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诺贝尔奖
距2029年5月19日北京工体(鸟巢)
个人演唱会还有
2760天
节目开始之前,首先有一项重大通知,双十一马上就要来了,你也应该知道,最近思考盒子联合老马搞了一个活动,打开手机某宝输入咒语,就可以获得随机红包,一开始的咒语是:拼命探索不计后果。但老马或许是忌惮思考盒子文化传媒能力有限公司的光芒掩盖自己,也或许是害怕服务器应付不来,生意场的事情,我这个国际政治问题专家也搞不懂,反正就是把口令给改了,从即日起,打开手机某宝,搜索:我要领红包70707,就可以获得随机红包,最高可得8888元,每天都可以参加,领取到的红包,可以在11月1号、2号、3号和11号使用,你就买吧,钱在思考盒子这里就不是钱。另外,使用该红包消费最多的老板,还会获得思考盒子额外提供的88.88元现金奖励,直接微信转你,今天我也给他做个主,我再追加100块钱,把现金奖励提高到188.88,还等什么,干就完了!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
人的愤怒都是源自自己的无知和无能,今天这期节目就很能说明问题。
今年的诺贝尔奖已经全部揭晓,按照惯例,本节目自然要挨个解读一番,但是今年情况有点特殊,男人有时候也要承认自己不行,我就明确告诉你:我不会。如果再多说一个字,那就是:另请高明。就比如说这个物理学奖,我看各种文章,整整研究了三天,到最后恨不得把电脑砸了,谁TM有科学精神谁来解读,老子不遭这个罪了。我们今天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下一步就是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有这个精力,还不如想想怎么在我的出租屋里,通过无性繁殖,为国家生三个孩子。
除了看不懂之外,这个物理学奖我也是越看越气,气愤程度,就好比是南京那期节目给那位老板气的。人们常说,科学是纯粹的,但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思想向来比较肮脏,在今天这个时代,没钱你搞得了科学研究么?你搞的研究如果政治错误,有可能被认可么?就比如说发现双螺旋结构的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到了晚年发表了一个非洲人智商不行的言论,所以他对非洲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这下妥了,诺奖差点被剥夺,到最后也是沃森自己认怂,才勉强保住奖牌,而到晚年,沃森也是比较凄惨,混得穷困潦倒,甚至拍卖了自己的诺奖奖牌,除了维持生计之外,这可能也在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抗议。
这就是诺奖,它必须站在政治正确的立场,所以它选择的对象,也有着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今年的物理学奖虽然比较深奥,但大致意思我还是明白了,真锅淑郎的贡献是,建了一个模型,说明二氧化碳可导致地球变暖,哈塞尔曼的贡献是,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是人类搞出来的,同时创建了一个具有预测能力的气候模型。地球就要毁灭啦,人类就要灭亡啦,我们要保护环境啊,吃饭都用公筷啊,你们赶紧碳中和吧!以后谁放的屁,自己处理给中和了。物理学奖还有一个得主叫乔治·帕里西,什么贡献没看懂,反正是复杂系统,不知道A股这个复杂系统,能不能研究一下。
文学奖的得主是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可以这么说,在此之前,哪怕是在文学界,也没人知道古尔纳是谁,他的作品主要展示了后殖民时代的非洲社会,什么难民、种族冲突,说白了全是殖民主义留下的恶果。但问题是,这个古尔纳十几岁就离开了坦桑尼亚,而且一直都用英语写作,工作单位是英国的肯特大学,除了名字和肤色,还是坦桑尼亚的之外,这样的人能代表东非作家么?他甚至不能算是一个非洲作家。所以你诺奖真想关注非洲问题,倒不如去研究研究那些在非洲本地,用本民族语言写作的作家,当然了可能也是看不懂。反正不管这么说,古尔纳是一个非洲人,他作品的主题,也符合西方人虚伪的圣母心,诺奖委员会已经决定了,今年就由你来领取文学奖,古尔纳自己也不知道,我一个非洲作家,怎么就去瑞典领奖了。化学奖奖励的是不对称有机催化的研究,生理学或医学奖奖励的是发现人体的温度和触觉感受器,全都没看懂,略过。自从09年之后,和平奖就是纯粹扯淡,不用看了,只要美国爸爸开心就好,基本思路是不变的:口中说的规则自己都不遵守,口中念到的理想自己都不相信,玩儿呗。
古尔纳
以上这些全都是借口,根本原因还是开篇那句话:人的愤怒都是源自自己的无知和无能。今年诺奖我唯一大概能看懂的就是经济学奖,这也挺有意思,诺奖科学类奖项,现在是越来越玄,但过去玄之又玄、理论化程度非常高的经济学奖,在最近几年却特别喜欢深入田间地头,比如说前年的经济学奖,简直就是一个关于贫困的社会调查。今年也比较亲民,获奖的是三个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大卫·卡德、麻省理工的乔舒亚·安格里斯特,还有斯坦福大学的吉多·因本斯,与文学奖的古尔纳不同的是,这三个人获得诺奖的呼声一直很高,这次得奖也算是众望所归。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在因果关系识别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甚至推动了整个经济学研究,朝着这个方向转变。啥意思,现在就来分析一个。
我们知道,经济学家一直执着于研究因果关系,比如说北京现在有很多非北京户籍人口,这些人的到来让某些北京本地人非常不爽,认为是外地人挤占了北京的就业岗位,同时还导致北京工资水平的下降,有句名言说得好:我在二环有两套房,退休工资七八千,臭外地的,来北京要饭。那么北京是否要对外地人的涌入加以限制,如果限制,是否会提高北京本地的就业率和工资水平?如果这是一个科学问题,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这就是所谓的实验室实验。操作起来的思路就是,找两个北京这样规模的城市,两大城市在人口规模、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工资收入,各方面都差不多。然后我们就颁布法令,让一个城市不允许有外来人口进入,而让另一个城市对外来人口敞开大门,可劲造。然后放几年咱们观察一下,就可以知道外来人口的到来,是否会影响本地的工资水平和就业率。
