饮人酒精低于60克时,大多数澳抗阳性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而澳抗阴性的健康者在每天饮入酒精量大于80克时仅少数人出现轻微的肝功能异常。当每日饮入酒精量在60~80克时,澳抗阳性者的肝功能会出现明显的损害,而澳抗阴性的健康的肝功能没有出现变化。长期饮酒者 —旦出现类似肝炎的症状,如肝区疼痛、上腹部不适、疲乏无力、消化不良、贫血、蜘蛛痣、肝掌、神经炎、睾丸萎缩等,应首先考虑为酒精性肝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应彻底戒酒,适当休息,注意饮食,并服用保肝药物。
(2)高血压病人忌多饮酒。研究人员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饮酒量的增多而逐步升高,血压升高愈大,其心、脾、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也愈多,其寿命愈短。大量饮酒者的血压明显高于不饮酒者,如停止饮酒可使血压回降,重新饮酒则血压回升。长期饮用含大量酒精的饮料对高血压及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饮酒引起的高血压并发症中尤以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其死亡率是不常饮酒者的3倍。长期饮酒者实际上处于一种间隙性酒精戒断状态,停止饮酒后伴有血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浓度升高,正是这类物质可使血压升高。在对饮酒的和不饮酒的高血压患者给予同样治疗后,饮酒者的舒张压不易控制,而不饮酒的人的高血压症状容易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宜戒酒,服用冶疗药酒也应适量。
(3)冠心病人忌饮酒过多。大能饮酒会减少脂肪作为热能的消耗,使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的血浓度增加,同时却阻碍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了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着。体内对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处理主要依靠脂蛋白脂肪酶的作用,大量饮酒会使酶的活性受抑制。从而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但每天规律性地少量饮酒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有所减轻,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冠心病症状缓解。少量饮酒虽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但不能因此而开怀痛饮。因为一次饮白酒150~200毫升,可引起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长期过量饮酒还可使血液中的脂肪物沉积在血管壁上,使管腔变小,造成心肌营养不良,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继而促进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从而出现心律失常,在酒精中毒性心脏病晚期还常见进行性心脏衰竭,故冠心病患者饮酒的量要少饮为宜。
(4)中风患者忌饮酒过多。酒精有直接导致心律失常作用,可引起心律紊乱或心肌病,以心房颤动最为多见。酒精引起的心房颤动和心肌病可使心脏输出的血量减少,造成附壁血栓形成,引起心源性脑栓塞。酒精还可引起强烈的血管反应,造成血压变化无常。酗酒引起的血管麻痹,使其舒缩功能障碍、导致血压急剧变动,如果血压下降过多过快,容易造成心脏和脑部供血不足,加上酒后定向力障碍和步态瞒珊,容易晕倒造成颅外伤,使得脑血管破裂。酗酒也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新陈代谢增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引起血管破裂。酗酒后的急性酒精中毒还可使体内凝血机制激活,促进血小板聚集而使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速度减缓,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如果饮酒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症以及吸烟这一危险因子存在,则中风发生率将会提高,而且发病也比不饮酒者为早。因此节制饮酒则可降低中风的危险性。而中风后遗症,适宜饮用药酒,又可促使病情早口康复。
(5)骨折后忌大量饮酒活血。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大量饮白酒或药酒活血,可以起到活血作用,有利康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骨折后饮酒过多,会损害骨骼组织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能力。同时,酒精还能影响药物对骨骼的修复作用。因而骨折后不能饮酒过多,否则对骨折的愈合是十分不利的。但少量饮用药酒,则有助于骨折的早日愈合。
3.育龄夫妇忌饮酒过多。适量饮酒使人感觉松弛,失去焦虑,行为放荡,并引起性兴奋;过量饮酒进人麻醉期后则破坏性行为,并抑制性功能。急性酒精中毒会抑制性功能,而慢性酒精中毒也可影响性欲,并伴有内分泌紊乱,在男性方面表现为血中睾丸酮水平降低,引起性欲减退,精子畸形和阳痿,这是因为酒精严重损害了睾九的间隙细胞,使其不能正常地分泌雄激素和产生精子。如这种受酒精损伤的精子与卵子结合,所发育成形的胎儿出生后智力迟钝,发育不良,愚顽,且容易生病。孕妇饮酒对胎儿影响更大,即使微量的酒精也可直接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发育,妊娠饮酒可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发生,患儿80%以上为小儿畸形,并常有易怒、震颤、听觉过敏和吸吮反应低下等表现。胎儿酒精综合征在产前产后皆发育不良,严重者可导致流产或死胎。调查表明:孕妇妊娠初期饮酒的危害更大,极易引起胎儿酒精综合征。即使怀孕前一周内适量饮酒也会抑制胎儿的生长,使新生儿体重显著减轻。所以,育龄夫妇不宜多饮酒,只有患了不孕症和不育症的育龄夫妇可以考虑服用对症的药酒进行治疗。
