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节目】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

知识就是力量,欢迎回到2049。

1994年7月,天文学历史上,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这便是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遗憾的是,当时的我正在东北农村,研究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没有亲临木星现场指导工作,但幸运的是,由于事先的预报工作十分精确,所以当那一天来临之时,全世界的地面光学和射电望远镜、飞机天文台、国际紫外天文卫星、哈勃空间望远镜、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以及尤利西斯号太阳探测器,全都把目光投向了太阳系老大哥木星,所以这就使得今天,我可以在这里为各位老板复盘一下这一属于太阳系的空前盛况。

当然了在复盘之前还是得先抽个奖,今天送出年前最后一款存款,iPad Pro 10.5英寸,64G内存,黑色,原价4688元,今天抽奖还是4块9,注意这款iPad Pro也不是最新版的,它有边框是上一代的,不过性能也是十分不错,用个四五年没什么问题,感谢老板赏饭。好了开始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

1993年,美国天文学家尤金-苏梅克和他的老婆卡罗琳-苏梅克,还有另一位朋友大卫-列维一起,利用一架40cm口径的施密特望远镜拍摄星空,目的是搜寻太阳系中的小天体。3月24日,卡罗琳突然发现,前一天晚上拍摄的底片上,好像出现了一个“被压碎的彗星”,三人经过研究后认为,这个天体不同寻常,于是马上电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给予认证。接到消息后,天文学家司考蒂那是虎躯一震,因为这哥们曾在3月15日、17日和19日,利用基特峰国立天文台上的90cm口径空间监测望远镜,三次发现过这颗天体的踪影,再加上这次苏梅克等人的发现,司考蒂最终确认,这些碎块实际上就是一串彗星碎块,而且每块都有着朦胧的彗发和慧尾。于是按照惯例,这颗奇特的彗星就被命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正式名称为D/1993 F2。

尤金-苏梅克

卡罗琳-苏梅克

列维

基特峰国家天文台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

事实上在过去,人们也曾观测到彗星分裂为几块的现象,但从来没有出现像苏梅克-列维9号这样的呈直线排列的状态,所以人们也将苏梅克-列维9号,形象地称为“太空珍珠串”。由于距离遥远、光线很暗,人们最初只辨别出11块碎块,后来又增加到17块,最终确定为21块,每块的直径从几百米到4.5km不等,质量为2亿-4亿吨。

接下来,天文学家们就开始利用一系列观测资料,来推算苏梅克-列维9号的运行轨迹,结果发现,这哥们不是正常意义下的绕太阳公转,而是绕着木星转动。事实上,这哥们早在1970年还没有分裂的时候,便被木星俘获,绕转木星的周期约为2年,远木点距木星0.33天文单位,近木点仅为40000km。当然了,一开始它还是一颗完好的彗星,不过在1992年7月7日经过近木点时,它受到了来自木星的强大的潮汐力撕扯,才分裂为多块碎片。1993年7月16日,苏梅克-列维9号运行到了远木点附近,此时,这串太空珍珠也达到了自己长度的峰值,绵延5000万公里。不过这些过去式都不算什么,惊喜还在后面,包括我国天文学家张家祥在内的多位天文学家预测,这哥们马上就坚持不住了,它将于1994年7月16日,再度运行到近木点附近时,撞击木星。

张家祥

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前所未见的灾难现象,科学家和普通民众纷纷投以巨大关注,人们都在猜测撞击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比如有人提出,撞击会像原子弹爆炸那般产生震波穿过木星,还有人提出,撞击产生的尘埃会增强木星平流层中的雾霾,终于在焦急的等待中,1994年7月16日21时13分,苏梅克-列维9号的碎块A,以大约30km/s的速度撞击木星南半球。幸运的是,所有这一切,都被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在距离木星1.6天文单位处尽收眼底。探测显示,撞击产生的火球,其瞬间温度高达24000K,不过又迅速膨胀变冷,40秒后便降到了1500K。遗憾的是,由于撞击的地点位于木星背对地球的一侧,所以地球上的观测设备,都未能捕捉到撞击发生的一瞬。而过了几分钟之后,撞击的疤痕才转到地球这一侧,这下地球人可就惊呆了,因为这个疤痕之大,甚至连一些小望远镜都可以看得到。观测显示,撞击所形成的暗斑的直径约为6000km,相当于地球半径大小。

