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与生活:最好的关系,往往是亲密有间,和意犹未尽

讲述不一样的心理学。

今天继续连载《生活中的100个心理学效应》第14篇——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

眼睛离物体近了,看得很模糊;离得远了,又看不周全。伴侣间走得近了,互相埋怨没有私人空间和独处时间;走得远了,又指责对方既不关心也不陪伴。朋友间玩得近了,互生厌倦;玩得远了,友情也渐行渐远。工作时间长了,效率骤减疲惫不堪;时间短了,起不到效果事情做不完。

凡此种种,离得远了或近了,时间长了或短了,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直观感受和判断。

要想找到最佳关系的平衡点,就要遵从刺猬效应。

什么是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

是指刺猬在天冷时靠拢取暖,但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相互刺伤的现象。

在寒冷的冬季,刺猬饥寒难耐,便靠在一起取暖。

因为浑身长满了刺,离得太远,取不到暖;离得太近,又会被扎伤,只好不断地调整距离。

最终它们找到了互相取暖,又不被扎伤的合适距离。

刺猬效应又被称为人际关系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好的长久的关系,要做到亲密有间。

既要在空间距离上给对方留有一席之地,还要在时间距离上给对方腾出时间。

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空间

最好的关系,保持适当的距离尤为关键

1.距离是一种保护措施

刚到六月份,浮躁的温度已高攀到30多度,很多女生出门前会涂防晒霜、打防晒伞,目的就是让炙热的阳光和娇嫩的皮肤保留一定的距离,从而不被晒伤。

“机不离手”的高速智能时代,基本上我们的手机上都贴了一层钢化膜,将手机屏幕和手及外界的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保护屏幕。

有车的朋友,也会在新买的轿车上贴上一层保护膜,让外界和车体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用来隔热和防紫外线。

同样,不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距离。

和谁走得过近了,接触的时间过久了,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和连累。

我们不妨回想下以前和自己如胶似漆的伴侣,三天两头聚在一起吃喝玩乐的好友,现在是否还有联系,感情变深了还是变淡了?

答案不言而喻,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分寸和相应的距离。

走得近了,接触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彼此身上更多的缺点和矛盾。加上再频繁的接触,就会不自觉地放大这些缺点。

如果隔一段时间不见,慢慢这些缺点就会被自己想通或内化,矛盾自然化解。

即使不见,还十分想念。

我还想举出另外一个例子,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感悟和启发,相信看完后你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我把它定义为:

2.距离是一种美

几年前我额头上长了一个痘,出于爱美,每次我照镜子时,总想去抠它。

虽然痘好了没有留下痘印,但是这一点“糙皮”却比额头上的其他皮肤要粗糙和坚硬。于是我就想把它揭掉,我以为这样就能长出好的皮肤来。

结果长出来后却令我大失所望,还是和之前一样,似乎比之前更加坚硬了,我像得了强迫症一样又去揭它,它又长出来,有时还会揭出血来。

一连好几个月,我彻底放弃了,心情糟糕到了极点,再也不想去管它了。因为我已有心无力,无论我怎么做,还是不见转好的迹象。

我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某一天我无意中发现,额头上的这一小点“糟皮”竟然消失不见了。

我喜出望外,当你刻意管它时,它反而不好;当你不去关注它,并和它保留一定“距离”时,它反而让我变美了。

后来我明白了,当一件事情你暂时无法解决时,不妨留出“空白”和“距离”,不要再去想它。

等过一段时间回头看时,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距离是一种美

3.距离是一种责任

我的一位男性朋友小A,性格活泼开朗,还是个“戏精”。

朋友小B有男朋友,小A把小B当普通朋友对待,然而却经常单独约小B去看电影、吃饭。

有一次说唱歌手那吾克热要在酒吧举办演出表演,小A便买了票约小B去看。

小B的男朋友得知后不同意她去,为此两个人大动干火,闹得差点要分手。

在这事之后,刚好小B有个闺蜜正为找对象结婚发愁,她男朋友就想到让她把闺蜜介绍给小A认识。

后来小A、小B和闺蜜三人约了电影和饭局。

有一天我们几个朋友正在家中吃饭,小A不声不响把小B叫来了,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她的闺蜜,她还告诉小A其实是她男朋友要求介绍给他认识的。

小A不假思索、大言不惭地炫耀说,“我跟你男朋友就见过三回,就想着给我介绍女朋友,这感情好!”

听完后我们几个朋友默不作声,难道他不明白小B的男朋友因为介意他俩走得太近,才想到给他介绍女朋友的吗?