4.饮酒忌成解。适量饮酒是人生一种乐趣,但嗜酒成痛则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所致的一种精神障碍。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精神紊乱,失去控制力等,在临床上称之为急性酒精中毒。而慢性酒精中毒则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中毒,表现出人格改变和智能衰退逐渐加重,自私孤僻,不修边幅,对人漠不关心,精神不稳,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下降,震颤等征象。科学试验证明:当人体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03%—0.05%时即可表现出欣快和动作增多;达到0.06%—O.1%时兴奋加重,称之为轻度醉酒;达到0.2%时为中度醉酒,表现出步行困难,言语含糊;达到0.3%—0.5%时可出现共济失调、知觉障碍、昏迷或死亡。酒精中毒者容易继发肝性脑病和烟酸缺乏性脑病等。酒精中毒的发生不仅会严重损害个人健康,而且困扰人的精神活动。酗酒可以使体内淋巴细胞减少,还直接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并通过干扰巨噬细胞的激性和吞噬能力而减弱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障碍,显著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会。
5.服治疗药酒一定要适合病情,有针对性服用,不可几种治疗作用不同的药酒同时或交叉服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服补性药酒,也要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有针对性,不可乱饮,否则会适得其反,有碍健康。
6.用药酒治病,可单用,必要时也可与中药汤剂或其它外治法配合治疗;有时药酒仅作为辅助疗法之用,不可偏执。此外,服用药酒后,不宜再服白酒;也不宜与白酒同饮。
总之,饮用药酒,要切记《药酒禁忌》和注意事项,适用则用,不宜用则禁,同时用量要按要求饮用或遵医嘱,切忌过饮滥饮。
六、10种人不宜饮药酒
药酒最适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虚弱体质,补充体力,避免老化,并可提高新陈代谢。所以最适合半健康状态,而且又想增强免疫力的人饮用。
但是由于药酒是用酒精浸泡而成,所以有些人就不适合饮用,如病情严重、发烧、或机能亢奋的状态都应避免,其中包括患有出血性疾病、发炎、呼吸器官疾病、支气管炎、肝炎、溃疡、肺结核、口腔炎、高血压、各种癌病等10种人都不宜饮用。
七、药酒适量服,治病又滋补
在中医药学里以及民间,用酒泡中药治疗疾病有其独特的疗效,药酒因此成为我国特有的一个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治疗筋骨酸痛的药酒,如大家所熟悉的五加皮酒、木瓜酒、国公酒、性药酒等。另一类是滋补酒,是用于 I滋补健身的,如人参酒、蛤蚧酒、三鞭酒、参杞酒、龟龄集酒、首乌酒、五味子酒等。
药酒是将药物浸泡于酒中,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目的是利用酒的辛温行散之性,以活络通经。因酒本身也是一种药物,有畅通血脉、散瘀活血、祛风散寒、消冷积、医胃寒、健脾胃、提精神和引药上行、助药之力等功效,所以,酒和药加在一起,可以增强药效,服用也很方便。
药酒是一种配制酒,是用白酒、黄酒、葡萄酒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按比例配制而成的。药酒的配制方法较多,家庭中可采用冷浸法,即把中药研成粗末,密封浸泡在50度以上的好白酒内,每日摇荡一次,—般10—30天后就可饮服。补药浸的时间长’‘些,药效更好。药量与酒量的比例可掌握在1:8左右。第一次药酒服完后,还可酌加白酒再浸一次,然后滤去药渣饮用。
用酒泡制中药,可“引药上行”,发挥“引经”作用,即更好地发挥药效,对1有适应症的老年人,服用对症的药酒是有好处的。但药酒也是酒,其主要成份是乙醇,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酒对人体健康有两重性,有益也有害,主要与饮酒的量有关,少量饮酒有益,多饮有害。少饮可刺激食欲,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有利于胆固醇的分解代谢;多饮则可损害肝脏功能,引起肝内脂肪沉积,并可诱发溃疡病,干扰营养素的吸收等。
所以,患有消化性溃疡、食管炎、胃炎、胰腺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炎、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的老人,以不饮或少饮为佳。如遇感冒、发热、咽痛及气管炎等,均应停服。其它老年入服用药酒时,也应注意选用药酒要对症,用量遵医嘱或按用量说明,不得超过剂量,更不能拿药酒当一般酒饮。有人以为补酒无碍,多喝一点也没关系,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过量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应当慎用。
服药酒如为了治病,可以四季随时配制服用;而滋补类药酒,冬令浸服尤宜,根据民间习惯,可从冬至日起,连服二三个月,但也不必过于拘泥时日。服药酒次数一般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半两左右,不善饮酒的可在睡前服少许。
