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年段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
柳河县实验小学    李科研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那么,怎样阅读,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这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饮琼浆,吸醍醐,在阅读中长见识、长能力、长智慧?因此,指导他们学会阅读、学会学习至关重要。反观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导向和现实中考试压力的影响,长期以来,过分注重教师对文本教法的研究,过于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讲授型”和“讲问型”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的“教路”跟着文章的思路走,学生的“学路”则跟着教师的“教路”走,“学”成了“教”的附庸,学生成了教师思维的俘虏——一句话,重教而轻学。
那么,如何能摒弃这些弊端,让阅读教学进行得扎实有效呢?笔者认为,合理地把握好语文课上“精略关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精读:自主而非自流
众所周知,“精读课”是对教材中一类课文的教学。教师就是凭借这一篇篇课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丰富学生的言语积累。对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的能力。
一、 自主阅读
教师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一)朗读
中年段的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如很多课后题提到:这个故事真感人,我要多读几遍。我能边读,边体会作者的心情,读出感情来......)。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入情入境地读。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在反复朗读中加强理解。
3.引导学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二)默读
默读比朗读速度快,也比朗读有利于思考。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要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材中的许多练习也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当然,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
1.对学生提出默读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为学生留有比较充实的默读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
3.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目的是听听学生有什么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善于疏导,进行归纳,明确哪些问题学生之间能够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师生共同解决,要突出重点、难点问题,“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4.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验收学生的阅读效果,稳扎稳打,切勿匆忙。
二、自主感悟
(一)内容的感悟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长城》一课有这样一句话: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整句话通过描写长城的长以及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学生围绕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展开思考,从而理解作者为什么说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2.边读边展开想像,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搭石》一课的课后题中提到:课文中许多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此时教师可结合这一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看不见的美在阅读中想像画面,进一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清文章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内容。在中年段的段落训练中,要特别关注作者是采用怎样的表达方法把内容有顺序、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的。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标好自然段序号,并想一想每个段落的意思。此时教师要教给学生筛选信息的方法,如从记事的段落要筛选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写人的段落要筛选出写了什么人、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特点;写景的段落要筛选出什么景物、什么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用通顺简洁的语言将主要信息归纳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概括能力落到实处。
(二)表达方法的感悟。
1.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
2.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
3.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
4.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四年级上册特别安排了侧重学习表达的“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读了《白鹅》和《白公鹅》,我们会觉得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那样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达的方法和语言风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猫》和《母鸡》,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但写法完全不一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
三、自主交流
把自己阅读中的体会,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和感受。交流过程中应注意:
1.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应加以肯定。
2.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想法随时发表,平等对话,无拘无束地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活动中,就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处。
3.如果学生的讨论交流偏离了对课文理解,或者学生的感受明显与课文思想内容不符,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
四、自主积累。
(1)语言积累。学生只有把阅读中接触到的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熟记于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运用时才能涌流于笔下。教学中积累语言的方式一是背诵,二是抄写。(在教材当中随处可见这样恰到好处的安排,常以课后题的形式呈现)。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的习惯。
(2)课外延伸。这一要求是在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应从具体课文实际出发。
a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如:四年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童话的世界”,在学完本组课文之后,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等有关书籍以增进对童话故事的了解,在园地三展示台中也提到了让学生办童话的墙报,小组编故事集等一系列相关实践活动,这些都是课外阅读的拓展延伸。
b引向课外观察。四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都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关,所以,在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应该结合单元特点布置相应的观察作业,同时结合课内所学习的观察方法,记观察日记,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如:《爬山虎的脚》一课,课后提示:我想泡点豆子,每天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我想和小林一起去观察蜻蜓的飞行,还要把观察结果写下来。所以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更要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这是重点。
c读写结合小练笔。《中彩那天》可结合书后课后题,请学生想像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并把想到的写下来。这样的小练笔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可以结合本课写作特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展开想像并进行细致描写,提高写作能力。
略读:简约而不简单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指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对于中年段的略读教学而言,我也在摸索与实践中有所感悟:
1.整体把握,抓住重难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在学生充分阅读后,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一两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写法的,引导全班讨论、交流。
2.巧用导语,教学有“路”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如人教版四(上)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前面的提示是这样的:“《巨人的花园》使我们体会到,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下面这篇童话会引起我们对幸福是什么的思考。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再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这段简短的提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本节课的教与学的思路。根据提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默读、读中自悟、进而解决问题;然后学生在交流中就自己感兴趣的两个问题中的一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适当点拔,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再议议,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
3.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略读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如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学生在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中学习到写景文章的特点:即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在掌握了阅读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后,学习后面的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火烧云》时,就可以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这样的实践,不仅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而且可以开辟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4.欣赏借鉴,领悟写法
怎样引领学生去感受表达上的精妙之处,这是略读课文的关注点。略读教学应挖掘其自身的语言特色,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人教版四(下)《七月的天山》一课,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七月的天山描写得美到极致。再比如四(下)第七单元中略读课文《全神贯注》和《父亲的菜园》在刻画人物性格时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非常细致。这些写法和语言特色在教学中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和借鉴的。学生从读学写,在进行单元习作《校园一角》、《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就能灵活地把课文中的所学运用进去。
5.适度拓展,延伸过渡
略读课文一般都编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发挥它的巩固迁移功能,还应发挥它的拓展延伸功能,最终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在三(上)第四单元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习结束时,安排了学生对整组课文的简单回顾与畅谈感受。师结合学生的感受提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让我们一起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吧!好好准备,下次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这里既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作了总结与提升,同时又适时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引发学生探究,是学习的拓展与延伸,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如四(上)23课《卡罗纳》一文,课前提示“下面的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课中“小泡泡”引导:“课文写得真感人。我要把《爱的教育》这本书找来读一读。”课后“资料袋”介绍了《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内容提要。教材三次出现《爱的教育》,旨在引导师生通过一篇课文去阅读整本书,最大限度地增加阅读量。
我们还可以通过整合相关内容的其他文章来进行广泛阅读,拓展视野。如学过四(上)第三单元略读课文《小木偶的故事》可让学生去阅读它的姐妹篇《最棒的还是我自己》与《我不是一根木头》;学习了略读课文《小英雄雨来》后,可去阅读其它战争时代儿童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略读是精读的重要补充,精读是一种准备,略读才是常常的应用。可以说,精读是一个人阅读思考深度的体现,略读是一个人阅读习惯素养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算真正的语文课堂。”我想只有教师先读懂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妙处所在,学生才有可能读出自己的惊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悟“比较阅读”——阅读优秀课改经验所感
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统编教材使用建议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3
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教学方法浅谈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和发展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