想法当然没问题,科学实验就是这么做的,找两盆花,什么条件都一样,一盆浇水嗷嗷长,另一盆不浇水,没几天就死了,最后得出结论,花要浇水。但放在现实的社会中,这样的实验室实验,显然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卡德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在实验室实验之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实验方法,这就是“自然实验”。所谓的自然实验就是说,虽然你自己不能控制实验条件,但上帝之手会帮你一把,通过某个意外事件,正好创造出了符合要求的实验条件,而经济学家的工作,就是在历史和现实中,通过自我奋斗,找到这种满足条件的观察对象。就比如说刚才的外来人口问题,就有一个历史事件,恰好促成一个完美的自然实验。
卡德
说是在1980年4月,古巴最高领导人卡斯特罗突然宣布,要开放古巴的港口,凡是想离开的古巴人,都可以自由离境,爱去哪去哪。这下妥了,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就有12.5万古巴人,偷渡到美国的迈阿密,而且绝大部分偷渡客,最后都选择了在迈阿密永久定居。这就是一次典型的意外事件,在美国政府看来,这是一个麻烦,但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自然实验。卡德发现,和迈阿密类似的几个城市,比如说亚特兰大和休斯敦,都和迈阿密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状况差不多,但它们没有受到移民的冲击,正好可以作为参照系。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卡德得出结论,无论是移民刚到达不久,还是几年之后,迈阿密的工资和就业水平,相对于亚特兰大和休斯敦,都没有出现明显恶化,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提升,而是基本不受影响,亚特兰大和休斯敦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迈阿密也差不多。当然了也可以发现,相对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这种自然实验,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很多学者也把卡德批判了一番,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样本,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最后也得出了和卡德相反的结论。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而是在于卡德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实验方法,自然实验也是可以不断完善的,借此,我们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入。
再看卡德另一项非常著名,同样也引起巨大争议的实验。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如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会对工人不利。经济学家的依据是,它剥夺了工人以较低工资水平进行工作的机会,同时最低工资的上涨,也会导致雇主在成本的压力下进行裁员,尤其是裁减那些缺乏技能的工人。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但很显然,它只是一个理论,缺少实证检验,搞实证检验也不可能,怎么办?卡德又抛出了自然实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全国的最低工资水平就很少调整,不过在1992年4月,新泽西州的最低工资,从每小时4.25美元,提高到了5.05美元。而与它毗邻的宾西法尼亚州,没有调整最低工资水平,还是每小时4.25美元。于是卡德就利用这次机会,调查了两州410家快餐店的具体情况。结果发现,新泽西州快餐工人的就业情况,与宾夕法尼亚州没有什么显著差异,那些快餐店老板,并没有因为最低工资的上涨就减少雇佣人数。
当然也可以发现,这一实验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因为新泽西州的快餐工人之所以不受影响,原因可能在于经济大环境,经济整体向好,餐厅生意越来越好,工资上涨80美分,又有什么关系呢?你有本事上调到10美元,看有没有影响。就好比说我卖这个酒,现在已经卖出去50套了,上老火了,快递费差个5毛钱我也斤斤计较,但如果我现在供不应求,快递费涨个三块两块,我也不在乎。卡德的研究结论发表之后,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震动,有很多人表示,要和卡德商讨一下,而卡德方面也写了回应文章,表示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搞了一个什么高大上的研究方法,可以排除其他经济因素的干扰。据说后来民主党政府,就是根据卡德的研究结果,出台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法律。