A碎块撞击

在接下来的6天多时间中,余下的20块碎块,也接连撞击木星,最猛烈的一次是G碎块在7月18日7时33分产生的撞击,其所产生的暗斑直径超过12000km,可以把地球装进去了,估计释放的能量是当时世界核电的600倍。另外,在19日也有两次撞击,也造成了类似大的疤痕。最终这次连环撞击,以22日W碎块的撞击而告结束。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K碎块,在K碎块撞击木星一小时后,人们在撞击区附近观测到了极光,显而易见的是,这是撞击产生了大量的带电粒子。随着21次猛烈撞击而来的,是木星全球平流层整体温度的升高,大约2-3星期后,才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而撞击疤痕,直到几个月后,才渐渐消失不见。

G碎块撞击所形成的暗斑

受到连环轰炸的木星

对于普通老百姓和天文爱好者来说,这样的大事件,人们无非就是看个热闹,不过对于天文学家,特别是研究木星的行星科学家来说,他们则希望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撞击,来探究木星云顶之下未曾暴露过的秘密。具体怎么研究的那就很复杂了,咱也说不明白。简单来说就是,撞击揭示了大量的硫气、二硫化碳,以及氨气与硫化氢。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人们并没有观测到二氧化硫这样的含氧分子。

现在,苏梅克-列维9号所造成的轰动事件,已经过去了26年,不过相关的观测和研究,还在一直延续和扩展。事实上,苏梅克-列维9号并不是唯一一颗环绕木星的彗星,即便是在今天,也至少有两颗彗星在环绕木星运行。总的来看,这些彗星的绕木轨道都是极不稳定的,具体表现就是轨道非常扁,这就导致它们在远木点时,受到太阳的引力摄动很大,而在近木点时,则受到木星的引力摄动很大。所以这些彗星在未来,既有可能像苏梅克-列维9号那样撞击木星,也有可能摆脱木星的引力束缚,重新变成绕太阳公转。目前已经有证据表明,在太阳系漫长的历史中,彗星破碎并撞击木星及其卫星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如说旅行者2号,就曾拍摄到木卫四上存在13个陨击坑链,木卫三上有三个陨击坑链。有趣的是,在2009年7月19日,木星的南半球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大小的新暗斑,红外测量表面明,这个暗斑还是热乎的,而且光谱显示其含有氨,科学家推断,这颗暗斑的形成,可能也是另一次彗星撞击事件,只不过地球人没有发现。

木卫四上的陨击坑链

可以肯定的说,苏梅克-列维9号撞击木星事件,对地球没有产生任何直接影响,甚至对木星也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影响,毕竟木星的云层太厚了,它根本无法到达木星深处。虽然撞击所造成的木星大气疤痕持续了几个月之久,但相对于巨大的木星来说,其质量、公转轨道、自转周期等主要性质,没有发生丝毫变化。不过人们还是产生了担忧,木星海纳百川没有问题,但如果这样的撞击发生在地球上,后果将不堪设想,地球的演化历史也必将被改写。

幸运的是,地球遭遇这种撞击的概率并不大,而之所以如此,我们也应该感谢木星。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正是木星强大的引力作用,使得彗星和小行星,在进入太阳系内行星轨道之前,便因撞击木星而陨落消失。据估算,彗星对木星的撞击概率,是其对地球的2000-8000倍,看来木星不愧为太阳系老大哥。

不过也有另一种相反的意见,这就是有人认为,太阳系内行星本身遭遇彗星撞击的概率就不大,正是木星把这些玩意儿给引了过来,并显著增加了小行星和彗星对地球的撞击概率,并导致了诸如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这种事件的发生,但我想即便如此,木星自己也还是为我们挡了不少子弹。

但不论真相如何,木星并没有吞噬所有的试图进入内行星轨道的彗星和小行星,而这也为地球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据估计,每1万到2万年,小彗星的陨落就会在地球沉积约2.5cm的水,这足以提供地球同时期虽不是全部,但也是大部分的水,并为地球生命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说,来到地球的彗星多了少了都不行,这种平衡的存在,木星功不可没,如果用一句鸡汤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你所谓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答:彗星撞上木星会发生什么?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以后
木星是地球的保镖
地球生命的进化发展为啥要感谢木星?不单是木星,还有这些星球
25年了,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撞击木星25周年,至今人类念念不忘
这颗天体远在5亿公里外,但它却是我们的守护神,没有它或无人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