八、小心自制药酒成“苦酒”
黑龙江省大庆市两位老年酒友自行用生川乌、生草乌等药材配制药酒,谁知开怀畅饮后却不幸双双丢掉了性命。原来,药酒里面浸泡出的过量的有毒物质乌头碱,引发了室性心动过速,后转为顽固的心室纤颤,导致两人死亡。
对此,中医专家指出,尽管民间偏方可能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使用时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别是药酒的泡制,更要讲究配伍得当,饮用科学。专家提醒,消费者要了解一些中药的相关知识(如鲜药和生药的区别等),学会甄别一些常用中药材的真伪,千万别因乱配滥服药酒而酿成悲剧。
药酒可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堪称祖国医学的宝贵成果。但配制药酒并非人人皆可,这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尤其是流传于民间的偏方,未被历代医学典籍所记载,未经过长期临床应用的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在生活中,根据这些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方子泡制而成的药酒,屡屡引发意料不到的中毒事件。
大庆市龙南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桂枝强调说,配制药酒既要讲究滋补身体,又必须注意安全可靠,避免毒副作用。要掌握药材成分搭配、泡制时间和操作方法,还要熟悉药酒的性质、功效和适应症的选择。李桂枝建议,消费者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或配制药酒,千万别自己当“郎中”,以免懵懂中饮下自酿的“苦酒”。
李桂枝主任介绍,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药酒,按其所浸制药物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治疗为主,其作用是祛风散寒、养血活血和舒筋通络,如追风药酒、跌打损伤酒、风湿骨痛酒等。另一类则是以补虚强壮为主,其作用是滋补气血、温肾壮阳、益肾生津和强心安神,如当归酒、蛤蚧酒、参茸酒、、三鞭酒、五味子酒、人参茯苓酒等。
选用这些药酒,除熟知各种酒类的功效外,还应根据个人的体质来选择。如一般老年人,多见气血虚弱,宜选择气血双补的药酒;体态瘦弱者,应饮用滋阴、补血、生津的药酒;神疲倦怠、心悸失眠者,可选用安神补心的药酒。
许多家庭在选购成品药酒的同时,还常常喜欢自己动手制作药酒。但如果盲目采用民间偏方,对药性、剂量不清楚,不了解配制常识,也不懂得对症服用,就难免发生意外。李桂枝主任说,使用民间验方,首先要弄清其中中药的品名、规格、用途、适应症和禁忌症,要防止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搞错药材;更要警惕质量低劣和假冒的中药材;鲜药和生药往往还需要先行加工炮制。另外,选择各种不同的酒类、浸制方法及浸泡时间,也都要讲究专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绝不能任意乱来。
药酒作为滋补保健品的一个重要剂型,凭借其特有的药之功、酒之力,显著地发挥了补虚强体、抗衰益寿的强大功效。但李桂枝主任强调,药酒绝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喝的,必须因人而异。如妇女在妊娠期、哺乳期就不适合饮用;在行经期,即使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性能强的药酒。
此外,有些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浸润性或空洞性肺结核,以及癫痫、心脏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不适宜服用药酒。酒精过敏的人、患各种皮肤病的人,也都不能喝药酒。否则,十分容易诱发和加重病情。
九、药酒并非人人能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药酒作为一种有效的防病祛病、养生健身的饮品已走进千家万户。
由于酒有“通血脉,行药势,温肠胃,御风寒”等作用,所以酒和药配置可增强药力,既可治疗、预防疾病,又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例如,市面上有人参酒、鹿茸酒、川贝酒、蛤蚧酒、虎骨酒及首乌酒等药酒。
从药酒的使用方法上分,可将药酒分为内服、外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三大类。
平时,有些人会自己酿制药酒,或购买药酒,每天喝上几杯,保健强身。但是,药酒并非人人能喝。一般来说,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不宜饮用药酒;在行经期,即使月经正常,也不宜饮活血功效较强的药酒;年龄愈大,则新陈代谢愈慢,服用药酒就应减量;患有肝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酒精过敏者,也应禁用或慎用药酒。
补气药或补阳药组成的药酒,炎夏应少饮为宜。并且,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避免。饮用药酒时,应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进行辨证服用,限量饮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你知道怎么选用炮制药酒的药和酒吗?
药酒什么时候喝 药酒良方精选
家庭泡制药酒的误区
自己泡药酒误区多 这些一定不要犯!
钓鱼中药酒其实并不神秘,附送独家实战效果不错的钓鱼药酒配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