不过卡德也并不总是在和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唱反调,比如说关于美国监狱人口的自然实验。一个事实是,美国蹲监狱的人口比例是世界第一,在全世界的监狱人口中,美国占了25%。传统理论认为,正是因为法律比较严格,才造成了如此多的监狱人口,并显著降低了美国的犯罪率。如果适当放宽法律,监狱人口是会减少,但与此同时也会提高犯罪率。这也是一个理论,缺乏实证检验。最理想的实验条件就是,找两个犯罪率差不多的州,然后让其中一个州,释放1万名轻罪囚犯,再来比较两个州犯罪率的变化。当然在正常情况下,这肯定做不到,那就还需要上帝之手的出马。美国有一个民间组织,名叫“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主要人员都是一些吃饱了撑的,他们一直都在抗议,美国监狱人口实在太多了,美国法律应该宽松一些。于是他们就挨个起诉各州政府,要求它们释放在押囚犯。结果还真有的州败诉了,法院判定它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释放一定数量的囚犯。最后卡德发现,与胜诉州相比,释放囚犯的败诉州,在三年时间内,囚犯数量倒是下降了15%,但同时犯罪率显著上升,其中暴力犯罪上升10%,财产犯罪上升5%。
好了说完了卡德的工作,我们再简单看一下安格里斯特的贡献,安格里斯特最著名的一项研究是关于教育问题。不只是在中国,美国社会也有类似的论调,这就是“读书无用论”,你看乔布斯和扎克伯格,全都辍学了,结果人家都改变了世界商业版图。这是大神,还有很多普通人没念书,去做小生意,最后过得也不错。那么从国家整体上看,一个学生接受教育时间的长短,是否会对未来收入产生影响?如果答案是正向的,政府是不是有必要调整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这种实验无法开展,好在美国历史上有这样符合条件的样本。
安格里斯特
美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只要当年年满6岁的儿童,都需要在当年的9月份入学,注意这里不是看你9月份是不是年满6岁,只要你在这一年之内年满6岁,就必须上学。就比如说今年的9月份,一个孩子如果是在2015年12月31日出生,那么他就和2015年1月1日出生的小孩一样,都要在今年上学,所以如果你生日小的话,那么相对的,上学就早。平均来看在美国,出生在第一季度的孩子,入学的时候是6.45岁,而出生在第四季度的孩子,入学的平均年龄只有6.07岁。同时,美国义务教育法还规定,只有年满16岁,青少年才可以离开学校,辍学回家。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生日是2005年1月1日,那么他在今年的1月1日,就可以辍学去工作。而如果他的生日是2005年12月31日,虽然他和1月1日那个人同一年入学,但要想辍学,就得上完全年的学,直到今年12月31日才可以脱离苦海,整整多读一年书。对于今天的美国来说,已经很少有人会选择在16岁一满就离开学校,但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这可是大有人在。妥了,安格里斯特的实验样本就来了。调查发现,对于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第一季度出生的人,要比其他三个季度出生的人,少上0.126年的学,结果他们的教育回报率,要低上0.7个百分点。对于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第一季度出生的人,要比其他三个季度出生的人,少上0.109年的学,结果他们的教育回报率,要低上1.02个百分点。所以结论就是,受教育越少,教育回报率就越低,受教育越多,教育回报率就越高。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诚然,社会上不乏不受教育但却很成功的人,不过从整体上看,读书有用还是确凿无疑的。
至于最后一个获奖者,因本斯的贡献,他的工作主要是计量理论方面的,经济学家面对的数据千奇百怪,其中必然会存在各种不足和缺陷,所以在对它们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时候,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因本斯的工作就是为这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提供工具、克服缺陷。具体的就不进一步展开了,因为我不会。
最后总结一下,我认为今年的经济学奖,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抽象的理论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现实要比高大上的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就像前年的经济学奖一样,贫困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关于贫困,我们也不能找到一个本质性的原因。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在现实中,面对一个个问题,去具体的分析它、理解它、洞察它,如此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人类世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入局,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解读:自然实验可以解决重大社会经济难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戴维·卡德:传统经济学观念的挑战者
搜狐话题
“David Card(戴维·卡德)”“劳动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问题
三位经济学家共获2021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研究解决了哪些难题?
今年诺奖对我国劳动经济学的政策启示和学科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