言外之意就是让他识相点,离他女朋友远点,他却反而当成了炫耀的资本,不管不问继续保持着亲密关系,最后只会伤人伤己。

单身者无论什么原因,都应该和非单身人士保持距离,这是修养;

有了对象或者已婚人士无论什么原因,都应该对异性“不近人情”,这是尊重伴侣。

4.距离是一种期待

好的、长久的关系,彼此双方一定是感觉到轻松、没有压力的。

在人际交往中,让彼此舒服大于一切,其他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对这句话的注解。

一旦距离过近,或接触时间过长,就会变成一种累赘和负担。

况且,距离感会让彼此更加期待下一次的约会、见面。

因为在这段“距离”中,双方都有很多的“空白”,就会有更多的话题,而不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胡乱搭话。

现实中,我们很多的沟通和对话都是无意义的,甚至是没话找话。

一件事情反反复复地说来说去,就像嚼甘蔗一样。

总嚼来嚼去就会枯淡无味,甚至还会划伤嘴唇。

好的关系,充满了一种期待。

距离是一种期待

5.距离是一种神秘感

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两性、宗教,和大自然都吸引了无数的人为之痴迷,并想方设法的一探究竟,就是因为它给人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这层面纱的一部分原因,是由距离感产生的。

人们对它还有所陌生,还有很多地方不了解,这就更加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征服欲。

由此可见,让别人对自己知根知底,凡事都有所交待,没有任何的秘密可言,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

对方把你看穿了、摸透了,就会觉得了无生趣,没有任何意思可言。

好比我们小时候做的数学题,同样难度系数的题目已经会做了,就不想再做下去了,而是要做有点难度的。

同样,我们平时玩的游戏也是一样。简单的已经不想再玩下去了,接下来就要挑战更难的。

如果一款游戏很容易且很轻松的就被打通关,这款游戏就很难畅销,玩它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因为没有挑战性,打赢了也没有成就感。

我们平时的工作,登过的山,游过的水,挑战的项目和极限运动通通如此,无一例外。

距离能产生神秘感,我们要善于利用这段时间和空间不断提升自己。

持续保持神秘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不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为感情注入新鲜的血液。

生活虽平淡,但有味、有趣、有意思,和有意义。

生活虽平淡,但有味、有趣、有意思,和有意义

既然距离感这么重要,我们该如何与他人保持距离呢?

1.延迟满足

一直以来,看到很多人都在大谈自律。

一说起自律,大家脱口而出的便是彭于晏了。

彭于晏做到了自律,因为他掌握了自律的方法。

而我们做不到自律,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自律很重要的细节——延迟满足,优先做最重要的事。

如果我们要减肥保持身材,不是不能吃油腻的食物,而是把晚上或夜里想吃的想法延迟到第二天中午或以后的某一时刻,因为晚上吃了会长胖。

有朋友约我们出去玩或聚餐,如果你的工作、学习计划、健身计划等没有完成,那不妨将聚会延迟到第二天、下周,或下个月。

只要没有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影响,而把原先的计划打乱,这就是自律的表现。

延迟的同时,也让我们和他人之间保留了一定的距离感,对下次的聚会充满了期待。

2.见面不要太频繁,见面时间尽量短

一段好的,长久的关系,就看我们是否懂得及时止损,点到为止。

比如,两个人见面时,如果没有更有意思的话题,不妨及时打住早点结束,或是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

再闲聊下去,对彼此都是折磨和伤害。也许对方接下来还有别的事情要做,不要干扰到对方的工作和生活。

另外,见面不要太频繁,否则缺少了神秘感和新鲜感。

及时结束

3.保持新鲜感,做到意犹未尽

对于夫妻、情侣来说,保鲜感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一定的新鲜感,新鲜感从哪里来?

新鲜感从神秘感和意犹未尽中来,每天不断的学习让自己进步,每天都不一样,把话往有趣和有意思里说。

所谓意犹未尽,就是一件事情结束后,还没有尽兴。

夫妻情侣间遇到好吃的,不要一下子吃到位,要点到为止,下次还有一起想去吃的冲动和情调。

去一个地方旅行,也不要一下子玩到位,为下次的旅行埋下伏笔做下铺垫。

很多人的旅行不是玩过头,就是玩太累了,导致下次再也不想去那个地方了,除了留下一堆照片外,没有过多留恋的感受。

朋友间的聚会上,酒最多喝个五六分醉意即可,没尽兴留到下回再喝。

一旦喝多,短期内都没有想见到对方的想法了。

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同样如此,点到为止,不要玩得太过于尽兴,要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否则玩到最后只能是对身体的消耗和摧残,从而给彼此的家庭和生活带来麻烦。

最好的关系,是亲密有间,和意犹未尽。

总结一下,好的、长久的关系,要做到亲密有间。就像浑身长满刺的刺猬一样,为了抵御严寒,和彼此保留一定的距离。既能起到取暖的效果,又能防止不被扎伤。距离感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一种美,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期待,是一种神秘感。保持距离感要做到三点:首先,延迟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欲望和需求;其次,见面不要太频繁,见面时间要短;最后,让见面充满新鲜感。最好的关系,往往是亲密有间和意犹未尽。

漫画心理学,讲述不一样的心理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的太近,害了你 也害了他人!刺猬效应告诉你该怎么做!
与同事掏心掏肺反被嫌弃,学会“刺猬效应”,把握职场最佳距离
刺猬效应
心理学:女人,不要和男人每天都联系,无论你有多么想他
从刺猬效应到留白效应,原来不动声色地吸引一个人,是有方法的
多少亲密关系败给了无距离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