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歷史文化古跡——新疆哈密柳樹泉白楊溝佛寺遺址【圖文】

    白杨沟佛寺遗址位于哈密市柳树泉农场白杨沟村东1公里处的白杨河上游。白杨河水自中部流过,将其分成东西两部分,当地维吾尔族人称为"台藏"。此系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大型佛教遗址,是哈密地区年代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
 

    哈密古称伊吾,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白杨沟佛寺遗址群位于哈密市西约60千米的白杨河上、中游,该遗址群是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大型佛教遗址,是哈密地区年代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教寺院
 

    玄奘西行线路显示:公元629年,年仅27岁的玄奘从长安出发,决定去天竺(今印度)求取真经。因为难以翻越喜马拉雅山系,他选择从西域(今我国新疆、中亚地带)绕道前往天竺。之后他独自一人“偷渡”出玉门关、穿过八百里流沙河,终于来到西域第一站伊吾。
 史料记载,玄奘途经伊吾时,“既至伊吾止一寺,寺有汉三人,中有一老者,衣不及带,跣足出迎,抱法师哭哀号鲠咽不能已已言”。伊吾当年管辖地拥有7个城池。
 

   玄奘路过哈密,停留了十多天,在此讲经说法,弘扬佛法,白杨沟佛寺在玄奘走后,香火越来越旺盛.规模也越来越大。
 
   大佛寺内依稀可辨的壁画,据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修建兰新铁路时,施工队伍将此地作为食堂,将原本精彩的壁画熏成如此

    寺院主要遗存在白杨河西岸,构筑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断崖立面上凿出窟体后,再用土坯砌筑,并在窟前接砌前室;二是利用断崖直接开凿成窟;三是在与断崖相接的台面上用土坯砌建成窟。此三种建窟形式,与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大同小异。洞窟的平面大致有两类,以长方形居多,方形次之。有单窟,也有两窟和三窟相连。内壁均抹草泥,现依稀可见彩色壁画。
 
大佛寺遗址,大佛残高8.2米,估计整身高度在15米以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
 
一列动车从兰新高铁新疆哈密白杨沟大桥上驶过




    寺院主要遗存在白杨河西岸,主体建筑分前后两室,以甬道相连,主室居后,,顶为穹隆形,内残存一坐佛,高8.2米。坐佛后墙的南面有一小型穹隆顶建筑,顶已坍塌。三面壁上均有小佛龛,旁边原有壁画。其周围还有房屋遗迹11间。另外还有一直径为3米的中心柱式洞窟。距此主体建筑南行百米有一佛塔残迹,上小下大,内为穹隆顶。塔外尚残存一方形土墩。距主体建筑北部亦有一组石窟,其中在一单窟的甬道中,发现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壁画,白底红绿彩,因年代久远已氧化成暗红色,图案系小千佛,佛光已成为黑色。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15)
七个星佛寺和千佛洞,新疆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群遗址
【 夏】新疆哈密伊吾秋冬季千年胡杨林【12】
玄奘之路 | 哈密白杨河流域,唐时的佛寺遗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对新疆地面古佛寺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